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組方
來源:《外科大成》
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散人寫在方前:
有粉友多次留言求方,想必一定受此困擾日久。其實散人也曾幾次發過這方面的方,只要進入公眾號,點擊右上角白色小頭像,在跳轉頁面上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查閱願望發過的一千多個方。
鑑於病者心情,再發一組。其中1方是偏方,2、3方是湯劑經方,4方是外用燻洗方,5、6方是丸方。6方雖然複雜一些,但是必效秘方。簡單的適合沒有製作能力的患者使用,必效秘方適合醫家製作使用。散人年輕時曾見一江湖郎中,專醫痔瘡。就是一包散、一瓶藥膏、一把藥丸,賺得盤砵皆滿。八九十年代就以經在廣州買樓,在汕頭老家蓋大樓了。當然,此乃題外話。
痔瘡實際上還是比較複雜的,位置、型態、症狀各不盡相同。加上病人體質不同,所以不是一把刀、一包散、一瓶膏就一定能夠搞定。還是要根據情況辯治。但最根本的還是以清熱祛溼排毒為上法。
好了以後還要預防復發。防止復發或者發生五句話來概括就是:心情舒暢別鬱悶,大便通順別秘結,多吃蔬菜別吃辣,多做活動別久坐,有病早治別久拖。散人祝患者早日康復!
痔瘡組方:
1、谷道生瘡久不愈者。方法:內用甘草節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生蜜酒調服。外以雞內金 存性。為末摻之。
2、涼血地黃湯:
主治:痔腫痛出血。
處方:歸尾(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 赤芍(一錢) 黃連(炒二錢) 枳殼(一錢) 黃芩(炒黑一錢) 槐角(炒黑三錢) 地榆(炒黑二錢) 荊芥(炒黑一錢) 升麻(五分) 天花粉(八分) 甘草(五分) 上一劑加生側柏(二錢)
用水二大鐘。煎一鍾。空心服三四劑。則痛止腫消。更外兼燻洗。
3、清金養榮湯:
主治:痔漏腫痛。大便燥急。裡急後重者。
處方:當歸(二錢) 白芍(八分) 熟地(二錢) 黃連(二錢) 連翹(一錢) 黃芩(一錢五分) 熟大黃(錢半) 枳殼(二錢) 麻仁(二錢) 茯苓(一錢) 天花粉(一錢) 甘草(五分)
用法用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忌辛熱等物。
4:燻洗方:凡痔腫痛出血。及漏毒腫痛。俱效。
處方:地骨皮 槐花 韭菜根 樸硝(各二兩) 白礬(五錢) 蘇葉(五錢) 蔥頭(七個)
用法:用水十五碗。煎百沸。傾淨桶內。令患者坐之。四圍遮蓋。勿令走氣。
先燻後洗。待痔出黃水為妙。
5:二妙丸:
主治:內痔髒毒出血。
做法:棉花子(一斤) 樸硝(四兩入小酒瓶內加老酒四碗入瓶內封口炭火 煙盡為度取出為末)
每服三錢。空心白酒調服。日進二次。忌生酒熱物。
6、養生丹:
主治:內消痔漏。百發百中。
製法:母豬大腸(一尺) 入樸硝(四兩兩頭扎住入瓦罐水三碗煮將幹鹽泥塞口勿洩氣炭火 存性聽用。) 象牙(末二兩) 刺 皮(二個 存性) 麝香(一錢) 豬懸蹄(二十四個切片土炒) 穿山甲(二十 四片土炒) 乳香 沒藥 雄黃 地榆(各三錢) 大黃(五錢) 青鹽(七錢) 白芷(一兩) 明礬(五錢) 小活龜(三個連肉入罐內用泥封口 存性) 蜂房(帶子者一個焙乾為末) 黃牛角腮(一個 存性) 樸硝(七錢) 槐花(五錢炒) 黃蠟(一兩) 然銅( 醋內七次五錢)
做法:共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空心。老酒送下。日進二服。服至半月。出管。一月全愈。不用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