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襪子紡線成棉紗 揭幕中國最大毛巾生產基地灰色一面

2020-12-07 中國經營報

#315#

本報記者 金貽龍 北京報導

7月16日晚,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315晚會上,毛巾生產線的灰色一面被揭開,點名企業包括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金浩陽紡織品有限公司、河北迪奧紡織製造有限公司等。

節目指出,有廠家將舊襪子、舊內衣加工成再生棉,賣給紗線廠做成紗線,這些紗線上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最終賣給毛巾廠做成毛巾。雖然成品毛巾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些產品實際上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7月17日上午,《中國經營報》記者分別聯繫了涉事企業,永亮公司、金浩公司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迪奧公司銷售經理表示:「因為有些客戶報的價格太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銷售人員才說不保檢測,但不保檢測並不意味著就是黑心棉,公司正在進行自查。」

再生棉充當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我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這裡如今已形成了集紡紗、織造、印染、後整理、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年產毛巾50億條,全國每生產三條毛巾,就有一條來自高陽縣。然而,央視記者在高陽當地走訪發現,繁榮背後存在著假象。

央視315節目報導,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其中後者所用的紗線,大多由再生棉製成。

業內所說的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回收棉,這種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半,高陽及周邊多家為毛巾廠生產紗線的企業,每家產量少則100噸,多則數百噸。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高陽當地多家為毛巾生產企業提供紗線的廠家,對方均表示,其紗線原料並不是再生棉,而是正宗棉花,也就是棉紗,能夠用於生產毛巾、口罩、面巾等,但紗線的原料好壞決定了毛巾的品質。

「即便都是14隻紗線,如果使用的原料不同,質量也會有差別。」某棉紡公司的銷售負責人賀斌(化名)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有些紗線的纖維比較短,幾乎沒有一家紗線廠願意將邊角料扔掉,他們習慣性地將邊角料紡成紗,最後提供給毛巾廠,用這種原材料製成的毛巾避免不了脫毛。

紗線廠的原料也確實讓人震驚。據央視315節目報導,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只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就重新變成了棉花,對於原料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環節的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對於這種生產造假亂象,迪奧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各生產環節中,棉紗生產企業才是最可恨的,如果不是央視315節目的曝光,我們都不知道有這種企業存在,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進行自查。」

執行國標但不保證檢測合格

央視記者在河南、山東、河北多地調查發現,各種各樣的下腳料甚至舊衣服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雖然產品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這種不合格的毛巾,貼著符合國標的標籤,通過中小超市、批發市場、電商等銷往全國各地。」一位紡織品公司總經理告訴央視記者,這種達不到檢測標準的毛巾,他們一年的銷售額大概能達到5000萬元。

毛巾屬於和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B類紡織品,為確保毛巾質量,紡織品纖維含量國家標準及毛巾的國家標準對毛巾含棉料、色牢度、脫毛率、pH值做了詳細的規定。《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發現,央視315節目播出後,有一些地址位於高陽縣的紡織品店鋪仍在銷售沒有標註廠名、廠址等信息及警示語的毛巾產品。

迪奧公司的一名銷售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們是從棉紗攤進的紗線,買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說是否保檢測合格,如果當時就知道他們用的是那種黑心棉,我們肯定是不會用他們家的。」

「那你們在採購前有沒有主動求證對方的紗線是什麼原材料呢?」在《中國經營報》記者的追問下,這名銷售人員只是含糊其辭,然後示意讓公司銷售經理來回答,後者表示:「因為檢測費相對較高,而客戶報的價格偏低,一般都是讓他們自己去檢測,如果客戶執意要檢測報告,那價格要適當抬高一些才行。」

