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工用麻袋代替拉杆箱,是因為不注重形象,你咋看?

2020-12-14 山溝兒農村小王

觀農村,思民情,聊農事,專注三農,歡迎關注「山溝兒農村小王」,每天更新三農信息!

01「農民工出門帶行李」話題引發的討論

在城市的建設中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是農民工!

隨著「三農」問題越來越被國家重視,農民工自然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論話題,就在剛才,看到一位網友針對農民工出門不用拉杆箱而用麻袋作出的評論觀點,實在是不敢苟同!

我們看一下這位網友持有什麼樣的觀點,這位網友認為農民工不用拉杆箱主要是因為如下原因:

用蛇皮袋和橡膠桶裝東西的人可以看出,一是懶,二是不注重臉面。一,懶。蛇皮袋和橡膠桶都有一個共性,無論是行李還是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可以放,而且是直接放,不用收拾。所以他們會選擇蛇皮袋和橡膠桶。可能有人會反駁我說是蛇皮袋和橡膠桶不花錢,但是我們什麼時候見過打包的整整齊齊的蛇皮袋?哪一個不是鼓鼓囊囊?我們見的那些士兵的背包帶成本也不高,為什麼他們就能在背上背個四方塊的行李?二,不注重臉面。他們用蛇皮袋和橡膠桶裝過年的東西,可以看出他們不太注意個人形象,拖拖拉拉。如果是注重臉面的年輕小夥子即使一年只賺了1000塊錢也會拿出200塊錢買個皮箱。這也許跟性格有關,這樣的人平時工作也馬馬虎虎,工資不會變動很大。如果是一個注重臉面的人,工作必然細緻且值得人信任,即使一時窮困,當注重臉面的人不得不選擇蛇皮袋時他們也會把蛇皮袋打包的整整齊齊,甚至在蛇皮袋上裝個繩子方便手提或者肩挎。所以很多人以貌取人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位網友針對此問題頭頭是道指出農民工用麻袋裝東西的兩個觀點:一是懶,二是不注重臉面!最後特別強調了一句,以貌取人並不是沒有道理!

在此話題的談論觀點中唯有這個觀點很刺眼,且引起我的關注!難道農民工真的是因為懶和不注重臉面而不用拉杆箱用麻袋裝行李?

02對此觀點,實在難以苟同!

可能在我們印象中,蛇皮袋、麻袋、塑料桶成為農民工裝行李的標配,很少見到一位農民工拉著行李箱出門或者回家的。

對於那位網友的觀點實在難以苟同!

誰不在乎臉面,誰不在意形象,另外你說農民工懶,誰會贊成?

農民工出門為何用麻袋替代拉杆箱?不是他們不想用拉杆箱,而是對他們來說並不適用,就跟城市有錢的女人跨個lv包包可能只是一種裝飾,可能裡面並沒有裝東西,然而農村婦女出門跨的大包包只是為了裝更多東西!

還記得我在16歲那年初中剛畢業,也是背上一個很大的麻袋裝著被子走向了工地,那時候並沒有想為什麼會用麻袋去裝行李,感覺是很正常的,然而如今這居然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在你發表這個觀點的時候,請你打開農民工這些大包包看看裡面裝的是啥?可能一些人拉杆箱裡裝的只有一臺電腦和隨身的衣物,但是他們的大包包裡有:飯盆、筷子、毛巾、牙刷等各種生活用品,那個最大的包包裝的是被褥!

王寶強曾經一個小品節目中替農民工說過一句話:「我們農民工掙錢不容易,出錢更難!」

難道農民工真的是不注重臉面?難道他們真的是懶得收拾?

03為什麼農民工用麻袋不用行李箱?

無論是春運回家還是在出門打工途中,我們總會看到背著麻袋和提著塑料桶的農民工身影。

打開他們的行囊,我們會發現:

其實裡面沒什麼值錢的東西,有蓋了一年的被子穿了一年的衣服,還有給家人買的禮物。禮物也多是衣服之類的。

不用拉杆箱而用麻袋或編織袋等原因主要是:

1、經濟適用

我們知道農民工賺錢是很不容易,很辛苦的,所以花錢上他們也捨不得,麻袋、塑料桶、編織袋等相對便宜,而且用處很大裝的東西多,我們不像一些白領拉杆箱只裝一些文件、電腦等東西,我們幾乎所有的家當都在這鼓鼓的行囊裡,這樣不會造成浪費,可以把隨身的所有物品都帶走!

