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瀉?藥劑師、中醫師、醫生外婆齊上陣!
策劃/本刊編輯部 文/張思萊 冀連梅 張葆青
秋季腹瀉是讓媽媽最頭疼的疾病之一,特別是秋季腹瀉。孩子小,症狀重,又吐又拉,總是洗不完的尿布,紅彤彤的小屁股,看著就讓人心疼。面對秋季腹瀉,我們該拿它怎麼辦呢?本期,讓我們的藥劑師、中醫師以及醫生外婆一起,來會會這難纏的秋瀉吧。
Tips
北方,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嬰幼兒腹瀉的流行季節,其中10~12月是高發期。其中輪狀病毒是秋、冬季節小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故輪狀病毒性腸炎又稱秋季腹瀉。多數呈散發或小型流行,糞口途徑傳播,也可以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兒致病。潛伏期1~3天,6~24個月的嬰幼兒易發。
Part1 藥劑師最常被問及的8個問題
文/冀連梅
腹瀉分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如腸套疊),感染性腹瀉又分細菌性的和病毒性的,60%的幼兒腹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又以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為主。儘管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由於它高發於秋季,因此又被稱為「秋季腹瀉」。希望這篇問答可以給家長們普及秋季腹瀉的相關知識,以便從容面對秋季腹瀉。
Q1:秋季腹瀉有什麼症狀表現?秋季腹瀉是自限性的嗎?
A:秋季腹瀉最早表現可能是發燒,隨後先吐後瀉,在發病的6小時內快速脫水,一天拉五六次,多的達十幾次,表現為清水樣或蛋花湯樣大便,便中無血。實驗室可以從大便標本中檢測到輪狀病毒抗原。秋季腹瀉常影響5歲以下幼兒,1歲以下寶寶高發,屬於自限性疾病。如能正確護理、及時糾正脫水,一般5~7天後可自愈。
Q2:輕中度脫水的表現有哪些?
A:輕中度脫水的表現包括嘴巴發乾,嘴唇乾裂,無尿少尿,或者尿的顏色深黃,皮膚彈性變差,哭時少淚等。
Q3:國產的輪狀病毒疫苗是否有必要接種?吃了疫苗後是終身免疫的嗎?
A:預防秋季腹瀉最重要的措施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國外廣泛使用的疫苗是Rotarix,建議在寶寶2月齡到6月齡間完成2次劑量的接種,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議最遲也要在寶寶8月齡前完成接種。國外的數據表明接種後的保護率在80%左右。接種後的寶寶即便患了秋季腹瀉,症狀也會比沒接種的寶寶輕,不存在終身免疫一說,成人即使感染了輪狀病毒也不會表現出症狀。國產的輪狀病毒疫苗我們醫院沒用過,接種保護率以及產品穩定性不太了解。
Q4:除了接種疫苗,還有哪些措施可以預防秋季腹瀉?
A:輪狀病毒感染主要通過手口傳播和飲食傳播,接觸到感染的人或物體表面都可能被傳染,因此要勤用皂液給寶寶洗手,避免使用公共的換尿布臺,或者使用前用酒精消毒臺面。在疾病流行的季節不與別的寶寶分享食物。如果寶寶患病,換下來的尿布要用密封袋裝好丟棄,以避免病毒傳播。
Q5:患了秋季腹瀉該如何護理和用藥?
A:秋季腹瀉導致寶寶的排便次數增加,因此寶寶的肛周需要特別護理以防止感染。建議每次便後用清水衝洗,洗淨後用柔軟乾淨的棉布吸乾水分。不要用力擦肛門,也不要使用消毒紙巾,需要勤換尿布。秋季腹瀉屬於病毒感染性的腹瀉,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之類的藥物。嘔吐一般也不建議使用止吐藥,除非嘔吐不止才會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個劑量的昂丹司瓊。提倡支持療法,及時補充因嘔吐或排便而丟失的電解質和水分,也就是說要及時使用口服補液鹽。另外,48小時內開始補充益生菌有助於縮短病程,使用具有吸附作用的止瀉劑如思密達也有一定的縮短病程的作用。
Q6:口服補液鹽哪裡能買到?應該如何服用口服補液鹽?
