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4萬斤蘋果滯銷!七旬果農直發愁:老伴看病吃藥,孫女上學都...

2020-12-07 瀟湘晨報

幾天前的一場雨夾雪過後,天氣愈發寒冷,在中牟縣雁鳴湖鎮朱固村的一家果園裡,落葉滿地,空曠寂寥。一間不大四面透風的簡易窩棚裡,住著一對老人——果農弓西恩夫婦,70歲高齡的他仍勤勤懇懇地種植他傾注青春和汗水的蘋果樹,35年日積月累的種植經驗,經年的苦心經營,靠自己的雙手為苦難的家庭撐起一片天。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弓西恩老人遇到一件最大的煩心事兒,天氣越來越冷,而他家裡仍還有近4萬斤蘋果沒有賣出去……

禍不單行,七旬老人撐起全家希望

提起弓西恩,村裡人很是同情,如果不是十年前的那場意外車禍,弓西恩老人應該和其他同齡老人一樣,兒孫繞膝、頤養天年。

然而,2009年的一場車禍,奪走了他唯一兒子的性命。

「母親是一個不善言談的人,有事悶在心裡,一個人很孤獨,弟弟走後,我在這裡伺候父母大半年,但是我最擔心還是來了。」弓西恩的女兒弓淑娜回想起過去禁不住淚流滿面。經受不住「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巨大悲痛,弓西恩的老伴整日以淚洗面,最終雙耳失聰、小腦萎縮,兩年後還患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弓淑娜說:「爸爸是個非常要強的人,他強忍悲傷,再苦再累也要把孫女養大,他說無論如何要給弟弟一個交代。」老兩口有倆孫女,兒子去世後,兒媳婦改嫁帶走了小孫女,撇下大孫女給老兩口撫養。弓西恩老人一度想放棄生活,但是看著可憐年幼的孫女和風燭殘年的老伴,他還是咬緊牙關重新站了起來。

心系桑梓,一腔深情紮根土地

上世紀八十年代,作為中牟縣第一代開拓型農民,弓西恩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率先在黃河大堤兩岸種植果樹,漸漸成長為一把種蘋果的好手,有著35年的種植蘋果經驗他,將5畝蘋果園打理的井井有條,風生水起,不僅如此,還手把手兒為家鄉種植戶提供種植經驗,三鄰五村,有口皆碑。現如今他家的果樹樹齡都在27年以上,結出來的蘋果皮薄、汁多、脆甜,含糖量高,咬上一口滿口甜香。蘋果,是他一家人現在生活全部的希望。雖然種植蘋果的成本越來越高,收益越來越少,但是弓西恩對蘋果樹有感情。

70歲的老人和27年樹齡的果樹,彼此溫暖著,誰也離不開誰。

現在他雖年已七旬,卻不得不挑起家庭全部的重擔,一個是因經受不住失去兒子巨大的刺激而患上老年痴呆症老伴,一個是還正在上學讀書的孫女,全家的生活重擔都壓在了老漢的肩上。

為了方便照顧老伴,同時又不耽誤打理蘋果樹,弓西恩老人就在蘋果園裡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平時吃飯,就下點麵條對付一下,累了就在棚子裡湊合著休息一下。

「我現在的腿腳也不方便,重活兒、力氣活兒也得覓人幹了,有時候街坊鄰居也會搭把手。」弓西恩老人眼角泛著淚光,「但是我最擔心的還是我老伴兒,她精神不正常,不認路、不認人,耳朵也聾了,我幹活時每隔幾分鐘就得看看她在哪兒。如果她走遠了,我還得騎電瓶車去找她,要不她連家都找不著。」弓氏家族弓丙旺告訴記者:「弓西恩家裡的困窘三鄰五村都知道,不論是誰只要是見到他老伴一個人在田間街頭遊蕩,都會主動打電話聯繫或者親自送她回家,鄉親們都很一致。」

