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信託徐正國:內循環經濟當道,信託分享企業增長紅利

2020-12-26 騰訊網

9月3日,民生信託證券投資總部董事總經理徐正國做客21世紀經濟報導、21大學發起的《信託觀察》直播間。徐國正表達了對當下市場泡沫的憂慮,特別是創業板當下的估值存在泡沫,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在70倍左右,位於長期創業板PE分布的90%高位,這表明創業板整體估值偏高,他建議投資者參與時要適當謹慎。

對於大熱的醫藥和科技板塊,徐正國表示:「醫藥板塊估值目前高達60倍,從歷史數據來看,醫藥板塊在50倍以上市盈率只有在2015年之前的那段時間。科技板塊的估值泡沫比醫藥板塊還大。半導體行業市盈率高達150倍。在下半年經濟復甦、周期板塊崛起過程中,對這種醫藥消費或科技泡沫要保持高度戒備。」

如何在「內循環經濟」中尋覓財富密碼?

「內循環政策決定了未來5-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內循環在需求側的抓手和著力點是提升收入,改善收入不平等現象,進一步則是擴大內需。」徐正國舉例說,中國百姓每百戶的冰箱保有量只有不到100臺,日本是130臺,澳大利亞是 170臺,中國僅在家電方面就有50%-100%以上的增長空間。汽車保有量的分化更大,與美國相比之下至少還有4倍以上的提升空間。

內循環經濟下,如何提升內需?徐正國提供了三個建議:一是讓海外消費回流,擴大免稅消費政策。2019年中國出境遊達1.5億人次,出境消費達1150億美元。二是讓老百姓手裡有錢,提升勞動者收入,讓勞動者分享資本增長的紅利。三是強化消費場景的構建。包括改善汽車的消費場景、強化以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構建的消費場景。

在供給側方面,徐正國建議要擴大投入,加強產業消費升級。包括:加強科技投入,做到核心零部件能夠自主可控,尤其在相關高端裝備,在創新藥,晶片以及網絡安全以及軟體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同時,加強新老基建的投入。根據徐正國團隊做的量化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的鐵路人均佔有相對於發達國家還有1-7倍的增長空間。中國每萬人的平均鐵路佔有量不足1公裡,美國是7公裡,相對於美國還有7倍增長空間;對比日本、德國等,至少還有2-3倍增長空間。

此外,徐正國認為中國最大增長動能是城市化空間,中國城市化還有20%以上的增長空間。中國每年還有1000萬人進城,這1000萬人拉動相應住房、汽車、家電等相關的消費,這是中國內需很重要的一個增長空間。未來新型城市化的建設保證了生產要素的流動,聚集效應能夠比較順暢的流動。所建設的城市群主要是環渤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以及大灣城市群以及四川的成都和重慶城市群。通過城市群的建設,能夠為未來中國經濟保證10年到20年以上的增長動能。

中國REITs市場規模高達5萬億

在中國率先將疫情控制好之後,由於中國的內需的增長潛力在這裡,「我們認為中國未來三年左右的複合經濟增長速度還在6%左右,明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由於今年的基數比較低,可能明年的GDP增長速度在9%,那麼後面的經濟增長速度我們預測是6%,總體來看,我們看好未來三年的一個經濟復甦的進程。」徐正國判斷。

在內循環過程中,要讓老百姓能夠賺到錢,也能夠讓企業融到錢,就要發展強大的資本市場才能做到。中概股加速回歸港股和A股市場,就為資本市場帶來很多可以投資的標的,像阿里巴巴、京東這些代表新經濟高速增長的標的,豐富了資本市場投資的選擇,加速資本市場轉型、為直接融資提供了很好的可行選擇。

其中,REITs在內循環發展過程中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使基礎設施這種優質資產、存量資產得到盤活。徐正國解釋道,REITs在國外發展非常成熟,美國已有2萬億美元存量的REITs資產,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同時,信託公司在REITs的投資以及創設的過程中也是大有可為的。REITs市場的大發展有利於信託的非標資產轉標,盤活存量資產。

「未來中國REITs市場空間能高達5萬億左右規模。」據徐正國研究統計,1972年到2020年,全部REITs提供的年化回報達11%,這個回報率高於標普500,回撤波動性低於股票市場,REITs為基建融資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找到下一隻獨角獸,賺企業增長的錢

面對市場的諸多機會,徐正國表示:「A投資者不能賺B投資者的錢,要賺企業增長的錢。」

美國的汽車行業有長達50年的增長周期,包括美國的電力行業也有長期的增長空間。徐正國表示:「這種長期的行業,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能夠伴隨著經濟增長,伴隨著老百姓消費能力不斷的擴大,它能有一個持續增長的空間,可能每年的增長速度或者增長率不會太大,但是它的增長時間足夠長。」

