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童子蛋,食海蜈蚣,這酸爽才正宗!

2021-02-07 烈鬼蜮

1、鳳凰蛋

鳳凰蛋是浙江蘭溪傳統的漢族小吃,金華地區稱為喜蛋。又稱毛雞蛋雞胚胎

「十四日頭」的鳳凰蛋是蘭溪的特色食品之一,就是孵化十四天的活胚胎蛋,此時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

這一道有點「重口」的菜,在蘭溪、金華很是流行。尤其到了秋冬季節,小到街頭攤點,大到高檔酒店,都可以找到它,多有食用鳳凰蛋滋補身體的習慣,鳳凰蛋既有蛋的滑韌,又有肉的細膩,還有軟骨的酥脆,宜熱食。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雞胚蛋有治頭痛、偏頭痛、頭瘋病及四肢瘋瘴之功能。」雞仔胎的營養價值不錯,裡面含有的礦物質、維生素豐富,比普通雞蛋營養價值高,可以改善缺硒的情況,還有抗衰老作用。

又想騙小編吃重口食物?古人誠不欺我~

2、童子蛋

咳咳,這個童子蛋不是童子的蛋,而是童子尿做的蛋,吃到嘴裡那真的是

童子蛋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雞蛋, 先把雞蛋加入新鮮的童子尿一起大火煮開後,再把蛋取出來,把蛋殼敲裂,再放進去煮。

過一定時間,把上下的雞蛋換個位置,這樣反覆燒煮,用不同的火侯,整整煮上一天一夜,所煮的雞蛋稱為"童子蛋"。

童子蛋在浙江省東陽市歷史悠久,並在2008年入選東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到春天,賣童子蛋的小攤就遍布東陽市大街小巷。一元五角一隻的童子蛋貴過普通的茶葉蛋,但經常賣脫銷

童子蛋不但美味可口,還可以滋陰降火、止血治淤,且童子蛋的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卵磷脂和鐵質等營養成分;其蛋白中還含有一種叫白蛋白的蛋白,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達到防癌的功效。

別攔著我,我要吃童子蛋!


3、山老鼠臘

在浙江南部與福建省交界處有一個地方叫慶元,當地有一種美味佳餚叫「山老鼠臘」。

山老鼠愛偷吃鮮香菇,菇民用各種自製的捕獸器將山老鼠活活地逮回寮棚,去毛開膛洗淨,置到焙籠,用文火加上少許的谷糠慢慢地烘乾後稱為"山老鼠臘"。"山老鼠臘"配上油鹽醬辣及砂糖、老薑、蔥蒜、茴香等佐料烹調,吃起來脆中帶韌,咬勁足,回味無窮。

4、蜘蛛煨蛋

桐鄉石門一帶的傳統端午節俗中,有吃「蜘蛛煨蛋」這一習俗,但現在已經消失了。

豐子愷的《端陽憶舊》對於這個習俗的記載:「買許多雞蛋來,在每個的頂上敲一個小洞,放進一隻蜘蛛去,用紙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煙得火爐裡煨。煨熟了,打開蛋來,取去蜘蛛的屍體,把蛋給孩子們吃。」

5、炒知了

知了,學名蟬。我國許多地區都有食用蚱蟬及其若蟲的習俗,以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山東等地尤為盛行,最普遍的食用方式為「油炸金蟬」


浙江最先吃知了的地方,非麗水莫屬,知了作為麗水的地方美食至少有20多年的歷史。

6、燙血蚶

2013年春節,「微博女王」,姚晨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血蚶的圖片,讓眾網友大驚失色:大嘴你好重口味!

