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逄觀星|露伊絲·葛綠珂,諾獎女詩人的這個譯名好美

2020-12-23 齊魯壹點

【小逄觀星】

諾獎女詩人的譯名與詩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 逄春階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美國女詩人Louise Glück獲得。我注意到,新華社報導這一消息時,詩人的譯名是路易絲·格呂克。大部分媒體採用了新華社的譯名,但也有的媒體用的是路易絲·格麗克,或露易絲·格麗克、露易斯·格麗克、路易絲·格魯克、露易絲·格裡克等。

我最早知道美國女詩人Louise Glück的名字是在2014年第4期的《世界文學》雜誌上。有趣的是,這期雜誌同一個詩人用了兩個譯名。一是露易斯·格麗克,二是露易絲·格麗克,譯者和評論者都是柳向陽。雜誌共刊發了Louise Glück的12首短詩,目錄是:「露易斯·格麗克詩選」,正文卻成了《露易絲·格麗克詩選》,柳向陽的評論是《露易絲·格麗克的疼痛之詩》。按說,在同一期雜誌上不該出現同一詩人的不同譯名。

我現在看到的Louise Glück的譯名用的比較多的有四個:露易絲·格麗克、露易斯·格麗克、路易斯·格麗克、路易絲·格呂克。如果考慮到女詩人身份,我覺得露易絲·格麗克可能更好些。「露」比「路」好,比如,瑪麗蓮·夢露,如果翻譯成「瑪麗蓮·夢路」就不那麼委婉了;「絲」比「斯」好,比如,英國作家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如果苔絲姑娘的芳名翻譯成「臺斯」,也就沒有了味道;同樣的,「麗」比「呂」好,「呂」字用作女性的名字顯得生硬。。

近代翻譯家曾經倡導,翻譯要做到「信達雅」。「信」,即忠實於原文;「達」,即筆譯流暢、譯文通順;「雅」,即文字優美典雅。我以為,翻譯外國人的名字尤其要「信達雅」。名字是一個獨特符號,可不是小事。好的譯名,既方便記憶,又能讓人有親切感。比如美國詩人Ezra Pound,翻譯成埃茲拉·龐德,我以為,這個名字就特別好,「德」字用的好,為啥呢?這個詩人醉心東方文化,他曾經說過:「上世紀(指19世紀)我們重新發現了中世紀,而這個世紀我們在中國重新發現了希臘文化的魅力……毋庸置疑,只要我們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就會發現中國詩歌中有純淨的顏色;誠然,這一美景已經通過翻譯得以呈現。」他從中國古典詩歌、日本俳句中生發出「詩歌意象」的理論,為東西方詩歌的互相借鑑作了貢獻。龐德的「德」字就有東方文化色彩,且詩人龐德與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同名,更添一點意趣。

我不是翻譯家,在詩人名字上吹毛求疵。貽笑大方。其實,名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詩人的作品。露易絲·格麗克的詩我挺喜歡,柳向陽是露易絲·格麗克在國內的主要譯者,他翻譯的格麗克詩集《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出版於四年之前,此後也翻譯過這位作家的詩論與散文。

除了譯者的身份,柳向陽自己也寫詩,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看她的詩歌,我覺得很好,所以在2006年到2016年期間一有時間就在譯露易斯·格麗克。」 (「絲」「斯」混用了)他在《露易絲·格麗克的疼痛之詩》的開頭是這樣寫的:「最初讀到格麗克,是震驚!僅僅兩行,已經讓人震撼——震驚於她的疼痛:『我要告訴你些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這只是個開頭。』這樣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實際上,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經常像是宣言或論斷,不容置疑。」

好詩引人遐思。我讀她的《冬天結束》,開頭兩句:「寂靜世界之上,一隻鳥的鳴叫/喚醒了黑枝條間的荒涼。」讓我想到詩人孔孚的詩《帕米爾》:「天地間側臥/等一個消息//寂寞扇動翅膀/一匹馬咀嚼荒涼。」兩個詩人,一個是鳥喚醒,一個是馬咀嚼。荒涼在「黑枝條間」,在「天地間」。

