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Materials Today:納米酶的構效關係

2020-12-15 澎湃新聞

【科技前沿】Materials Today:納米酶的構效關係

2020-10-2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納米酶 Nanozymes ,作者納米酶

納米酶 Nanozymes

推送關於納米酶的研究動態

近年來,納米酶研究的興起和發展為模擬酶領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2007年,閻錫蘊院士團隊發現Fe3O4納米顆粒的類過氧化物酶活性後,「納米酶」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自此,納米酶領域在短短十幾年間形成、發展並壯大,迄今為止全世界有300多個研究小組積極從事該領域的研究(圖1)。

圖1 截止2020年5月底關於納米酶的文獻發表數量,數據收集自web of science

納米酶是一類本身蘊含類酶活性的新型納米材料,具有和天然酶類似的催化活性和酶促反應動力學。相較於天然酶,納米酶成本低、穩定性好、易於大量製備和改造,具有取代天然酶的潛力。目前,已有研究報導發現、合成了多達近千種納米酶,並廣泛應用於分子檢測、環境治理和疾病診療等領域,展現出納米酶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儘管納米酶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學界對絕大多數納米酶的催化機制仍缺乏系統性的認識,這阻礙了高催化活性、高選擇性的理想納米酶的設計。因此,深入理解納米酶的催化機制對於高效實用納米酶的理性設計至關重要,是納米酶研究領域迫切需要攻克的核心科學問題。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閻錫蘊院士團隊在Materials Today雜誌(IF = 26.416)發表了題為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Nanozymes: Inspirations for De Novo Design of Nanozymes 的綜述文章。該綜述回顧了過去十餘年納米酶結構和關係的研究,針對納米酶結構和活性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系統性歸納、分析和總結。全面闡述了影響納米酶活性的關鍵因素,梳理了納米酶結構與活性之間的關聯模式,並為未來納米酶的理性設計和從頭合成提出了合理設想,為進一步拓展納米酶的生物醫學應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由於納米酶大多屬於異相催化劑,其催化活性多由其表面豐富的活性位點來控制。因此,與表面位點密切相關的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納米酶的催化行為。文章首先討論了納米酶的尺寸、形貌、晶格、結構組成、表面電勢和修飾等結構特點對納米酶活性的影響(圖2)。

圖2 納米酶結構和活性之間關係示意圖

例如,在納米酶表面修飾基團可以通過增強其與底物的結合力來提高催化活性。然而,過多的表面修飾有可能阻礙納米材料與底物的相互作用,降低納米酶的催化活性。通過合理調節納米酶表面修飾基團的類型和密度,可以有效地調控納米酶的類酶活性。

大量研究,通過降低納米酶的尺寸、增大其表面積及表面積/體積比,促進具有催化活性原子的優先暴露及懸空鍵數量的上升可以促進納米酶與底物結合,從而使納米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上述調控手段雖然思路不同,但其核心目標均是提高納米酶活性位點的暴露程度及其與天然酶活性位點結構的相似程度。通過這種思路,研究人員已合成和篩選出了一系列具有優異催化性能的納米酶。其中,模擬天然酶活性中心的結構和酶促微環境來改造納米酶,被證明是提高納米酶活性的優選策略。

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文章對納米酶的理性設計和從頭合成進行了展望分析,作者認為未來納米酶設計最有可能的前瞻性思路如下:(1) 明確類酶活性與暴露表面之間的關係,提升納米酶的設計的精確性和效率;(2) 通過在納米酶合成體系中引入多肽或其他生物材料,模擬天然酶的微環境或活性位點結構;(3) 利用多組分材料(如貴金屬、石墨烯、聚合物、氧化物等)之間的協同效應,構成複合型納米酶材料;(4) 多功能環境刺激響應性元件的引入也將為納米酶的設計提供新思路,為進一步改善納米酶的類酶性能提供可能。

闡明納米材料的結構特性與酶活性之間的關係在納米酶的開發和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基於對納米酶構效關係的系統性理解,人們將有望對納米酶的多樣化類酶活性進行靈活調控。同時,精確設計的納米酶結構也可以為機理研究提供更清晰的實驗模型,並將拓寬納米酶在疾病治療等領域的應用。

該綜述論文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Materials Today上,其中,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閻錫蘊院士、範克龍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卓然博士、博士生張若飛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先導專項、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9702120303011

