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有兩大代工廠,一種是幫華為就是幫自己,另一種叫富士康

2020-12-10 南方新銳科技

筆者對於代工廠的認識,大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分工提升效率、誰有錢誰是老闆,以及中國只有兩大代工廠。先說第一階段,農場出身的亨利·福特,在修理鐘錶的過程中,發現了精密分工的好處。而後將其應用於另一份全職,通過17年的優化,將728個人工小時/輛的造車速度,提升至10秒/輛。這個案例讓筆者明白了,既然有上海微電子,那就別強求中微半導體研究光刻機,分工提升效率。

富士康

第二個階段,作為代工廠的富士康,自1991年開始,營收一直保持著50%的增長率。但是2020年中旬,卻曝出該公司利潤創20年來新低,同比下降90%。這件事很有意思,富士康稱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2%,怎麼利潤就下降了90%呢?其實答案很簡單,為蘋果代工的利潤,早已超過總利潤來源的50%,但無奈雙方一再錯開。這個故事讓筆者明白了,華為的170億訂單人情不是不想還,只是美國有工廠,蘋果是大客戶,誰有錢,誰就是老闆。

比亞迪

第三個階段,當富士康撂擔子不幹的時候,華為默默地找上了比亞迪。因為代工手機的門檻並不高,經歷過一年多的磨合,代工3c(消費者端)電子產品,已經成了比亞迪的重要收入來源,而華為正是比亞迪的重要合作夥伴。2月,華為有難。以路透社為代表的媒體,接連傳出「川普計劃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從而限制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從根本上切斷華為晶片供貨」的壞消息,比亞迪決定試水半導體。

中芯國際

5月15日,美商務部宣布新版《外國直接產品規則》,證明消息屬實,晶片代工成為華為的一個大問題。不久後,有兩家公司獲得了巨額投資。一家叫中芯國際,是大陸晶片代工領域的翹楚,獲國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注資,總計160億元。另一家叫比亞迪半導體,正是比亞迪旗下試水半導體的那家公司,獲以中金資本為代表的14名投資者,共計19億元的投資,估值達到94億。果然,幫華為就是幫自己。

郭臺銘(圖右)

有趣的是,在中芯國際和比亞迪獲得注資後不久,富士康的創始人郭臺銘發話了。大概內容如下:自研晶片和自研作業系統是可以決定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尤其重要,富士康將會成為這一切推動者。有讀者可能就要說,挺好的話,怎麼感覺這個作者有點陰陽怪氣?這還真是誤會筆者了,像富士康這麼有實力的企業,願意支持大陸自研晶片和作業系統,誰又會不識趣地將其拒之門外呢?

華為

只是好壞都讓他給說了,「給大陸賞飯吃」是郭臺銘說的,「中國離不開蘋果」也是郭臺銘說的。更重要的是,他也是這麼做的。2018年,郭臺銘為得到川普承諾的40億美元,轟轟烈烈地赴美建廠。2019年,為了避免得罪大客戶,第一時間跟華為撇清關係。如今,美國的工廠招不到人,印度的工人不幹活,印尼和巴西又失敗了,富士康否認搬出大陸的想法。如今,蘋果多家線下門店關閉,為清庫存主動促銷,國內晶片代工欣欣向榮,富士康說要一起幫華為。如今,中國只剩下兩種代工廠,一種幫華為就是幫自己,另一種叫富士康。(李雙喜)