在很多人看來十分「重口」的這道菜,在浙江沿海其實很常見,早見怪不怪了。


血蚶學名」泥蚶「,溫州人喜歡稱為」花蚶「,血蚶的重點在於「生吃」。

選用肥美的蚶,將蚶洗淨(用牙刷刷去表面上的汙物),下入沸騰的水中,約六七秒鐘即可撈上,用手一掰,可食之。

7、醉泥螺

醉泥螺簡稱醉螺,江浙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

泥螺又稱黃泥螺,是海灘中的一種小螺,經清洗清養吐泥後,被用來醃漬製成罐頭,食之極為鮮美。泥螺在吃時,用牙齒將螺肉內部的軟體慢慢往外擠,在舌頭上感覺有硬性的泥沙小團,吐掉即可。是生食的美味。

鮮泥螺可作湯,或炒著吃,吃法相同。

醉泥螺是將洗淨的泥螺再放人桶中,加入 20%~22%的鹽水,攪拌均勻。第二天,蓋上竹簾,壓上石頭,不使泥螺從鹽水中浮起。醃製時間約半個月左右。

8、蒜香海蜈蚣

這道菜在台州一般只有玉環縣本地有。雖然賣相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但味道卻十分鮮美。

海蜈蚣學名沙蠶,又叫龍腸,產於潮間帶的沙灘。食用之前,將鮮沙蠶放入淡水吐沙後,用竹筷從尾部插入翻出內臟,清水洗淨。烹炒或曬乾皆可食用。


它有「天然味精」之稱,用來煮湯味道極其鮮美。一般海蜈蚣有近1米長,血液和分泌物通紅。有一種海蜈蚣味道特別好,市場賣價與青蟹、大閘蟹、黃魚相差無幾。

溫州、福建、汕頭、海口一帶都出產海蜈蚣。春夏之季是吃海蜈蚣的好時節,此時海蜈蚣肉質細膩軟綿,還能吃出海鮮特有的甜。而天氣轉冷時海蜈蚣肉質會變老,且周邊的「蜈蚣腳」也會變硬,口感就會差一些。

什麼都不說了,先吐為敬!