按照迪奧公司銷售經理的說法,不保檢測合格並不代表就是用的節目中提到的再生棉,公司生產、銷售的中高檔毛巾基本上是純棉,或者帶有一點化纖,含量是多少就標多少,以公司現在的實力,也不可能做到批批檢測、條條檢測,客戶需要公司才會提供,而公司選擇誰家的紗線,更多的是基於彼此的信任。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今年的央視315節目整整遲播了4個月,但曝光力度並未讓公眾失望,被點名的企業不乏國內知名品牌,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天眼查顯示,永亮公司是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公司成立於1992年,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年銷售額1.2億元,經營範圍包括毛巾類製品、床上用品、針織品、嬰兒用紡織品生產及銷售等,2010年以前曾多次因質量優良被認證或表揚。

然而,2019年8月,永亮公司曾遭到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詳情顯示,違法行為類型為: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此外,河北省2019年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顯示,高陽縣有三家毛巾類生產企業存在產品不合格行為,不合格項目均為使用說明或纖維含量。

央視財經頻道315晚會曝光高陽毛巾和紗線質量問題後,高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連夜開會並組織市場監管、環保、公安、電力等部門立即開展清查行動,對涉事企業連夜查封,問題產品就地封存,涉事人員全部控制。高陽縣委、縣政府公開表示,將嚴防嚴控毛巾產品安全風險,主動接受監督,整改整治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上均無法搜索到與「永亮」「金浩陽」「迪奧」相關的任何商品。

