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聯AM620 M.2 2242固態硬碟評測:精巧身材也有不俗性能

2021-01-17 比肩數碼秀

固態硬碟對於電腦性能的影響可謂是立竿見影的,無論是程序啟動還是遊戲加載速度,都遠比機械硬碟的要快,大幅縮短數據傳輸所需的時間,系統更是幾秒即可完成加載啟動,對性能的提升在實際使用當中能被明顯感知到,使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憶聯作為一個OEM級別的品牌,它雖然沒有傳統消費級品牌的名聲響亮,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具備技術底蘊,憶聯AM620固態硬碟採用2242尺寸規格,搭載慧榮主控與鎧俠快閃記憶體顆粒,走PCIe 3.0x4通道支持NVMe最新協議接口,接下來聊聊這款固態硬碟的實際表現。

憶聯AM620固態硬碟採用標準M.2 2242尺寸規格,固態硬碟採用單面布局設計,正面是產品信息的貼紙,貼紙下方是主控晶片以及快閃記憶體顆粒。

固態硬碟背面並沒有任何的電子元器件,僅有一塊條碼貼紙,這款憶聯AM620固態硬碟目前共有四個容量版本,分別是128GB、256GB、512GB以及1TB版,小酥手上這款固態硬碟的容量為128GB。

接口方面,這款憶聯AM620固態硬碟採用標準M.2接口支持NVMe 1.3傳輸協議,走PCI-E Gen 3.0 x4總線通道,官方公布(512GB版)讀取速度可達2100MB/s,而寫入速度可達1200MB/s,實際的讀寫性能等下會有詳細的測試。

接下來看下用料方面,撕掉正面的標籤貼後可以看到固態硬碟的主控晶片以及快閃記憶體顆粒,由於2242規格的PCB面積比較小,所以整體的布局比較緊湊,這款憶聯AM620固態硬碟搭載慧榮的是SM2263ENG主控晶片。

搭配南亞容量為128MB DDR3L緩存顆粒,快閃記憶體顆粒編號為TH58LJT0T24BADE,是鎧俠(原東芝)原廠96層堆疊BiCS 3D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單顆快閃記憶體容量為128GB,在核心用料上與市面上其他同類產品基本相若。

2242規格的M.2固態硬碟主要是面向筆記本電腦等設備,因為這類設備的內部空間捉襟見肘,如ThinkPad T480隻能安裝2242規格的固態硬碟,所以在升級更換前先看看主板支持哪種尺寸規格的固態硬碟。

目前市面上支持NVMe傳輸協議的2242規格M.2固態硬碟確實很少,一般來說,固態硬碟的PCB面積越大可容納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越多,就能做更大的容量,在讀寫速度上也有差異。

接下來是上機實際測試環節,小酥這次將其安裝在筆記本電腦主板上,應該不存在性能瓶頸的問題,目前大部分筆記本電腦主板同時兼容2242、2280兩種規格,而臺式機主板同時兼容2242、2260、2280三種規格,事前要了解主板支持哪種尺寸規格。

同時需要注意主板M.2接口支持哪種協議,有的主板即便配備了M.2接口,但走的是SATA總線,與PCI-E的傳輸性能截然不同,固態硬碟的安裝過程非常的簡單,安裝時必須要保證螺絲已被擰緊,然後就是為固態硬碟進行初始化和分區操作,小酥這裡不再贅述。

其實固態硬碟的安裝操作可謂是零門檻,不過比較麻煩的是數據的遷移,需要將原硬碟的數據遷移新的固態硬碟裡,畢竟習慣了原系統上的軟體或者設置,而大部分筆記本電腦主板上只有一個M.2接口,這時就需要其它設備來輔助遷移數據。

在本次測試過程中,將這款憶聯AM620固態硬碟作為從盤使用,首先用CrystalDiskinfo來查看這塊固態硬碟的基本信息,其工作在PCI-E 3.0 x4的傳輸模式下,支持NVMe1.3傳輸協議,實際可用容量為119GB,剩餘的部分容量用於OP空間。

