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時代的到來,手機、電腦等電子化設備的普及,給大家帶來便捷的生活和信息同時,也給很多人帶來了不少苦惱,頸腰椎疾病也隨之變的比以往更加常見。
所以,大多數人,一旦出現頭暈,首先想到的便是——頸椎病。
首先來看看頸椎病的種類:
神經根型頸椎病
①早期症狀為頸部疼痛、僵直;
②上肢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具體表現為沿著受壓迫神經的走向成放射性。嚴重時感覺上肢沉重、乏力、握力減退,或有時可出現持物墜落感。
③當姿勢不正確時,患部區域會發生強烈的放電樣銳痛。
脊髓型頸椎病
①下肢多有麻木、沉重感,行走時感覺雙腳像踩在棉花上。
②上肢麻木疼痛,雙手無力不靈活,難以完成諸如寫字、系扣、引針、持筷等精細動作,並伴有持物易落的時候發生。
③軀幹部會出現感覺異常,如常感覺胸部、腹部、或者雙下肢有被捆綁的感覺。
交感型頸椎病
①常伴有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
②耳鳴、耳堵、聽力下降;
③鼻塞、口乾、聲帶疲勞等;
④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噯氣等;
⑤心悸、胸悶、心率變化、心律失常、血壓變化等。
椎動脈型頸椎病
①伴有發作性眩暈、眼震、復視等;
②也會出現噁心、嘔吐、耳鳴或聽力下降;
③嚴重時再某一特定位置,可發生下肢無力猝倒,但意識清醒。
食管型頸椎病
此類患者再吞咽時會有阻梗感,甚至出現吞咽困難。這是由於頸椎問題壓迫食管後壁,引起食管狹窄或者時骨刺形成速度過快,刺激食管周圍組織所致。
無論哪種類型,都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痛楚也會影響生活和工作,之所以症狀不同無非就是淤堵、壓迫造成供血不足所導致。無論身體的哪個位置都有毛細血管,我們肉眼是看不見的,在醫學上被稱為微循環,而微循環一旦發生障礙會引發人體400多種疾病和33種腫瘤,被稱為「萬病之源」。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要警惕頸椎病,它不能不防,更不能不治。儘早檢查,及時、科學的預防和治療才是頸椎病最關鍵的!怎麼辦?
注意:每個人的病情、體質不同,方法也因人而異,一定要在專業的指導下使用以下方法,避免不良反應,切不可私自盲目使用,否則後果自負!
1、「頸椎病」用臭梧桐根湯,生活如常!
注: 臭梧桐根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瘴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莖、葉含海棠素、刺槐素等黃酮甙類,此外尚含有生物鹼、葡萄糖甙等,有明顯的降厭、鎮靜、鎮痛作用。
配方及用法: 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取臭梧桐根30~60克,體質好、症狀重者用量可大些,反之則小些。水煎取汁,每日服2次,5天為1療程,同時配合臥床休息、頸部保暖等措施。
2、粗鹽+生薑+蔥段
這個方法很簡單,準備5斤粗鹽,一大塊生薑(最少100克),一顆蔥白,紗布袋子。把生薑和蔥白切片,把鹽放進鍋中反覆翻炒,等到顏色泛黃的時候,放入切好的蔥姜,繼續翻炒十分鐘。炒好之後,把蔥姜檢出來,然後把粗鹽裝進布袋子裡(用毛巾也可以),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生薑可以反覆使用2到3次,蔥白只能用一次。生薑和蔥都具有驅寒散瘀的作用,配合加熱的粗鹽外敷頸椎,能夠很好的緩解酸痛感。早晚兩次,連續外敷一個月,頸椎病可以好轉。
生活中注意:
1、患有頸椎病的患者在平時一定要避免風寒潮溼,尤其是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注意別受風寒吹襲。因為風寒會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溼阻礙皮膚蒸發。
2、要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另外還需要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幹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
注意: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的,切勿盲目使用!否則後果自負!
要遵循治病為主,方法為輔的原則,才是正道,再就是要堅持。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注意: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