(編輯:劉旺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記者暗訪全國最大毛巾生產基地:舊襪子舊內衣成原料
    &nbsp&nbsp&nbsp&nbsp晚會披露,央視記者走訪全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河北省高陽縣十多家生產企業發現,一些廠家消費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毛巾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黑心商家用舊襪子舊內衣做毛巾生產原料,網友嚇得決定自己種棉花織...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記者走訪發現,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這種紗線的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指的是一些紡織廠的各種下腳料、碎布片、線頭等經過再梳理、再開花,就成了再生棉或者叫回收棉。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廠子裡的舊衣服堆積如山,有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機器絞碎、幾道開花程序,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
  • 消費者報告|毛巾原料竟是舊襪子,最大毛巾生產基地被爆生產亂象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馬越1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在河北省高陽縣。這裡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是一條產自高陽。毛巾的國家標準毛巾的國家標準而高陽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其中根源在於,高陽毛巾生產企業大都是從上遊廠家採購紗線,然後再用紡織機織成毛巾。也就是說,紗線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毛巾的品質。而這些企業所用的紗線,大多由再生棉製成。
  • 【315晚會: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
    【315晚會: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然而央視記者走訪了高陽及周邊十多家生產企業,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些廠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舊襪子、舊內衣製作成毛巾,惡不噁心?
    「永亮毛巾」是河北高陽縣較大的毛巾生產企業之一,銷售總監翟經理告訴央視記者,永亮生產的毛巾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保證檢測合格的,另一種名為「特麥惠」的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毛巾會用便宜的紡線加工,紡線的原料部分是一些舊襪子、舊內衣、舊衣服等加工好的「再生棉」。(7月17日澎湃新聞網)「特麥惠」,多麼好聽的品牌啊,特別買,很實惠。然而,部分原料卻來自舊襪子、舊內衣、舊衣服,真的讓人很噁心。相關負責人說,「特麥惠」屬於低端毛巾,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謹防不合格毛巾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謹防不合格毛巾時間:2020-07-16 22: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謹防不合格毛巾 7月16日,315晚會曝光了河北一些毛巾廠家的產品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京東蘇寧天貓平臺下架永亮毛巾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毛巾最新資訊 > 正文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京東蘇寧天貓平臺下架永亮毛巾 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16日 消息:今日晚間,針對央視315晚會點名的「永亮」毛巾,京東、蘇寧、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表示已下架「永亮」毛巾相關產品。
  • 3.15晚會爆料毛巾生產的暗黑面,原材料竟然是舊襪子、舊衣服!
    近日3.15晚會曝出了毛巾生產的黑暗一面,雖然生產毛巾是有準確標準的,但還是有些廠家會偷工減料,甚至有些廠家會使用舊襪子舊毛衣來生產毛巾。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原材料參差不齊,大部分為再生棉,脫毛率均不達標河北省高陽縣是國內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每年毛巾產量高達50億條,約佔國內毛巾產量的三分之一。但就是如此大的生產基地生產毛巾時卻出現兩極分化,有一批是可以通過質量檢測的,另外一批是用廉價的紗線加工製作而成的,這部分毛巾達不到生產標準。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產地和牌子曝光
    原標題:央視3•15曝光: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16日舉行的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毛巾生產線的黑暗面:舊襪子舊內衣等加工的再生棉,沒有標註任何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到紗線廠做成了紗線,紗線上同樣也不標註產品信息及警示語,就賣給了毛巾廠,製成了毛巾……
  • 舊內衣、襪子成毛巾生產原料 金浩陽等被央視3·15點名
    7月16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中國最大毛巾生產基地河北省高陽縣各企業毛巾生產亂象:高陽縣為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三分之一,而該地多家企業生產的毛巾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央視3·15|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卻了解到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在河北邯鄲南井寨村,這裡生產再生棉的原料讓人震驚。
  • 央視315曝光▏舊襪子舊內褲,竟是毛巾生產原料!怎麼避開「毒棉」?
    熱點「毒棉」— 再生棉毛巾的曝光7月16日,央視財經315晚會曝光了河北省高陽縣的毛巾生產亂象,涉及當地知名品牌「永亮」毛巾,目前該品牌京東、淘寶、蘇寧平臺均已下架。央視記者走訪高陽縣了解到,雖然有的毛巾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並提到,當地企業紡毛巾紗的原料,大部分是再生棉,即舊毛衣、外套、秋衣、秋褲,甚至穿過的內衣、襪子等在沒有經過任何消毒程序後,經過絞碎、開花幾道程序之後,舊衣服重新變成了棉花,這種棉花比新的棉花便宜近一倍。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央視曝光毛巾生產線亂象
    廢舊衣物如何成為生產毛巾的原料?在今晚的3·15晚會上,毛巾背後的生產亂象被曝光。無法保證檢測合格的低檔毛巾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所謂「再生棉」未經任何消毒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所謂「再生棉」未經任何消毒  Winnie Lee • 2020-07-17 09:06:24 來源:前瞻網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原料 京東天貓下架永亮毛巾
    眾所周知,毛巾是一種清潔用品,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常見,如今不同品牌的毛巾有很多,許多人都會挑選質量最好的毛巾品牌。可是近日,315晚會曝光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沒想到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原料,又髒又差的棉絮狀原料被加工。
  •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來源:央視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然而記者走訪高陽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些廠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315快訊|再生棉用於生產毛巾 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7月16日晚間,據央視「3·15」晚會報導,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當地企業的生產線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毛巾可以保證檢查合格,而另一種毛巾則會用便宜的紗線加工,達不到國家標準,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毛巾生產線的暗黑面:舊襪子舊內衣竟是毛巾生產原料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然而記者走訪了高陽及周邊十多家生產企業,卻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些廠家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標註著執行國家標準,但有的毛巾實際上卻無法保證檢測合格。
  • 央視曝光:你每天貼身使用的毛巾,可能是「舊內衣舊襪子」做的
    你可能想不到,對於一些劣質毛巾來說,舊襪子舊衣服都有可能是它的生產原料。這一條毛巾生產線,就在最近的315晚會被央視曝光了。 生產毛巾的原材料質量不好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市面上賣的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是高陽縣生產的,記者來到這個毛巾生產基地進行走訪,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雖然毛巾上標著合格產品,但實際上,質量卻是無法得到保證的。
  • 舊襪子舊內衣生產毛巾,央視曝光高陽毛巾亂象
    河北省高陽縣是中國最大的毛巾生產基地,年產毛巾50億條,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市場上每三條毛巾裡,就有一條產自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