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足球比賽獲得靈感,推出「紅黃通報單」糾正民警執法問題。她不斷「雞蛋裡挑骨頭」,慢慢地讓大家修正「舊習慣」、「老規矩」,讓執法更規範、讓群眾更滿意。她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朝外大街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副主任傅鈺。
今天37歲的傅鈺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個人嘉獎4次,榮獲2019年首都公安「法制之星」。
勇於創新:出具規範執法體檢表
朝外大街派出所始建於1952年10月,前身為原東郊分局第一派出所,曾被中組部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轄區是朝陽區的政治、文化、經濟發展中心和涉外窗口,是CBD的重要門戶,工作壓力大、任務重、標準高。
在朝外大街派出所工作,人人都有使命傳承的榮譽感和改革創新的責任感。
2016年底,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體制改革中,北京市公安局啟動「偵審一體化改革」。作為試點單位,朝外大街派出所第一時間建立案管組,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
傅鈺專職負責案管組建設,組織人員對派出所的警情、案件、財物、場所、卷宗進行系統化、精細化管理,推進派出所執法規範化工作。可工作剛開始時並不順利,為糾正民警執法問題而下發通報單後卻遲遲沒有回音。除了抓緊每一次機會向民警們強調重要性外,她細心地發現,一張張白色的通報單很容易被忽視。怎樣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視呢?
「足球場上有紅牌黃牌,我們能不能借鑑一下,用紅色和黃色區分問題的輕重緩急呢?」傅鈺提出。由此,朝外大街派出所推出了「紅黃通報單」,黃色代表問題需要提示,紅色代表問題值得警示。收到黃單子一張,小組會批評,兩張全所會通報,三張納入績效考核;而一張紅單子就直接列入個人過錯登記,兩張紅單子取消當年評優受獎資格。
只要出現執法不規範問題,無論是派出所領導還是民警,都會收到傅鈺的通報單。如今,案管組的通報和提示工作已經成為班子會和全所大會的重要內容。
敢於「較真」:打好違規違章預防針
給別人工作挑毛病,不是件讓人愉快的事。面對同事的不理解和埋怨,傅鈺並沒有多說什麼,她一如既往鐵面無私地嚴格監督。直到一次出警時發生「意外」,才讓同事們意識到傅鈺的良苦用心。民警老張在處置一起走失老人警情時,老人突然情緒失控,出現自傷行為。老張反應迅速、及時制止、耐心安撫,最終將老人安全送回家中。但家屬認為老人傷情與老張執法不規範有關,提出質疑並要求查詢執法記錄。正是由於傅鈺長期的嚴格監督和民警逐漸形成的規範操作,當完整的執法記錄呈現在眼前時,群眾解除了誤解,並向公安機關表示了感謝。
「只有真正做到全程規範執法,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定紛止爭,讓群眾滿意。」老張坦言,以前總覺得傅鈺的工作是「雞蛋裡挑骨頭」,慢慢地,他意識到傅鈺的「較真」是為了讓大家修正「舊習慣」、「老規矩」,讓執法更規範、讓群眾更滿意。
通過一次次「較真」地發出「紅黃通報單」進行靶向治療,所裡民警已將規範執法形成習慣。傅鈺依託全體會抓問題,每周「小培訓」抓基礎,專題「小課堂」抓重點,隨堂「小測試」抓實效,通過「一會三小」,有板有眼開展規範執法大練兵,練戰結合、以練促戰,不斷強化隊伍專業素養,切實提高了民警規範執法水平。
通過打好預防針、增強免疫力,朝外大街派出所執法規範化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不僅在朝陽分局執法質量考核中排名第一,還被評為北京市公安局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示範單位,取得執法問題、信訪投訴量雙降,群眾滿意度、表揚錦旗數雙升的可喜成績。
一心為民:開出服務群眾良藥方
「朝外大街派出所是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示範單位。在這裡工作,就要將『楓橋經驗』充分踐行到基層執法工作的方方面面。」傅鈺說。她主動搭建溝通平臺,積極化解矛盾糾紛,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正義的力量和執法的溫度。
僅今年以來,通過「案管組+信訪投訴」機制,朝外大街派出所已成功化解10餘起類似糾紛,及時消除治安隱患,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我是學醫出身,案管工作和醫生職業有相同之處,不僅要全方位體檢,還要準確對症下藥。不過,我做的是執法『體檢』,開出的是促進規範執法、熱情服務群眾的藥方。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每一件事情處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傅鈺說。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葉婉編輯/白龍
[ 北京頭條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