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醫學研究與發展部新冠病毒及醫療對策研發進展

2020-12-14 衛勤ELITE

自美國新冠大流行以來,美國陸軍醫學研究與發展部(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mmand,USAMRDC)一直是美軍乃至美國研究病毒及其相關醫療對策的關鍵機構。USAMRDC通過統籌政府資源的方法(whole-of-government),以目標為導向的團隊合作和其獨特的研究能力為背景,調集了覆蓋了大量的科學領域的研究資源,包括馬裡蘭州、德克薩斯州、阿拉巴馬州、麻薩諸塞州、泰國等地的實驗室,努力預防、檢測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本文向大家介紹下該部下屬機構在新冠病毒方面的研發進展。

一、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USAMRIID)

USAMRIID的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開發針對該新冠病毒的醫療對策。該研究所在應對生物威脅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發基礎,2014年西非伊波拉病毒(EVD)疫情和2018-202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EVD疫情期間使用的mAB114和ZMapp都是由該所參與研發的。此外,USAMRIID擁有訓練有素的人員和安全等級為3級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可以安全研究並處理導致本次感染的SARS-CoV-2病毒。目前,USAMRIID正在尋求幾種醫療對策可能性,包括研發單克隆抗體和評估COVID-19痊癒者的恢復期血漿。該研究所最近收到了來自紐約的恢復期血漿樣本,可用於評估恢復期血漿中的抗體中和新冠病毒的能力。該研究所還合成了大量真實的、特徵明確的病毒,用於開發多種診斷試劑,並評估COVID-19醫療對策有效性。USAMRIID已經為世界各地的軍方實驗室提供了3萬多個COVID-19檢測試劑盒。

USAMRIID科學家在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

二、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

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WRAIR)的科學家自1月起就開始利用之前的平臺開發幾種疫苗原型。這些原型目前正在小動物模型中進行測試,篩選其中能引起最強免疫反應疫苗原型,最有希望的原型隨後將送到USAMRIID進行大型動物有效性評價(人體試驗也將在WRAIR進行)。WRAIR在傳染病研究領域也具有相當多的歷史積澱,該研究所參與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每一種瘧疾預防藥物的開發,包括2018年的他非諾喹(tafenoquine)。雖然USAMRDC的科學家希望在12-18個月內研製出COVID-19疫苗,但他們也在利用其廣泛的實驗室能力迅速推進治療藥物及其他療法的研發。

WRAIR和USAMRIID通力合作,共同組織開展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研究,以儘快發現可以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的已上市藥品或已有化合物結構,同時,長期尋找一種抗冠狀病毒的廣譜藥物。這些工作利用了USAMRIID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和WRAIR的化學專業知識,同時也僱傭了來自工業、學術、非營利組織和美國政府的其他研究者。這兩個實體之間的另一項合作包括使用人工智慧(AI)篩選針對COVID-19的數百萬種化合物的活性,其中最有前途的化合物在USAMRIID進行動物實驗。

USAMRDC下屬各實驗室也在努力提高服役人員及其家屬新冠病毒的檢測能力。WRAIR的科學家正在與工業夥伴密切合作,為小型、中型和大型軍事治療設施(MTFs)提供一系列的檢測方案。包括高通量檢測,以確定哪些人目前感染而哪些人不再具有傳染性。此外,WRAIR和USAMRIID都在開發MTFs應對突發應急情況的檢測能力。武裝部隊醫學科學研究所(Armed Fo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AFRIMS)是WRAIR的一個海外研究實驗室,總部設在泰國曼谷,目前也在進行COVID-19的檢測。

三、美國陸軍航空醫學研究實驗室(U.S. Army Aero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USAARL)

USAMRDC下屬的美國陸軍航空醫學研究實驗室(USAARL),對佩戴N-95型口罩和其他各種型號口罩時機組人員的表現進行了快速反應評估,以評估佩戴口罩對語音清晰度、可用性、工作量、態勢感知和舒適度的影響,並確定哪些口罩可以適於飛行中佩戴。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N-95口罩在正確佩戴時,可以過濾掉空氣中至少95%的顆粒,是一款專業級別的口罩。實驗室還在測試幾個病人隔離單元,可以配備在美軍運輸機上,對新冠感染患者實施醫療後送。通常,在航空航天相關研究中,一些措施或裝備對飛行員的影響,獲益或受損,往往是在研究之後數月、甚至數年才顯現出來的。USAARL的快速反應評估團隊的研究能使機組人員儘快獲得最優化的保障措施,團隊之間的協作使評估響應時間不到24小時,USAARL已成為與航空相關的性能和安全問題的資源庫。

USAARL的一名飛行員參與快速反應評估

四、遠程醫療與先進技術研究中心(Telemedicine & Advance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TATRC)