徐正國分享了評價一個公司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三個考察維度。

一是公司所在的行業是不是具有好的生意模式。比如金融地產的消費這種類型的行業,在老百姓持續消費擴大的過程中,它是具有長期增長的一個行業。

二是這個企業是不是有好的管理,包含管理層是不是有長遠的視野,是不是有偉大的野心,企業的文化是不是足夠好,企業的管理層是不是與股東的利益一致等。

三是不是有好的價格。如果它的估值太貴的話,也不是一個好的價格投資,只有它的估值落到一個長期來看回報率足夠高,也就是估值足夠便宜的時候,這種時候介入才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

證券市場能夠長期為投資者提供的回報率,是與經濟體中實體企業創造的長期回報相適應的,從整體上來說它不會提供超額回報,如果能夠提供超額回報,一定意味著超額風險。

當下「資管新規」之後非標轉標壓力抬升,信託公司將部分業務重心轉移到權益市場,近年來,信託公司又不斷加強投研能力,提升主動管理水平,圍繞證券投資信託業務創新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諸如量化投資、股票打新、TOF等,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信託公司特色的業務體系。

針對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徐正國透露,民生信託會以打新、定增或其他量化對衝的產品形式,通過低風險或安全的形式參與創業板註冊制的成果。通過信託的產品設計及策略開發能力,能有效降低產品的參與風險。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生信託榮膺《經濟觀察報》「年度卓越財富管理信託公司」稱號
    民生信託:持續打造核心業務條線和拳頭產品  12月2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觀察家金融峰會暨2019-2020年度卓越金融企業盛典」在上海舉行,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信託」或「公司」)榮膺「年度卓越財富管理信託公司」稱號。
  • 民生信託創新慈善信託業務模式 助力慈善事業發展
    11月20日,由中國民生信託主辦的「得益於社會,奉獻於社會———民生慈善信託發展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北京協和醫學基金會、泛海公益基金會、山東大學教育基金會、深圳市佳兆業公益基金會、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名稱按拼音首字母排序)等機構的嘉賓和聽眾到會,共同關注慈善信託的發展,並就公益基金會與信託公司慈善信託運作進行了分享交流。
  • 建信信託投資項目泛生子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完成IPO
    建信信託參與投資的中國癌症精準醫療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泛生子,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正式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GTH」,發行價16美元,市值14.14億美元(約100億元人民幣)。據了解,本次泛生子上市成為全球癌症精準醫學領域內的最大IPO。
  • 金凰珠寶百億質押黃金風波續集:民生信託東莞信託發布告投資者書
    解析擔保方式 民生信託在致投資者的說明函中表示,「金凰相關項目的成立、運作、管理各環節,我司均依法合規履行受託人職責,嚴格遵守信託文件約定,為實現受益人的最大利益處理信託事務。我司承辦金凰項目的初衷,在於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為融資方參與湖北省國有企業改革以及氫燃料電池研發製造提供資金支持。 相關信託計劃採取了『保險公司承保+實物黃金質押』的核心擔保措施,由保險公司出具條款嚴密的保險單,我司作為受託人,為保險單的第一受益人。
  • 香港企業信託是什麼?企業信託包含哪些業務?
    企業信託企業信託供應商提供核心的信託服務以及重要的相關業務,如:設立信託、管理信託和擔任託管人。這些服務供應商對香港的基金管理行業至關重要。企業信託供應商在香港的金融服務業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提供核心的信託服務以及重要的相關業務(如:擔任託管人)。這個類別當中最值得注意的產品包括單位信託、ETF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當中大部份均以零售投資者為基礎。這些產品讓個人投資者有機會投資於公開市場通常無法獲得的股票或資產,並可分散風險。
  • 信託周報(8月9日)
    華潤信託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批 一年內股權兩變更頭部信託公司拉動行業營收增長 金融、房地產仍是重點投資方向通道業務違規 吉林信託日收三張罰單民生信託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批 上半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增76.9%
  • 慈善信託服務社會民生 共創美好生活
    慈善信託是信託本源業務的重要體現。中航信託立足受託人定位,以平臺化、專業化、生態化方式創新發展慈善信託,有效實現了商業與公益的有機結合,有力彰顯了信託服務社會民生的價值創造與責任擔當。  綠色生態慈善信託——中航信託多舉措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  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加快綠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促進經濟轉型、改善社會民生的必然要求。  2020年5月22日,正值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信託公司全面剖析-國元信託
    雖然國元信託的股東數量不少,但諸如國元金控、安徽皖投、皖維高新、安徽擔保以及國生電器均為安徽省國資委下屬企業,合計持股比例達到59.4375%;因此,國元信託的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國資委。然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0月末已有至少10家信託公司正在增資,分別為國元信託、江蘇信託、五礦信託、陝國投信託、民生信託、雲南信託、華澳信託、華信信託、四川信託、安信信託;此外,光大信託於10月26日公布增資計劃,希望在年底前儘快完成增資。2020年信託行業已迎來新一輪增資熱潮,在此背景下,國元信託這次的增資紅利又能持續多久尚未可知。
