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F·藍澈夫人
圖 | 網絡
引言
一首含有律動性的《django》音樂一起,主人公姜戈的身影出現在了一片荒蕪的石林中,他背上布滿了許多被鞭子抽打之後留下的傷痕。與姜戈同行的人被鐐銬鎖著雙腳,身體不時顫抖、這行人充滿了絕望而又無奈的眼神、蹣跚著腳步跟隨著騎馬的「白人」穿越黑暗的森林,在他們一行人行走的道路上,有一縷陽光照射著他們前進的路線。
這便是2012年上映,且一如既往地貫徹了塔倫蒂諾風格的《被解救的姜戈》影片開端。故事的起源地主要從1858年美利堅的德克薩斯州展開敘述。在這裡何止禮樂崩壞,在這裡沒有禮樂可言,在這裡法律法規如同廢紙,執法機構裡充斥著盜匪,逃犯被農場主的莊園僱傭,秩序需要賞金獵人來維護,這裡是蠻荒的地帶,文明與人性已經隱忍到了極限。
迄今為止《被解救的姜戈》是我所見到的一部配樂最多的影片,且不帶重複的,然而這些音樂的作用是襯託電影當時的怪咖劇情,以及營造一種黑色幽默的氛圍,使我們不被塔倫蒂諾的「暴力美學」所驚嚇。今天我則透過節奏感、景深化、戲劇性、勃艮第作品、等等4個方面解讀《被解救的姜戈》(僅供參考)
扣人心弦的節奏感
《被解救的姜戈》劇情高低起伏、緩急分明,應用了「小說式的節奏感」,高潮和低潮過渡柔和的情節,帶動了我們的情感,給予了我們別樣的感受。其中就有4個片段蘊含了高潮和低潮自由切換的情景。
①片頭解救姜戈
牙醫解救姜戈時,問了姜戈一些問題,惹得押解姜戈眾人的白人不滿,於是牙醫非常心平氣和的說,願意花錢買下姜戈。可是兩個白人堅決不買,並且用武器對準了牙醫,牙醫隨即利落的拔槍解決了兩個白人。而後當牙醫和姜戈起身離開時,牙醫告知其餘的奴隸,另外一個被馬壓倒在地的白人任由他們處置,隨之而來的則是紅色液體飛濺。
②酒館尋釁之事
牙醫解救姜戈後,兩人來到鎮上的一家酒館,酒館老闆見到姜戈非常的生氣,因為主僕思想的原因,不願招待黝黑膚色的姜戈。可是牙醫讓老闆去把警長找來,當警長抱著武器、說著囂張的語言,來到酒館門前,詢問姜戈和牙醫:「為何要來我的地盤找事」?
牙醫說著說著就衝警長開了一槍,隨後又補上了一槍,周圍的居民紛紛潰散,而後酒館老闆又把署長叫來幫忙。署長戴著大隊人馬把小酒館圍得水洩不通,本以為會有一場激戰,然而牙醫卻用一張偽造的「追殺令」,哄騙眾人警長是一個偷牛犯,並且在署長哪兒還拿到了200美金的報酬。
③莊園之中故伎重演
牙醫起初救姜戈的原因是因為姜戈,認識他所要追殺的3名罪犯。於是四處打聽得知3名罪犯在一家白人農場工作,兩人前往伺機而動。姜戈順利在農場中解決了2名罪犯,隨著牙醫的到來,成功解決3名罪犯。可是這引起了農場主的不滿,再一次被10多人圍住,於是牙醫再次以偽造的「追殺令」矇混過關。
④坎迪莊主的憤怒
姜戈和牙醫在追殺了許多罪犯,拿到了不菲的賞金後,牙醫決定幫助姜戈營救他的妻子,但又不能明目張胆的去坎迪莊主家中搶。因為姜戈的妻子是坎迪的僕人,根據法律規定,那是坎迪的私人財產。因此牙醫和姜戈以購買角鬥士為由,試圖從坎迪手中以1萬2美金的價格贖回姜戈妻子的自由之身。
眼看就要成功的事情,卻被坎迪的管家識破,於是坎迪非常的憤怒,在飯桌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交易。這個片段先表達了坎迪憤怒不滿的情緒,後又輾轉交易成功的局面,這種高低起伏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此,使我們產生了一種由劍拔弩張切換到了平復狀態。
《被解救的姜戈》電影故事線:救姜戈——酒館事件——追殺3名罪犯——營救姜戈妻子——奴隸的蛻變過程 | 整部電影劇情敘述簡單、明快、清晰,沒有過多的拖沓,環環相扣。這一切完全離不開塔倫蒂諾,給我們營造的高低起伏情節、扣人心弦的節奏感。