相關焦點

  • 吃童子蛋食海蜈蚣,這酸爽才正宗!
    童子蛋不但美味可口,還可以滋陰降火、止血治淤,且童子蛋的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卵磷脂和鐵質等營養成分;其蛋白中還含有一種叫白蛋白的蛋白,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達到防癌的功效。別攔著我,我要吃童子蛋!
  • 夜讀丨沙蠶龍腸海蜈蚣
    海蜈蚣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遊走目、沙蠶科,外形上類似蜈蚣,生性膽小溫和,無毒無攻擊性,生長於東南海岸淺海海塗下30至50釐米泥土裡,穴居為主,基本以食海藻海草為主,以小蝦小魚、小型蠕生動物為輔,血液和分泌物通紅,食道有反毛。腳很短,靠此蠕動,稍有動靜便縮回洞穴中。一般成形的海蜈蚣有近一米多長,最長甚至有三五米,以背黑色為佳品。
  • 沿浦灘涂上的珍饈美味「海蜈蚣」,就問問你敢不敢吃
    提起沿浦灘涂的海鮮,品種有幾十種,不過吃貨們都知道沿浦海鮮有三寶,海蜈蚣、小章魚、黑蛤。海蜈蚣是最有特色的一寶。海蜈蚣是蠕動的美食,外形與蜈蚣非常相似,但是生性膽小,周圍若有動靜立刻縮入泥穴裡去,食海藻、沒有毒,以背黑色為極佳品。它長一米許,全身長毛,外形可怕駭人,味道卻鮮美得讓人念念不忘。但要想吃到正宗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福建人愛吃的海蜈蚣 雌蟲排卵即死雄蟲吃下遺體
    「海蜈蚣?!」「對,海蜈蚣。曬乾了,油炸。」原來那猙獰噁心之蟲,竟是可心美食!禁不住再下箸,心裡還是發毛。當時不知道,閩南人其實從古早起,就有食用這醜惡美味的習俗。地處淡海水交接的九龍江口一帶,盛產沙蠶,名稱塗蟲。每年夏秋,漁民挑桶在石碼沿街巷兜賣,塗蟲們尚蠕蠕扭動,舞爪張牙,吞吐涎沫,發出細微囂聲,依桶壁攀行。
  • 福鼎美食 來福鼎必須品嘗海蜈蚣
    海蜈蚣實際上是一種膽小、溫和、對人沒有任何攻擊性的軟體動物,生長在沿海的灘涂上,以食海藻海草為主,一聽到響聲便會迅速鑽入洞穴中。入菜時去除頭尾,清洗乾淨,便可下鍋。海蜈蚣的味道極其鮮美,不用放味精,略加少許鹽,即可食用,其天然口味,食者無不稱道。
  • 專家:海蜈蚣系沙蠶無毒
    ﹃海蜈蚣﹄系無毒沙蠶N本報記者 蔡學偉 文/圖本報訊 本報14日曾報導一名家住莆田西天尾的張先生,從一罐「肖大媽」油香丁香魚罐頭中吃出了一條長約三四釐米的「蜈蚣」,隨後,廠方表示該「蜈蚣」是「海蜈蚣昨日,記者將消費者張先生確認過的與罐頭中發現的「海蜈蚣」一樣的該物種樣本照片,送往集美大學水產學院進行專家鑑定。該校兩名博士鑑定後認為,這就是俗稱「海蜈蚣」的沙蠶,這種生物沒有任何毒性,而且還富含營養。
  • 海蜈蚣變身「軟黃金」
    本報訊 (記者 葉 暉 縣委報導組 林苗苗 通訊員 柯麗娜 陳誠) 三門縣浦壩港鎮的農戶通過人工養殖,將海蜈蚣搖身變成「軟黃金」,逐漸打開了新的致富門路。海蜈蚣,是沙蠶的俗稱,它不僅營養價值高,可以做成美食,而且還有著「萬能魚餌」之稱,頗受日本及歐洲市場的歡迎。
  • 蒼南的美食:螃蟹、蝤蛑、海蜈蚣……你吃過幾樣?
    更重要的是,戀愛讓我們的人生變得不平淡,能淋漓盡致體會到各種酸甜苦辣的味兒,這一點和美食是相通的,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的是通過美食,感受到的蒼南。今天想給大家推薦蒼南環海線:經過的景區有炎亭、棕櫚灣、韭菜園、霧城和漁寮大沙灘。那麼美食有哪些呢?炎亭江蟹、生態大黃魚、雀嘴、淡菜、魚圓湯、家燒海蜈蚣、蝦姑、海蠣煎蛋、文蛤苦瓜湯、龍頭魚蒸金針菇.
  • 一碗舌尖上的正宗酸辣粉正在侵蝕佛山人民,吃過這裡的味道,才叫吃過正宗酸辣粉!!
    入口爽口嫩滑,口感酸爽,紅薯粉滑溜溜,筷子夾也夾不穩,咬落煙韌、Q彈,香辣之中滲出微酸,開胃惹味,正宗就是這個味!牛筋丸爽口彈牙,真系可以用來打桌球波甘彈~~食涼皮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消暑,春天可以解乏,秋天可以去溼,真可謂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涼皮質感鮮嫩、滑爽、口感好,香辣可口,越吃越開胃。
  • 來自唐朝年間,廣州海灘發現巨型海蜈蚣,一堆腿就有120斤重!
