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時,在嘉定區安亭鎮于田路大橋上,幾位中電科的技術人員正在寒風中忙碌著。鑽孔、鋪設、安裝、調試……很快,橋面上就多了一個巴掌大小的「小灰盒」。
圖說:今天下午,安亭鎮部分點位安裝上路面結冰預警傳感終端。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 攝(下同)
這個不起眼的小盒子,全名叫作「路面結冰預警傳感終端」,由傳感主體和感知單元組成。「小盒子有兩個『觸手』,一個是負責感知路面溫度,一個是負責感知積水狀態。」負責現場設備安裝的中電科技術人員潘中豪告訴記者,「它利用電容板之間電介質的變化引起電容變化的方法,判斷路面是否結冰。當感知單元探測到在環境狀況具備結冰條件時,就會將易凍結預警信息無線傳送到雲平臺,嘉定區城運中心能夠收到提醒。」
潘中豪表示,今天布設「小灰盒」的三個點位,包括于田路大橋、嘉松北路地道、昌吉東路大橋等,總共布設5臺設備。這也是嘉定區首批路面冰凍物聯感知設備。
「于田路是大眾廠運輸車輛的必經之路,嘉松北路地道地勢低洼,昌吉東路大橋坡度較大,這些點位比一般道路更冷,歷年積水、積雪、冰凍情況都較為突出。」安亭鎮城市運行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陳蓬告訴記者,今天布設物聯感知設備,可以作為「一網統管」事前預警手段,為管理部門及時防控、精準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圖說:安亭鎮此前更新了17個下立交高清攝像頭,在寒潮中也發揮作用。
安亭鎮處於嘉定、青浦、江蘇崑山三地交界,車流量多,全鎮上下立交共有28個,管理難度較大。「科技賦能,推動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陳蓬介紹,去年防汛防臺之前,嘉定區城運中心會同安亭城運中心開發防汛防臺下立交場景建設,同步更新了安亭全鎮17個下立交高清攝像頭與液位感應儀,「在這次寒潮中,通過高清攝像頭,我們可以實時觀測這些重點點位的積水情況,方便指揮調度。這次新增的道路結冰感知系統,增加了新的智能應用場景,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觀測冰凍情況,做到主動發現,及時處置。」
圖說:路面冰凍感知信息可以實時傳輸至嘉定區城運中心。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嘉定全區總共建設約2.2萬個物聯感知設備。這些「智能神經元」系統已經實時接入「一網統管」平臺,運用在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