USAMRDC的遠程醫療與先進技術研究中心(TATRC)正與美國危重症醫學學會(SCCM)、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美國備災與應對助理部長(ASPR)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合作,快速開發和測試一個國家緊急遠程醫療網絡(NETCCN)原型。NETCCN是一個基於雲的、低資源的、獨立的健康信息管理系統,用於創建和協調靈活的、可擴展的「虛擬重症監護病房」。這些病房以現有的蜂窩通信網絡、移動技術和雲計算能力為基礎,將為美國幾乎每一個病床帶來高質量的重症監護能力,無論其位於何處。TATRC已經收到了超過80份NETCNN的提案,並將很快向臨床和技術團隊撥付研究經費,以開始原型設計和快速迭代開發。

此外,由於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WRNMMC)的醫療專業人員缺乏關鍵的個人防護設備,TATRC的工作人員通過內部3D列印技術,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裡,生產了250多款可重複使用的面罩框架。TATRC的研究項目經理內森·費舍爾(Nathan Fisher)找到了面罩的開源設計方案,並與USAMMDA原型實驗室合作,動員當地誌願者進行大規模生產之前,列印了最初的概念驗證原型產品。

五、美國陸軍衛生物資研發管理局(U.S. Army Medical Materiel Development Activity ,USAMMDA)

美國陸軍衛生物資研發管理局(USAMMDA)與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籤署了一項合作研發協議(CRADA),為診斷為中重度COVID-19的國防部(DOD)人員提供吉利德的研究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自3月籤訂合作協議起,該藥物已經向20個軍隊醫療機構供應,一些患者已經或正在使用該藥接受治療。USAMMDA還通過努力支持部署四個醫院中心和兩個戰鬥支援醫院作出了貢獻USAMMDA的作戰人員部署醫療系統(WDMS)小組,通過調查當前的設備庫存情況來填補部署單位的物資短缺,促進關鍵材料的交付,並與其他機構協調,以確保部署單位擁有應對大流行所需的設備。

對可攜式病人隔離單元(PIU)進行測試

六、美國陸軍外科研究所(U.S. Army Institute of Surgical Research,USAISR)

USAMRDC的美國陸軍外科研究所(USAISR),正在努力設計一項臨床研究,使用新冠感染患者恢復期血漿中的抗體來治療其他感染患者。空軍上校(USAISR副指揮官Erik Weitzel博士)說:「以前失血性休克研究表明,對於那些已經從感染中恢復的病人來說,血液中提供免疫抗體等成分是治療這種致命病毒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七、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U.S.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USARIEM)

USAMRDC的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USARIEM)也對可穿戴新冠感染輔診系統進行了相關研究。最近,USARIEM正在評估其ECTemp(Estimated Core Temperature核心體溫估算)算法的使用情況,該算法由USARIEM的馬克·布勒博士開發,通過分析心率隨時間的變化來估計人體核心體溫,以監測感染早期症狀。

八、新產品創意(New Product Idea,NPI)網站

USAMRDC致力於與企業和學術領域的思想領袖進行對話,其新產品創意(NPI)網站是一個在線工具,旨在為大量軍事相關的需求差距和問題提供潛在的解決方案。僅在4月的第一周,該網站就收到了來自各種供應商和承包商的80多個諮詢,涉及應對新冠病毒的各類技術、手段及產品的研發。由於反響熱烈,USAMRDC目前正與陸軍未來司令部(AFC)的陸軍應用實驗室(AAL)合作,對項目申請進行初步評估。

九、國會指導醫學研究項目( Congressionally Directed Medical Research Programs,CDMRP)

為了進一步鼓勵應對新冠病毒的醫學創新, USAMRDC下屬的國會指導醫學研究項目(CDMRP)最近為相關病毒研究提供新的項目資助。CDMRP發布了四個專門的項目公告(PAs),直接針對COVID-19和SARS-COV-2,資金將用於新出現的病毒性疾病和呼吸健康等主題領域。

十、與醫療技術企業聯盟(Medical Technology Enterprise Consortium ,MTEC)的合作

為了促進更廣泛的合作努力以抗擊大流行,USAMRDC正利用與醫療技術企業聯盟(MTEC)的夥伴關係。MTEC是一家由數百家私營、學術和非營利組織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旨在加速醫療技術向解決方案的轉化,主要關注美國軍人和退伍軍人的健康問題。MTEC與軍隊的合作,其重要組成部分是軍方可以使用該聯盟的OTA(Other Transaction Agreement,其他交易協議)。OTA是一種獨特而強大的工具,允許MTEC以更開放、透明和協作的方式運作項目招標和經費撥付流程,從而打破限制政府與行業互動的傳統障礙。MTEC目前正在COVID-19有關的專題領域部署研究項目,通過廣泛徵求意見並發布指南,儘快提供資金啟動研究。