2、勤儉持家

拋妻舍子、出門在外,為的就是能讓生活好一點,然而勤儉持家的概念深深紮根在我們心裡,所用過的東西一個都不能少,一定都得帶回去,像一些年輕人一樣換一個地方扔一次被褥,我們農民工做不到啊,真捨不得!農民工的收入是固定不變的,開銷是千變萬化的。只有工資,沒有社保醫療,一切都得省著花,所以我們一定要勤儉持家!

因此,多而雜的行李讓農民工選擇蛇皮袋、橡膠桶、麻袋等代替拉杆箱,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沒錢!

像過去農民工出門回家都很小心,現金都會裝在內褲縫著的口袋裡,現如今社會比較發達了,大多用上了銀行卡,總之,農民工掙錢是很不容易,請不要在某些角度上對他們產生歧視和嘲諷!

04向光榮的勞動者致敬

城市的建設中,他們的身影總是在我們的眼前晃動。

可能某些人用在他們身上的詞彙大多是貶義,他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沒有他們哪有我們現在高樓林立、乾淨溫馨的生活環境,他們在忙完四季返家的途中,拎著卻是工地上練到的編織袋,不用的廢舊桶,裡面裝滿的是一袋袋的辛苦,一桶桶的汗水!

他們是城市發展的開拓者,是新興城市的創造者!我們在看見他們的同時,必須給他們以尊重。

有人說:農民工用麻袋代替拉杆箱,是因為不注重形象,你咋看?歡迎評論區留言,為農民發聲!

今後農民工的工資也按月發了?農民工的好消息來了!

有人提議改名農民工,農民:沒必要!換個叫法就不是農民了?