在網上瀏覽,突然發現,詩人陳育虹翻譯了Louise Glück的詩集《野鳶尾》,Louise Glück翻譯成「露伊絲·葛綠珂」,充分考慮到性別,我覺得挺好。看這溫婉的翻譯,我判斷陳育虹是女性,一查,果然是。

【「小逄觀星」是中國作協會員、大眾日報逄春階老師的專欄,每周一期,關注熱點文化現象,文章可讀耐讀,這一品牌欄目已經堅持了十六個年頭,是山東省新聞名專欄。】

相關焦點

  • 樸素之美的女詩人格麗克獲諾獎
    露易絲·格麗克,美國當代著名詩人,2003—2004年美國桂冠詩人,耶魯大學駐校作家,耶魯青年詩歌獎評委。1943年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離開高中後曾進入莎拉勞倫斯學院、哥倫比亞大學,但均未畢業。
  • 2020諾貝爾文學獎點評:終於把獎給了一位正經的美國詩人
    2020諾貝爾文學獎(以下簡稱諾獎)揭曉,美國人露易絲·格麗克獲得了這一榮譽,以及1000萬瑞士克朗的獎金(約合770萬人民幣)。露易絲·格麗克這個名字讓幾乎所有媒體和文學界人士的大呼意外,但一位資深的美國女詩人,這個定位又的確符合今年的總體趨勢。
  • 詩人露易絲·格麗克領取今年諾獎後如是說:驚慌,光線太明亮了,聲勢...
    時隔兩個月後,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終於接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塊金光燦燦的獎牌——美國當地時間12月7日,她親手接過獎牌這一幕發生在格麗克自家門外的花園裡。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頒給了這位美國女詩人?
    再考慮到,詩歌是文學中的皇冠,可近二十年,諾獎卻只給了兩次詩人(特朗斯特羅姆和鮑勃·迪倫),這無論如何來說都是不合適的,所以2020年這個大年,頒給詩人,也算是一種找補。另一個必須要考慮的,是諾獎對性別平衡的重視。2018年性侵門事件後,諾貝爾文學獎一度陷入信任危機。2019年,諾獎評委洗牌,新增了不少女院士,這批人的文學趣味和從前是不同的。
  •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
    著名詩人葛詩謙戰「疫」詩,作家、詩人來評析編者:庚子春的戰「疫」,註定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道印痕。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志願者、工作人員,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詩人、作家、評論家的文字,也許不是最直觀的記述,但這些最直面的記錄。這些文字,必將成為這一非常時期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其歷史意義,必將深遠。
  •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何許人也?
    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社交網站帳號)露易絲·格麗克小檔案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格麗克於194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現居住在馬塞諸塞州劍橋市,除了詩人身份外,她還是耶魯大學的一名英語教授。介紹稱,格麗克出版了12本詩集和一些詩歌散文集,曾於1993年和2014年分別獲得普立茲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
  • 就是深深影響了幾米的諾獎作家...
    近日,在 「東方出版中心春季重點圖書發布會」上,推出了由波蘭文學翻譯家林洪亮領銜,直接從波蘭文譯出的5卷本《希姆博爾斯卡全集》,這也是這位諾獎得主作品在中國迄今最完整的全集。這個名字讓很多人覺得陌生。但說起辛波斯卡,知道的人就多了。有「詩界莫扎特」美譽的波蘭作家維斯瓦娃•辛波斯卡,出生於1923年,2012年去世,她被公認為當代最迷人的詩人之一。受到包括文學家米沃什、政治家科莫洛夫斯基等社會各界人物的高度讚譽。她在199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史上第三位獲得該獎的女詩人;2001年她成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名譽會員。
  • 夜讀|柳向陽:他用15年將諾獎神秘女詩人的詩歌譯成中文
    2020年10月,柳向陽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企業雜誌主編,一下子變成了各路媒體爭相採訪的「明星」,這都和大洋彼岸一位名叫露易絲·格麗克的女詩人有關。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她。
  • 諾獎得主格麗克演講:「詩人」這個詞,必須謹慎使用
    露易絲·格麗克,被譽為當下最傑出的美國女詩人,她的詩致力於重建與生活的關係,探尋女性豐富的聲音:「我受惑於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辯與從容的沉默。」在一次「詩人之教育」主題演講中,露易絲·格麗克的敘事也圍繞這種「雄辯與從容的沉默」而進行。