MTEC首次公開發布的項目指南,是確定新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已上市用於其他適應證的藥品在新冠感染中的應用,以及目前已經處於IND(研究用新藥)階段的抗病毒新藥。此外,MTEC期望在不久的將來發布關於可穿戴診斷設備的項目指南,用於檢測新冠病毒的早期感染症狀。MTEC計劃提供超過5000萬美元用於新冠病毒醫療對策研發。

小結

儘管USAMRDC只是國防部參與美國新冠疫情處置的一個部門,但該部在利用外部夥伴關係尋找解決方案的同時,還能夠利用各種內部資源,這表明其是一個完整的、跨專業領域的專家團隊並掌握優勢資源。USAMRDC經常跨軍種及部門進行協調,利用其專業知識和能力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與流行病相關的需求,如醫療對策的研究和開發、製造等。本次美國新冠疫情中,USAMRDC迅速開展了包括檢測、預防和治療等醫療對策的研發與供應保障服務,彰顯了美國軍方軍事醫學研究實力,並展示了其軍民深度融合開展研發保障的路徑與優勢。

相關焦點

  • 美國國防部與INOVIO公司籤訂新冠DNA疫苗遞送系統生產合同
    2020年6月23日,美國國防部與正在研發新冠DNA疫苗的INOVIO 公司籤訂了710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購買該公司研發的新冠DNA疫苗——INO-4800的經皮遞送系統(delivery system),即疫苗使用設備。
  • 美國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在西雅圖開始首次臨床試驗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安東尼·福奇發表聲明稱,找到安全有效的疫苗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是當務之急,現在的試驗是實現目標的關鍵一步。據央視新聞報導,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自抵達武漢以來,就集中力量展開在疫苗研製方面的應急科研攻關,3月16日20時18分,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 2021年: 大流行後全球醫學研究和科技發展趨勢
    原創 GlobalMD 全球醫生組織 收錄於話題#數字健康、數字醫療、數字療法57#新冠病毒全球資訊31那些醫生和科學家們是按照這個時間計算每一小時,每一天;因為每一秒都有許多人死於新冠病毒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回顧了2020年一系列裡程碑意義的生物醫學研究成果和探索進展,除了以史無前例速度成功研發出了新冠疫苗,並且全球開始普及接種,還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有人希望快點兒熬過2020年。毫無疑問,今年的生活和工作,家庭和社會都面臨著太多、太多的挑戰。
  • ...新冠疫苗研發開始臨床試驗;默沙東確定分拆新公司名字;百特等...
    併購與分拆方面,默沙東宣布新分拆公司名稱為Organon,丹納赫收購GE生物製藥業務交易獲得美國FTC有條件批准。此外,百特、再鼎醫藥、華領醫藥發布最新財報。治療新冠肺炎新進展疫苗研發Moderna已對首名參與試驗者使用了新冠疫苗。
  • 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有新進展,義大利研究所研究結果,戳破美國謊言
    同樣的,很多國家在新冠病毒大規模傳播以後,也沒有進行合理的疫情防控規劃和治理,最終導致疫情危機愈演愈烈最終一發不可收拾,如美國累計確診已超過1800萬,印度則超過1000萬。 他認為,當前在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最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沒有及時向世衛組織和西方國家,通報新冠病毒大規模傳播消息,但這樣指責根本毫無依據。 因為在新冠病毒開始傳播後,我國就第一時間將相關訊息告知了世衛組織,並向全球示警,是美國無視了我國和世衛組織的警告,對國內疫情快速傳播形式無動於衷,最終才出現如今難以收場的局面。
  • 研究發現新生兒由母體感染新冠病毒的直接證據
    (中國新聞網) 【《自然通訊》:新生兒由母體感染新冠病毒的直接證據】 7月15日,《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法國巴黎附近一家醫院的醫生團隊報告了首例由母體感染新冠病毒的新生兒確診病例。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藥物研發、強生、京東健康
    作者:林怡齡,圖片來自「億歐網」 上周,億歐大健康跟進了吉利德、康泰生物(300601,股吧)的新冠藥物研發動態,在新冠疫情持續了近10個月之際,多家藥企的新冠疫苗研發已經進入了最後時刻。
  • 日本東北大學與島津製作所成功開發新冠病毒檢測法—呼氣組學解析...
    最新開發新冠病毒呼氣檢測法-基於呼氣組學發展的未來醫療 News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系研究科、老齡研究所基於和島津的共同研究,投入開發了「針對新冠病毒防治對策的呼氣組學解析系統」(圖1)。該研究研發出了基於利用自然呼出氣體(呼氣)的非侵入式呼氣組學解析法的檢查系統,代替傳統鼻、口(咽)取樣的檢查方法。
  • 中美競速新冠疫苗研發
    這是繼美國莫德納公司與國家過敏症和 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的mRNA-1273以及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之後,全球第三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比如中國團隊研發的 「重組新冠疫苗」就屬於重組病毒載體疫苗, 採用5型腺病毒作載體向人體內輸送表達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 據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 此前介紹,疫情暴發後中國選擇了5條技術路線加快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
  • 藥物研發進展怎樣?重症救治有何良方?——科技部門權威回應新冠...
