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叩問事宜
①我今年28歲和我老婆xx結婚一年多了,因為結婚以後我沒有懂得經營婚姻,和她經常吵架發火缺少關心呵護對方導致她出軌他人,自己內心飽受煎熬難言。想叩問我們的婚姻以後該怎麼走,查看我們雙方是不是正婚緣,未來雙方是否能白頭到老,還是短暫的緣分。請法界因緣司慈悲查看開示明路。
法界因緣總司執事仙回言:xx善信,人間姻緣本就多難。何必執著凡情,不值亦不善。若女子無德,陰律難逃。世人無善,天律難容。忍則存緩,離則破損。若再尋姻緣,將再見阻礙。人間女子,尚未修正其身,莫報期盼。
提示
①如今人間婚姻不易,皆是人心不古道德倫喪所致。男人好色,女人虛榮,男不忠良,女不柔順。尋花問柳下流之種,輕薄惡習難改。紅杏出牆賣弄風騷,賤人總是嬌情。當今之世色情泛亂,一夜情成為世人喪德折福沾染惡病的根源,好色男女必受其害!
②正姻緣皆是上天所定,而紅線不可永固,永固者唯其心。姻緣乃天定,造化在個人。可發心祈福婚姻,化解雙方矛盾,提升婚姻福運。學習助印《戒淫對治錄》天降善書,懺悔自身往昔一切邪淫業障。聽經聞法,修身立德,自強不息,努力發展自身工作事業,以期走出低迷困頓的運程,早日邁向新生。
③男人在婚姻中要讓女人有崇拜感,才能讓婚姻幸福美滿。所以工作事業上要努力,保證基本物質條件,男人要護妻又體貼,女人要懂得助夫又默契。在者女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有些是謊言對方也愛聽,所以男人要經常關心慰問對方,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更重要的是精神高度上的溝通,能引導對方明因識果,了悟宇宙人生真理聞法修行至求大道,此為大愛!世法而論人間婚姻無非是愛欲之私而已,能夫唱婦隨進修大道濟世度人者少之又少,無恩無怨不成夫妻,無欠無還不成父子,男人應有愛妻之德,女人應有助夫之賢,一切皆是自身造化!
④不邪淫:「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淫又分正淫與邪淫,正淫者乃夫妻之房事,但仍應有節制,不可過於頻繁。邪淫乃夫妻以外之性行為,更是上天所禁止也,違者必懲之以敗三代子孫,世人不可不慎也。_ _摘自《四海遊記》濟佛開示
二、叩問事宜
①我和丈夫是2014年9月份領的結婚證,目前有孩子了。第一次發現他出軌應該是14年10月份左右 ,我只能說我發現過的。沒有發現過的我也不得而知有多少次,當我發現的時候我是想離婚,但是身邊都朋友都勸我不要離婚。如果沒有小孩估計我會選擇離婚。查看未來雙方姻緣能否持續下去,如何化解丈夫出軌的行為?
法界姻緣總司執事回言:xⅹ善信,汝夫於人間行出軌之事。善信委屈心以人,必然所悲。天律聖典中有記載,世人行亂姻緣之淫風,出姻緣之心。未來之時必入陰司地府審判。此業習之一成,難轉也 。萬惡淫為首,其夫ⅹⅹ之未來堪憂。人間無尚真情,無需深糾感情之事。看淡則平。善信做好自身善德,未來之時可得善果。
提示
①對婚姻不忠,世法論是構成淫亂罪重婚罪,不履行婚姻職責。而且犯天律,日後果報慘烈,必入地獄受刑轉入畜生道或為貧窮下賤疾病纏身諸根不具之人。
三、叩問事宜
①自己今年17歲,代父母叩問婚姻問題。我父母在一起時母親經常在微信上與男人聯繫,久而久之使父母的關係變得更差了,父親懷疑母親和這個男人在一起過上了,一直到一年半之前的一天父母突然發生了衝突,父親把母親打了一頓,然後母親生氣就離家出走了一直到現在已經一年半未回家,可事實父親的懷疑是對的,母親離家出走以後把父親的所有聯繫方式都拉入了黑名單,父親確是一點都不著急,很多親戚鄰居都勸過父母,讓父母為我著想我今年17周歲很多親戚與鄰居都說哪管讓他們倆和好過著等我結婚以後再讓他們家離婚,現在父親總是說要和母親離婚,父親懷疑母親在外邊和之前聯繫的那個男人過上了,父親動不動就和我說等找到我母親就拿刀殺我母親類的話語,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得到父愛與母愛我特別羨慕,看別人家孩子多幸福,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不孝順父母者天地難容,所以我想請示仙佛該如何解決我父母的問題讓他們早日和好讓我有一個完美的家庭,也擔心未來父母矛盾會造成悲局。請法界因緣司開示父母之間的緣分是否已盡?父母二人是否還能夠合好走到頭?
