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你會討厭一個人

2021-01-13 唐若心學

為什麼我們會討厭某些人,今天想和大家探討這個有意思的心理現象。

心理學:討厭

1、自我保護機制

進化心理學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討厭一些人,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我們可能覺得這個人不友善,內心的一種強烈直覺告訴我們,他們可能會對我們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或者威脅,所以天然就會有討厭的情緒,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自我保護機制是大腦給我們一種反應機制,也是幫助我們避免危險的重要方式。這種自我保護機制來源是祖先在多年的基因中遺傳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他讓我們確保對環境敏感。

心理學曾經發現,嬰兒對人的反應可以體現這一特徵,幾個月大的嬰兒天生就會喜歡對她微笑的人,她會感覺到舒服與安全;而有些人長得很兇狠,嬰兒就會自然被他們嚇到哭而討厭他們。可以說這種自我保護機制是在我們基因中就有的, 伴隨我們對環境的認識越發的強化這個技能。

心理學:討厭

2,內在安全感喪失

其次我們討厭某些人也代表我們內心控制感的缺失。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來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這種自我安全感是我們內心安定的根源。一旦有些人行為我們無論忍受的時候,我們內在的安全感被觸動了,也會引發我們的討厭情緒與不安感。

另外內在控制感的缺失會刻意的製造敵人。比如辦公室來了新同事,某些人特別優秀或者自帶光芒,我們也會感覺內心的不安,總是會感覺到自身的地位有一種潛在威脅,這種威脅會無端讓我們對他人引發討厭。

宮廷劇的鬥爭將這方面演繹到極致,妃子與妃子發生內鬥,主要是由於她們內在控制感的缺失,內心總有一種不安定感,她們會自然而然感覺到危險隨時在身邊,所以就會自己製造了敵人並與其進行內鬥,她們希望通過這些舉動換回的其實就是自己的安全感。

心理學:taoyan

3、來自內心的投射,與價值觀相悖

第三個我們討厭一個人,還有可能來自我們內心的投射。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欲望、觀念、情緒等)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我們討厭某個人,其實也是自我內心價值觀的折射。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很討厭某些人沒有教養,其實是因為我們內心覺得他們是缺乏基本的素養,所以會很自然的去討厭一個人,因為這可能與我們多年所受教育相悖,導致我們內心並沒有完全接受,只好通過厭惡的情緒得到釋放。

整體來說,討厭一個人是我們內心的主觀感受,是由於我們成長的環境帶來認知局限所感受到的,也可以折射我們內心的情感,所以如果我們真正討厭一個人,我們其實是可以反觀內心,更加了解深刻的自己。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相關焦點