相關焦點

  • 她初中畢業,富士康的第一代打工妹,今是4000億蘋果代工廠的老闆
    一個出生於廣東汕頭農村、學歷只有初中的女人,第一份工作是在富士康的工廠當流水線工人,靠這樣的背景創業成功的機率也許不到0.01%。偏偏,她就是那萬中無一的一! 也許這就是她常說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吧!」
  • 富士康如果全面退出中國,對我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
    眾所周知,富士康集團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廠,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加工廠,為全球各大手機、電腦品牌提供代加工製作,其中蘋果就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戶,大部分的蘋果產品都是由富士康提供代加工。
  • 小米4的誕生地 富士康代工廠參觀遊記
    其實整個富士康代工廠之旅有差不多一半的時間消耗在路上,因為我們要參觀的廠區,也就是負責小米手機代工業務的廠區,位於北京的衛星城河北省廊坊市的境內。大巴車10點出發到那正好趕上午飯。位於廊坊市西南郊區的富士康代工廠廠區(圖片來自百度地圖)    從百度地圖上看,這個廠區在廊坊市的西南郊區,POI信息點的名稱是「富士康京密電子公司」。
  • 富士康闢謠搬離大陸,華為成立代工廠,不再需要富士康
    說起富士康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代工廠之一,來自全球不少的手機廠商都與富士康合作,讓富士康來代生產自家的手機。我國手機品牌也不例外,很多都是由富士康來代工的。富士康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廠區,但是因為薪資待遇較低,勞動量較大,被人們成為「血汗工廠」。
  • 焦點分析|富士康印度工廠停擺,蘋果手機還是得中國造
    2019 年下半年,川普的一紙禁令使得華為手機海外銷售大受影響,逼得華為反過來猛攻國內市場,包括蘋果在內的其他手機品牌在國內的份額被大大吞食。36 氪的文章《2019,中國手機驚變150天 | 深氪》記錄了這一場變革。據調研機構 Canalys 報告,2019 年 Q3,華為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 42%。
  • 富士康美國工廠投資百億卻步履維艱!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iPhone12的熱賣,iPhone的代工巨頭富士康也再度進入的大家熱議的焦點,不過與iPhone大賣帶動的富士康營收大增不同的是,富士康的美國投資的相對失敗,我們怎麼看待富士康的未來?走出國門的富士康還能走多遠?
  • 郭臺銘要「狙擊」的立訊精密:「打工人」突襲,曾是富士康代工廠
    今年7月,立訊精密憑藉對緯創在崑山的兩家iPhone手機裝配廠的收購,將成為蘋果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代工廠商——而iPhone的代工業務,之前一直是富士康的護城河。這次收購給未來帶來的影響不言自明。之前,立訊精密已經從中國臺灣企業英業達手裡拿走了AirPods訂單,並成為全球最大的AirPods代工廠。郭臺銘坐不住了。10月26日,路透社報導稱,富士康為應對立訊精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已成立特別工作組。但這個消息很快遭到富士康方面的否認。
  • 兩大代工廠商重倉這隻股 富士康忙建晶片廠
    兩大代工廠商重倉這隻股,富士康忙建晶片廠 摘要 【iPhone組裝格局生變!兩大代工廠商重倉這隻股 富士康忙建晶片廠】蘋果iPhone代工廠商之間的故事越來越好看了。立訊精密計劃聯合控股股東收購緯創崑山子公司進入iPhone組裝業務。緯創又接手30億元立訊精密股票。
  • 川普把富士康美國工廠吹成「第八大奇蹟」 至今還是PPT
    目前為止,只有富士康的主要項目(位於芒特普萊森特的工廠),似乎還在向前推進,主要是製作10.5代液晶顯示器——但規模遠小於最初籤訂的合同。本月早些時候,富士康還向政府提交了一份項目報告,稱其現在僱傭了550多名員工。外媒認為,這份報告的提交,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豐厚的補貼。
  • 國產廠商「出逃」,富士康雪上加霜!
    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隨之應運而生的是代工廠行業,手機廠商的研發的同時無法兼顧生產製作手機,於是代工廠變得十分重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富士康。富士康憑藉工廠規模和代工品質成為代工領域首屈一指的存在,是世界級巨頭的水準。正是因為它的優秀品質,才會讓蘋果如此信任它,讓他成為了蘋果的專屬代工廠。為此,它也開設了更多的生產線,以供蘋果的需求。
  • 富士康要「撤離中國」?官方最新聲明,未來將「榨乾」內地
    近期,關於「富士康撤離大陸」的相關言論,在網上廣為流傳,並且愈演越烈。為此,富士康不得不進行澄清。在6月17日,富士康發布聲明,相關流言均為不實信息,富士康仍將持續紮根大陸,旗下園區生產經營有序進行,無撤資現象發生。