A:藥店和醫院藥房都應該可以買到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裡面除了含鈉、鉀等鹽離子外,還含有葡萄糖,是按一定比例調配的,建議家中常備。對於成品口服補液鹽,WHO有全球統一使用的推薦配置標準,目前推薦的是口服補液鹽III。嚴格按說明書要求的加水量調配溶液,過濃和過稀都不利於糾正脫水,提倡現喝現配,調配好的溶液如果不能一次服完,需要冰箱保存,若24小時還不能服用,應丟棄。補液時建議用勺或針筒少量多次餵服,每一到兩分鐘5ml,每小時150~300毫升,三到四小時內快速糾正脫水症狀,或保證三到四小時內總量在每千克體重50~100毫升。
Q7:請問秋季腹瀉患兒飲食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A:飲食上要避免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如雞湯、果汁、運動飲料等,此類飲食會加重脫水症狀。一旦脫水症狀糾正,可以食用的食物包括:稀飯、酸奶、水果、蔬菜、瘦肉碎以及正常的母乳或日常的配方奶。
Q8:什麼情況下的秋季腹瀉患兒需要及時就醫?
A:當腹瀉伴有下列情況時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年齡小於6個月,或寶寶體重小於8千克;
※有早產史或慢性病;
※小於3個月的寶寶體溫大於38℃;
※便中見血;
※持續嘔吐;
※6個小時內無尿,哭時無淚;
※口服補液鹽補不進去或沒有效果;
※孩子的精神狀態改變,如嗜睡等;
※腹瀉症狀超過七7天仍不見好轉。
Tips
關於秋季腹瀉,給大家一些如何向醫生陳述寶寶病情的建議,需要說清楚的事項包括:寶寶多大?發病多久?大便裡是否有血?寶寶的精神狀態如何?腹瀉與嘔吐的次數?排尿的頻率?是否伴隨發燒之類的描述,方便醫生評價寶寶病情。
Part2 中醫師教你備戰秋瀉
文/張葆青
任何疾病,都應以預防為主。預防得當,就不會或減少發病,那麼,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如何有效預防秋季腹瀉呢?
重在預防
1.注意衛生
針對輪狀病毒是通過糞口途徑及飛沫傳播,所以媽媽們要在寶寶的飯前便後及時洗手。奶頭的清潔,不僅保護寶寶健康,對媽媽的乳頭也是保護。
Tips
腹瀉時,由於大便次數、量都增加,對於寶寶的肛門是極大的傷害,因此,肛周的護理也非常重要,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乾燥,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並撲上爽身粉,預防紅臀。一旦出現紅臀,可以在肛門局部塗抹紅黴素軟膏或鞣酸軟膏,有一定消炎作用。
2.添加輔食有講究
之所以要添加輔食,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完善,需要一種一種的去適應,因此添加輔食是應注意先從少量開始,在花樣上每次只增加一種。特別是在秋季腹瀉的高發季節,更要注意這個原則。
Tips
小孩子脾胃薄弱,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在季節轉化的時候,易因飲食不當誘發或加重腹瀉,所以,在秋涼漸深之時,儘量避免吃生冷或難消化的飲食。中秋之後,不要遂著孩子的性子吃西瓜、冷飲等,以免寒涼傷胃,引發腹瀉。
3.保持空氣新鮮
切莫因為天氣轉冷,怕寶寶受涼而緊閉門窗,殊不知,空氣流通是房間消毒的最佳方式,所以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可以減少寶寶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4. 不接觸其他腹瀉寶寶
儘量避免接觸患有腹瀉的寶寶。沒有必要的事情,不帶著寶寶去公共場所,特別是醫院。
如果寶寶還是不幸感染上了輪狀病毒,媽媽們也不要害怕,秋季腹瀉有一定的自限性,病程一般5~8天,而病情較輕的寶貝排數次稀便後即可痊癒。
寶寶腹瀉了,我該怎麼喂?