  • 陝國投信託的2019,逆勢增長,可圈可點
    營利紛紛創新高從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公司實現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7.56億元,同比增長70.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5.82億元,同比增長82.03%。僅從營收數據上來說,陝國投在在2019年的營收收入和創利的雙雙取得了超50%的正增長。
  • 中融信託再獲金龍獎「年度最佳財富管理信託公司」
    中融信託總裁助理楊莉女士代表公司領獎目前中國經濟規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內居民財富逐年增加,對於財富保值、增值和傳承的需求日益增強,也驅動著我國財富管理行業逐步邁向高速發展的軌道,中融信託近年來在標品投資、普惠金融
  • 信託知識貼:工商企業信託!(值得收藏)
    來源:信託與資管產品案例集01、工商企業信託現狀工商企業一直是信託資金投向的第一大領域。2020年3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託資金總額為5.42萬億元,比上年末減少662.4億元,這主要是壓降融資類和通道類業務導致資金信託的規模整體下降所致。
  • 信託機構微博影響力哪家強?中國民生信託跌出前十
    來源:新浪財經信託機構微博影響力哪家強?新浪財經聯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唯一工作日報《中國銀行保險報》推出「中國信託業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綜合來看,各家信託機構之間的排名變化較大。外貿信託五行財富位居榜首;雲南信託位列第二;中糧信託排名第三;平安信託上升2位;中國民生信託無緣前十。具體來看,外貿信託五行財富以65.40的成績位居榜首;雲南信託、中糧信託緊隨其後;平安信託、安信信託和國通信託排名均上升2位;中融信託官方微博下降1名。
  • 11家信託公司業績數據排名!4家下滑、7家增長(表)
    披露2020年初步業績的信託公司又增加了7家,至此已有11家信託公司業績出爐,為2020年信託業成績提供了更多參考。  新公布業績的7家信託公司包括英大信託、國投泰康信託、中航信託、崑崙信託、江蘇信託、愛建信託、民生信託。
  • 信託收益率一再下降但仍有優勢,房地產信託逆勢回暖
    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5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出現小幅下滑,發行規模1961.77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下降6.18%。不過,5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小幅增長,達1891.72億元,環比上月增長1.1%。
  • 《中國信託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2020)》發布
    《報告》從黨建責任、法律責任、經濟責任、受託責任、民生責任、環境責任、公益責任、人本責任、責任管理九個方面集中展現了信託業2019年—2020年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果。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同比下降4.83%。
  • 今年以來信託相關企業新註冊142家 陝西信託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五
    最近,信託公司新規引發關注。數據顯示,全國共4100餘家信託相關企業,今年以來新註冊142家。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優化了信託公司公司治理機制,進一步強化監管引領,提升準入監管工作有效性,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光大信託董事長閆桂軍:資金信託業務轉型發展要留足時間和空間
    「這幾年公司的發展目標和路徑很清晰,重組成立之初就明確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先站起來,妥善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使公司生存下來;第二步再大起來,定戰略謀發展使公司步入持續快速增長的快車道;第三步要強起來,通過構建全方位比較競爭優勢,成為行業領先的一流信託公司。」光大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閆桂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
  • 建信信託再次蟬聯《亞洲銀行家》「中國年度家族信託服務」大獎
    作為中國最大的信託公司之一,建信信託佔據中國家族信託市場約三分之一的份額。截止2020年10月,建信信託家族信託實收規模超過650億人民幣,服務逾2000戶家族信託客戶,均領先於行業。在實現業務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為更多客戶提供量身定製的專業家族信託解決方案。   二、強大創新內核驅動產品升級。
  • 信託公司剖析:中航信託
    江南信託獲批重新登記也使得中航工業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信託、證券、期貨牌照的企業。 2010年12月江南信託更名為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信託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連續三年實現20%左右的增長,被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和佔比連續三年實現雙降。 2019年末主動管理規模4689億元,同比增長28.25%;被動管理規模1969億元,同比下降26.28%。
  • 「股權家族信託」成為境內企業IPO持股架構的可行性思考
    隨著企業「創一代」對後財富時代的思考與實踐,國內家族信託業務出現了井噴式發展,規模及產品創新迅速與境外成熟市場接軌。然而現金類資產的傳承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家資產多元化的需求,企業股權的傳承,乃至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傳承正成為超高淨值人群財富傳承的重要訴求。股權家族信託能否成為境內企業IPO持股架構,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