  • 你為什麼會討厭或欣賞一個人?
    在人際交往活動中,我們有時候會跟一個人合不來,甚至討厭他,但有的時候,會很欣賞一個人,很喜歡跟他來往;當問到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的回答可能都是他身上有什麼糟糕的特質,特別讓自己忍受不了;而欣賞一個人,則是覺得這個人很對我們的胃口,他身上有自己欣賞的特質。
  •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討厭你時,會有這四種表現
    今天小編帶大家研究一下人的心理,一個人特別討厭你時,會有哪些表現。1、敷衍、無視當一個人討厭你的時候,就算是跟你在網上聊天也都是嗯嗯嗯、是是是、對對對,這樣的敷衍你。並且你跟他們說十句話,他們可能一句都不回你,還會找各種理由打斷跟你的聊天,因為她們是真的不喜歡你,所以,你說再多他們也不會聽,有時候還會更加的反感。2、情緒暴躁不穩定當遇到不喜歡的人時,除了敷衍、迴避、消極以外,還有就是他可能會情緒不穩定煩躁,說明這個人是從心底裡厭惡你,討厭你。
  • 心理學:一個人心裡討厭你,會有這四個細小的表現,別傻傻的倒貼
    有句俗語叫做「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在有些人眼裡,你是個善良好相處的人,但有些人卻認為你是個虛偽做作的人。在心理學裡面,假如你想知道那些人討厭你是誰?那麼你可以從這個人的細節裡面看出來。第一個:經常對你敷衍。在這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那就是你隨便抽一個跟你相處的人在一起聊天,聊完之後你再統計一下,你們兩個人每個人到底都說了多少句話?
  • 投射效應 | 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看一個人不爽
    於是你真去到重慶,並且正好遇到重慶人當街鬥毆,你的大腦就會激活「重慶人火爆」的認知並加強;而第三種原因,是心理學上認為的:對一個人的好惡可能是「投射效應」在起作用。如果我說,「當有些人讓你感到不舒服,你的不舒服可能與這個人無關」,你一定會大聲反駁這怎麼可能。
  • 心理學: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這三個表現,請別糾纏了
    在心理學上,討厭一個人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投射,於是會導致自己的情緒不穩定,但又不肯明說,我們也很難猜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判斷他是否討厭你,可以從很多的角度看的出來。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他喜歡你的話, 一些行為語氣動作都是透露著滿滿的在乎寵愛。他只要討厭你,就會討厭你的一切,無論你做什麼事,都會讓他的情緒產生波動。
  • 社交心理學:你討厭一個人,或許是你自己出了問題!(很有意思)
    有一種心理陷阱,會導致你的社交偏見,看看你中招沒?這種心理陷阱就是「心理錯位」,社交心理學認為,你討厭一個人,或許是你自己出了問題!是你的心理出現了錯位,從而導致了社交偏見。這位軍人更加惱火,反擊道:「你不就看著我們當兵的窮嗎?有什麼了不起,我要是個大款,你就不會是這個態度了。」售貨員原本沒有瞧不起軍人的意思,對他的說法不免感到有些委屈,接下去自然是爭吵一通,不歡而散。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硬被人們拉到了一起,結果引來不該發生的矛盾。
  • 心理學: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這5點表現,別再傻傻倒貼
    有的人能夠喜好與你交往,但是有的人倒是抱著壞心思與你交流。我們無法窺伺別人的心田天下,但是我們能夠用一些細節上的辦法判別出一個人是不是厭惡你。在心理學裡面,假如你想知道那些人討厭你是誰?那麼你可以從這個人的細節裡面看出來。你可別再傻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類人的一些經典的表現。1、會無視你說的話。
  • 《被討厭的勇氣》與阿德勒心理學
    最近有幸拜讀了 岸見一郎 的《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作為心理學的三巨頭之一,而為大眾所熟知。阿德勒心理學,與佛洛依德和榮格心理學的區別就是,阿德勒心理學從目的論而不是從原因論的角度出發,來討論的人類的行為。
  • 心理學:一個人暗中討厭你的5個小細節,別再蠢而不自知了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表面笑嘻嘻,內心……」同樣,也會有人心中很厭惡你,外在表現卻什麼也看不出來。如何發現這樣的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你可以觀察這5個小細節。(1)對你很敷衍有這麼一個心理學小技巧:想知道一個人是喜歡你還是厭惡你,就去和TA聊天,然後統計一下你們各自說話的次數。如果你說10句話,對方能回你20句,則有很大可能TA對你有好感。
  • 情感心理:一個人是不是暗中討厭你,看這五點就知道了
    文 / 阿鬥(原創作品,禁止抄襲、洗稿、抓文,歡迎轉發評論)導語:一個人是不是暗中討厭你,看這五點就知道了。大家好,感謝收看阿鬥情感心理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不可能做到符合每一個人的心意,所以,別人的喜愛會讓我們錦上添花,但是更要認清別人的討厭情緒。
  • 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7個表現,就別苦心討好了