秋季腹瀉一般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病初即可伴有有嘔吐,大量黃色稀水樣或蛋花樣便,無腥臭味。因其大便次數較多,又是水樣便,往往引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1.食物形態的變化
配方奶的寶寶可用稀釋脫脂牛奶或奶製品餵養,待大便復常後,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幼兒則採用半流質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大米稀飯、爛麵條、炒麵糊糊等。病情好轉後,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如果寶寶嘔吐症狀較重時,就應該採取禁食不禁水的措施,禁食時間一般控制在4~6小時左右。
2.不要一味追求高營養
病毒性腸炎往往會繼發雙糖酶缺乏,這時就應採用去乳糖飲食。寶寶腹瀉的時候就不要給寶寶吃不易消化的肉類,特別是海鮮類(螃蟹、魚、大蝦)、牛肉、羊肉等,這些食品不易消化,不僅不能補充營養,反而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3.試試這些食療方
◎荷葉粥
取荷葉半張先焙乾研末,用粳米30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粥將熟時撒入荷葉末攪勻,稍煮即可,每次50~100毫升,早晚空腹食用。
◎山楂粥
取大米30克、山楂20克、生薑3片,共煮粥,粥熟後加白糖50克調勻即可。分3次1日內服下,連服3~5日。
◎紅棗大麥粥
大麥適量,加紅棗5~8枚,溫水浸泡後,用武火熬煮,至大麥爛透即可。每次100~150毫升,早晚空腹食用。
◎蘿蔔蔗糖汁
白蘿蔔2份,蔗糖1份,一起搗爛,用紗布包起來絞取汁液。每日給寶寶服用3次,每次5~10毫升。
◎雞蛋蒜泥
對於年齡稍長的小朋友,媽媽們可以煮幾個雞蛋,去皮弄碎,加適量的鹽,滴3~5滴香油以及搗好的蒜泥拌一拌,給腹瀉的寶寶吃。如果是覺得蒜辣,可以夾在饅頭裡面吃,饅頭不僅可以保證寶寶澱粉的攝入,給寶寶提供能量,同時可以減輕蒜泥的辛辣口感。
Tips
雞蛋不僅可以保證寶寶的蛋白質攝入,保護胃腸道黏膜,增加大便的粘稠度,同時搗碎的蒜泥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只是口味稍辣,寶寶在口感上不易被接受。
4.中成藥的作用
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給寶寶服用一些中成藥,如藿香正氣口服液、珠芽蓼止瀉顆粒、蒼苓散等。由於本病是輪狀病毒引起的,抗菌素對其是無效的,媽媽們要避免濫用抗菌素,不僅無治療效果,反而會進一步引發腸道內菌群失調。
正確判斷寶寶的脫水情況
這一點對於媽媽們來講至關重要,脫水一般分為輕、中、重三度,媽媽們可以寶寶的精神狀況、皮膚彈性、眼眶凹陷程度及小便量簡單的判斷。
◎輕度脫水,寶寶精神稍差,皮膚彈性尚可,眼眶略微凹陷,小便量稍微減少;
◎中度脫水的寶寶,精神萎靡而煩躁,皮膚彈性較差,眼眶明顯凹陷,小便量減少;
◎重度脫水的寶寶,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皮膚彈性差,眼眶明顯凹陷,小便量少甚至無尿。
中度脫水與重度脫水界限較為模糊,因此,當發現寶寶已經中度脫水時媽媽們應及時帶寶寶就醫,醫生可以根據寶寶情況及時採取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等措施,以免貽誤病情出現危重症狀。
對於輕度脫水的寶寶,媽媽們可以給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預防和糾正寶寶的輕度脫水,並可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
中醫外治的妙用
1.藥浴
在河邊的一些地方找些葎草,洗乾淨,放入水中大火煮開5分鐘左右,晾溫,給寶寶泡腳,水面最好能夠泡至寶寶的膝蓋,每天晚上睡前泡20分鐘左右可以促進寶寶的恢復。
2.艾灸
用點燃的艾條在寶寶的肚臍周圍灸。媽媽們要先準備一個裝有水的可以彈艾灸菸灰的小器皿,點燃艾條之後,先將左手的食指,無名指分別放在寶寶肚臍的上下側,然後將艾條懸置於寶寶的肚臍上,距離以媽媽手指感覺不燙手為度,一般灸15-20分鐘左右,當然也需視寶寶的配合程度而定。