一籌莫展,4萬斤蘋果亟待賣出

「雁鳴湖畔朱固村,黃河南岸景宜人;沙灘蘋果甲天下,有機生態好儲存。農大院所請專家,惠及十裡眾鄉親;剪枝施肥講科學,果大品優美名聞。」

今年,弓西恩家的蘋果園畝產1萬斤,一共收穫了5萬斤蘋果。由於弓西恩家裡的果樹樹齡長,再加上他平時管理得當且大量以施用農家肥為主,所以他家蘋果樹結出來的蘋果皮薄、汁多、脆甜,咬一口下去,滿口留香。「我這蘋果個個甜得很,果汁兒流到手上都是黏糊糊的。」雖說苦點累點,但只要說起自己的蘋果,這位歷經歲月滄桑的老人眼裡透著光亮,滿臉自豪。

但就是這樣優質的蘋果,卻窩在地裡無人問津。目前,弓西恩已經將果子全部採摘下來,並精心地打包裝袋,有些果子壞了,老人就一顆一顆地撿出來。「這些堆在樹根的蘋果也都長得可好,但有的磕碰爛了,有的開始腐壞了,都需要挑揀出來,咱不能糊弄買家。」弓西恩說,「我們家生活雖然艱難,但是糊弄買家的事兒我做不來。」

愛心接力 幫助老人度過難關

弓西恩老人的不幸遭遇得到了好心人的同情,大家被老人這種自力更生、自強不息、靠雙手撐起家庭希望的精神所感動,紛紛慷慨解囊,購買弓西恩老人的蘋果,以解老人的燃眉之急。

「果農弓西恩, 雁鳴朱固村;灘裡有果園,蘋果五萬斤。 初冬枝頭掛, 糖心喜煞人;兒傷媳改嫁,撇下五歲孫。喪子晴天雷,妻癲病纏身; 吃住在窩棚,腰腿勞疾深。賣果恐妻丟, 守妻家愈貧;路過皆君子,驅將心頭雲?」中牟縣鄭庵鎮農民詩人張國儉得知弓西恩老人的遭遇後前去購買,並在自己的朋友圈和詩友群裡轉發裡轉發,得到眾多詩友的支持,紛紛響應前去消費扶貧,幾天時間,購買了2000多斤。

尤其是河南姓氏文化研究會弓姓委員會的弓氏宗親,連續多年在鄭州等地社區幫助弓西恩老人進行「愛心蘋果義賣」活動。河南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弓勝濤說:「生活還要繼續,作為宗親,我們大家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弓西恩老人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讓他一家人度過難關。」

鄭州晚報記者採訪報導後,中牟、登封等地的愛心人士紛紛加入愛心購買行動。同時呼籲,年關將至,當您已經開始計劃如何購置年貨時,記得還有這樣一位七旬老人,他無依無靠,每天睜開眼就得考慮如何讓智障的老伴兒和上學的孫女飽暖地度過一天。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暉 中牟時報 徐少傑

