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三星堆給你出題了:「搖錢樹」下,三星村該種點啥?

2020-12-18 上遊新聞

四川農村日報消息,12月6日,《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牽手故宮博物院等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亮相央視舞臺,再次為三星堆圈粉無數。

背靠大IP,手執「搖錢樹」,三星堆所在村的文旅發展之路值得探究。

三星堆博物館外景。

廣漢市三星堆鎮三星村,北面鴨子河和古馬牧河涓涓流淌,馬牧河南岸原有三堆高出地面的黃土堆,它們均分布在三星村的地界內,這就是馳名中外的三星堆。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背靠三星堆古遺址這樣的大IP,三星村如何借勢發展文旅業呢?

12月14日,記者走進三星村時發現,就在三星堆古遺址旁,馬牧河沿岸景觀打造,村道、民居風貌改造,農家樂提檔升級等正在進行。村支書羅緒福介紹,經國家文物局許可,加上項目支持,三星村除進行景觀打造、風貌改造外,還將對500畝農田進行土地整理。

「要讓全村風貌有所改善,田間地頭有看點,讓遊客們在參觀三星堆遺址博物館以後,還願意在三星村駐足,甚至還能帶點農產品伴手禮回家。」然而,面對正在整理的首批200畝農田,羅緒福卻犯了難,「因文物保護需要,三星村種植環境不同於一般的村子,到底該種點什麼呢?」

出土文物青銅大立人像。

文物保護  寸土不能松

三星堆古蜀文明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每年都吸引著無數遊人的到來。然而,遊客雖多,村民卻沒有吃上「旅遊飯」:餐飲不上檔次,民宿只有一兩家,文創產品也缺少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裡,核心保護區 3.6 平方公裡,一般保護區 6 平方公裡,現在的三星村面積 7.18 平方公裡,將核心保護區全部納入進來。三星堆鎮組織委員田元介紹,按照國家文物保護的要求,核心區不能有工廠,老百姓翻修房屋等活動只能在原址修建改造;發展農業不能破壞考古文化層……

田元提及的「考古文化層」,指古代遺址中,由於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

正因為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的需要,三星村經濟發展普遍較為滯後。對此,三星村7組村民王昌傑深有感觸:「核心保護區內,耕地翻土不能超過30釐米,不能搭建農業大棚。老百姓只能種點糧食、蔬菜,加上人均耕地少,留守在家的村民年紀偏大,缺少增收渠道。」

三星堆遺址保護區。

文旅融合 村民很期待

今年5月,三星村按照最新規劃布局,主打文旅融合發展主題。羅緒福介紹,「三九大」(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是四川的名片,作為名片中的「三」,三星堆的文旅開發有很多文章要做,三星村將全力配合,在服從於三星堆文物保護及創建三星堆大遺址示範區的前提下,實現與三星堆文旅同頻共振發展。

10月初,三星村傳來一個消息:經村委會申請,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該村500畝土地整理項目,其中首批啟動200畝。通過田地調型,將小田調成大田,坡地改平地,以適合機械化作業,優化種植結構,將來還要培育地理標誌農產品。

不論是村幹部,還是當地村民,都認為這是個好事情。「老百姓盼望通過打造文旅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實現致富增收;另一方面,通過發展農旅融合產業,讓遊客在看過三星堆古遺址以後,還能在這裡親近農業」。羅緒福說。

「現在三星村提出文旅融合發展,我們村民盼了很多年了,希望這些項目能夠拉動旅遊,為村裡帶來人氣」。王昌傑說。

目前,在三星村的田間地頭,土地整理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羅緒福說:「土地整理以後,肯定不能夠再像過去那樣種一些傳統的糧食蔬菜。要優化種植結構,儘量挖掘土地的潛力,發展特色農作物,打造地理保護標誌農產品,同時為全村產業結構調整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村支書羅緒福。

農旅相加 如何「下金蛋」

三星村的土地,絕大部分都屬考古文化層。納入土地整理項目的這500畝農田,事先經過了國家文物局的勘探,並不屬於考古文化層,所以才能夠進行翻整。即便如此,羅緒福仍認為,還是應該繼續種植淺耕作物,不宜深耕,否則不利於當地考古文化層的保護。

「我是村支書,也是一個文保人。我告訴村民,要把三星堆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放在首位,一刻也不能放鬆。」羅緒福是三星堆博物館聘請的三星堆遺址義務文物保護員,獲得過四川「2019年度十佳遺產志願者」榮譽。

那麼,羅緒福提到的「淺耕」「深耕」是什麼呢?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李朝蘇表示:淺耕指耕地小於20釐米,深耕大於20釐米。大田作物目前採用的多是淺耕作業,比如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等,耕地20釐米就足夠了;而果樹、灌木、風景樹等,這類作物根扎得深,可能需要挖很深的坑,40-50釐米都有可能;對於中藥材、花草來說,一般不需要深耕,但是多年生的植株根系可能會扎得深一些。

