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要控油
吃烤肉擔心攝取過多脂肪
放完假要開始減肥大作戰
生怕不注意肥肉就長肚子上了
下面這幾種「含油大戶」
因為把脂肪吸收到澱粉內部
往往被人們忽略,如果當成主食來吃
每一口都相當於在喝油!
5類「含油大戶」主食
1:炒飯類
原本大米飯的熱量並不高,每100克米飯的脂肪含量只有0.2%,可是加入油鹽等調味品,做成油光滿面的炒飯之後,脂肪含量會大大增加,升高至6%~8%。
同樣吃一碗半斤左右的炒飯,要比普通米飯多吃進去100~200千卡熱量。
2:炒餅、炒粉、炒年糕
跟炒飯一樣,炒餅、炒粉、炒年糕的脂肪含量也在5%~8%左右,相對於原料來說脂肪含量也翻了幾十倍。
而且在烹飪時,廚師會放大量的油為了避免粘鍋,無形中又增加了長肉的風險 。
3:起酥麵包
說起「起酥」這個詞,讓人立即就想到會用到不少的植物油、糖類,而這些調味料也正是脂肪的大戶,尤其是我們吃起來口感越好的,其中的脂肪也就會越多。
而那些脂肪含量少的,也就是只有口感又粗糙又幹的雜糧麵包了。
4:麻團、麻花、油條
這些都是咱們中國傳統特色的小吃,很多人不僅僅是把它們當做早飯的一種,還把它當成每頓飯的主食。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
可以非常認真的告訴你,如果你經常這樣吃,只會讓你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差。
油條中含有大量的油,當我們吃的時候越感覺香脆,吃進去的油也就會越多,無疑會越吃越胖。
另外,還有可能會因為大部分的油條中都會添加鋁的成分,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痴呆的發生危險。
5:麻醬燒餅、油餅
油酥燒餅吃起來脆脆的,香香的,這都是源於其中大量的植物油,或者是動物油。
即使是你添加少量的油,都做不出這個效果來。
只有在大量油的基礎之上,才可以做出酥軟誘人的效果,人們才會紛紛來購買。
但對於我們來說,吃一口就等於吃進大量的油,只會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
對主食的認識誤區
有人認為人類吃了幾千年的主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以多吃菜,少吃主食。
還有人認為吃主食會增肥,而以多吃蔬菜來代替主食可以達到減肥的效果。
事實上,致人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攝入的能量多於消耗的能量,而不是攝入主食。
相反,如果只吃蔬菜,很難產生飽腹感,就會進食更多的蔬菜,這個過程也是攝入多餘能量的過程,就有可能導致肥胖。
並且,只吃蔬菜不能滿足人體營養所需,不能提供五穀雜糧所能提供的穀氨酸等多種胺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反而會引起一些疾病。
主食是不可取代的
國人餐桌上,主食的地位無可取代。可是近年來,關於主食的種種負面傳聞不絕於耳。
有人把肥胖和慢性病歸罪於麵食、米飯等主食。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經消化後分解成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熱能,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絕大部分能量都來源於此。
因此,主食是一定要吃的,但我們要學會聰明的吃。
怎麼健康吃主食
1:粗細搭配,主食選擇多樣化
現代人大多偏愛精米精面,而有些人則返璞歸真選擇粗糧。最合理的應該是粗細搭配,不能偏向其中一種。
米麵經過精細加工後,大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損失掉了,蛋白質含量也低,膳食纖維損失更大。
這樣就需要在膳食中補充粗糧、豆類和薯類來彌補精白米麵中損失了的營養成分。
因為豆類中豐富的賴氨酸可以與米麵互補,粗糧未經過碾磨加工,可以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
2:不過量食用粗糧
不過,過量食用粗糧,也有可能吃出問題。
有的人平時吃的粗糧是細糧的幾倍。事實上,粗糧的核心是糧,都含有熱量,吃太多粗糧,熱量過多就會發胖。
另外,粗糧中的某些成分會阻止其他營養素的吸收,有可能把某些微量元素帶走。時間久了,有可能造成營養不均衡。
可能有人會說,粗糧口感太差,難以下咽。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粗細糧搭配來解決,如綠豆粥、大米粥、小米粥、八寶粥等,都是很好的將粗細糧結合的例子。
3:主食宜清淡
按照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應該是清淡的主食搭配豐富的菜餚。
然而,眼下卻是幾乎每種主食都帶有油、鹽或者肉,比如蔥花餅、炒米飯、餡餅、肉餅、肉絲麵條等。
雖然是使得主食更加豐富多彩了,但是這樣會攝入更多的油鹽,給身體各器官帶來更大的負荷,反而不利於健康。
4:主食宜選擇血糖指數低的食物
大多數人所喜愛的精白米麵、餅乾、蛋糕等即是血糖指數高的食物。要降低血糖指數,應該注意搭配粗糧,比如糙米、全麥麵粉等。
5:吃粗糧要因人而異
消化功能較差的老年人、胃腸功能不強的兒童應該少吃粗糧,如果要吃,就要將粗糧細吃;
中年人,尤其是長期坐辦公室的、面對電腦的、應酬較多的,要多攝入粗糧;
胃、腸潰瘍及急性胃腸炎患者,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腸炎患者,要少吃粗糧。
減肥不需要那麼辛苦
找好方法、用對地方
吃對主食才能輕鬆享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