【來源:鄭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淘寶愛心助農一天賣光40萬斤滯銷農貨:「不讓老實人吃虧」
    (抗擊新冠肺炎)淘寶愛心助農一天賣光40萬斤滯銷農貨:「不讓老實人吃虧」中新網杭州2月15日電 (趙小燕)2月15日凌晨,淘寶愛心助農項目連夜上線「不讓老實人吃虧」專場,截至下午三點共銷售40萬斤滯銷農貨。
  • 安化通溪橋村:凝心聚力化困「橘」 4萬斤滯銷柑橘找到銷路啦
    農正忙著採摘新鮮的桔子並進行裝箱。紅網時刻益陽12月8日訊(通訊員 劉佳)「眼看著馬上要過年了,家裡還有這麼多橘子沒賣出去,眼看就要全都要爛在家裡了,辛辛苦苦一年就指望著這筆收入過年了,現在可該怎麼辦啊!」
  • 20天狂賣150萬斤!淘寶愛心助農解決碭山梨滯銷難題
    天貓福瑞達旗艦店負責人崔乾廣說:「碭山的電商基礎不錯,這次因為疫情線下銷路受阻,所以我們就在淘寶愛心助農上幫他們銷貨。」到了碭山之後,僅福瑞達一家天貓店就採購了60萬斤碭山梨,目前已經銷售殆盡。淘寶愛心助農披露,從二月中旬到昨天,20天不到的時間已經有150萬斤碭山梨銷售一空。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碭山農戶的直銷困境。
  • 縣長在拼多多直播狂賣沃柑,更有新農人2天賣光10萬斤木瓜!
    ● 縣長、新農人接力助農賣滯銷農產品 20萬斤沃柑和木瓜從拼多多打開銷路;● 象州縣縣長化身「帶貨」主播,在短短的2小時裡,賣出近10萬斤沃柑;● 隆安縣一名「新農人」,生死存亡的關頭緊急對接電商平臺,兩天內幫村民賣出10萬斤紅心木瓜……拼多多上線
  • 抗疫助農!長陽漁峽口190萬斤春柑仍滯留在田間急待銷售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漁峽口鎮近260萬斤「金果果」積壓賣不出,這讓「宅」在家中的柑農們著了急。目前,該鎮已銷售出70.8萬斤,預計還有190萬斤春柑仍滯留在田間急待銷售,期待引起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
  • 為何40萬斤的李子沒人買?果農欲哭無淚
    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了,以往在夏天,水果在我國是非常暢銷的,果農辛辛苦苦種下的水果,在夏季也可以買到一個好價錢,但是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水果都面臨了滯銷的狀況。
  • 惠城蘆洲鎮:鄉賢積極認購滯銷蔬果,還有百萬斤需要「吃貨助農」
    得知家鄉農產品嚴重滯銷的消息後,3月4日,蘆洲外出鄉賢許君惠自願認購滯銷的黑皮冬瓜1000斤、柑橘2000斤,捐往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支援抗疫。這一善舉,既緩解了農戶們的燃眉之急,又溫暖了城市的白色守護天使。蘆洲鄉賢認購滯銷蔬果,送給醫護人員。
  • 泗洪滯銷的35萬斤胡蘿蔔熱銷了
    泗洪滯銷的35萬斤胡蘿蔔熱銷了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裴凌曼 徐明澤   2018-01-18 07:32:00
  • 還在為蘋果滯銷發愁嗎?蘋果渣有效利用之後,讓農民喜上眉梢
    還在為蘋果滯銷發愁嗎?蘋果渣的有效利用之後,讓農民喜上眉梢。眾所周知,農村在幾十年前,是一個物質貧乏的時期,無論什麼水果都能賣掉,能夠吃到蘋果,那是一件非常美滋滋地享受。而現在就不同了,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提升,各種水果已經應有盡有,甚至超出了市場上的需求。
  • 伊犁州直各縣市多舉措助農銷售農產品
    (伊寧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毛蘭)奎屯市:企業全力助農解決農產品銷售難 「今年的葡萄不愁賣了,這下心安了!」8月2日一大早,兵團七師131團九連葡萄種植戶劉玲邊採摘葡萄邊高興地說。當天,她家的葡萄送到了奎屯澤惠果蔬配送有限公司便民直銷店銷售。
