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昌12月23日消息(記者李竟成 通訊員蘇國婷)「先找有裂縫的地方,從上往下鑽,身體儘量向後靠,要注意安全。」九景衢鐵路梅山一號隧道懸崖峭壁上,鷹潭工務段景北維修工區工長馮乃全踮著腳尖站在一塊巴掌大小凸起的石頭上囑咐著。
「嗤嗤嗤……」石屑從鑽頭處向四處飛濺,6名「黃馬褂」像雜技裡的「空中飛人」,緊緊握住手中的打孔機,正懸在半空中清理危石。
九景衢鐵路梅山一號隧道,隧道上方,數以萬計的石塊裸露在表面,像是蹲在山坡上的「怪獸」,「伺機」影響鐵路運行安全。定期排查防護隧道頂端的危石險段,成了馮乃全和工友們確保鐵路安全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為這個搜巡山小組的頭兒,今年53歲的工長馮乃全就是這兒的「山大王」,對管內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熟悉得就像自家的園子。每天,馮乃全帶領著工友們早出晚歸,攀上爬下,找尋危巖,處理危石,確保線路安全暢通。
「我們的工作不算難,但就是要膽大心細、體力好。在野外作業,必須爬得了大山,下得了溝河,砍得動危樹,解得了危石,砌得好擋牆,鬥得過毒蛇,避得開馬蜂。」
「山大王」馮乃全還是同事們心中的「談判專家」,有時沿線老百姓家種的樹、養的牛不小心侵入鐵路線,馮乃全總能勸的老鄉心服口服。
「乃全,皖贛k401十300處左側2棵危樹,之前和樹主都溝好了,但現在他又反悔不讓砍了,一直談不下來,只能派你這個談判專家出馬了。」10月30日,馮乃全又接到了鷹潭工務段景德鎮路橋車間主任曹磊的任務。
「好,沒問題。」馮乃全帶著文件和事故案例,來到樹主家,但樹主下田幹活去了。經過幾番打聽,馮乃全他們才在村子後面的水田裡找到樹主。
「阿叔,村後山靠近鐵路邊的水彬樹是不是您家的?」馮乃全問道。
「是啊,那一片都是我的,怎麼了?有事快說,別影響我幹活。」村民有些不耐煩。
「我們是鐵路的,你家的樹長太高了,危及鐵路行車安全,需要立即處置,我們是來找你協商砍伐的。」馮乃全耐心解釋。
「600塊錢一棵,不論大小,或者徵地也可以,其他免談。」
面對村民強硬的態度,馮乃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們只是需要砍掉影響行車安全的樹木,不影響的不砍,而且我們砍掉的那些樹還能留給你拿去賣錢,相當於給你當苦力,還倒貼錢給你,何樂而不為呢?」經過二個多小時的耐心解釋、反覆勸說,村民終於同意砍樹。
馮乃全在皖贛鐵路上工作了30多年,對鐵路邊的一草一木很有感情,與周邊的村民也很熟悉。普速鐵路安全隱患整治工作開始後,他帶隊走訪農戶、企業、學校,開展鐵路安全宣傳和愛路、護路宣傳,努力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方鄰裡」。
「以浮梁鎮為例,許多民房、學校就在鐵路旁。當地居民要掌握鐵路安全常識和鐵路法規知識,才會配合安全環境整治工作。」馮乃全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多次聯繫鐵路公安,對接當地政府,協調落實鐵路沿線環境治理主體責任,並向地方政府分管安全環境的負責人提交問題庫和整治方案,共同研究治理推進計劃,形成路地攻堅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