  • 川普把富士康美國工廠吹成「世界第八大奇蹟」,然而至今還是PPT
    但目前為止的事實卻是:從未購買過其中一個樓,另一個樓也沒有拿到實質性的建築許可證。工廠所在地,威斯康辛大學歐克萊爾分校的工程學教授Matt Jewell表示,「沒看到富士康沒有任何的動靜」。而且富士康本來計劃參加2月份該校的招聘會,也無故缺席了。說好的投資呢?說好的解決就業呢?
  • 趕工iPhone12,富士康十一不放假?富士康闢謠,而有些工廠還在招人
    9月30日,據多家媒體報導,代工廠富士康為抓緊生產製造iPhone 12,撤銷廠區十一國慶和中秋假期,規定職工們加班加點,保證生產線二十四小時運行。對於此事,富士康層面闢謠稱消息不實。但是,記者從iPhone另一代工廠和碩科有關人士處掌握到,iPhone 12即將公布,國內3個關鍵的工廠,除開蘇州華碩在10月1-3日歇息,上海昌碩和崑山世碩都在不斷招工。另一手機專業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業內廣泛預測分析iPhone 12發售的時間為本月12日。
  • 為何很多小工廠工資能給6000,而富士康只有4000?朋友給出了答案
    富士康是國內著名大代工廠,每年富士康都會招收大量的員工進去工作,但是最近由於富士康的員工流失量比較大,富士康出臺了介紹員工過來工作就給獎勵金和介紹費的政策,吸引了很多的求職者,富士康廠區內有幾萬名的員工,每天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為何很多小工廠工資能給6000,而富士康只有4000?朋友給出了答案。
  • 富士康們的印度「世界工廠」夢碎,「中國製造」真的受威脅嗎?
    在中國和印度關係敏感之際,中國企業遭受如此待遇,其真實性有待商榷。 為何印度成為了代工廠們的香餑餑? 這幾年,因為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和廠房用地成本上升,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從中國向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轉移,而印度由於人口眾多,勞動力價格低廉,土地價格便宜,成了很多代工廠的中意之地。
  • 立訊精密十年27倍:老闆曾是富士康女工、身後有兩個男人
    讀懂了立訊精密,也就讀懂了中國製造的輝煌與陰影。01起點,一位富士康女工的逆襲立訊精密的崛起分為上下兩集,分水嶺在2010年。立訊精密上市的那一刻,故事的內核開始變了,資本市場水大魚多,代工廠遍地開花,老東家身上的肉明顯不夠吃。有了錢的立訊精密開始大刀闊斧的併購,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位貴人,開始十年波瀾壯闊的股價飆升史。
  • 很多人想不明白:美國能制裁華為,為什麼中國不能同樣制裁蘋果?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具備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的國家才能在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擁有具有分量的發言權。我國一直強調以科技強國,加強自主研發,不斷致力於對科學的研發。其中,我國的華為在國際中嶄露頭角,披荊斬棘,以迅猛的速度搶佔國際市場份額。華為是我國國產手機之光,華為的5G技術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全球化市場上掀起了一股有關中國華為的話題討論熱潮。
  • 這家帶頭終止與華為合作的美國巨頭,利潤暴跌賣工廠度日
    偉創力是一家美國的製造公司,在國內也有不少代工廠,跟中國企業有密切的往來,華為有很大一部分的訂單代工都是跟偉創力合作的。根據2019年前發表的數據來看,偉創力每年的營業收入都可以高達250億美元左右,而其中有25億美元左右的訂單都是來自於華為。
  • 在阿迪、優衣庫的背後,中國巨頭年賺209億,被稱服裝界富士康
    手機行業的代工廠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富士康,但並非只有手機行業有代工廠,其他行業的產業鏈中也有代工廠,例如服裝。提及服裝行業,筆者聯想到的品牌有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阿迪達斯和優衣庫,前者是運動類知名品牌,後者則是屬於快時尚品牌。
  • 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全球最大口罩生產商-比亞迪
    朋友們大家好,上次和大家談了談全球代工之王-富士康的成長之路,在改革開放的深圳快速成長,打敗偉創力和LG,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大陸第一、全球第二的代工廠-比亞迪,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印象,比亞迪還是那個賣新能源汽車的,股民朋友很多都知道比亞迪還是「股神」巴菲特投資看好的企業,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是比亞迪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