景深化與戲劇性
景深就是我們平常在拍照時對好焦的範圍,因為景深能夠決定我們在拍照時,是決定把背景模糊化來拍攝人物,還是拍清晰的背景。假如我們把人物和背景拍得同樣清晰,這叫做景深深,而把人拍得清晰,背景模糊叫做景深淺。
看過《被解救的姜戈》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姜戈從獲救的那一刻起,從酒館到坎迪莊園,曾幾度遭受眾人異樣的目光凝視,其中有白人也有同姜戈一樣膚色的人。其中以坎迪莊主的管家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特殊的一個鏡頭。
當牙醫和姜戈同坎迪一起到坎迪家中時,這個鏡頭採用了景深化,並且配上了一曲類似勝利之歌而又歡快的音樂。管家見坎迪主人回來了,滿面歡喜看著坎迪緩緩而來,然而管家卻被騎著馬的黑人姜戈所吸引。
這個鏡頭以管家的視角把騎馬的姜戈從模糊化一點點到清晰展現在了管家眼中。剛開始的模糊化點明了同是黝黑膚色的管家,對黑人姜戈能騎馬的行為,表情疑惑和難以置信的心理,也是非常的有戲劇性。
何為戲劇性?
從廣義角度來說,戲劇性是美學的一般範疇,是指把人物內心活動、思想、情感、和其他心理因素,通過外部動作、臺詞、表情直觀的表現出來。
管家最開始的表情是呆若木雞,直至騎馬姜戈和牙醫面貌的清晰展示出來,管家嘴巴一撇,瞳孔放大,用了難以置信的眼神注視著騎馬姜戈。
隨即管家立馬開始向坎迪詢問姜戈是誰,怎麼能騎馬,坎迪讓他給姜戈布置房間,管家則說:「你要讓黑人睡在這裡?黑人會把被子燒了」。
坎迪一再強調:「他不是奴隸」
管家喃喃之語:「真是世風日下,黑鬼自由」
也從這裡開始管家心中十分的不爽,從而為後續揭露姜戈和牙醫的騙局埋下了伏筆,管家這種妒忌心理也是我接下來所有闡述的。
勃艮第作品與妒忌心理學
這幅畫來自《菲利普公爵愛的花園》其中的一部分,收納於凡爾賽宮博物館,出自勃艮第畫師之手。勃艮第公爵的宮殿是當時最富裕豪華的,這副畫的場景是一場露天宴會,周圍有山有水和巖石,風景秀美。
所有人都身著一襲白衣歡聚在菲利普公爵府邸,眾人在隨和的交談,謹慎的獻殷勤,跟隨者樂團的舞蹈中流連忘返。在畫中的右下角只有一個人、也是整幅圖唯一一人身著紅衣,手持棍子徘徊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這一形象代表著社會市井階層在貴族圈子中的模樣,和《被解救的姜戈》中的管家,沒有任何區別。管家和姜戈的碰撞,也形成了一種「可笑的歧視風格」:「一個是戴著華麗鐐銬的管家,一個是騎馬的自由人姜戈,然而兩人都是同一膚色,管家卻瞧不上姜戈」
記得有一句格言:「這世界上有一種人,雖然他們是人,但他們過著唯命是從的生活,他們只會向奴隸一樣服從」。《被解救的姜戈》中的管家就是對坎迪馬首是瞻、阿諛奉承的模樣。他之所以瞧不上同樣是黝黑膚色姜戈,是因為他內心的妒忌心理、服從心理、認命心理在作祟。
妒忌心理是人際關係中,較為普遍的社會心理和情緒心理,更是一種缺陷心理,現實生活中一旦看到別人比自己幸運,就別有一番滋味,這種滋味便是妒忌心理的情緒體驗。
所謂的由「嫉妒」引起的好結果都是由「羨慕」心理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嫉妒」心理因素引起的。嫉妒和羨慕都是在一定的差異面前,通過比較而產生的一種企望之情,但一開始的出發點不同。
羨慕的企望之情引發的是向對方學習,趕上或超越,而嫉妒的企望之情引發的是向對方攻擊,妄圖貶低對方來抬高自己,嫉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會引發不出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