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消息,12月6日,《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牽手故宮博物院等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亮相央視舞臺,再次為三星堆圈粉無數。
背靠大IP,手執「搖錢樹」,三星堆所在村的文旅發展之路值得探究。
三星堆博物館外景。
廣漢市三星堆鎮三星村,北面鴨子河和古馬牧河涓涓流淌,馬牧河南岸原有三堆高出地面的黃土堆,它們均分布在三星村的地界內,這就是馳名中外的三星堆。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背靠三星堆古遺址這樣的大IP,三星村如何借勢發展文旅業呢?
12月14日,記者走進三星村時發現,就在三星堆古遺址旁,馬牧河沿岸景觀打造,村道、民居風貌改造,農家樂提檔升級等正在進行。村支書羅緒福介紹,經國家文物局許可,加上項目支持,三星村除進行景觀打造、風貌改造外,還將對500畝農田進行土地整理。
「要讓全村風貌有所改善,田間地頭有看點,讓遊客們在參觀三星堆遺址博物館以後,還願意在三星村駐足,甚至還能帶點農產品伴手禮回家。」然而,面對正在整理的首批200畝農田,羅緒福卻犯了難,「因文物保護需要,三星村種植環境不同於一般的村子,到底該種點什麼呢?」
出土文物青銅大立人像。
文物保護 寸土不能松
三星堆古蜀文明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每年都吸引著無數遊人的到來。然而,遊客雖多,村民卻沒有吃上「旅遊飯」:餐飲不上檔次,民宿只有一兩家,文創產品也缺少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裡,核心保護區 3.6 平方公裡,一般保護區 6 平方公裡,現在的三星村面積 7.18 平方公裡,將核心保護區全部納入進來。三星堆鎮組織委員田元介紹,按照國家文物保護的要求,核心區不能有工廠,老百姓翻修房屋等活動只能在原址修建改造;發展農業不能破壞考古文化層……
田元提及的「考古文化層」,指古代遺址中,由於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
正因為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的需要,三星村經濟發展普遍較為滯後。對此,三星村7組村民王昌傑深有感觸:「核心保護區內,耕地翻土不能超過30釐米,不能搭建農業大棚。老百姓只能種點糧食、蔬菜,加上人均耕地少,留守在家的村民年紀偏大,缺少增收渠道。」
三星堆遺址保護區。
文旅融合 村民很期待
今年5月,三星村按照最新規劃布局,主打文旅融合發展主題。羅緒福介紹,「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是四川的名片,作為名片中的「三」,三星堆的文旅開發有很多文章要做,三星村將全力配合,在服從於三星堆文物保護及創建三星堆大遺址示範區的前提下,實現與三星堆文旅同頻共振發展。
10月初,三星村傳來一個消息:經村委會申請,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該村500畝土地整理項目,其中首批啟動200畝。通過田地調型,將小田調成大田,坡地改平地,以適合機械化作業,優化種植結構,將來還要培育地理標誌農產品。
不論是村幹部,還是當地村民,都認為這是個好事情。「老百姓盼望通過打造文旅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實現致富增收;另一方面,通過發展農旅融合產業,讓遊客在看過三星堆古遺址以後,還能在這裡親近農業」。羅緒福說。
「現在三星村提出文旅融合發展,我們村民盼了很多年了,希望這些項目能夠拉動旅遊,為村裡帶來人氣」。王昌傑說。
目前,在三星村的田間地頭,土地整理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羅緒福說:「土地整理以後,肯定不能夠再像過去那樣種一些傳統的糧食蔬菜。要優化種植結構,儘量挖掘土地的潛力,發展特色農作物,打造地理保護標誌農產品,同時為全村產業結構調整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村支書羅緒福。
農旅相加 如何「下金蛋」
三星村的土地,絕大部分都屬考古文化層。納入土地整理項目的這500畝農田,事先經過了國家文物局的勘探,並不屬於考古文化層,所以才能夠進行翻整。即便如此,羅緒福仍認為,還是應該繼續種植淺耕作物,不宜深耕,否則不利於當地考古文化層的保護。
「我是村支書,也是一個文保人。我告訴村民,要把三星堆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放在首位,一刻也不能放鬆。」羅緒福是三星堆博物館聘請的三星堆遺址義務文物保護員,獲得過四川「2019年度十佳遺產志願者」榮譽。
那麼,羅緒福提到的「淺耕」「深耕」是什麼呢?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李朝蘇表示:淺耕指耕地小於20釐米,深耕大於20釐米。大田作物目前採用的多是淺耕作業,比如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耕地20釐米就足夠了;而果樹、灌木、風景樹等,這類作物根扎得深,可能需要挖很深的坑,40-50釐米都有可能;對於中藥材、花草來說,一般不需要深耕,但是多年生的植株根系可能會扎得深一些。
「三星村秋冬季種蔬菜、小麥肯定沒有問題,花草也不錯,發展景觀農業也可行」。李朝蘇說,「栽種苗木、果樹,就要慎重考慮,根紮下去也可能會對考古保護層造成破壞」。
目前,三星村有意在首批200畝土地整理後,引進業主流轉土地發展小麥良種繁育,將請來川農大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村民的田地比較少,自己種植勉強維持生活,如果流轉給業主,土地流轉費 900元-1000元/畝,自己出去打工或從事第三產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為了支持全村文旅產業發展,老百姓都願意流轉土地給業主發展種植業。」羅緒福說。
另外,三星村還有300畝土地即將進行土地整理。該怎麼利用?羅緒福表示:歡迎網友們建言獻策。
原標題:千年三星堆給你出題了—— 「搖錢樹」下,三星村該種點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