先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基準性能測試,這款憶聯AM620固態硬碟(128GB)順序讀取速度達到1663MB/s以上,而寫入速度為572MB/s,速度表現中規中矩。

而CrystalDiskMark的讀寫測試結果與AS SSD測試結果基本一致,一般來說,相同型號的固態硬碟,容量更大SLC Cache空間也更大擁有更快的讀寫速度,由於小酥手上的這塊是容量128GB的固態硬碟,所以它讀取性能要低於512GB版的2100MB/s。

相信各位大致了解其讀寫性能,由於這個128GB容量版本的讀寫性能相對較弱,小酥建議選擇256GB以上容量版本的,接下來使用PCMark8來測試固態硬碟的性能,這個軟體更能準確的反映出其綜合性能,硬碟讀寫性能單項分數為5033分。

最後測試這款憶聯AM620固態硬碟在讀寫數據時實際溫度表現,通過持續寫入數據並記錄期間的運行溫度,測得主控晶片最高溫度只有58℃,而且全程並沒有出現因過熱掉速的情況,完全不需要散熱片來輔助降溫。

總評

憶聯AM620作為一款面向OEM市場的M.2 2242固態硬碟,它搭載了慧榮SM2263ENG主控晶片,搭配鎧俠(原東芝)原廠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組合,在核心配置方面與市面上其它同類產品相若,從幾個實際性能測試結果來看,其讀寫速度的表現屬於中規中矩,其實對於2242規格的M.2固態硬碟來說,讀寫速度普遍並不算高,持續讀取能達到2GB/s已經屬於高水準了,再加上小酥手上設為是128GB版本,個人建議選擇容量更大的版本,讀寫速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固態硬碟#