    在人類看來只要用手指就可以輕鬆捏死,當然這是對於普通的家兔和大自然兔而言的,如果你遇見了古代史料記載的巨大的兔和大自然兔,恐怕就只剩逃跑的份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兩段關於巨大蝴蝶和巨型蜈蚣的事情。漁民們仔細一看,我的天,竟然是一隻巨大的八隻腳漁民們合力將蝴蝶捉住,砍掉八隻腳和足,剩下的肉竟然還有八十斤重,而且肉煮熟之後吃起來味道非常鮮美。 還有一本古籍叫做《南越志》,裡面寫道:有一種蜈蚣非常大,蜈蚣的皮剝下來可以做鼓皮用,蜈蚣肉可以曬乾做成肉乾,味道比牛肉乾還好吃。而且這種蜈蚣中最大的一種,可以將牛咬死。
  • 當貓咪見到「巨型玩具蜈蚣」的時候,喵星人:吃野味咯
    貓咪怕蜈蚣嗎?生活中蜈蚣是比較常見的,蜈蚣出沒也是講究季節的,所以平時總是躲起來不讓我們看到的。而當天氣變化的時候蜈蚣就會出現,這時候貓咪可能就會追著蜈蚣。貓咪應該是不怕蜈蚣的才對,因為貓是一種比較好奇的動物,剛開始的時候會一直揪著蜈蚣不放,可是被蜈蚣傷害了以後,可能貓咪就會遠離蜈蚣了。
  • 這才是牛皮的正宗食法,真不是吹的
    說到牛皮,大家都會想到它是用來做鞋、皮帶、皮包等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還能做成一道美食,可能大家都認為牛皮根本嚼不動,所以很多人沒敢嘗試去烹飪,下面就教大家牛皮的正宗食法吧,真不是吹的!很多人都買過牛肉,但卻沒見到過牛肉攤有牛皮賣吧,其實是因為牛皮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所以都賣給別人拿去做皮製品了,所以想吃牛皮也是不容易的,那得和牛肉老闆預訂才行。
  • 遠古時代的巨型怪物, 巨大蜈蚣體長超2.4米, 蜻蜓竟以松鼠為食!
    這種龐大身體讓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以青蛙、松鼠大小的動物為食。這種體型龐大的史前蜻蜓滅絕的原因是地球大氣層數百萬年前開始氧氣含量升高。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它們生活在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大約3億年前,棲息在現今北美洲和蘇格蘭境內。巨蛤!
  • 看完以下這4種,吃過兩種以上算你狠!
    我國的地域遼闊,資源豐厚,在不同地區其地理環境和氣候也是不同的,從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像很多地方美食的話,也就是有在當地才可以吃到的,在其他地區基本上是見不到也吃不到的,一般我們將這些食物都稱為「特產」。
  • 2.4米長巨型蜈蚣
    &nbsp&nbsp&nbsp&nbsp遠古蜈蚣蟲:遠古蜈蚣蟲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其體長可超過2.4米,是一種身體肥碩的遠古生物,也是迄今發現為數不多的無脊椎掠食性生物。它們生活在石炭紀至二疊紀早期,大約3億年前,棲息在現今北美洲和蘇格蘭境內。
  • 石炭紀真的有3米長的巨型蜈蚣嗎?為什麼?
    現存最大的蜈蚣最長也只有36公分,它就是秘魯巨人蜈蚣,儘管如此,它依然成為了蜈蚣中的巨無霸,而且它甚至能把食物鏈「逆襲」,以青蛙、蝙蝠、蛇這種原本作為天敵的動物為食。由此可見,一條3米的長的巨型蜈蚣的話,加上它的毒液,殺一頭牛都不是太大的問題。那麼,考古學家挖掘出了3米長的巨型蜈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東北小城裡蜈蚣捕捉燕子,打雷卻劈了蜈蚣
    撫順城不大,城後面就是延綿的大山,所以在這城裡住的人,大多都是靠採山貨和打獵為生。城北就住著一家王姓獵戶,老獵戶兩口子五十多了。膝下兩個兒子,大兒子成家以後出去單過了。小兒子才成親不到一年,和王老爹一起生活。東北冷呀,尤其對於獵戶來說冬天更是打獵的好時候。打獵的時候為了守一隻獵物,經常趴在雪窩子裡一兩個小時不動。所以王老爹已經不能上山打獵了。
  • 湖北蘄春特產「蘄春酸米粉」,口感酸爽,你吃過嗎?
    這種米粉起始於明代,興盛於清嘉慶年間,還曾是清廷皇宮的御食,深受清朝皇帝的青睞。它的用料極為講究,必須是純的團粒早稻,無任何添加食品添加劑。它口感酸爽,筋道感十足,是蘄春百姓宴請賓客的必備開胃菜。它就是蘄春酸米粉。每年外出工作的時候,能帶出去的只有家裡做的米粉,一次帶個十幾、二十斤,只能吃個把月就沒有了,由於快遞費用太貴,所以只能等到回家了才可以吃到,出去的時候再帶上。
  • 古代志怪故事:蜘蛛珠,蜈蚣珠,龍戲蜘蛛
    聽說宮裡用幾千兩銀子從海商那買過一顆珠子,但和這蜘蛛珠比,趕不上它的一半。這顆珠子的確是絕世珍寶。蜈蚣珠萬曆年間,武進有座虞橋,在橋上休息的人經常暴死。當地人很忌憚,卻不知道什麼原因。某天有幾個胡商路過,對大家說:「橋上有毒物盤踞,我給你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