相關焦點

  • 我想問:你是吃什麼長大?
    沒有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們,你有什麼資格站在那些寬敞明亮的寫字樓裡大放厥詞;沒有我們農民工在髒亂差的環境中付出,哪有你在這指點農民的機會;沒有我們耕作在田間的老農,恐怕,你早被餓死了吧!我想,您是博士後學歷,這些淺顯的道理為何想不通呢?
  • 春運返鄉潮上演,農民工都提桶拎包,城裡人疑惑:怎麼不買行李箱
    不過讓一些城裡人感覺到費解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農民工,在回到家鄉的時候,裝備始終是年年如一,都是肩膀上扛著包,手裡提著桶。對於農民工返鄉的這一個裝備,很多城裡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農民工不買一個行李箱呢?所以說今年的行情的確並不是特別好,大部分的農民工收入也減少了很多,但也不至於沒錢買個行李箱吧?農民工為什麼不願意買行李箱一,出於節儉的考慮。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外出農民工都開始返鄉了?聽聽農民咋說
    導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外出農民工都開始返鄉了?聽聽農民咋說 時至大雪節氣,今年的農民工返鄉潮將至,這也讓人想起了一個人們常常議論的話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都返回家鄉不願意再出來了?
  • 農民工日賺兩三百,為啥總是「拎包提桶」?返鄉拿不出3萬,錢呢
    與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絕大部分的農民工沒有「攢到錢」,雖說一天有200~300元的工資,但也就5~10月份幹了幾個月的活,其餘的月份幾乎都處於「待業」狀態。 而與往年又相同的是,咱農民工返鄉還是老一套的「裝備」,扛著包、拎著桶就踏上返鄉的列車。對於這樣「邋遢」的形象,不少城裡人表示費解:雖說沒賺到什麼錢,但買個行李箱的錢總有吧?為啥總是「提桶拎包」呢?
  • 農民工日入三百,為何返鄉還「提桶扛包」,一年拿不出5萬,錢呢
    前段時間跟一個在外打工的朋友聊天,讓筆者很是汗顏,這位朋友在工地上當農民工,一天有300左右的收入,按照我的理解那一年下來怎麼也能攢下來個7、8萬。按理這個收入不低了,平時也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可聽他說還是老樣子,今年依然是打算提著塑料桶,扛著麻袋包返鄉。
  • 農民工返鄉為何不拉手提箱,卻偏偏喜歡用編織袋和水桶呢?
    農民工返鄉為何不拉手提箱,卻偏偏喜歡用編織袋和水桶呢?近段時間,農民工陸陸續續的已經開啟了自己的返鄉之路。因為多地的停工令讓很多農民提前踏上了自己的返鄉之路。在農民返鄉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很多農民喜歡背著編織袋、拿著水桶,裡面有衣服,有生活日用品、被褥,以及隨行帶的吃的等等。你問農民今年賺到錢了嗎?
  • 農民工身體是「紙老虎」,明明每天都勞作,才過50歲,咋就垮了?
    其實不止是家人眼中這麼看,天熱的時候,在工地上看到光著膀子的農民工,雖然不如城市健身的人那般渾身肌肉,但也都是黝黑結實,有些五六十歲的農民工,單從身體來看的話,也不算差勁,尤其是飯量上,更是不輸年輕人,一頓飯能吃三四個饅頭的大有人在。其實細想之下,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好的身體本身就是農民吃飯的本錢,農民工就是靠體力賺錢的群體。
  • 農民工一天進300。為什麼「提桶扛包」回老家,一年拿不到5萬?
    前段時間跟一個在外打工的朋友聊天,讓筆者很是汗顏,這位朋友在工地上當農民工,一天有300左右的收入,按照我的理解那一年下來怎麼也能攢下來個7、8萬。按理這個收入不低了,平時也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可聽他說還是老樣子,今年依然是打算提著塑料桶,扛著麻袋包返鄉。這就讓人有點不能理解了,一個月都有接近一萬的收入了,為什麼還是看起來沒錢的樣子,「提桶扛包」返鄉。
  • 農民工手捧紅磚朗誦,是底層生活的另一面
    有人質疑他是「對口型」,不過很快,隨著央廣記者和李小剛面對面對話,質疑不攻自破。除了欣賞「工地朗誦」,我還發現了一個隱秘問題,李小剛的走紅以及一些網友的質疑,恰好從正反兩個方面展現了我們對普通人,尤其是奮鬥在底層的小人物的內心世界,是如何缺乏了解和理解。工地,往往被認為是當下最辛苦的工種之一,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 「返鄉潮」提前,農民工回家,一天300也不幹?咋了?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農民工作為農村外出務工的主力軍,每年都在春節以後去打工,年底才能回家,年復一年,都是如此。但要說是主動的,也是不太現實,如果誰家裡能有個三五百萬,夠孩子學費,老人養老,夠生活所需,也不願意外出;哪怕種植糧食能滿足日常開銷,能漲了三塊五塊的也不至於外出,這些農民都是被家庭責任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外出務工。