  • 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我不會有任何朋友了
    延伸閱讀女詩人未死,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她意味深長這是個極其具有魅惑力和危險性的工作,那些聲揚著「詩人已死」的「文藝實幹家」們,保不準這會兒或許正在原地跺腳,為諾獎的「荒謬」而咬牙切齒呢。而路易斯的悄然闖入,難道只是為了給這個不平靜的2020,讀一首詩嗎?
  • 諾獎新貴,再次上海出版:世紀文景為何要引入冷門作家
    調侃的背後是出版商們的心酸,一位前出版人說起露易絲·格麗克這兩本書的出版時說:「這套沉默的經典是小管策劃的,純粹出於熱愛。他做這套詩集很不容易,很多故事。雖然也從文景畢業了,真心建議領導們對當年堅持做這套書的小管同學特別獎勵。」澎湃新聞採訪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旗下的世紀文景總經理姚映然和當年別具慧眼地將這套書引入到中國的詩歌系列策劃編輯管鯤鵬。
  • 「詩意之聲」打動評委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社交網站帳號)露易絲·格麗克小檔案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格麗克於194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現居住在馬塞諸塞州劍橋市,除了詩人身份外,她還是耶魯大學的一名英語教授。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北京時間10月8日,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社交網站帳號)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
  •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文譯者稱其「劍走...
    諾獎文學獎評審團主席Anders Olsson在宣布獎項時表示,作家本人得知這個消息覺得十分驚訝。特朗斯特羅姆獲獎),這讓王寅覺得今年諾獎頒給詩人是件好事,「因為這能讓我們更多地去關注詩歌,或關注一些不太知名、不被大眾熟知的詩人,從這一點看,諾獎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 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諾貝爾文學獎,多年陪跑的村上春樹還有希望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國桂冠詩人,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 諾獎季來臨 譯林出版社力推熱門候選人新作
    如葡萄牙作家安圖內斯長篇小說《遠航船》、加拿大女詩人安妮·卡森作品《安妮·卡森詩選:紅的自傳/丈夫之美》、美國作家品欽最新小說《致命尖端》和長篇代表作《萬有引力之虹》(精裝全譯修訂本)等,其中,安圖內斯、安妮·卡森的重要代表作都是今年第一次有了簡體中文版,可謂讀者期盼已久。
  • 辛波斯卡正確譯名應是希姆博爾斯卡?啟發幾米《向左走向右走》的她...
    維斯拉瓦·辛波斯卡,波蘭女詩人,199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是史上第三位獲得諾獎的女詩人。瑞典學院給予她的授獎辭是「通過精確的反諷將生物法則和歷史活動展示在人類現實的片段中」。評委會稱她為「詩界莫扎特」,一位將語言的優雅融入「貝多芬式的憤怒」,以幽默來處理嚴肅話題的女性。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平凡的世界》,與莫言作品相比怎麼樣,為何路遙拿不了諾獎?
    例如小說家有矛盾、莫言、蘇童、賈平凹、餘華、金庸、錢鍾書、沈從文、巴金等;詩人有北島、海子、顧城等,話劇創作家有老舍、曹禺等。要說近幾年誰的作品最受歡迎,莫言、路遙和餘華、賈平凹等小說家紛紛上榜。但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莫言一人。
  • 杭州詩人、數學家蔡天新曬出諾獎得主格麗克的親筆信!就在衣櫃抽屜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浙江大學數學學院的蔡天新教授,同時是一位詩人,在得知美國女詩人路易斯·格麗克獲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後,他從衣櫃的抽屜裡找出了一件古董。蔡天新當時就向美國各地的十幾位詩人們寄出了一批郵件,希望他們授權,在中國翻譯、出版他們的詩歌。這其中就包括1993年獲得普立茲獎的路易斯·格麗克女士。「我認為她是繼伊莉莎白·畢肖普之後,最優秀的女詩人。但是她的詩歌當時尚未被翻譯成中文。」不久,蔡天新就收到了一封來自威廉士文理學院的信箋,是路易斯·格麗克的親筆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