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巾被「舊襪子」換裝上榜,你還見過哪些毛巾「惡搞」作品

2020-12-13 騰訊網

毛巾是我們必備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久而久之,一些人開始打起了毛巾的主意,就比如16日所曝光的毛巾生產的黑暗一面:用舊內衣舊襪子為原料來給毛巾「換裝」,這種昧著良心的做法顯然是讓人無法接受,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損害。

那麼,你還見過有哪些用毛巾「惡搞」出來的作品?下面來一起看下

一、雞仔玩偶

這個可以說相當有想法的,趁著毛巾睡著,醒來後就發現自己已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居然成功潛進到了「雞」的行列之中,搖身一變,身價倍增,不知道是不是感到自己賺大發了。

二、無頭炸雞

可以說,一個是拿來用的,一個是拿來吃的,誰也沒想到兩者竟有如此淵源,但是就有這樣的人成功地為兩者找回了「親戚關係」。

三、毛巾麵包

別說,毛巾的外表長相和麵包還是有幾分投緣的,稍微加工,用毛巾做出來的麵包還以為就是真正的麵包,再配合其他夾心食材,就更是難以分辨。

此外,毛巾還可以用來做成其他很多東西,比如糖果,禮盒,蛋糕等,被用來做成這些物品的毛巾通常被稱為造型毛巾,毛巾也隨著被製成其他多種裝飾物品而得到廣泛推廣,大大超出了其原有應用價值。

如果你也喜歡去「惡搞」,不妨用毛巾來試試?

