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梳洗打扮,很多人認為這是女性的「專利」,殊不知,勤梳頭其實有助於養生。
梳頭,是中國古代養生家重視的養生方式,宋朝的《清異錄》中就有記載:「梳頭洗腳長生事,臨臥之時小太平」。大文豪蘇東坡對這個方法也深有體會:「梳頭百餘下,散發臥,熟寢至天明。」清宮《起居注》記載,慈禧太后每日起床後命總管太監李蓮英,輪流用常州象牙梳和黃楊木梳,為她長久梳頭,這使她年過七旬,仍青絲滿頭。要知道,頭部被中醫譽為「精明之府、諸陽之會」,集中了很多重要穴位,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於頭部,可以說頭部掌管著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中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主靈性記憶,長時間的腦力活動,或者思慮過度均會耗損腦神,影響人的記憶力及反應能力。
因此,和腦相關的情志病、腦血管疾病等都可以適當按摩頭部穴位,有醒腦啟竅、疏肝利膽的作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五指梳頭,或者手掌半握,用指尖輕叩這些穴位。
梳頭的梳子以牛角梳、木梳等不會產生靜電的為佳,梳齒疏密適中,齒端不能太尖銳,且要時時保持梳子的清潔。對於那些脫髮嚴重的中老年男性,也可直接用手指代替梳子來「梳頭」。限時折扣128元
點擊上圖購買
怎樣才能把頭梳得徹底通透呢?——沿著三條經絡。
六陽經(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胃,膽)均循行過頭/臉部。
我們重點疏通的是頭髮覆蓋的三條經絡:
督脈、膀胱經、膽經。
督脈這條中間線,下至尾骨,與腎經相通,上行巔頂百會穴。督脈不通就會頭暈頭痛。
【梳頭要點】著重梳頭頂部百會穴位置。可以用梳子、手指按壓百會穴1-2分鐘,能提升全身的陽氣。▶如果經常有腦瓜頂痛:看到曲黎敏老師說是陰陽俱虛的問題,跟年輕的時候縱慾過度有關。膀胱經,是專門抵禦風寒的,有的人經常容易感冒,就是風寒老進來的原因。您把膀胱經多梳梳,就不容易患感冒了。【梳頭要點】用梳子齒按摩著頭皮,沿著膀胱經從前額一梳到後頸處。用梳子的一頭按摩到風池穴&天柱穴。會很酸脹很爽,清神醒腦,打工人要多按。▶ 梳頭到後腦勺覺得疼痛:是陽氣虛弱。
▶ 如果眉稜骨疼或前額痛:是胃氣被憋或胃寒。
兩鬢剛好是膽經、三焦經巡行的地方,工作壓力大,肝膽鬱熱,就會把頭髮逼白了。【梳頭要點】從兩側太陽穴區向耳後梳刮,一直梳到脖子上,可以用梳子的齒輪輕輕刮肩頸放鬆。▶如果旁邊的太陽穴疼:是膽氣過旺,或膽氣被憋造成的。▶有兩側偏頭痛,中醫講「左肝右肺」,左邊是肝血不足;右邊是肺氣不降,肺氣不降則夜間多夢。一般一次梳頭100~200次為最佳,力度以頭皮微微發熱或指腹有發脹發熱的感覺為適中。中醫認為,早上梳頭能昇陽補氣,臨睡梳頭能安神助睡,所以早晚梳頭對人體是非常有幫助的,有時間的老人午休前也可做多一次。但是注意飯後不要梳頭,因為飯後的時候氣血都集中在胃部來幫助消化,如果在飯後梳頭,會導致氣血的運行加快,影響胃部的消化功能。最後提醒大家,梳頭養生雖好,但要長期堅持方有保健之效!(本文來源於網絡,由道生學堂整理,轉載只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點擊「閱讀原文」,報名2021年上半年李氏砭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