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應屆生,在大廠工作的這半年多我都學到了什麼?

2020-12-12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碼逆襲,ID:gh_7c5a039380a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19年畢業的本科應屆生,目前就職於豚廠,主要從事java開發的工作。

寫在前面

最近,不少的應屆生問我怎麼找工作,說現在找工作太難了,我也知道受疫情的影響,目前很多公司的招聘都延遲甚至取消了招聘計劃,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漫長的冬季,大廠本身不好進,疫情期間對於應試者的要求更加嚴格,小廠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直接把應屆生置之門外,這些情況在應試者的角度來說是不可改變的,但是我想說寒冬固然蕭瑟,讓你感覺到寒冷,但是越是寒冷,就要動起來跺跺腳,能量需要自己去創造,機會更需要自己去把握!

我的大學

相信我的大學生活跟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一樣,大一虛度了光陰,大二找不到方向和定位。我大一喜歡玩遊戲,上課時間都在想下課了回宿舍我要怎麼打裝備、怎麼強化。大一讀完,我跟我爸媽說:「爸,媽,我想去當兵,讀大學沒用,啥也學不到」。

大二上學期我想把成績提上去,期末基本每科成績都是80,90分以上,但是還是覺得自己學的東西很虛,可以說還是啥也不會,太概念化。大二下可以說是我思想發生轉變的一個時期,班主任的編程小組要招人,我就去嘗試了面試一下,面試內容很簡單,手寫一個冒泡排序,我當時愣住了,腦子裡飄過一行字「冒泡排序是啥東西?」。看到和我一起去的同學們和編程小組的學姐學哥們侃侃而談,我在旁邊插不上一句話,因為他們說的我不懂。那一天我受到了雷劈一樣的打擊,大學不是我沒學到東西,而是我在浪費時間,學到的東西沒有沉澱,我一直在虛度光陰。我要改變。我跟自己說,從那以後我在csdn開了自己的博客,激勵自己記錄自己的學習生活。我也是從那個時候,慢慢的變成了一個技術宅。

大三大四我開始了一邊學習一邊面試,學校的課程只有專業課成績可以,其他的都是考試前臨時抱佛腳,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看書、自學、找工作中,我的舍友也是如此,大學我最最懷念最最難忘的也是那段時光,有痛,有淚,有歡笑,我和舍友們朝九晚五的學習,大三我經歷了春招失利,面試了騰訊和蘑菇街兩家企業,騰訊是我面試的第一家企業,也是我第一次面試,那種羞澀,那種敬畏感和不知所措的感覺至今難忘,最終敗於二面,蘑菇街在hr面後失之交臂,春招結束。我相信,現在很多的同學跟我一樣,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敗,你覺的自己已經走到了絕境,但是我想說的是,彆氣餒,別放棄,你的堅持你的努力會給你帶來應得的回報,只是時間未到,這個世界沒有絕境。經歷了三個月時間,迎來秋招,我志在必得,拿到了多家企業的offer,最終選擇了豚廠,從農村小夥,變成了程裡人,我來到了北京,來到了我小時候夢想的城市。

PS:面試首先要認真對待自己的簡歷,一份好的簡歷是你面試成功的敲門磚。面試運氣是一部分,但是也要注意面試技巧,面試官問到的問題就那麼幾個,面試的時候你要把主動權掌握到自己的手裡,把自己的知識整理起來,形成閉環,一發而動全身,我的經歷希望現在正在找工作的學弟學妹們看到,你堅持努力,好的工作機會會向你招手的。

初入職場

忘了說我在大學學習的是C/C++,來公司以後轉了JAVA,一直以來都聽別人說只要學會了C語言,學習其他的語言很簡單,但是我想說那是你沒有經歷轉語言的痛苦,語言只是處理問題的思維和代碼邏輯相通,但是語法、數據結構、語言特性上都是有區別的,舉個例子,最簡單的C語言的printf,JAVA是System.out.println(),我剛學java的時候就總是突然冒出一點C的寫法,那時候自己哭笑不得。

實習期間我看完了300多課時的《java從入門到精通》的課程,看完了《java編程思想這本書》,熟讀了《設計模式》,我覺的我已經精通java了,少年輕狂,在一次次項目的歷練中,我才發現,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並不是你語言功底有多厲害,更重要的是你對待工作的態度。一段好的代碼不是你使用的技術有多麼高級,更重要的是你所寫代碼可讀性、可用性。

我剛剛接需求的時候,我只是為了完成需求而去寫代碼,我只要完成了產品要求的功能我就心滿意足甚至還有點成就感。

心路

這天,我的需求要發布了,導師diff代碼,給我提出很多建議,「這裡加下注釋,這裡日誌沒必要,這裡為什麼要用for循環,是不是可以這樣...還有這裡....這裡」, 按照導師的要求匆匆改完代碼,很順利,我配合QA同學,把代碼上線了,上線觀察了幾分鐘,觀察了監控和伺服器日誌,功能沒問題,心裡想產品提的需求對於我來說太簡單的,lerder給我三天的時間,我只用了兩天,我心想自己有點厲害,估計現在來陣風,我能飄起來。心裡對自己更加佩服了。

