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爸,你問問你認識的醫院裡有沒有需要志願者的,我想去幫忙!」
「現在這個時候,添什麼亂,你又不是學醫的,你和我們不一樣,再說,你現在應該做的是照顧好你懷孕的老婆……」
電話那頭,我父親向我吼道,然後掛了電話。
疫情發生的是這麼的措不及防,看著一位位白衣天使衝在第一線,窩在家裡的我不僅有一絲後悔,為什麼當年沒有學醫呢?我父親曾經就是醫生,為啥我沒有子承父業,而是偏偏讀了法律呢?在這個需要我報效祖國的時候,不能拋頭顱、灑熱血,衝在第一線,我心裡有了說不出的滋味。
終於,機會來了。
我們法院需要幹警去高速路口執勤,協助醫療、公安、交通部門的工作,安排我的時間是第二天的凌晨6時至中午12時,一起執勤的還有朱成良庭長、沈華偉法官、邵俊警官。
凌晨5點,我們穿著厚重的防護雨衣,戴著口罩,在法院集合,我們透過眼鏡上的霧氣看著這個世界,感受著這個冬季早晨冰冷世界裡的溫暖。
到了高速路口,分配任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配合交通部門登記回靖車輛,並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處理。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忙忙碌碌中,太陽已經出來了。回靖車輛還是比較配合的,井然有序的等待著檢查和處理。
就在這個時候,一輛黑色的轎車開了進來,駕駛員是一位中年男人。接受過體溫檢測後,按照規定,我們協助民警,要求他出示相關證件並進行登記。
沒想到的是,他在拿證件的同時,竟然突然摘下了口罩。
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公共場所摘下口罩可是十分危險的,於是,在一旁的我提醒了一句:「先生,請您戴起口罩。」
也許是證件找不到的原因,也許是長時間開車的原因,也許是口罩自身的原因,這位中年男子突然怒目而視:「你們讓我找證件,我在找證件,我戴著口罩找不到!」
一旁負責登記的朱庭長繼續提醒:「找不到可以慢慢找 ,但是口罩一定要戴的,這是對你們負責,也是對其他人的負責!」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朱庭長,自知理虧,於是一邊戴口罩一邊問:「你是誰呀,還有,憑什麼從高速下來就要居家隔離?我體溫正常的,我身體那麼好,不就是從外地回來麼?憑什麼?14天啊,我待在家裡會悶死的……」
朱庭長一邊登記著他的信息,一邊指著穿著防護服的醫生、兩眼布滿血絲的警察、滿臉倦容的交通部門同志說:「先生,您知道嗎?您所不想待的這個家,是他們想回而不能回的地方……我是誰?我是一名黨員,是一名普通的志願者,擋在我們身前的是醫生、警察的血肉之軀,但是我們身後的是全體靖江市民,無論為了我身前的他們,還是身後的他們,都請您配合!」
中年男子眼中的怒氣瞬間消失,低下了頭。
而我的眼前,則浮現出各種場景——當我們閒賦在家,吃了睡,睡了吃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吃著泡麵就著麵包,日夜堅守;當我們足不出戶,感嘆自己都快長蘑菇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戴著薄薄的口罩,穿著一次性雨衣,四處奔波;當我們在糾結出門倒個垃圾會不會被病毒感染的時候,總有那麼一些人,無時無刻,在各種陌生人甚至是感染者之間穿梭……
我也明白了,我們其實都一樣,我們都有著家庭,有著父母子女,有著最最普通的血肉之軀,他們能做的,我們也能做,我們能幹的,他們一樣會幹;
但是,我們又都不一樣,他們因為所學的專業,選擇的職業,而賦有偉大而崇高的使命,這些是我們無法做到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他們,哪怕是一句理解,一句辛苦了,足矣。
向你們致敬!無私無畏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線戰友們!
你們在,安全在!
你們在,平安在!
加油中國,加油戰友!
攜手奮進,戰勝疫情!
原標題:《【戰「疫」日記】我們不一樣,我們都一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