撰稿:範克龍課題組

校審:劉淑傑、徐風梧

編輯:徐庚辰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納米酶」

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主辦的

「第十八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

將於2020年11月15-18日

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

歡迎全國各研究機構、高等院校

和企業的科技工作者參加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技前沿】Materials Today:納米酶的構效關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技前沿】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
    【科技前沿】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2020-12-1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組裝單位點納米酶可用於腫瘤特異性擴增級聯酶促療法
    自組裝單位點納米酶可用於腫瘤特異性擴增級聯酶促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2:42:09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Yanli Zhao等研究人員開發出自組裝單位點納米酶,可用於腫瘤特異性擴增級聯酶促療法
  • 超聲醫學科邱邐教授醫工交叉學科研究團隊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納米材料基的仿酶製劑在不同的生理環境中具有比天然酶更優異的催化性能和選擇性而備受關注。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MOF)已成為設計仿酶製劑最有潛力的材料之一,由於其具有分子/原子級催化中心、高孔隙度、大比表面積、高載荷能力和均勻結構。本研究重點介紹和評述了設計MOF基仿酶製劑的最新進展,包括其製備方法、複合結構、理化特性和聯合光/聲動力生物醫學應用。
  • Materials Today Nano:生物質納米材料助力高安全金屬鋰電池
    近日,清華大學張強教授、北京林業大學袁同琦教授、北京理工大學黃佳琦研究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Maria-Magdalena Titirici合作,受邀在Materials Today Nano上發表了題為 「A review of naturally derive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 當納米銀「黑科技」遇上水杯,希諾前沿技術滿足消費者需求
    近日,希諾以科技為產品賦能,正式推出納米銀真空杯,首先聚焦人們使用飲水容器時的痛點 -- 潔淨問題,用黑科技材料來消解痛點。以20年的積累為品質基礎,以前沿技術激發銀的優點,令希諾納米銀真空杯成為別具一格的健康飲水容器。  當納米銀黑科技遇上水杯  水杯常用卻不一定乾淨,杯中的殘留物容易滋生有害菌,讓水杯更「潔淨」是消費者所關心的,更是水杯品牌的課題。
  • 新型鐵蛋白納米酶載藥系統新藥研發的納麼美科技獲3000萬元天使輪...
    7月13日消息,南京納麼美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海松醫療基金管理的醫療創新基金獨家投資。  南京納麼美科技有限公司CEO孫國明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納麼美與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對鐵蛋白納米酶載藥系統的聯合開發,開展臨床實驗研究的持續投入,以及鐵蛋白納米酶載藥系統臨床批件的申請。
  • 科學家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
  • 我國科學家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 生物物理所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 【通海講堂】第61期:面向生物催化的酶分子進化
    生物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酶是生物製造過程的核心「晶片」,也是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命脈所在。12月4日,由校長辦公室、教務處、學工部、校學術委員會主辦,生物工程學院承辦,面向本科生打造的高端學術講座「通海講堂」第61期暨「學校首屆十大學術進展」系列講座「面向生物催化的酶分子進化」在奉賢校區通海廳舉行。
  • 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該工作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國家納米中心等在自組裝納米材料構築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研究中...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與施興華、王會課題組,聯合北京化工大學王振剛課題組、清華大學教授劉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組裝催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ofactor-free oxidase-mimetic nanomaterials from self-assembled histidine-rich peptides為題,在線發表在《自然-材料》上(Nature Materials,2020,DOI: 10.1038/s41563-020-00856-6)。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氧化石墨烯納米片在模擬土壤中的...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周啟星教授團隊對氧化石墨烯納米片在模擬土壤中的浸出及其對微生物群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These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geochemistry.
  • 含有「前沿科技成分」的面膜是真神奇還是噱頭?
    化妝品界的黑科技成分越來越多,「諾貝爾獎成分」「納米王子」「自由基殺手」「抗衰老納米金」……近期,富勒烯、石墨烯、黃金等「高大上」成分火了。「6·18」前夕,在明星成分富勒烯和石墨烯加持下,某品牌面膜15分鐘爆賣7萬盒。這些打著「前沿科技成分」概念的化妝品功效幾何?是否安全?是真神奇還是噱頭?
  • 北京大學侯仰龍《Science》納米酶「解鎖」腫瘤微環境,強化治療
    【科研摘要】納米酶作為模仿天然酶樣活性的人工酶,在癌症治療中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然而,設計在腫瘤中精確發揮其活性而不對周圍正常組織產生脫靶毒性的納米酶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作者開發的這種納米酶不僅具有光熱特性,而且可以在TME的刺激下有效產生活性氧。此外,該納米酶還在近紅二區的螢光成像和用於體內可視化跟蹤的磁共振成像中顯示出顯著的成像性能。聯合療法對乳腺癌的治療效果顯著。
  • 可溶性有機納米聚合物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4月9日, 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黃維院士和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教授解令海團隊在有機納米聚合物領域取得突破,研究成果以《
  •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骨膠原蛋白——紫薇納米膠原蛋白護膚系列,密集修護重建肌膚保護網
    納米膠原煥膚水130mlNM Collagen Regeneration Water激活細胞新生平衡肌膚油脂分泌使肌膚全面恢復最佳狀態納米膠原修護面霜 50gNM Collagen Repair Cream鎖住肌膚膠原蛋白源源不斷注入水分與營養令肌膚絲質順滑
  • 水下持久氣泡輔助飛秒雷射微納米雙尺度複合織構
    基於超快雷射尤其是飛秒雷射,已成功研發的技術包括:3D微/納米製造技術、大縱橫比加工技術、微納米雙尺度複合織構化技術,新型材料合成技術等,這些技術已經應用在生物晶片及高功能光子、電子微/納米器件製造中。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水下持久氣泡輔助飛秒雷射微納米雙尺度複合織構化工藝。此種工藝能產生具有尾部的同心圓狀毫米級宏觀結構。
  • 2021電子科技大學臨床藥學考研經驗指導分享
    酶抑制酶誘導。然後藥動學模型:一級與零級消除肯定是重點,然後之後對應的各種概念,生物利用度等。第三章:受體相關的各種概念,各種名詞解釋: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繼發性反應等等。受體的特性。藥物的構效關係與量效關係這一節經常考選擇題:激動劑、部分激動劑等。量效關係也要了解效價之類的。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了解一下,記一下後面耐受性、抗藥性等概念。
  • 即構科技蔣寧波:服務思維推動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與延展
    即構科技聯合創始人蔣寧波♪ 作者|芥末堆 冷冷♪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在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即構 · 教育科技卷:和合共生」的專場上,即構科技聯合創始人蔣寧波發表了題為《服務思維推動技術在教育行業的應用與延展》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