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喉在生活中很常見,但是,有時候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魚刺卡喉的原因,通常是吃飯時三心二意,不小心魚刺混進去:有的人是喝魚湯,細小的魚刺混在魚湯裡被吞進去:有人喜歡用魚湯和魚肉一起拌飯吃,雖然魚肉裡的刺仔細挑過了,但難免有漏網之「刺」……魚刺卡喉若不及時取出,局部可因異物感染,發生頸深部的膿腫,並進而發展成敗血症、膿毒血症等。更嚴重者,需心胸外科做開胸手術,才能保住患者的生命。老百姓們的方法有很多:大口吞米飯、大口喝醋、大口喝水……其實,這些方法既危險又沒用,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了心存僥倖,覺得試試看也無妨?大口吞米飯或者饅頭,會把位置很淺的魚刺推到更深,可能會傷到咽喉食道黏膜,還可能刮破食道內血管,破裂出血。食道下段旁邊是氣管和主動脈,一旦扎破大動脈血管引起大出血,後果更不堪設想。對於極其細小的魚刺,醋酸確實有一定軟化作用,但真的沒有那麼強效,否則先軟化的就不是魚刺了。首先要保持鎮靜,初步確定是否有魚刺卡喉。患者可試咽唾液幾次,進行確定。因為有時進食過快,魚刺可擦傷黏膜,造成一種魚刺卡喉的假象。魚刺卡喉的感覺是吞咽時有明顯的刺痛,常持續固定在一個部位,而咽部靜止時疼痛不明顯。或者試著用力咳嗽,有時候細小的魚刺會跟著氣流衝出來。如果連吞口水都能感到疼痛,甚至脖子和胸部都疼痛,那麼立即去醫院找醫生。有時經檢查會發現沒有魚刺,而咽喉部疼痛的症狀仍很明顯,這可能是魚刺已埋入黏膜而不易被發現。此時患者可口服消炎藥,1~2天後再到醫院檢查。因為機體的排異反應和咽部運動可將魚刺推出或變位,此時魚刺就可能被發現。在此提醒大家,無論工作多麼忙碌,吃飯要細嚼慢咽:一旦出現了食道異物或是氣管異物,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提醒所有人
免責申明: 本文小編鄢老師,來源:財經早餐、網絡,不作商業用途,僅作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敬請諒解,聯繫我們刪除,電話、微信7644488或18049686,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歡迎關注、轉發和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健康信息公眾號,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關於我們:
我們是中國微循環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http://www.csmctm.com/),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http://www.wrsatm.com/),旗下擁有《Cancer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Surgery》,《Glioma》三本英文期刊,業餘時間創辦自媒體:轉化醫學平臺(總號),腫瘤(總號),肝癌(分號),肺癌(分號),精準醫學(分號),健康新觀點(分號)。後期會陸續開辦各專科腫瘤分號。顧問:楊勝利院士,楊寶峰院士,丁健院士,付小兵院士,王福生院士,袁鈞英院士,主編:詹啟敏院士,陳志南院士。執行編輯部主任:塗老師(微信號7644488),歡迎閱讀傳播,並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