年少輕狂,是還沒有接受社會的毒打,在功能上線以後順利運行了幾個小時之後,突然跳出幾個郵件,「空指針系統異常」的郵件,我心想,肯定不是我的代碼,仔細一看異常的系統是我剛剛發布的系統,心裡一驚,看了眼錯誤那行代碼,異常的那一行是我寫的代碼!,我慌了,完了完了,我的代碼出問題了,趕緊去定位問題,最終定位到問題是因為我們的系統調下遊系統的查詢服務掛了,寫代碼的時候只想著調下遊服務查詢數據,只覺得代碼走到這裡查詢是一定會查詢到數據的,沒有考慮到下遊服務如果出現異常,我們的系統是否可用的問題,因為少了一行判斷,造成了線上空指針的問題,NULL指針是一個常見但是很低級的問題。我心裡很慚愧。

上面就是我剛做需求時候內心的真實寫照,代碼只是為了實現需求寫的,我們都知道,實現功能很容易,但是如何寫出讓大家讚美的代碼很難。

下面總結一下我的開發經驗與個我一樣的職場新人共勉:

1、第一步當然是了解需求,了解一個需求不是你看了一邊需求文檔就行了,最重要的就是要溝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溝通!溝通!溝通!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到需求背景, 需求要實現什麼,怎麼去實現,如果需求沒有弄明白,需求設計和開發都是白扯。在設計開發階段共同也是很重要的。在開發過程中遇到不清楚的也要及時提出來。避免隱患和錯誤的產生。

2、需求清楚了之後,就是需求設計的階段了,我的經驗是,功能迭代,我會把舊版流程或成流程圖,對比新的功能上差距,這樣做便於快速了解代碼,快速找到當前功能的缺陷和優化點,更有利於你對新功能的設計和實現,設計時,想好要怎麼實現,採用什麼框架,涉及到哪些風險點、哪裡會出現異常、接口的吞吐量和異常處理,在這裡我要提一點,迭代不能局限了開發者的思想,要敢於去改變老代碼,迭代只會讓代碼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對於新手,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有敢於去重構的精神。

3、前期的設計完成之後就是寫代碼了,我說幾個我認為重要的點:

寫代碼一定要加注釋,加注釋,加注釋!舉個慄子:比如你用pair<A,B>這種這種數據結構很容易讓人對於其中的A,B的含義混淆,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加注釋並且命名含義要明確,以免其他人使用的時候混淆。下面這段代碼一層調用勉強知道Pair的含義,如果調用層加深後面想真正知道這個Pair就要扣代碼,一定要注釋清楚。Pair換成UserInfo含義就很清楚了 。代碼不是自己能看懂就夠了!public class Pair<K, V> { private K k; private V v; public static <K, V> Pair of(K k, V v){ Pair<K, V> pair = new Pair<>(); pair.setK(k); pair.setV(v); return pair; } public K getK() { return k; public void setK(K k) { this.k = k; public V getV() { return v; public void setV(V v) { this.v = v;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air{" + "k=" + k + ", v=" + v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userMaek = "A"; String userStatus = "open"; Pair<String, String> statusPair = getUserInfo(userMaek, userStatus); /** * 獲取用戶狀態 * @param userMark 用戶打標 * @param userStatus 用戶狀態 * @return */ public static Pair<String, String> getUserInfo(String userMark, String userStatus){ return Pair.of(userMark, userStatus);}/*** 用戶信息*/class UserInfo{ String userMaek; String userStatusp;注意日誌的處理,好的日誌在定位問題的時候能發揮高效的作用。日誌並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無用的日誌會佔用伺服器資源,造成浪費。異常處理,異常處理是一種藝術,什麼樣的異常應該捕獲,什麼樣的異常可以拋出,這個需要開發者仔細衡量,千萬不要把異常棧打出來,這樣錯誤日誌過多,不僅耗費資源,而且不美觀,在線上報警收到郵件的時候會嚇到你!函數功能單一,實現功能解耦,一個方法的代碼不能過長,建議不要超過30行,方法冗長不易解讀和維護。希望別人在看到你的代碼不要跟你說這句話!