「三星村秋冬季種蔬菜、小麥肯定沒有問題,花草也不錯,發展景觀農業也可行」。李朝蘇說,「栽種苗木、果樹,就要慎重考慮,根紮下去也可能會對考古保護層造成破壞」。

目前,三星村有意在首批200畝土地整理後,引進業主流轉土地發展小麥良種繁育,將請來川農大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村民的田地比較少,自己種植勉強維持生活,如果流轉給業主,土地流轉費 900元-1000元/畝,自己出去打工或從事第三產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為了支持全村文旅產業發展,老百姓都願意流轉土地給業主發展種植業。」羅緒福說。

另外,三星村還有300畝土地即將進行土地整理。該怎麼利用?羅緒福表示:歡迎網友們建言獻策。

原標題:千年三星堆給你出題了—— 「搖錢樹」下,三星村該種點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三星堆博物館官方授權 「沉睡千年」主題盲盒娃娃
    三星堆博物館官方授權四川文傳聯合出品的三星堆系列產品——"沉睡千年"盲盒,已在淘寶眾籌平臺「造點新貨」發布。「萌寶天團」盲盒裡有什麼?一起來看看吧。神秘古蜀三星堆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地處城西鴨子河畔。
  •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 古蜀文明展 新光三越 聯合報 金沙...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三星堆明明可深入研究,為何突然不往下挖了?專家:你看挖出的啥
    每一處遺址的發掘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盲目行動只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著名的三星堆遺址一直是眾人關注的對象。從它被發現開始,社會各地都在關注三星堆的發掘進展,三星堆明明可以深入研究,專家突然不往下挖了?面對各地的質疑,專家只說出了一句話:你看挖出了啥?
  • 三星堆裡挖出來的豬上熱搜了!跟「憤怒的小鳥」裡的豬一模一樣!
    四川日報記者 吳曉鈴綜合 新華社今天,三星堆的一隻豬上熱搜了!!!就是這一隻,你看它眼熟嗎?3000多年前的龍和鳳「長」啥模樣?龍和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吉祥喜慶的象徵。數千年來,它們一直以抽象的藝術形象出現在各種器物之上。那3000多年前的龍和鳳「長」啥模樣?7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廣漢聯合遺址考古成果。
  • 三星堆文物在臺首度完整展出 40%展品首度展示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帶你了解三星堆:為何三星堆這麼重要這麼出名?因為謎團太多
    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是目前發現的四川地區最早的先民活動的區域之一,有城牆、有房屋宮殿,有公共墓地,有祭祀坑等等,被譽為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現在遺址上建有「三星堆博物館」,有方便去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絕對震撼。「三星堆」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有三個土堆,類似星形分布,所以當地稱為三星堆,後來三個土堆被證實為殘缺的部分城牆遺址。
  • 三星堆再現重大發現!成都要想成為國際都市,廣漢回歸必不可缺!
    近日廣漢三星堆遺址附近再現 聯合遺址,此次發現再次充分的展現輝煌的蜀文化,說明蜀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此次發現使得三星堆周圍有必要進行區域性研究,這將是一次讓世界重新審視蜀文化的窗口。廣漢旅遊總體規劃廣漢古稱「漢州」是成都府的北大門,自古以來廣漢等地就是成都富饒之城,廣漢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及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地在這樣的基礎下,廣漢這片土地上誕生了5000千年的輝煌蜀文明。
  • 《三星堆》四登央視完美收官,功夫動漫開啟城市超級IP熱潮
    德陽城市超級IP《三星堆·榮耀覺醒》12月3日登陸央視第四次開播,在主角雲昊的帶領下,與觀眾們一同身臨其境的一步步揭開三星堆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紗。  四登央視 人氣火爆  《三星堆·榮耀覺醒》以三星堆傳統文化為核心,講述了主角三人云昊、蓋奇、天馬面對神秘詭異的謎團,互相幫助,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一步步地成長,並逐漸解開三星堆神秘符號背後埋藏的秘密的故事。
  • 三星堆的陶豬出土就走紅!網友:『』憤怒的小鳥『』裡微笑豬穿越了
    三星堆的陶豬出土就走紅!網友:『』憤怒的小鳥『』裡微笑豬穿越了 【三星堆的陶豬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8日公布,在三星堆周邊發現重要遺址——聯合遺址,此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和石器。
  • 三星堆遺址為什麼被禁止挖掘?考古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翻遍古籍,也找不到關於三星堆文明的記載,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顯現,也許是年代久遠,關於它的記載已經失傳了;或是當時還沒有產生文字。原因有很多種,可奇怪就奇怪在,三星堆文明發現了很多與華夏文明不相符合的文物。
