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就是平時看到領導都是沉默寡言,不愛說話。但是有的時候領導卻口若懸河,出口成章。為什麼領導反差如此之大?為什麼當領導的往往喜歡沉默寡言呢?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問題,因為很多人在職場上,管不住自己嘴巴,總是喜歡說話,甚至喜歡八卦。如果你能夠了解到為什麼領導平時都是沉默寡言,你就會感覺到脊背發涼,因為亂說話對你的職場影響太嚴重。
1、掩蓋內心真實想法:作為一個領導,手底下肯定少不了巴結奉承的員工,很多人都為了討好頂頭的上司,而拼命揣摩對方的想法。但是領導往往不會輕易將自己的思想透露出來。很多時候,身為領導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是多多少少會有些不對等的。有一些公司裡的領導,對公司裡的要求是同樣的不滿,但是他也只能心裡上不滿,嘴上還是要幫公司說幾句好話的,要求手底下的員工按照公司的要求執行。
2、保持領導的「神秘感」:讀人讀心,了解一個人最基本的是通過他的言語,其次是其神態,再次是「讀心」。這三者其實也有一定關聯,話太多可能就是心聲,神態更不會出賣一個人的內心想法。那些成為領導後,話變少了,無非就是為了樹立起領導的神秘感,通過減少自己話語,不輕易表露自己心聲,讓別人對自己想法捉摸不透。
3、迷惑別人:一個人越是說得多,那麼別人就可以通過他說的內容,說話的語氣,以及說話時的神態來推測這個人的真實想法和情況。當你在別人面前透明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一切都在別人的掌控中。也正是因為如此,當領導為了防止被下屬揣摩到自己真實想法,往往在平時都需要沉默寡言。並且這樣也讓自己對手無法探知到自己內心想法,從而迷惑對手。
4、說得太多很容易失去威信: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話:「最好的威脅是不採取行動。一旦你採取行動但沒有收到效果,人們就不再害怕威脅。」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大老闆不那麼健談和尖刻。他們幾乎不廢話,但做他們想做的,很少看到一個大老闆是一個話匣子。這顯然是由主管安排的,他只是想給老闆一種神秘感和權威感,這樣你一看到這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是團隊的核心。
身為領導,你說得多了,透露的多了,就非常容易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人們常說說去的話如同行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但是在職場中,你說的話雖然收不回來了,但是能夠被有心人利用,用別的方式狠狠反饋在你的身上來。領導心裡厭煩某個人,或者想吐槽公司裡的某件事,最多跟自己值得信賴的心腹說一說,更多的時候,是選擇一些不在同一家公司的朋友或者家人訴說自己的苦惱,這樣才足夠安全,不會被利用。
作為管理者,領導的一言一行都是具有導向性。因此,三思而後行,仔細掂量,慎重抉擇,沉默寡言,不輕易發表觀點,是領導者處世之道。領導者尚且如此,作為普通員工,其實也應該如此。行走職場,有時候說太多,對自己有害而無益。因此,職場說話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