4、代碼寫完了,要再問問自己,看著代碼多思考,這裡還能優化嗎?這裡能嗎?這裡呢?努力讓自己的代碼精簡,易讀,易維護。

5、作為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一定要會寫checklist,要會寫單測,單測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你寫的代碼是正確的。這也是一個優秀程式設計師必備的素質。

6、需求上線後,注意觀察監控和數據,做好線上維護,遇到線上問題的時候,不要在心裡想"完了,完了",心慌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淡定,解決不了要尋求幫助,及早定位和解決問題。

7、保持owner心態你會做得更好

總結

說了這麼多,也是對自己現階段的工作和學習生活的一個總結,最後給自己和大家一句話:保持學習力,快樂學習,快樂工作!送大家一個神奇的護身符,貼在電腦上,親測有效!!!上線沒bug!!!

相關焦點

  • 應屆生找工作哪個網站好?應屆生找工作app軟體哪個最靠譜?
    前段時間,有不少學弟學妹給我發來私信,諮詢我關於應屆生找工作的事。從收到的私信中,可以看出:不少人,都正處於焦慮、迷茫、糾結、害怕的情緒困境。其實我曾經也和你們一樣,處在畢業季,工作未定、未來發展方向模糊。也正處於糾結、害怕的狀態。為了幫助我校應屆生更快捷地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今天這期乾貨給大家推薦一些求職渠道,希望藉此能幫助大家鑑別這些渠道是否適合自己,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渠道。
  • 應屆生職場入門毒打指南
    作為蟬聯多屆奧林匹克社會毒打大賽亞洲區自拍冠軍,我打算給大家帶來一點淺薄的經驗,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計劃趁著這2個月暑假把這個做成一個系列,關於職場的各種齟齬和算計,講點直白且赤裸的大實話,第一期先做點最最基礎的內容,具體怎麼坑人的高階內容以後再說。 第一期講一點關於工作選擇的問題,畢業季這樣的問題特別多。
  • 作為海歸,我快被應屆生身份逼瘋了!
    「我到底是不是應屆生」留學生被「應屆生」身份坑慘了回國被逼瘋:我到底是不是應屆生?問題一:什麼是應屆生呢有關「應屆生」的解釋,官方是這樣說的主要指大學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是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
  • 應屆生決定做獵頭,怎麼選擇公司?
    畢業季到了,部分應屆生已經決定做獵頭,但是在選擇機會的時候,還是有點懵,畢竟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奠定了之後職業生涯的基礎,事關重要,所以今天重點分享一下,如果決定做獵頭,我們怎麼做選擇
  • 逃離大廠後,我的抑鬱症消失了
    A劉欣,28歲,A大廠海外運營「我以為自己能在A廠待20年,事實證明,我想多了。」華為是公認的狼性企業,我都能待2年多,但在A大廠,半年都熬不下去。我去年6月從北京某211大學畢業,畢業前拿到B大廠offer,被調劑去做人工智慧運營。我當時大學剛畢業,本身比較迷茫,想上班又想考研。當時的想法是,這家公司是行業頭部,面試官說我有潛力,給我的職級比其他應屆生職級都高,我打算工作一兩年,給自己攢點工作技能,再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
  • 應屆生是如何完美錯過N次工作機會的?我性格內向,不適合幹這個
    學姐經驗總結,點擊收藏以上為舉例說明,點擊左上方藍色按鈕「關注」@遊刃職場,到個人主頁可查看更多內容。在這些文章的評論區,或者是收到的讀者諮詢,我發現大家有一個非常約定俗成的看法:我性格內向,所以不適合XX崗位;我個性開朗,所以適合做XX崗位。
  • 2020應屆生薪資報告:騰訊40萬,華為30萬,招行25萬……我酸了
    20春招進行到現在,字節、快手等大廠已經陸續開始發放Offer。想必不少同學都很關心:今年春招,各行業、大廠開出薪資究竟有多少?我根據在20春招的薪資狀況、以及業內導師透露,為大家整理了熱門行業的春招薪資。
  • 現在就籤三方的應屆生都後悔了
    @乾飯人今天也很精神我可能跟其他人不太一樣,我催著企業跟我籤三方,不然總感覺不放心,今年形勢太嚴峻,大廠都會放飛機,還是有個協議保障多一些,就算到最後真的發生了什麼,起碼還有幾千塊錢可以拿。此外,如果你的戶口不在工作所在城市,想以應屆生身份落戶到該城市的話,三方協議也是必備的材料。
  • 應屆生身份太香了!大四隨便找份工作應付學校交差?學長勸你千萬別...
    因為我猜肯定會有很多的大學生不知道應屆生這個身份的用處,學校給你發了三方協議,就隨便找個單位隨便籤了份三方協議,隨便籤了個勞動合同,或者是找了一個比較垃圾的工作,再隨便幹了幾個月就離職了,那這樣就相當於是把你們應屆生的身份給浪費掉了。什麼人算應屆生?應屆生就是你本科讀到大四、專科讀到大三,這個該要去找工作的年級就叫做應屆生。
  • 73.9%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
    「我之前得到學長的推薦,在公司實習過兩個月,主管領導對我印象不錯,所以我畢業後就被直接招進去了。感覺挺驚喜的,比起很多同學,我幸運太多了」。調查顯示,31.5%的受訪應屆生已經籤三方,其中20.8%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10.7%不太滿意。
  • 中青報:73.9%受訪應屆生對於找到好工作有信心