法界因緣總司執事回言:xx善信,人間眾生皆有自身苦難。有者失父母有者失子孫,有者受迫害,有者遭人棄。有者遭意外,有者受疾病。人死之時,無論身份地位皆為悲慘。富有富憂,貧存貧苦。身於常世,苦字加身,眾生皆無所避,諸苦不同而已。據法界查證,人間眾生自身及家宅,皆存諸苦諸難諸阻諸困,亦非表面虛華和諧。
汝父李xx同汝母尚無婚姻緩和之機。
提示
①世間男女婚姻若真是到了無法挽回時,雙方好聚好散也是對緣份的一種尊重。無恩無怨不成夫妻,無欠無還不成父母。人間即是眾生了緣還債彼此了斷輪迴之地。莫看他人喜慶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生八苦,苦苦皆憂心。人心玄變,喜怒皆無常。人生苦短,是非恩怨轉頭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遇順境不狂喜,遇逆境不大悲。隨緣了緣,聞法修行積功累德才是人生最重的事。
論:【三從四德】
天上聖母 降 摘自天降書《大道康莊》
三從: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曹大家女誡曰:女有四行(即四德)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鄭注曰: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miǎn),婦功謂絲枲(xǐ)。
【未嫁從父】乃婦女未出嫁之時,在家庭要孝順父母,凡事聽從父母之言。對兄弟姊妹,兄嫂弟婦要和氣相處,相讓相敬。更應敬老尊賢,絕不可在父母之前,唆弄是非,而暗中陷害兄嫂弟婦。自己如有做出差錯地方,決定要受長輩之糾正及相勸,而隨時改過自新。交女友要慎重,擇善友而交。對男女之間必須有分別,不得混雜自惹罪過。無父母之命,不得外遊。對鄰裡要和睦,不談人之是非。勤讀聖賢書,不看邪說異端及淫書。舉動端正,有禮義廉恥。應學習女工手藝,終日無懈怠,始得謂之良家女,而受人愛慕。
【出嫁從夫】乃女人若結婚之後,必須合理合法順從夫婿。孝敬翁姑,對妯娌必須和合相敬,對大伯、小叔、小姑,亦要和氣圓滿,切莫唆使夫婿分居從求自己清閒,而放棄父母翁姑之生活而不顧,家事若是翁姑主事者,必須勸丈夫協助翁姑辦理家務,若自己主事家事,必須勤儉。家中大小事務,必須夫婦相量,敬重丈夫。協助丈夫做正當事業,勸丈夫為人必須謙讓為懷。自己如有犯錯,必須衷誠接受翁姑或丈夫之勸說,隨時改過自新。做事端正待人誠實,以幫助丈夫成家立業,如此,則可成為模範婦人,賢內助,受人尊敬。
【夫死從子】乃為人之婦者,若不幸丈夫先亡,子女均尚幼少者,必須謹守貞節。學習先賢之善良德行,將此善德,依法教養子女長大成器,應學孟母教育孟子,成為偉大賢人。以及嶽母教育嶽飛,能知精忠報國,成為一代忠臣孝子。教養子女若能成器,對國家社會,就有偉大之貢獻。子女之成功與失敗,均出自於婦女之教育所造出來者也。可見婦女在家庭中所負之責任與地位之重要也。若能守節,教養子女成器者,就能成為節婦賢母,而流芳千古也。
【婦德】就是人之良心德行。存良心,無惡毒之行為者,謂之心合德,人若能以良心來做事,才能符合天理,必須體天地好生之德,愛惜一切活物,孝敬父母,翁姑、丈夫,尊敬長輩,做事端正嚴肅不苟且。宣揚他人之善,隱藏他人之惡,一家大小和氣相處,善教子女,不作長舌婦,說人是非。克己待人,公正無私,助人成美,勤儉溫讓,端莊禮貌,可謂之婦德也。
【婦言】乃指婦人之言語也。言乃由口而出,而有分別善言與惡言。所以婦女應要輕言寡語,出言不粗野,存有禮貌。不虛言妄語,不暴燥亂罵,不亂言唆使人行惡,不顛倒是非,不口蜜藏刀,此皆婦人均要謹慎言語者也。世人所說之言語,均有善惡,若不謹慎其言,雖不是故意要說出惡語,致引起人之誤會,此皆平素言語不謹慎以成習慣,故能說出粗野之惡言也。所以婦人必須勤修口業,言必正而有信,溫和而有禮貌,必受人之尊敬,此乃婦人之言德也。
【婦容】乃指婦女之面貌也。面貌有美有醜之別,亦有正邪、善惡之分。若婦女之容貌美麗,不是指她善於豔妝,或妝得妖冶,才說是美麗之意。其真實之美麗,乃其內外行為,舉動端正,知禮義廉恥,其容貌之化妝,不過於妖冶,其美目均正視,不亂送秋波,此謂之真善美也。若豔妝妖冶,見人就送秋波,此乃冶容,又說桃花面,乃屬邪容,惡容也。所以人生之面貌有美醜之別,乃父母所生成。若面貌之善惡,則由自己之心行而表現。若容貌之正邪,乃由自己之妝飾化妝所造成者也。但其貌醜而心地善良者,其行為舉動不越乎禮,雖其貌醜,亦是美人也。所以婦人應不豔妝冶妖,以樸實端莊者,謂之婦容之美麗也。
【婦功】乃婦人在未出嫁前,必須學習勤儉耐勞,幫忙父母兄嫂之工作,學習管理家庭事務,如廚房,針指刺繡,縫衣等手藝,以便出嫁後,拿人飯碗拿得起,不愧為一家庭主婦,使丈夫免有內顧之憂,始堪稱為賢內助也。如無婦功之人,每日只能妝飾自己,化妝容貌,不理家務,只知看電影、跳舞,打麻將、遊覽、奢華浪費,雖其夫家有財產,是一個大商人,亦將走上倒運。所以為婦人者,應有婦功,才能幫助丈夫成家立業,而堪稱為賢內助也。
以上所述【三從四德】,乃婦女應遵守之德行,婦女若能遵守奉行,則大道自然康莊,可流芳千古,受人敬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