紐西蘭的牛肉在全世界聞名,對於喜歡牛排的朋友,了解些知識是有必要的。
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歡吃牛排但是你真的懂牛排嗎?
關於牛排你該知道的事,趕快學起來吧 !
紐西蘭牛排知識
| 1、牛肉分割圖 |
裡脊:肉質較肋條肉粗一點,但肉味鮮甜,適合作牛排。
外脊:即牛前腰脊肉,肉質嫩滑,亦為牛排之上選。
脖肉、肩肉: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肉質較堅實,適宜燉煮、燜調、炒涮。
肋條:肉稍帶筋,肉味香濃,適宜燉湯、作咖喱、牛肉串燒。
腹肉、胸肉:肉質較粗但咬感好,肉味香濃,可用於燒烤、炒肉片、涮火鍋、燉。
腱子肉:運動部位,含膠質多,帶筋,口味香濃,咬感十足,適宜長時間燉滷。
臀肉: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適宜長時間燉煮,也可作牛排
| 4、牛排種類 |
餐廳常見的牛排種類依部位區分有腓力(FILET),紐約客(NEW YORKER),丁骨(T-BONE),肋眼(RIB-EYE),牛小排(SHORT RIB)。
腓力(Fillet):正式名稱是Tenderloin-去脂腰裡肌肉,位於牛腰背的內側後段肌肉,一條牛隻有兩條,由於較少運動到,因此是肉質最柔嫩的牛排部位,不含肥膘,牛排中的首選。煎成3成熟,5成熟,7成熟都可。
沙朗牛排(Sirloin):Steak Ready Strip Loin-前腰脊肉,含有些許脂肪,是最適合用於煎烤的牛排部位,在美國俗稱就叫紐約客(NEW YORKER)。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牙口好的人吃。
丁骨(T-Bone):帶骨的前腰脊肉,因為帶T字形肋骨而得其名,在骨頭的兩邊一邊是菲力,一邊是沙朗,由於可以同時吃到兩個部位的肉所以價格也較為昂貴。Porter House-紅屋牛排,就是大丁骨牛排,是指丁骨牛排中肉量面積最大的部份。
肋眼(Rib Eye):Rib Eye Roll是指牛隻第6~第12根肋骨間的肋裡肌肉,富含脂肪紋路,一般所說的霜降牛肉指的就是這塊地方。肋眼牛排無論用煎的或是碳烤都很適宜,肉間的油脂能讓口感更添滑順,切成薄片的Rib Eye Roll就是壽喜燒或涮涮鍋用的頂級肉片。
牛小排:全名Bone-in Short Rib-帶骨牛小排,是取第6~8節肋骨部位橫切下來的帶骨部位,有豐富的油花脂肪,肉質柔軟,是最好的碳烤食材。聞名遐邇的臺塑牛小排就是這個部位的。
牛排熟度:
1、Blue Rare: Very rare steak, 幾乎全紅肉,只在牛排外層略烤。
2、一成熟牛排(Rare):75%紅肉,牛排內部為血紅色,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
3、三成熟牛排(Medium Rare):50% 紅肉,內部桃紅,而且帶有相當熱度。
4、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只有25%紅肉(大多數剛開始吃牛排的朋友接受的熟度)
5、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幾乎全熟,略有粉紅色。
6、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全熟,牛排內部為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