  • 淘寶:設立10億愛心助農基金,農產品滯銷幫到底!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全國多地果蔬出現滯銷,令人揪心。阿里巴巴緊急開設線上愛心助農專線,在政府的支持和協調下,2天打通蔬果從採摘、包裝、運力到銷售的全部困難。(淘寶APP搜索:吃貨助農,一起愛心助農吃瓜果)僅五天時間,全國吃貨就拯救了2400多萬斤滯銷蔬菜水果,光是海南就賣出100萬斤哈密瓜。(工人正在將果蔬搬上「愛心助農」專車)但這還遠遠不夠!
  • 急哭!1200噸椪柑滯銷 新平果農向全國緊急求助
    急哭!果農 李華榮前段時間,剛剛開始賣的時候每公斤賣到五塊五六,現在賣三塊都沒人要,一塊六甚至一塊都賣過。去年,有少部分果樹掛果,當時的收購價還不錯,最低都能賣到4塊一公斤,加上前來收購的外地客商很多,村裡人都嘗到了甜頭。今年掛果的椪柑大量增加,本想是個豐收的好年頭,沒想到卻是一個「多事之秋」。
  • 豐巢愛心助農腳步不停歇,800萬斤煙臺紅富士來襲!
    今年以來,由於受到新冠疫情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的影響,中國很多地區的農產品都出現了嚴重滯銷的情況。好在當地政府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尋找像豐巢一樣有責任心的網際網路企業,並肩攜手、渠道互補,讓那些大山裡的農副產品都走出來。山東煙臺棲霞牙山山脈腳下的車家柏子村村民為蘋果銷路問題發愁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來了!
  • 淘寶上線「吃貨助農」,讓你從農田直接買到疫期滯銷的紅心獼猴桃
    不少消費者都訂了鬧鐘上網「搶菜」。一頭是村裡銷路遇阻,一頭是城市居民急切的農產品需求。新鮮蔬果如果直達百姓餐桌,成為大眾最為關注的民生痛點。 蔬菜困境:村裡賣不掉、城裡買不著 「往年這個時候,獼猴桃的採購價就有5、6塊一斤,今年3塊錢一斤都沒人來收,車根本進不了村子,更何況組織人上山採摘了。」
  • 平谷桃農借力網際網路:賣桃像寄信一樣簡單
    僅2019年,全區大桃電商銷售3500萬斤,銷售額2.8億元,促進農民增收1.23億元。以前坐等商販上門 大桃「貨到地頭死」今年59歲的張淑文,在鄰居眼裡算是「電商達人」。不少同齡人連微信都不會使,她卻不僅會在朋友圈賣桃,還會發抖音、快手引流。「拍照片、拍視頻、發朋友圈,都沒問題。」
  • 10天30萬斤重慶橙子從田間到了餐桌 上遊新聞聯合電商助農綠色通道...
    03-01 17:28:0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2月29日24點,上遊新聞聯合京東推出的「扶農助農 共渡難關——重慶農產品綠色通道」行動,將結束為期10天的專題專區推薦而進入常態化助農扶農。
  • 抗擊疫情 愛心助農|萬斤百香果銷售遇窘境 愛心認購等您接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農貿市場歇業,貨運通道中斷,市民出門受限,導致市場銷路閉塞,農戶種養的果蔬禽蛋出現大量積壓,陷入滯銷困境。作為南寧的主流媒體,南寧廣播電視臺一直致力於推動公益事業的發展。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南寧廣播電視臺希望利用主流媒體的聲音,《新聞夜班》《金牌幫女郎》兩檔民生節目聯合推出特別策劃——「抗擊疫情 愛心助農」大型公益行動。
  • 滯銷變暢銷!長壽「啾啾妹」硬核助農增收
    眼看著成片的血臍就要爛在枝頭,尖峰村的果農急得團團轉。劉興海在朋友圈緊急求購,但收效甚微。       得知該消息,胡耀文也想為助農抗疫增收獻一份力。同時,區商務委積極出臺政策支持區內各大電商企業銷售農產品。胡耀文幫助農戶抗疫增收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了。       她當即和劉興海聯繫,以疫情發生前的市場價保價收購該村血臍5噸。
  • 山東聯通「聯農平臺」4天對接400萬斤蔬菜銷路
    本報訊 自疫情暴發以來,為保證農民一年的辛苦不付之東流,也為了百姓的菜籃子不受影響,山東聯通聯手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將「聯農平臺」作為抗擊疫情專項平臺,支撐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達400多萬斤,實現產銷對接、聯農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