相關焦點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謹防不合格毛巾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謹防不合格毛巾時間:2020-07-16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謹防不合格毛巾 7月16日,315晚會曝光了河北一些毛巾廠家的產品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原料 京東天貓下架永亮毛巾
    眾所周知,毛巾是一種清潔用品,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常見,如今不同品牌的毛巾有很多,許多人都會挑選質量最好的毛巾品牌。可是近日,315晚會曝光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沒想到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原料,又髒又差的棉絮狀原料被加工。
  • 舊內衣、襪子做的毛巾大批入市,下腳料做的毛巾,快看看!
    前年曝光了「黑心」水管用「再生料」的新聞,廢塑料已連續兩年「光榮」上榜3·15!昨天晚上的3.15晚會,再次曝光再生資源「黑暗」產業鏈,不過這次對象是化纖紡織廠。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作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最終作成毛巾。而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 央視曝光:你每天貼身使用的毛巾,可能是「舊內衣舊襪子」做的
    導讀:毛巾可以說是利用率最高的生活物品之一,每天我們都要與毛巾打交道,所以毛巾的質量也不容忽視,毛巾是消耗品,幾個月就要換一條,如果生產毛巾的原材料質量不好、衛生無法保證,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相當於每天都在和細菌打交道。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京東蘇寧天貓平臺下架永亮毛巾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毛巾最新資訊 > 正文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京東蘇寧天貓平臺下架永亮毛巾 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16日 消息:今日晚間,針對央視315晚會點名的「永亮」毛巾,京東、蘇寧、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表示已下架「永亮」毛巾相關產品。
  • 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記者:「你這個紗線,現在客戶拿去主要是做什麼?」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做毛巾。」  記者:「毛巾最多是吧?主要是做毛巾還是做別的?」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 馮經理:「主要是做毛巾沒有別的。」
  • 你的毛巾是舊襪子做的嗎?央視315晚會曝光毛巾生產線暗黑面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有從業者曝出了其中的隱秘:「正規的棉花一噸16000多元,14支紗線的下腳料多便宜,但脫毛率沒一個達標的。」記者還發現,廠子裡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
  • 你每天用的毛巾,舊內衣、舊襪子做的?315曝光,網友:不寒而慄
    咱們就說一說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毛巾,怎麼就被315曝光了,曝光了什麼?開始前,先問一個問題,你想像過自己正在用的毛巾,可能是舊襪子、舊內衣等為原料生產的嗎?全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河北省高陽縣,年產50億條,全國1/3的毛巾都是這裡生產的。但這裡的一些企業在原料的選擇上讓人大跌眼鏡、不寒而慄。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央視曝光毛巾生產線亂象
    廢舊衣物如何成為生產毛巾的原料?在今晚的3·15晚會上,毛巾背後的生產亂象被曝光。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低檔毛巾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
  • 舊襪子、舊內衣製作成毛巾,惡不噁心?
    「永亮毛巾」是河北高陽縣較大的毛巾生產企業之一,銷售總監翟經理告訴央視記者,永亮生產的毛巾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保證檢測合格的,另一種名為「特麥惠」的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毛巾會用便宜的紡線加工,紡線的原料部分是一些舊襪子、舊內衣、舊衣服等加工好的「再生棉」。(7月17日澎湃新聞網)「特麥惠」,多麼好聽的品牌啊,特別買,很實惠。然而,部分原料卻來自舊襪子、舊內衣、舊衣服,真的讓人很噁心。相關負責人說,「特麥惠」屬於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央視3·15|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卻了解到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記者:「你這個紗線,現在客戶拿去主要是做什麼?」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馮經理:「做毛巾。」記者:「毛巾最多是吧?主要是做毛巾還是做別的?」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馮經理:「主要是做毛巾,沒有別的。」馮經理說,再生棉是短纖維,拉力不夠,紡紗時還得再加入一部分化纖,再加上再生棉又髒雜質又大,所紡成的紗線根本不能用來織毛巾,因此,他們的成品紗線一般都是空白包裝,不會標註原料、成分、廠名廠址等任何信息。記者:「這上面也都不打標是吧?」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馮經理:「什麼也不打。」
  • 舊襪子舊內衣生產毛巾,央視曝光高陽毛巾亂象
    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馮經理:「主要是做毛巾,沒有別的。」在工廠生產車間有一個配料池,池子裡是用來紡毛巾紗的原料,有的很白、有的發黃、有的發黑,有的上面還沾染著綠色的汙漬,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裡面的雜質清晰可見。河北高陽紗線生產企業馮經理:「這個雜質就比較多了。」
  • 3.15晚會爆料毛巾生產的暗黑面,原材料竟然是舊襪子、舊衣服!
    近日3.15晚會曝出了毛巾生產的黑暗一面,雖然生產毛巾是有準確標準的,但還是有些廠家會偷工減料,甚至有些廠家會使用舊襪子舊毛衣來生產毛巾。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而這些原料看起來都非常差,有些上面還沾有綠色的汙漬,大部分都有刺鼻的氣味,能從外面直接看到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雜質。工廠的負責人表示,這些都是再生棉,都是從別的廠家收集過來的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這些廢料會被運到專門加工的工廠進行加工,再生棉就這樣做成了。
  • 央視曝光:舊內衣舊襪子做的毛巾,你可能正在用
    由於已經多次使用與加工,再生棉只能達到低纖維的標準,拉力非常小,其中還混雜著回收時殘留的其他灰塵與雜質,根本無法分離乾淨。這樣的再生棉生產出的紗線,廠家們都知道不可能達標,也因此不會標註原料、成分、廠名廠標,用白布一裹就被「賤賣」到了毛巾生產廠。在高陽,央視記者走訪了十餘家紗線生產廠,幾乎每一家都有生產由再生棉紡成的紗線,多至幾百噸。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產地和牌子曝光
    原標題:央視3•15曝光: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16日舉行的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毛巾生產線的黑暗面:舊襪子舊內衣等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製成了毛巾……
  • 您的毛巾是用舊襪子、舊內衣做的?
    今年315 晚會曝光了一些黑心廠商用舊襪子、舊內衣作為毛巾的生產原料生產的黑暗面,令人心悸。你是不是對天天使用的毛巾產生了牴觸心理。別著急,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學習毛巾的相關小知識。毛巾,作為一種常見的清潔用品,廣泛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按用途分為面巾、枕巾、浴巾、毛巾被等。
  • 毛巾原料竟是襪子舊衣物,「國家免檢」的永亮毛巾還有多少貓膩?
    在河北邯鄲一家廠子裡,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但是在產品包裝上,依然沒有任何警示標誌。
  • 【315晚會: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
    【315晚會: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然而央視記者走訪了高陽及周邊十多家生產企業,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些廠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記者暗訪全國最大毛巾生產基地:舊襪子舊內衣成原料
    &nbsp&nbsp&nbsp&nbsp晚會披露,央視記者走訪全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河北省高陽縣十多家生產企業發現,一些廠家消費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毛巾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無法保證檢測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