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2020-12-21 瀟湘晨報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各位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遲馳,今天和大家分享遲磊老師的《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沙土中的家國情懷

文/遲磊

詩人艾青這樣說過:「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我的故鄉就在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附近的一個村子裡,因為歷史上黃河多次在縣域內改道,所以留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沙丘,老家附近也都是以沙質土地為主,我又是從小在故鄉土生土長的土著,所以一直對沙土都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們當地的小孩出生以後都是穿著沙土布袋長大的,所以才真正的堪稱「土生土長」。那個年代誰家生了小孩之後,大人們都會去人跡罕至的沙土丘——我們當地叫沙土崗子處弄回一些既細膩又沒有人為汙染的沙土回來,然後用我們當地叫籮——其實是一種細篩子的工具篩去土裡的雜質,然後放到大鐵鍋裡加熱消毒一下,等涼了以後就把這種加工好了的沙土放一些到嬰兒穿的土布袋裡,這種沙土布袋一頭是封閉的,一頭用扣子系在嬰兒的肩膀上,這樣嬰兒的整個下半身就可以完全的放到沙土裡了,等孩子拉尿了就把土布袋輕輕的抖一抖,沙土就會自動的起到了清潔的作用了。我一直感覺這種情景非常像土雞會在沙土裡「洗澡」一樣,土布袋的發明是不是從中得到的啟發就不得而知了。每天給土布袋換上一兩次土,孩子就能舒舒服服的度過一天了,大人們可以安心的去下地勞動或者做家務活了。那個年代因為孩子都比較多,所以這種土布袋幾乎都穿到了孩子會走路了為止,所以當地有句笑談說:「自己都能倒自己布袋裡的土了。」

等我們這些在土布袋裡的孩子漸漸的長大了,就喜歡和小夥伴們去沙土崗子上玩了,經過大風吹過的金黃的沙土地上會留下一道道的波紋 ,就像大海裡的波浪一樣,光著腳丫踩在熱乎乎的細細的沙土上那種舒服的感覺真是終生難忘的。當年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在沙土地的樹林裡捉蟬了,當年沙土崗子上栽種了很多的白蠟樹,就是成材後能當做農具的把子或者練武術用的短棍和紅纓槍把的那種樹,這種樹長的不高,柔韌性特別好,而且對當年的我們最重要的是知了特別喜歡落在它的樹幹上鳴叫。夏天的午後,我們三個一群兩個一夥的結伴而來,赤著腳,貓著腰,悄悄的踩著軟軟的沙土,不知不覺的來到樹下,屏住呼吸,踮起腳尖,猛然出手,那隻正在得意的吸允著樹汁鳴叫著的蟬便已豁然在手了。然後給它的屁股上插上一隻狗尾草,看著它追著它艱難的在低空中飛行 ,我們歡叫著在沙土地上打著滾,這種場景瀰漫了我整個的童年。

後來,到了上學的年齡我就隨父母來縣城讀書了,在沙土裡玩耍的童年也漸行漸遠了。後來一生在沙土裡刨食一直對我寵愛有加的爺爺奶奶和大伯也都離世了,就像那沙土一樣,你越是想緊緊的攥著它越會像流水一樣從你的指縫間溜走,由不得你願意不願意。再後來逐漸的長大了,也漸漸明白了我們當地的沙質土壤很貧瘠,漏肥漏水,稼穡艱難,所以我們當地的經濟越來越落後,也越來越封閉,除了樹多似乎別無是處,所以對這沙土漸漸的有些疏離了,回老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明年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了,今年七月,驕陽似火,我隨山東省散文學會夏津創作基地的朋友一起來到森林公園的前屯村採風,卻著實讓我大吃了一驚。這個村子和我的老家相隔不超過十裡,當年的狀況基本差不多,還是省定的貧困村,但是2018年的時候省裡的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了這裡,在這片沙土地上紮下根來,有的女同志甚至帶來了自己需要照顧的老人,他們依託緊鄰德百度假村的旅遊資源,借鑑外地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充分做好了當地農民的思想工作,奔走呼號,多方籌資,用兩年的時間讓這個曾經要被拆遷的村莊換了容顏。這裡沒有大拆大建,而是完全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特色的仿古改造,用最少的投入換來了最大的改變。這裡一個個青黛色的門樓,一條條各具特色的絕不雷同的小巷,一盆盆盛開的鮮花讓你覺得這分明是到了一個江南的小鎮,這裡的農桑文化館,杏鄔書院,特色餐廳,農家茶室即將投入使用,並且成功建立了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運營機制。