    在心理學上,討厭一個人是自己內心的一種投射,於是會導致自己的情緒不穩定,但又不肯明說,我們也很難猜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其實,判斷他是否討厭你,可以從很多的角度看的出來。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他喜歡你的話,一些行為語氣動作都是透露著滿滿的在乎寵愛。他只要討厭你,就會討厭你的一切,無論你做什麼事,都會讓他的情緒產生波動。在心理學上,一個人越是討厭你,就越有這七個表現,請別糾纏了。
  • 為什麼你會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這個答案太顛覆了!
    通過這個故事,也許你也發現:我們如何去看待一個人,其實都是自己內心想法的「投射」。所謂投射,指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投射到別人身上的行為。即使搭車人什麼都沒有做,而是一直不說話,很嚴肅,她也許也會印證自己的擔憂,覺得他為人冷漠,不安好心。也就是說,你喜歡或討厭一個人,其實跟他是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樣的事無關,而在於你潛意識中對這個人的預設是怎樣的。當你潛意識裡認定某個人是好人或者壞人,那麼無論他做什麼,你的潛意識都會解讀為你想要的答案,來佐證這個的觀點。
  • 心理話題| 為什麼總有人讓你無緣無故討厭?(投射效應)
    於是你真去到重慶,並且正好遇到重慶人當街鬥毆,你的大腦就會激活「重慶人火爆」的認知並加強;而第三種原因,是心理學上認為的:對一個人的好惡可能是「投射效應」在起作用。答案很簡單,與其說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是這個人,倒不如說,是這人身上某種特質喚起了你不舒服的感覺,而別人看不到這種特質,或者完全不care。 02 你罵Ta不好,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足夠好為什麼你無緣無故討厭的Ta身上那麼明顯的特質,別人卻視而不見呢?
  • 心理學識人:一個討厭你的人,不管怎麼掩飾,都會在這裡表現出來
    01影響情緒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潛意識會記住很多意識記不住的人、事、物。而 潛意識就是人們俗稱的第六感,你可以利用第六感去判斷自己是否討厭一個人。曾經有一個大學教授,帶了他的幾個學生回家,但是他的朋友卻發現教授對其中一個學生的態度非常惡劣。教授的朋友很好奇問她為什麼討厭這個學生,而朋友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教授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討厭這個學生。
  • 心理學:當你身邊出現這「3小細節」,90%有人在「暗中討厭」你
    心理學:當你身邊出現這「3小細節」,90%有人在「暗中討厭」你 忽略你的主觀感受 每個人對事物的決斷或多或少會摻雜周圍人的看法,因為在當下的社會中,人們終究是要依附於群體的
  • 心理學:反感一個人時,不要急於翻臉
    1為人處世是一門大學問,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跟很多的人打交道,有的人在言行舉止方面,會讓你異常反感;而有的人說話,卻讓你極為的舒適。其實吧,當你反感一個人的時候,不要表現的太過於明顯,並且也不要背後去說別人的壞話。一旦你違背了,那你跟沒素質的人又有什麼區別。
  • 投射效應:為什麼總有人讓你無緣無故討厭?
    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在生活中,「無緣無故的討厭/喜歡」有很多原因,比如,長相兇狠的人讓我們害怕(承認吧,我們都是外貌協會);又比如,刻板印象讓你對一個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印象裡重慶人火爆,上海人愛計較(這裡沒有針對重慶和上海人)。
  • 有一個人對別人的微笑會討厭,還會生氣,這是為什麼
    別人對你微笑,你會生氣,說明有嫉妒心,討厭對方就是討厭自己,虛榮心強的人總是拿自己跟別人對比,比不贏就會生氣,愛生氣的人脾氣上都比較憤怒。不願意與人接觸,只要有社交就會緊張、焦慮,嚴重時會出現驚恐發作。總覺得自己的一言一行被人關注著,總擔心被人嘲笑,還會認為微笑是一種喑自嘲笑。病情發作會臉紅、顫抖、出汗、呼吸困難、發氣、心悸。輕度的害怕與陌告人接觸,嚴重的會產生焦慮症,害羞的人常伴有強迫症與焦慮症的交織。
  • 為什麼有些人討厭自己?對自我評價比較低?那是缺乏被討厭的勇氣
    一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的青年,聽到了一名哲人主張的「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便來挑戰,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後,青年開始思考,為什麼「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實用心理學為你分析:你為什麼會特別想念一個人?
    想念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學現象。從某個角度來講大家都有一個特別想念的人。從心理學上講,想念可以分解為「回憶」與「想像」兩個心理行為。而被動回憶主要是指,一個人因某些外部原因而引發一些記憶深處的情景再現出來。「想像」與回憶不同,想像是指我們的大腦根據已知的表象或已有的經驗勾畫一些新形象或新畫面的現象。通俗來講,回憶是調動原有的記憶數據,使其再現;而想像是根據原有的知識經驗,創造一些新的記憶數據,但是這些記憶數據是虛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