  • 人境主角|考古繪圖30年 三星堆國寶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多來年,他幾乎畫遍了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所有文物,青銅神樹上引吭高歌的神鳥、青銅大立人所著華服、金杖上所刻的人臉、箭、魚身等信息,在他筆下纖毫畢現。有了照片,還要繪圖幹嘛?畫遍三星堆文物的羅澤雲,恰巧是廣漢人,老家就在三星堆不遠處。1986年,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發現,當地老百姓聽說挖到「寶貝」了,都跑去看熱鬧。那時還在上高中的羅澤雲出不來,還因此遺憾了好久。
  • 三星堆、金沙珍貴文物大展在臺灣拉開帷幕(圖)
    (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中國臺灣網1月19日臺北消息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三星堆和金沙博物館的珍貴文物飛越臺灣海峽,遠赴千裡之外的寶島聯袂展出。1月18日,由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省文物局和臺灣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新光三越百貨共同主辦的「神秘北緯30度線——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在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展館拉開帷幕。
  • 三星堆q版形象 - 德陽市人民政府
    「精美的青銅面具、神秘的縱目人像、精緻的青銅神樹……」說起三星堆,浮現在你腦海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三星堆,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謎語,或許暫時找不到標準答案,但是在對神秘的三星堆進行探索的時候,也能讓我們重溫那一段古老而輝煌的古蜀文明。
  • 人境 主角|考古繪圖30年 三星堆國寶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多來年,他幾乎畫遍了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所有文物,青銅神樹上引吭高歌的神鳥、青銅大立人所著華服、金杖上所刻的人臉、箭、魚身等信息,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有了照片,還要繪圖幹嘛? 畫遍三星堆文物的羅澤雲,恰巧是廣漢人,老家就在三星堆不遠處。
  • 三星堆為啥不挖了,這個遺址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估計大多數人都能說出前兩個詞的聯繫,李白寫過《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嘛,三星堆就是古蜀文明。南方絲綢之路估計沒有專門研究過的很少有人知道,但勉強也能猜個大概,估計跟四川、雲南那疙瘩有點關係。到於釋伽牟尼,就有點摸不著門了,如來佛祖是正經的印度人,他跟四川有啥關係?
  • 為什麼不挖三星堆遺址?
    這次發掘只是三星堆遺址冰川的一瞥,從到1942出版的研究書籍通常被稱為「廣漢文化」,「巴蜀文化」。這次發掘之後,沉寂了近直到在月亮灣進行了一次試挖掘,這次發掘證實了月亮灣和三星堆是一個大型遺址,初步推斷玉石器時代為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
  • 四川出土的三星堆遺址,驚現多件詭異文物,神秘面具為何至今無解
    而這個埋藏地下數千年且驚為天人的古墓也將悄然面世,那個令人惶恐的臉影也將公諸於世。古墓得以證實,傳言不攻自破,沒有所謂的「神靈嘆息」,而是真實的古墓穿風導致聲響,每當風雨之夜,山風伴隨著墓室之風湧向廣漢縣,其聲類似於「嗚咽之聲」,這和廣漢縣的地理位置緊密相關。臉影來源於墓室巨大銅像面具在光線下若有若無的折射影像,並非冤魂作祟。
  • 三星堆「青銅大立人」,手裡原來握的是什麼東西,至今困擾考古界
    這個發現在全球考古界轟動一時,而這個由三個土丘而得名的「三星堆遺蹟」也隨即聞名世界。三星堆詳細地演繹了一個文明行為從創造到問世到發展,到走向未來,隨後邁向沒落的一個詳細的全過程。但是出土文物的珍貴文物卻全是那麼的「骨骼清奇」,人不象人,獸不象獸,膽大浮誇,視覺效果撞擊力極強,如造型設計與眾不同的青銅人像、高深莫測的金子法杖、威勢冷酷無情的黃金面具、纖長的青銅大立人像等,很多人猜想三星堆或為「地外文明」。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珍貴文物,擁有 過多的不解之謎,但是越發懸疑推理,越發讓人招架不住,越發想要去研究,也許這也是考古學的風採之一。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6件(套)文物(8件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一級文物、5件文物複製品、1件文物仿製品)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頗具挑戰性。展覽開幕現場與「三星堆」考古現場的直播連線,更揭秘了考古一線的工作方式。
  • 三星堆發掘的7個神秘符號,記載了外星人的秘密,是真是假?
    這次挖掘讓三星堆遺址出現在人們的眼中,但當時只是小範圍地勘察,並沒有什麼技術條件去檢測當時的出土文物的年份,還有墓葬的具體情況。直到1980年,政府再次開始組織這場發掘行動才讓人知曉,這竟然是一座來自千年的古城遺蹟。這時候所有人都被震驚了,因為出土的文物根本不像是來自地球的產物,其中關於青銅器的數量更是史無前例。這一次的發掘行動也被稱為堪比兵馬俑的第九大奇蹟,人類二十世紀最偉大考古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