  • 行李箱不用,而偏要用土裡土氣的蛇皮袋和水桶,農民工是咋想的?
    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行李,可有人就大驚小怪地發出疑惑:農民工出行時為啥子不用時尚美觀的行李箱呢?對此,刺楸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一、行李太多相對於學生和其他旅客,農民工的行李確實比較多,由於來年可能換地方打工,所以他們大多數人可說是幾乎帶著所有打工時的「家當」返鄉,大到棉被,小到指甲剪,乃至針線,能攜帶的都帶在身上。
  • 【易起來選購】短途旅行 用背包還是拉杆箱?
    攜帶方便無論是登機還是坐高鐵,背包都能輕鬆放在行李架上或者座位下,隨用隨拿,小一點的拉杆箱雖然也能放下,但是打開拉杆箱取東西也需要大量的空間啊,根本沒有背包方便。而且拉杆箱如果未達到登機箱尺寸,還需要辦理託運,又浪費了一些時間。
  • 新秀麗拉杆箱怎麼樣:小夥伴都說羨慕我的箱子
    新秀麗拉杆箱怎麼樣: 緩衝減震輪走到哪裡都不怕 拉杆箱的輪子真的很重要,可能有人覺得學生只在學校裡呆著,不用到處跑,對拉杆箱的輪子不太挑剔,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別的學校我不清楚,我是武漢地大的學生,學校兩個區之間有、一、座、山!來回是要從隧道裡穿過來的!我深深記得大一剛來的時候跑錯校區,拖著走不動道的重箱子在隧道裡尋死覓活的悲慘樣子,從此對拉杆箱的輪子保持極高的要求。 這隻箱子呢用的是專利緩衝減震輪,在輪軸裡面加了彈簧,是根據越野車車輪原理設計的,可以緩衝衝擊力,達到減震順滑靜音的效果,能更好的保護箱體裡面的易碎物品。
  • 又到一年返鄉時,農民工為啥還愛背個袋子提個桶?難道有「私心」
    每年這個時候,會大量農民工逐漸開始返鄉,畢竟,天寒地凍以後,活兒不是那麼多了,再說也快過年了。像什麼火車站、汽車站等時時都會現有農民工的身影,背著大包小包,一派腳不停歇匆忙回家的景象。多年以來,似乎旅途在路上的農民工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一打眼便能認出。
  • 你會用紋身貼代替紋身嗎?
    ''買個紋身貼新鮮新鮮得了唄,反正效果一樣~''秋豆麻袋...話筒塞你嘴裡,你再給我說一遍!效果一樣?我的心怎麼這麼痛呢?!看到我們大部分愛好者對於紋身貼都是一種避而遠之另加看不起的態度,其實咖妹對紋身貼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 五年後的農民工,收入會上升還是會下降,為此你是怎麼看的
    現在在各個地方的農村出現了一種現象,那就是返工潮,因為第一批外出打工的農民平均年齡也有50歲左右,現在人雖然很少有人在家種田,但是在城裡非常艱辛,有這麼一句話說落葉歸根,外面雖然是好的,但是你老了以後總是要回到老家。
  • 「返鄉潮」來襲,農民工「提桶拎包」趕路,城裡人:賺的錢呢?
    農民工們回家的行頭也很有特色,在火車站到處都可以看到「提桶拎包」、「提桶返鄉」的農門工們,針對於這一現象,城裡人很不解:水電工,裝修工等農民工們的工資一天就有四五百,沒有400塊,人家根本就不開工,要是木工沒有500塊錢,人家都不搭理你。
  • 農民工回家過年,手提桶肩扛包,城裡人不明白:為啥不用行李箱?
    在春運期間,總會看到那些帶著大包小包的人,他們的行李裝備看起來五花八門,有拿編織袋的,也有拿塑料桶的,而且數量都還不少,這也成為了春運的一個特色,只要看到這些人你就知道離過年不久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農民工回家過年,手提桶肩扛包的現象呢?很多城裡人不明白為啥不用行李箱?賺的錢呢?歸納起來,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解答。農民工回家,為何不提行李箱首先,就是因為節儉。
  • 農民工一天好幾百,為何返鄉還「背袋提桶」,是沒錢還是「裝窮」
    這年頭,會有大量的農民工逐漸開始返鄉,畢竟,天寒地凍之後,活不了多少,再說也快過年了。象什麼火車站、汽車站等時時都會有農民工的身影,大大小小的背包小包,一派足不出戶趕回家的景象。幾年來,似乎一路走來的農民工都有一個共同點,一打眼就能認出。
  • 你知道「拉杆箱」從哪來嗎?
    要每天收到箱包行業的廣告信息請點擊上面藍色「全球箱包人」點關注就OK了講了許久許久的拉杆箱,小編卻不曾特意去了解它的過去,今天興致突來,上網瀏覽一番。現在,就讓小編給你普及一下有關拉杆箱來源的知識。拉杆箱這個名字的來源十分有意思,從漢語字面來看,「拉杆箱」這三個字很形象,「拉」就是用來拉著的箱子,「杆」箱子上有個杆子,「箱」本身就是個箱子,所以漢語就是拉著杆子走的箱子,名為拉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