當工作隊的兩位來自省城的既漂亮又洋氣的女領導毫無架子的和我們侃侃而談的時候,我可以想像當年她們剛來到這片沙土地上的時候會有多麼的不適應,更可以想像她們當年的起步是多麼的艱難。年近半百的我感覺自己越來越難以被感動了,但是她們的這種無私的家國情懷真的讓我感動了,我感動於她們有人為了兼顧事業和家庭會把自己的老人接來這裡居住;我感動於她們在這片貧瘠的沙土地上做成了很多人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業;我感動於她們既給我們留住了鄉愁又實現了鄉村振興;我感動於她們把自己卑微到了這片沙土裡,然後開出了一片美麗的鮮花還給整個世界!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當年領導——當地人民植樹治沙的縣令朱國祥,康熙年間的朱國祥從京城來到夏津做縣令,看見當地「沙漠荒涼、人煙凋敝,地半沙漠、不易禾稼」,便引導當地人「多種果木,庶可免風災而裕財用」。百姓牢記朱公訓導,植樹不止。所以才有能了我們現在的森林公園,所以我們的古桑林才被聯合國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所以我們的沙丘也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從前屯村回來的路上接到了正在我老家當第一書記的我的高中同學的電話,他說我們村裡正在搞戶戶通工程,號召在外工作的老鄉進行捐款,問我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些貢獻?我看著眼前的秀美鄉村和腳下的這片沙土地毫不猶豫的回答:「好的,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做出最大的貢獻!我也更希望一個個美麗鄉村在這片沙土地上迅速的崛起!」

作者簡介:

遲磊,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夏津縣第二屆作家協會秘書長,夏津縣詩詞楹聯學會理事。其散文曾多次在省市獲獎,併入選《當代散文精選300篇》《中國最美遊記》等書籍!

主播簡介:

遲馳,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

閃電新聞記者 程銘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一路,有家國情懷 - 這一路,有家國情懷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
    ●李林峰(梅縣外國語學校高三3班)  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中講道:「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經在路上。」是的,人生路漫漫,誰不曾迷茫,但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一路,有家,有國,有情懷。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家國情懷手抄報怎麼畫
    先給主題塗紅色,太陽塗黃色和紅色,紅旗邊框塗紅色,房子塗藍色和粉色,向日葵塗黃色,家國情懷手抄報就完成了。家國情懷手抄報教程1、首先在手抄報的頂部寫上主題,並在右下角畫上一個房子,房子下面畫上柵欄。2、接著在手抄報的右上角畫上太陽,並在主題下方畫上一面旗幟,利用旗幟做邊框,底部畫上向日葵花朵。
  • 《殺破狼》中的家國情懷,此後天下安樂,終可漁樵耕讀,江湖浪跡
    於《殺破狼》中,從頭到尾,我看到的不僅僅是顧昀和長庚一路攜手的感情,更多的是兩人窮自身之力,一起為勾勒出一幅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錦繡山河圖而努力奮鬥的豪情。而《殺破狼》卻不同,長庚和顧昀之間的感情似乎只是這一場權謀爭鬥、家國天下的點綴,這也註定了這份感情的艱難與晦澀、隱忍與困頓。今天,我們就從顧昀與長庚身上,來細細品味《殺破狼》中家國情懷與大義千秋:倘若天下安樂,我等願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2020-10-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州監獄:傳承端午文化 弘揚家國情懷
    宜州監獄舉辦「傳承端午文化,弘揚家國情懷」端午節主題活動。宜州監獄 供圖廣西新聞網宜州6月26日訊(通訊員 韋德旺)五月五,迎端午,6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五,正值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宜州監獄在警體訓練中心舉辦「傳承端午文化,弘揚家國情懷」端午節主題活動,與全體隔離備勤幹警共度端午佳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在國人心中有著特殊的文化內涵。
  • 王源:傳承家國情懷,弘揚中國精神
    月亮不僅象徵著闔家團圓,還寄託著無數知識分子赤誠的情感,不只是對家,更是對國。前不久,身邊的朋友分享給我這樣一句話:國與家撞了個滿懷。我細細品味著,心中充滿了無數欣悅,一邊感嘆著國慶與中秋聚在了一起,一遍又佩服著作者的文筆令人驚豔。
  • 「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揭幕
    12月12日,「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此次展出的60餘明清時期人物畫作品,豐富立體地展現了傳統家族的生活場景以及情懷信仰。 對於觀眾,展覽是一次追溯先代歷史、瞻仰先賢文明的精神充電,喚醒人們對家風建設的關注。該展覽由長沙大觀文化、1978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逸點藝術機構承辦。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新時代家國情懷的獨特價值
    在應對未知威脅時,需要家國情懷的深沉支撐,家與國層面共同發力。  家國情懷能夠助力小家為大家。家國情懷看似是一個宏觀命題,但它卻蘊含於每一個普通家庭。每一個家庭看似是一個個孤立個體,但家庭好壞與否對整個國家有著深遠影響。正如在家國同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家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一致的,家庭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感相互交融,匡世濟民的偉大理想也源自於對家庭的盡責盡心。
  • 家國情懷再升華 小糊塗仙走心開啟雙節營銷
    國民良心白酒品牌——小糊塗仙則繼續延續其走心路線,以文化情感為支點,依託家國情懷,用一出「家國同心鑑團圓」的全民話題活動,再撩國民情感觸點,助力團圓雙節。深刻洞察,以「家國團圓」為紐帶引發情感共振作為90年代末崛起於茅臺鎮赤水河畔的國民白酒品牌,小糊塗仙一直立足於華夏源遠流長的白酒文化,實行文化賦能、差異化營銷戰略,旨在通過深挖消費者情感訴求,力求用品質白酒為紐帶,尋求與國人情感深處的文化和情緒共振,打造具有家國情懷的匠心好品牌。
  • 三代工兵的家國情懷
    1957年,19歲的管宗禮懷揣著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熾熱情懷,走出遼寧鳳城偏僻的小山溝,來到本溪當了一名工兵,跟著部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吃苦受累也甘之如飴。  管宗禮夫妻以部隊為家,兒子管序東上學後,寒暑假就跟著他們在部隊工地上,有時也參加挖地道、架鐵絲網、背水泥柱,從小就感受到了部隊生活的艱苦。管序東到了服役的年齡,管宗禮鼓勵兒子投筆從戎。
  • 傳承匠心品質 厚植家國情懷
    中華民族講家國情懷,『大重九』是以1922年著名的「重九起義」為代表的創牌,品牌形象作為愛國煙、創牌煙,成為底蘊深厚的精品代表。」「『大重九』有3個『有』:有創牌時期的精心;有工業家國情懷的擔當;有工商協同、風雨同舟、甘苦共嘗的歷史情和民族品牌崛起的自信與自豪。」
  • 特別呈現 | 家國情懷同此心——三河七中:同唱一首歌,同心戰疫情!
    特別呈現 | 家國情懷同此心——三河七中:同唱一首歌,同心戰疫情!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國情懷同此心
  • 【原創】雲嶺論壇:厚植家國情懷 寫好脫貧文章
    這樣的家國情懷、這樣的鄉土情誼,也讓「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成為了無數科技工作者的行動遵循。 同樣的,趙春江院士也擁有他的家國情懷:他的團隊先後在武定、勐海、怒江、尋甸、會澤、瀾滄等地,建設了一批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示範基地,大幅提升了這些地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朱有勇院士與趙春江院士的做法,就是「扶貧先扶智」的生動實踐。
  • 小說中那些家國情懷的句子,《殺破狼》、《不死者》必須擁有姓名
    一本小說的價值在於,讀過它的人能從中得到一些東西:有的是讓你哭、讓你笑的魔力、有的是科普的冷門知識、有的是可以用進作文裡的優美句子。這次疫情之後,很多人都要寫此類的作文,這時候,那些小說中描寫家國情懷的句子就有了用武之地。
  • 家國情懷 大愛無疆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華 攝     題記    「一次次穿越風雨的勇氣,來源於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來源於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更來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 今年的高考作文,讓高考變成了對家國情懷的「映照」與「回眸」
    從高考這一人生大考、今年的疫情大考再到曾經的抗戰「民族大考」,歷史是那樣的巧合,將今年的高考變成了對家國情懷的「映照」與「回眸」。聚焦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在這樣的作文篩選中能脫穎而出的年輕人,往往會有更成熟的思維。使命呼喚擔當,夢想照亮未來。
  • 學生作品|一抔土的家國情懷
    那是因為我們要想得到真正的民主自由,和平和幸福,聽到遠處傳來的火警聲和一片英語喧譁聲,我們想看到的是在熊熊烈火中被第一個救出來的是說著地道中國話的中國人。我國許許多多的消防隊員曾在大火中喪命了,為的就是保護中國自己的同胞和那些外國友人,中國人的血,中國人的淚首先為中國人自己流,然後才為它國正義者流。這些陌生的語言交雜一片,留下的多數是淡漠。而嚼著濃濃的鄉音問一句:「吃了沒?」卻包含著萬般的溫暖。
  • 古詩文中的家國情懷: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中華古代詩詞,似星光浩繁,如日月奪目,其中不乏表現家國情懷之名篇。重拾傳統文化,吟誦歌賦詩詞,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古人將國家存亡置於最高地位的情懷,也能感受到古人將個人命運與國之統一緊緊相連的胸襟。
  • 「原創」雲嶺論壇:厚植家國情懷 寫好脫貧文章
    這樣的家國情懷、這樣的鄉土情誼,也讓「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成為了無數科技工作者的行動遵循。同樣的,趙春江院士也擁有他的家國情懷:他的團隊先後在武定、勐海、怒江、尋甸、會澤、瀾滄等地,建設了一批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示範基地,大幅提升了這些地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朱有勇院士與趙春江院士的做法,就是「扶貧先扶智」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