相關焦點

  • 影馳HOF 512GB PCIe M.2固態硬碟評測
    對HOF 512GB PCIe M.2固態硬碟進行稱重,46.5克總重當中,有高達39.1克來自散熱片。大體積的散熱片可以吸收NVMe固態硬碟高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減緩晶片溫度上升速度,降低因過熱而影響性能情況的發生。
  • SATA固態硬碟的性能真的不夠用麼?鎂光1300固態硬碟 評測
    一、前言 蘑菇又開始撿垃圾了,這次沒有撿顯卡,而是撿了一塊固態硬碟,鎂光的1300 鎂光的1300,M2接口,SATA協議,2280規格主控是馬牌,有緩存,顆粒是鎂光的96層3D TLC。
  • 白菜價換個心裡舒坦,奧睿科迅龍固態硬碟評測
    用了這麼久,今天也對奧睿科迅龍V500 1T固態硬碟做一個評測分享。開箱曬物:標準2280設計奧睿科迅龍V500 1T固態硬碟包裝依舊具有濃厚的家族風,藍白主色調。正面除了產品的渲染圖外還有兩點值得一說。
  • 三星980 PRO NVMe M.2固態硬碟獲卓越產品獎
    其中,三星980 PRO NVMe M.2固態硬碟榮獲2020年度卓越產品獎,作為行業標杆,代表同類產品最高殊榮。三星980 PRO NVMe M.2固態硬碟是三星品牌存儲2020年推出的旗艦級產品,該產品亦是三星品牌存儲旗下,首款全面支持PCIe4.0協議的高性能固態硬碟。
  • M.2固態硬碟怎麼選?小編用年度橫評為你解答
    2017年以來,NVMe協議固態硬碟發展迅速,新產品呈出不窮,大有取代SATA協議固態硬碟之勢。  與SATA協議固態硬碟不同,NVMe固態硬碟的的讀寫速度不會受到接口限制,這導致了不同產品的讀寫速度和價格的差異非常大,所以為了讓大家直觀的了解不同品牌NVMe固態硬碟的差異,ZOL策劃了此次年度固態硬碟橫評項目。
  • 穩坐高端 鎧俠(原東芝存儲)EXCERIA PLUS固態硬碟評測
    而在DIY硬體不斷升級過程中,硬碟作為用戶感知最深的硬體產品之一,其速度表現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你的電腦是否流暢。特別是在NVMe PCIe協議的固態硬碟普及後,大家對於固態硬碟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本站收到鎧俠EXCERIA PLUS系列固態硬碟,說到鎧俠,其實它是快閃記憶體領域的龍頭東芝存儲改名而來。
  • 東芝RD500的正宗傳人:鎧俠RD10固態硬碟評測
    今天要評測的固態硬碟是來自鎧俠(原東芝存儲)的EXCERIA PLUS,又名鎧俠RD10。它是東芝存儲改名鎧俠之後RD500的正式接班人,提供500GB、1000GB和2000GB三種容量選擇,保修期限5年。鎧俠RD10使用了一顆TC58NC1201GST主控,具備8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支持PCIe 3.0 x4接口。
  • 石破天驚 三星840 PRO固態硬碟評測
    關於這款三星840 PRO固態硬碟的特性筆者在這裡要再做個簡短的闡述,雖然我們已經在此前的840的評測中介紹的已經很詳細了,兩款產品的差別基本上只有固件和快閃記憶體不同(當然還包括性能、容量和價格),但顯然,高端玩家對「PRO
  • 新年提升新動能 金士頓M.2 NVMe高速固態硬碟
    以前升級,處理器或者顯卡是第一位,但是現在升級首選M.2 NVMe固態硬碟,因為M.2 NVMe固態硬碟相較機械硬碟或者SATA3固態硬碟帶來的性能提升比處理器等配件帶來的性能提升更明顯。比如開機速度大幅縮短、比如程序加載時間大幅降低、比如數據傳輸速度大幅提升,諸如此類不是處理器或者顯卡能夠帶來的使用體驗的提升。
  • 三星T7 500GB移動固態硬碟評測:還是PSSD界最靚的那個「仔」
    [PConline 評測]距離三星移動固態硬碟T5系列發布已經快3年了,憑著不俗的性能、靚麗的外觀以及高安全性,三星T5成為了PSSD領域的明星產品。可面對著如今性能越發優越的SSD產品,你手中的T5是不是該升級一下了呢?
  • 雷神MS1000-P3移動固態硬碟評測:別看我小 但是很強
    當然有,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雷神MS1000-P3 1T移動固態硬碟,在評測之前,先在看看這款移動固態硬碟都有哪些特點。1、讀取性能高達1040MB/s,能夠滿足當下存儲需求。|2、8.8毫米厚度,小巧玲瓏,外出攜帶非常方便。3、金屬機身,在保障散熱的同時還能提供防磕碰的特性。
  •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M.2固態硬碟的接口種類有哪些?
