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沙羅《屋後菜地》,對比色裡見到的春天的溫暖

2020-12-14 藝知現代
畢沙羅《屋後菜地》

房屋背後的菜地。這似乎是中國人才有的場景,在畢沙羅的畫裡見到倒是相當稀奇的。這幅畫的確夠印象的,以至於我們看不清那地上的究竟是蔬菜還是別的什麼植物。

但,總歸我們還有思維還有邏輯不是。從植物在地面上分布來看,若說它們不是蔬菜的可能性要遠小於它們是其他植物的可能性。其實,對於我們而言,對於畢沙羅來說,他要表達的那些東西究竟是什麼並不重要,至少在這一幅畫裡是這樣的。

畢沙羅在這幅畫裡主要想表達的抑或說他想要實驗的是對比色的使用。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天空對屋頂,還是屋頂對屋頂,它們都是對比色調。從現實情況出發,屋頂很少是有藍色的。藍色的屋頂現實中看著著實有精靈世界的味道。

然而,在畫中,畫家作為上帝,他可以把任意色彩施以到各種可能的地方。在這裡就是藍色的屋頂藍色的窗,身著藍色衣服的農夫,以及擁有著藍色陰影的冬日裡的樹木。就連農夫的影子也是藍色的。

黃色與藍色,在那個寒冷的冬日裡,它們卻並沒有呈現出對立的樣子,相反,它們是彼此和諧的。也因為它們彼此的相互照顧,在那個明顯是冬季的日子裡,我們感覺到的卻有點兒春天裡的溫暖。

