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直有個段子:「喜茶「表面上」看是新式茶飲公司,但「實際上」卻是一家「靈感無限的創意公司」」。
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沒有喜茶玩不了的。
從2012年默默無聞的江門皇茶,到如今遍布全國;從蛋糕奶茶到手打椰椰;甚至跨界設計,以及周邊衍生。
喜茶早已變成一家「不正經」的奶茶店。
喜茶,戳中了年輕人的方向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而言,喜茶一旦出新款,絕不亞於愛豆偶像出專輯般狂熱。大家購買它都有各種目的:搶先試新口味、打卡發九宮格在朋友圈......
曾經有個梗:如果你愛我,就給我買一杯喜茶吧。可見喜茶在年輕人中的地位有多高。
它究竟是什麼時候給大眾留下如此之深的印象,讓大家提起奶茶都會第一個想到他?
實際上,年輕人如此熱衷於喜茶,終其原因不過三個:喜茶專注本身產品,喜茶的年輕品牌形象,喜茶腦洞大的營銷推廣。
喜茶玩起花樣
如萬花筒般層出不窮
如何讓大家熟知,並記住喜茶,這是一個品牌面臨最大的問題,因此他們在設計上下足功夫。
別具匠心的主題
首先是喜茶門店裝修風格,整體設計迎合當代年輕人喜歡的現代主題,裝潢以簡約,充滿活力為主。
但又會把茶文化中的禪意、靈感元素等體現到細節中,即現代元素與禪意、靈感的相結合。
甚至還結合不同的主題去對其進行裝修。
譬如之前祖國70周年的國慶節,喜茶非常應景地將LOGO變成中國紅,經典的中國紅與現代元素搭配,復古感和時代感一下就被烘託出來;
又或者最新的永慶坊門店。整體裝潢設計融合傳統建築特色與廣東茶文化,在嶺南騎樓茶館內,打造得閒飲茶主題。
如今,喜茶的空間設計美學也遍布全國,可以說是做到了「千店千面」。
極具美學的包裝
當然,喜茶的平面設計美學,可不止是沉浸在門店設計。
譬如廣州永慶坊店的最新主題「五條人演唱舞臺」,喜茶結合主題,在包裝設計上融入了五條人的專屬元素。
拖鞋、霓虹燈......那股屬於五條人,獨特的「土酷「風格在包裝上呼之欲出。
via.喜茶
看當壁紙的海報
而在喜茶的所有設計中,他們設計的海報當屬我的最愛了。
懷舊的錄音機、復古大襯衫配上紅色的大字「喜茶吃瓜公司」,讓人一秒回到港風時代。
為了宣傳六一節新出的奶糖波波,喜茶利用童年零食代表大白兔奶糖,藍白線條紅字體,經典配色,隔著屏幕都仿佛能聞到奶香味。
喜茶設計出的每一張海報都充滿情調,就算是拿來當手機壁紙也都不過分吧!
「萬物兼容」的品牌
此外,一個品牌要做到長期被受眾喜愛,推廣運營更是不能少。喜茶在這方面同樣加足馬力。
喜茶會根據季節、節日、實事熱點進行創意推新,帶給消費者持續不斷的新鮮感和驚喜。
譬如結合上半年的地攤經濟,推出阿喜茶攤;為中秋節推出中秋禮盒,其包含「奶茶波波流心月餅」,打造「可以喝的月餅」等主題活動;
除此之外,喜茶還利用了當下最熱門的一種運營模式——跨界聯名。近3年裡,喜茶就跨界聯名了54個品牌。
與老字號點都德聯名推出的「飲啖茶,食個包」 ,將粵式名點糯米雞裹進了喜茶軟歐包中,創新與經典結合,打造新式吃法;
與廣州大劇院聯合,策劃一場與戲迷們近距離接觸的交流會,邀請大家「嘆喜茶,睇大戲」,將本地文化與當代文化融為一體,讓年輕人更加容易接受舊文化;
喜茶甚至走出國門,漂洋過海,尋味到新加坡站,搭檔家喻戶曉的老字號美珍香,成功在新加坡站穩腳跟;
此外,喜茶的合作方除了有食品品牌,它還跨界聯名了國潮服飾、潮流運動等品牌。
譬如前段時間,喜茶就將多肉葡萄紫融入科技感,與運動品牌adidas,一同復刻出充滿千禧年Y2K風格的運動鞋,獨特的外形惹得球鞋愛好者大喊:想擁有!
無論是從門店環境,又或是產品相關包裝等等方面,喜茶都利用了當代人的審美,設計出符合當下流行的潮流元素,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讓人好奇的問它一句:這是想做奶茶界的Supreme嗎?
此外,喜茶與年輕人用戶互動還在繼續加足馬力。例如根據當下流行的港風元素衍生出周邊手機殼等等,這些都是喜茶在豐富品牌的主力。
它一邊與傳統文化合作,喚醒舊文化,另一邊又將腦洞創意發揮到極致,做到引領年輕群體消費潮流的同時,又喚醒老一輩人的記憶。
在我看來,喜茶並不是做一款產品,而是在做一種文化。換句話講,或許喜茶已經做到第一,畢竟其品牌「老少通吃」。
「 一口難忘」的產品
玩法足夠吸睛,產品是品牌的最基本,喜茶當然也不能忽視。
喜茶堅持以產品取勝,圍繞「靈感之茶」的理念,不斷推出符合當代年輕人喜愛的產品。
製成果茶也不輸口感,譬如芝士莓莓、芝士芒芒等茶品,贏得年輕人的心,實屬正常。
via.喜茶
不僅如此,喜茶還經常升級產品,研發出更多適合大眾的飲品,譬如後期產品「芝士茗茶」、「波波家族」、「喜茶熱麥」等系列。
不難看出,在喜茶的發展中,產品也是重中之重。
喜茶最基本的堅持便是從味道出發,做好產品自身。這樣的品牌理念自然也能引來大批人的喜愛。
via.喜茶
喜茶,推崇「喝茶」也能酷
在這個物質越來越充足的時代,消費者評判事物的標準發生了巨大改變。購買行為從「東西好不好」變成了「我喜不喜歡」。
因此喜茶在向年輕一代傳遞「喝茶也能酷」,審美絕不可缺,而喜茶就是了抓住這個點,賦予了品牌更多內涵與驚喜。
看似「城會玩」,實際只是從產品到設計、跨界,再到尋味周邊衍生產品,每一個環節,對於喜茶來說,都是一個靈感詮釋的過程,也是喜茶在以年輕人的方式與其交流。
這些種種都表現出喜茶內在的活力和創造力。
社交媒體上,喜茶顯然為活躍在社交平臺上的甲乙丙丁們供足了話題。
無論是在朋友圈的一贊一評間完成社交閉環也好,還是在微博上不斷湧現新話題,讓大家找到新的「喜茶朋友」也好。
都反映了喜茶不僅視自己為新式茶飲,更試圖融入年輕人生活的心思。
當一個產品突破了產品本身,並成功建立他的一套社交屬性時,或許它就可能成為爆品。
就好比當年腦白金主打「送禮就送腦白金」,或是至今也沒被人玩膩的王者榮耀,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