    隨著固態硬碟的小型化,從2.5寸接口、m SATA、M.2三種接口的三分天下,到現在的M.2接口如日中天,確實也經歷了幾年的時間。然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你買得起固體硬碟,卻被這些接口具體有什麼區別搞暈了。
  • 最高550MB/s傳輸速度,朗科「朗系列」固態硬碟性能出色
    如今裝機,還有很大一部分用戶選擇SATA固態硬碟,其可以突破機械硬碟帶來的性能短板,大大提高運行速度。所以今天筆者強烈推薦一款朗科"朗系列"S520S固態硬碟,其是朗科聯合了長江存儲和得一微,生產製造所有的環節均由中國企業完成,是有著一顆中國芯的固態硬碟。俗話說,強強聯合必出精品,那麼S520S具體性能表現怎麼樣呢?
  • 三星980 PRO NVMe M.2固態硬碟 樹立新標杆
    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一款出自三星之手的——三星980PRO PCIe4.0固態硬碟,是一款定位於旗艦的高性能SSD產品, 一登場便打破固態硬碟多項記錄。為了能夠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三星980PRO PCIe4.0固態硬碟強悍的性能,筆者接下來將進行CrystalSSDMark測試,這也是當下固態硬碟公認的測試軟體,成績如下。
  • 滿血PCIe 4.0:三星980PRO固態硬碟評測
    答案是肯定的,PCIe 4.0固態硬碟不僅應用在高性能臺式機上,同樣也會有在筆記本電腦(如英特爾Tiger Lake平臺)中使用的需求,後者的安裝和散熱空間遠比臺式機惡劣。就空間限制來說,多數輕薄筆記本電腦的M.2安裝位僅能容納單面PCB設計的NVMe固態硬碟,無論底部還是頂部均沒有多餘空間去安裝附加的金屬散熱片。
  • 小Z聊固態:調教固態硬碟廠商之臺灣篇
    2軟硬兼施浦科特之硬體篇軟硬兼施浦科特之硬體篇    談到固態硬碟廠商,大部分消費者都會知曉東芝、三星、閃迪等。但是,當被問及是否聽說過浦科特的時候,更多的用戶都是一臉茫然。如果真的堅持讓小Z進行產品評價的話,那只能賣一波廣告,「浦科特,真固態,誰用誰知道」。3軟硬兼施浦科特之軟體篇 軟硬兼施浦科特之軟體篇        作為老牌固態廠商,浦科特除了有豐富的產品線外,還基於固態硬碟軟體層面進行了許多技術革新,從另一個層面提升固態硬碟的性能。
  • 固態硬碟接口的小秘密:SATA為何「絕後」?M.2和U.2會如何發展?
    家用固態硬碟需求:好在家用電腦當中固態硬碟已經不是矛盾突出的性能瓶頸所在,讀速達到555MB/s的鎧俠TC10足以滿足從HDD機械硬碟升級上來的玩家所需。(圖片來源:京東商品頁面)M.2接口和NVMe協議:雖然SATA在當前依然有用武之地,對於追求更強性能的玩家來說,M.2 NVMe固態硬碟才是未來。
  • ORICO M.2固態移動硬碟盒眾測分享:移動存儲也高速
    ▼PCB上有4個圓孔,對應的是2280、2260、2242和2230不同尺寸SSD的安裝。▼ M.2接口採用了M key 插槽,接口部分上面還有層海綿來做緩衝。硬碟盒支持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碟,但不支持SATA協議的M.2固態硬碟。▼我使用的M.2 SSD具體型號為WD BLACK SN750 1TB NVMe SSD,即黑盤SN750,官方給出的1TB連續讀寫速度可以達到3470MB/S,3000MB/S;隨機讀寫可以達到515K iops、560K iops,是一款高性能的NVM協議的M.2 SSD。
  • 聯想Y400升級固態硬碟教程 建興PH5-ME128+和Y400性能測試
    ▼包裝裡面很簡單,就是一個mSATA接口的固態和一張發票▼固態就是建興的智速mSATA固態,也就是PH5-ME128+,買新不買舊嘛▼背面是固態硬碟的其他一些信息,產地臺灣▼固態硬碟就是簡單的塑封,在頂部有兩個塑料扣,一次性的▼打開之後就能看到裡面的固態硬碟▼正面可以看到固態硬碟的主控和存儲晶片,還有一個碩大的空焊的晶振
  • 金士頓公布DC1000M U.2固態硬碟 16通道設計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悉,金士頓宣布推出最新最快的數據中心固態硬碟,這種新型DC1000M是2.5英寸U.2 NVMe SSD,顯示金士頓首次進軍更主流的數據中心U.2市場領域。金士頓公布DC1000M U.2固態硬碟 最新最快金士頓DC1000M使用Silicon Motion的SM2270控制器,這是16通道設計,是SMI的第一個真正大型SSD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