3.推拿
媽媽們將手心搓熱了之後,以逆時針的方向給寶寶摩腹10分鐘,不僅有止瀉作用,還可以緩解腹部不適,減輕胃腸道的症狀。
當然,在自家寶寶換了秋季腹瀉之後,媽媽們就不要帶著寶寶外出遊玩了,也不要寶寶接觸其他的小朋友,寶寶需要充分的休息,來進行機體功能的修復,這樣才能更快的恢復健康。
Part3 看醫生外婆的秋瀉大戰
文/張思萊
天氣雖然冷了,但是10個月齡的小銘銘每天還是照往常的安排上午和下午各去紫竹院公園溜達一圈,飲食安排也是原來的規律,只是晚飯前洗澡的浴室有點涼。但是因為浴盆內放的熱水比較多,溫度和合適,出浴後又及時包裹好大毛巾,自認為照顧得很周到,誰知道孩子還是出現了意外的問題。
突如其來的腹瀉
一天下午3點多鐘,孩子吃完奶後不久突然嘔吐,嘔吐物是中午所進食的食物和剛剛吃的奶,吐完後孩子繼續玩耍,沒有表現出其他不適。緊接著不長時間孩子就大便了,大便是先稀後幹,量不少,最後幾乎是水樣便,有股腥臭味,但是沒有膿血和黏液。不一會兒,孩子又嘔吐了兩次,最後吐的全是稀水,頓時孩子就沒有一點精神了。
「糟了,孩子恐怕是輪狀病毒腸炎吧!怎麼會讓孩子得上這個病了,我各方面還是很注意的,不去公共場所,注意衛生,該做的消毒我都做得很周到,孩子怎麼會生病了?自己還是兒科的專家呢,怎麼連自家孩子的保健都做不好呢?」我一遍遍地自責著。
Tips
探究孩子生病的原因,我認為可能就是氣溫低下,屋裡溫度也不搞(雖然開著空調),孩子不適應,因此抵抗力下降,胃腸道功能失調,疾病趁虛而入。
立即服用補液鹽米湯
生病後孩子精神萎靡不振,一點食慾也沒有了,尤其是吐過幾次後尿量也顯著減少。為了預防孩子脫水,趕緊熬製米湯,500毫升的蜜糖裡放了1.75克鹽(大約半啤酒瓶蓋)。下午6點,給孩子喝了150毫升,沒有吃其他的食物(小銘銘也不願意吃),凌晨1點讓孩子喝了150毫升,凌晨4點鐘又喝了160毫升。就這樣大約10個小時內讓孩子喝了鹽米湯460毫升,平均每千克體重40毫升左右,第二天早晨7點給孩子喝了配方奶200毫升,11點喝配方奶110毫升。
隨後,我給小銘銘做了如下處理:
1.不禁食,繼續原來的飲食,但是不吃新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不強迫孩子進食。
2.口服腸黏膜保護劑思密達,每日3次,每次半袋,飯前服用。此藥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後隨大便排出,並能加強胃腸黏膜屏障功能,促進腸黏膜的修復。
3.為了補充腸道正常菌群,恢復腸道的微生態平衡,重建腸道天然生物屏障保護作用,給予孩子口服「媽咪愛」微生態製劑,每日3次,每次1袋。
4.為了預防孩子發生繼發性乳糖不耐受,造成腹瀉遷延不愈,我還準備了不含乳糖的嬰兒配方奶粉。
我還給小銘銘煮了大棗水喝,因為大棗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解藥毒等功效,主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等。
4天的腹瀉經歷
經過這樣的處理,孩子這一天只大便了一次,當然還是稀便。第三天,除了按照原來的處理外,孩子可以吃一些米糊了,這天孩子大便了2次,還是稀便,但是精神略微好一些了。
第4天早晨,孩子的大便已經成形,基本上恢復了原來的飲食。不過我還是堅持給小銘銘吃藥。雖然說孩子這次腹瀉由於處理得當恢復得很快,但是我也後悔沒有及時給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如果在孩子滿6個月時進行接種,恐怕這次不會生病。
要及時接種輪狀病毒疫苗
近兩年來我國研製成功的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是預防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唯一安全、有效的免疫疫苗。預防效果明顯,其接種後的保護率為73.72%,對重症腹瀉的保護率達90%
以上。口服輪狀活疫苗主要用於6個月至5歲的嬰幼兒。6個月至3歲的孩子每年口服1次,3~5歲的孩子只需口服一次即可,每次口服3毫升(1支)。服疫苗前後30分鐘內不吃熱的東西和喝熱水,與其他疫苗的使用間隔應在3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