相關焦點

  • 春天怎麼拍菜地裡的花朵才好看 菜地花朵你要這樣拍 春天花卉拍攝
    平時我們大部分時間關注的是公園景區裡的花花草草,不過春天來了,走到哪裡都擋不住春天的腳步,就是在平時看來很普通的菜地裡,各種菜花盛開也是很漂亮的,那怎樣來拍攝菜花呢?在拍攝之前先來看看這些花的特點。今天的拍攝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幾個拍攝都是在於取景構圖與拍攝思路的選擇上,希望這個拍攝能讓你在春天的菜地裡也能拍出不一樣的風景來。如果有看不明白的,歡迎給我們留言,也可以直接觀看我們製作的視頻教程。
  • 【美術薦】畢沙羅:他讓印象派真正成立
    畢沙羅作品《蓬圖瓦茲風景》(1874)米開朗基羅和梵谷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是天才,孤僻、古怪、執著,沉浸在自我的世界。畢沙羅的個性沒那麼鮮明,他溫和、寬容、親切,他的才華在同時代的藝術家群體裡也算不上最耀眼。
  • 畢沙羅,19世紀與世無爭的油畫大師,印象派真正的精神領袖
    面對「新古典主義」畫風的流行,以及學院派美術沙龍的排斥,1874年春天,31名有個性有想法的年輕畫家拿出自己的新作,自籌資金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一所公寓裡舉辦了一場小畫展,後來,美術史家把這次畫展稱作「第一屆印象派畫展」,由此,19世紀又增添了一個新畫派,它就是在世界美術史上承前啟後的
  • 【解讀西方】畢沙羅家族和畢沙羅畫廊
    畢沙羅的父親是法國猶太商人,指望子承父業,在畢沙羅11歲時被送往巴黎學習,17歲回家經商,但他傾心繪畫,不得不在22歲時棄商從藝。他自己說「割斷了我同資產階級生活的關係」,又來到巴黎進入丹麥畫家麥爾的畫室學畫,並在藝術學校短期學習,但他更重要的是在畫室之外學習。卡米耶·畢沙羅作品: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我的孩子,春天來了.
    我的孩子,春天來了。」德國女性藝術家凱綏·珂勒惠支在1915年4月11日的日記裡這樣寫道。春天來了。是的。前幾日立春,2018的春天已至。今日標題即來自珂勒惠支的這段話。我的孩子,春天來了。展廳裡的《春天》(Spring):
  • 油菜花與青團春天的色與味
    本來手裡壓著一篇咖啡和一篇鬆餅的文還沒有發,但給最近潮溼溫暖而又混沌的天氣牽動了情緒,遂決定先寫一寫最近的「網紅青團」。
  • 平谷夏天菜地裡到處都是馬耳菜,涼拌爆炒泡茶降壓降脂
    平谷農家的菜地裡夏天到處長滿了馬耳菜,學名馬齒莧,是一種非常好吃野菜。平谷老百姓會用馬耳菜曬乾了泡茶喝,對於現代偏胖體制能降血壓,降低膽固醇。小的時候,放學了我們都去挖馬耳菜,每人提著個小籃子蹦蹦跳跳的在田地裡跑。小的時候,誰家的孩子要是上火了,就會做涼拌馬耳菜及馬耳菜煲湯喝方式降火。
  • 【名畫賞析】畢沙羅-《手拿長棍的牧羊女》
    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籤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 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
  • 今天,重慶詩人李元勝隨筆《春天花會開》佔據《光明日報》整版!
    儘管艱難,春天還是來了,任何事都不能阻礙它堅定而又悄無聲息的步伐。當早李花開放之後,春天的正式演出就開始了,美人梅、玉蘭、紅葉李緊隨其後,大地重回鮮花的懷抱。在自然界中,寒冬裡的逆行者,也必然是春天裡的先行者,早春的花朵在歡呼著——春天來了!寒冬的逆行者,春天的先行者這是一個格外孤獨和空曠的春天。
  • 菜市場裡的「春天」
    清明臨近,已有不少春菜上市上桌,昨日早上,記者來到南海桂城的菜市場,尋找「舌尖上的春天」。在走訪中記者發現,枸杞葉、馬齒莧、春蕎、辣椒葉等特色春菜都已在菜檔「C位」出道。嘗鮮正當時! 早上8時許,正是菜市場最熱鬧的時候。自南桂東路轉入天佑七路,一路上可以遇見不少手提菜籃或是拉著小推車的靚姨、大伯,大家的目的地都很明確:佳高南約市場。
  • 這個春天撞個色,粉紅粉綠齊亮相|對比色、撞色眼妝
    是不是很春天?如果眉毛和眉筆有色差,最後可以再統一一下眉色其實撞色畫法不一定只限於紅綠色和粉色,其它的對比色一樣可以在生活中表現。橙色……紅色+紫色/橘色/藍色……顏色和顏色的搭配無局限性,只有適不適合場合,適不適合某些人而已,當然還要配合恰當的造型還有就是無論什麼顏色都帶點灰,不要純度太高,比如灰綠、灰紫、灰藍、粉橘、裸紅、等等……只要灰度提高了,任何顏色都變得高級起來,那麼它們混搭起來也就都會非常漂亮所以為什麼各種褐色、大地色系都會那麼適合我們亞洲人
  • 古稀大爺住土磚屋,牆上養蜂屋後栽果樹,看生活成啥樣
    在農村,村民們大都住進漂亮的樓房,土磚瓦屋越來越少,2020年7月13日,位於皖西南吳嶺山中還有一棟老房子,上個世紀鼎盛時期,這棟老房子裡住著十餘戶人家,數十位村民生活在一起,熱鬧非凡,有的人家只有兩間屋。
  • 畢沙羅的樹林,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新印象派點彩畫法
    畢沙羅《樹林》新印象派的點彩畫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它分成兩種,一種是修拉自己的畫法,另一種是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畫法。因而修拉的點彩畫法,是最遵循他所發明的光的混色畫法,點彩是真的點與彩。其他印象派畫家,比如梵谷,比如畢沙羅,他們繪畫的流程就不若修拉如此的繁瑣了。就隨性這一印象派畫家的特性而言,修拉是最不像印象派畫家的畫家。不同於修拉的真點彩,其他畫家在用所謂的點彩技法,他們是更為隨意更為輕鬆的。
  • 冬日看張掖:田野裡盛開「頭巾花」
    冬日看張掖:田野裡盛開「頭巾花」 2020-11-12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級又溫柔的奶茶色家來了,溫暖十足不單調,從此住在幸福裡
    不過喜歡奶茶的你,可以把家布置成奶茶色系,意蘊悠然,安靜且甜蜜,也會讓人覺得住在幸福裡。不同程度的奶茶色調,奶茶裸色、奶茶棕、焦糖奶棕等,如各種奶茶的味道般香濃溫暖。加上素色的布藝沙發,柔軟無比的巨型地毯,任憑窗外北風呼嘯,在這樣被溫柔氣質環繞的空間裡,心情一下子就軟軟糯糯了。
  • 春天基礎色系搭配,每一套都好看!
    提起春天,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奼紫嫣紅的季節,那麼在這樣一個到處都是好看顏色的季節裡,其實選擇基礎色來穿搭,也會是一股「清流」。但是基礎色絕對不意味著單調和無聊,如果穿搭得當,基礎色也能散發萬丈光芒,那麼今天就來看看,基礎色系怎麼在春天大放異彩吧!
  • 讓時光定格在春天裡 × 建業鄭州春天裡二期
    春日正好,溫暖無限天人合一,匠心品質裡外人文,未來可期春光中,走進正值風貌中的「建業鄭州春天裡二期」建業春天裡二期的規劃形態也借鑑了中國古典城邦的「裡坊制」,橫平豎直,規整有序,強調空間序列,強調軸線感和儀式感,帶來氣質和品質的雙重提升,並與城市歷史相傳承,共發展。現代造型,寧靜典雅整體建築以現代風格為背景,細緻中見典雅,豐富中見韻味,充分體現建築的風格魅力與住宅小區的寧靜、舒適氣氛,創導時尚而不失典雅的新氣氛。
  • 四個春天的故事,讓幾千萬人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溫暖,怎能如此動人
    《四個春天》看似一道平平無奇的光芒,可在它掠過你的時候,便能讓你切身地感受到一種陽光和煦、如沐春風般的溫暖。電影的導演陸慶屹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個新人,《四個春天》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前,他北漂了30多年。看了這樣的一部作品,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導演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人,但其實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浪子。
  • 馬營村蔬菜採摘季,菜地裡工人們大筐背菜,烈日下好辛苦!
    而此時菜地裡打工的老鄉們兒已經開始工作了。 橋東側的露天架豆地裡,只聽見有老鄉說話,卻看不見人。架豆高聳入雲,一眼望不到邊。 橋西側的菜地裡停著一輛大卡車,遠遠望去紗帽山下菜地裡,有幾位老鄉正在用大筐背菜,那大筐裝的菜似乎很沉重,彎曲著身體,步履前行。窮苦人家掙錢不易,僅能靠著受實苦,掙點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