    記者從2月1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已經有7個診斷檢測試劑獲批上市,部分藥物篩選與治療方案、疫苗研發、動物模型構建等取得階段性進展。  疫苗研發進展如何?部分品種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對疫情的防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展備受關注。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浙大研發口罩可殺滅99%新冠病毒...
    浙大團隊研發銅基沸石紗布口罩,1分鐘殺滅新冠病毒逾99% 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範傑教授科研團隊研製出能1分鐘快速滅活新冠病毒的防護口罩,經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測試, 該口罩1分鐘內新冠病毒滅活效率大於99%。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18期:我國新冠疫苗人體注射,華大基因...
    同時他稱,疫情初始我國就成立科研攻關組,目前正按照5大技術路線開展新冠疫苗的緊急研製,各類疫苗在臨床前研究的過程、技術特點和要求都有所不同。目前,5大技術方向疫苗都總體進展順利,第一批確定的9項任務都已完成臨床前研究的大部分工作。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世界醫療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刊文說,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危機,也給領導力帶來巨大考驗,但美國領導人沒有經受住考驗,使這場危機變成了悲劇。這篇評論文章說,美國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失敗的。
  • 全球新冠疫苗競賽最新進展:多款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健康時報 8月6日消息,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爭分奪秒」地研製新冠肺炎疫苗。數月來一直備受世界矚目的新冠病毒「疫苗競賽」都有了階段性進展。那麼,各個國家新冠疫苗研製的最新進展如何?
  • 成功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崑山造!刷屏朋友圈
    歐盟CE認證▼大家都知道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病毒核酸檢測結果成為患者確診的重要依據怎樣讓檢測結果準確率更高?崑山匯先醫藥出手了1月底,匯先醫藥迅速成立了專項研發團隊,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進行研發攻關。
  • 駐韓美軍聞醋篩查新冠病毒,美國人喊話:來不及了,先用中國的
    圖為駐韓美軍用嗅覺測試新冠病毒感染情據美軍《星條旗報》5日報導,位於韓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中心大邱的美國陸軍衛戍部隊,正在嘗試一種新方法來測試可能患有這一疾病的人。研究人員先前曾報告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狀之一是氣味嗅覺的喪失,而被感染人不能辨別出醋的氣味和味道。那些無法明確辨別醋味的人將被送去檢測新冠病毒。這一篩查將在美軍軍事基地的沃克營地、卡洛爾營地和亨利營地的入口處進行
  • 6穗企攻堅新冠疫苗研發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核酸檢測試劑盒、新冠疫苗等生物醫藥產品進入大眾眼帘。在這場抗疫戰中,「病毒獵人」金域醫學、萬孚生物、達安基因等再次夯實了「廣州軍團」在我國體外診斷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 疫情前能打硬仗,皆因本土政策給力、企業闖勁十足。
  • 新冠疫苗三期臨床進展如何?科興、中生均稱目前無ADE發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新冠疫苗三期臨床進展如何?科興、中生均稱目前無ADE發生正在全球開展新冠疫苗III期臨床研究的中生集團和科興生物,披露了其最新進展。在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於新冠疫苗研發技術指南中,也把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放在了首位。疫苗是控制傳染病的最有力的技術手段,我國布局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個技術路線並行研發,組織全國12個優勢團隊進行聯合攻關。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其中,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和抗體,就是最有希望取得成功的治療方案之一。 和鉑醫藥(Harbour BioMed)是最早與世界各地合作夥伴發現阻斷新冠病毒感染抗體的公司之一。和鉑醫藥與荷蘭知名大學研究團隊通力合作,採用和鉑醫藥的H2L2全人源抗體轉基因小鼠平臺研發新冠抗體,為了更深入了解此項工作的進展,華人抗體協會專訪了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
  • 澳大利亞政府測試新冠病毒藥物,卻用士兵做人體實驗
    川普大力推廣的治療新冠藥物又在澳洲引發爭議。澳大利亞國防軍的一些老兵對政府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批評。該研究試圖把抗瘧藥氯喹作為一種預防covid19措施,它將利用士兵作為試驗對象,測試其有效性。許多退伍軍人擔心,這項研究可能會危及軍人的生命,並可能導致誤導性的結果,因為許多軍人一開始也許會傾向於淡化副作用。麥卡錫少校對美國廣播公司說,我對這些實驗的主要擔憂之一是,人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參與實驗,而正是這些人,在第一線抗擊新冠病毒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