    「我之前得到學長的推薦,在公司實習過兩個月,主管領導對我印象不錯,所以我畢業後就被直接招進去了。感覺挺驚喜的,比起很多同學,我幸運太多了」。調查顯示,31.5%的受訪應屆生已經籤三方,其中20.8%對工作感到滿意,10.7%不太滿意。
  • 應屆生國稅面試上岸:我在縱橫公考學到的結構化小組技巧
    每一個應屆生都一定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考公?我身邊有因為各種理由考公的,比如爸媽讓我考,比如大家都覺得這份工作體面,再比如同學都考我就考了,這些人最後都成為了陪跑,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是發自內心的自己想要考上,只有這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才能支撐你走過後續的幾個月甚至一年。2. 我是應屆畢業生,朋友們都說我考不上?
  • 應屆生收到面試邀請後,應該如何準備面試呢?
    實習經歷:在實習期間參與了什麼工作以及有何收穫。我們常常聽到,你在大公司工作,你只是一顆螺絲釘,你只能接觸到單一的工作,對於你的提升會非常不利,要提升還是去小公司,這樣你能接觸到更全面的工作流程。但事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 為什麼我念了四年本科,卻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
    又到一年畢業季,大量的應屆生從象牙塔走向工作崗位,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就業市場競爭格外激烈,想要謀得一份心儀的工作就必須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和漂亮的實習經歷。大學生上課玩手機,該不該約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學這四年你並沒有很好地利用起來。專業課程的學習是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大部分專業的學生其實都是從零學起,高中所學習的知識僅僅夠敲開相關專業的大門,想要「學好」,大學不會過得比高中輕鬆許多。
  • 2020屆應屆生怎麼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輕鬆找到心儀工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的不只是職場一方面,高考時間延遲、大學開學時間被推後,大學的校招大部分被取消,很多企業的招聘計劃直接終止,就連到現在可能還有部分應屆生因為找不到心儀的工作而在家待業。就業真的就等於失業嗎?也不一定,應屆生找工作應該關注這幾點,幫你輕鬆找到心儀的工作!
  • 經驗分享:大廠的15個月裡,我學到的8個關鍵詞
    當時她的狀態基本是忙到沒時間吃飯,上廁所都用跑的。要接手這份工作的我,說實話有點害怕髮際線不保。但我做的越來越嫻熟,可以按時上下班,非活動上線時間完全可以work life balance,原因在於第一次完整做下來以後,我沒有就此結束,而是把這項工作中的每一個流程都梳理了一遍——工作大致分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大概會佔用多少時間,哪些是必須花這麼多時間的,哪些是可以優化流程來縮短時間的,有沒有可以復用的模板,哪怕連數據統計的公式都可以提前做好的。
  • 應屆生無工作經驗,如何寫出亮眼簡歷?3個方向,挖掘出獨特賣點
    用什麼內容才能填滿一頁簡歷?相信很多應屆生都在心裡犯過嘀咕。會出現這種疑惑,正說明我們對於「經驗」還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工作經驗」才算經驗;兼職、實習經驗越豐富,就越能體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其實,這都是很典型的認識誤區。
  • 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90.9%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康博是北京某高校攝影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就幫一名創業的師兄拍片子,畢業找工作時,被邀請到他公司工作。與此同時,一家大型商業廣告公司也給了他入職通知。「我師兄給我的待遇不錯,而且他打算讓我去管理公司運營。
  • 老員工薪資不如應屆生,你遭遇「工資倒掛」了嗎?
    「從放出來的校招信息看,我所在的崗位給應屆生開出的月薪至少比我高3000元。果然,後浪把你拍在沙灘上時,連個招呼都不打。」某美股上市新電商平臺的工程師劉旭(化名)說。「老員工工資被應屆生倒掛,應多多反思自己。」「工作三年,被『後浪』拍在沙灘」近日,某本地生活服務公司「2021屆校招生年薪35萬+,嚴重倒掛老員工」的話題引發熱議。相關知乎話題瀏覽量達400多萬,近500位網友在話題下跟帖留言,討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老員工「工資倒掛」應屆生現象是否普遍、是否正常以及會產生什麼影響三個方面。
  • 出國留學,應屆生和工作後再去讀書哪種更好?對拿offer有影響嗎
    而且就在最近,微博上甚至出現了一條關於「應屆生的身份到底有多重要」的熱搜,看的出來大家都很關心這一點啊!職場人士的出國留學申請跟應屆生的出國留學申請是非常不一樣的。那麼是該畢業就留學好,還是工作幾年再留學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