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綠色喇叭,開始聆聽!
還有一個警告要傳給以利的家。上帝不能與這大祭司和他的兒子交往;因為他們的罪象一層密雲一樣,已經使他們與聖靈隔離了。但是在邪惡的潮流之中,童子撒母耳仍然效忠上天,於是上帝以斥責以利家的信息傳給撒母耳,作他擔任至高者先知聖職的委任狀。
「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一日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上帝的燈在上帝耶和華殿內約櫃那裡,還沒有熄滅,撒母耳已經睡了。耶和華呼喚撒母耳。」(見撒上3-7章)撒母耳以為這是以利的聲音,就趕緊走到祭司的床邊,說:「你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回答說:「我沒有呼喚你,你去睡吧。」撒母耳被呼喚三次,他三次都照樣答應。於是以利知道這神秘的呼喚乃是上帝的聲音。耶和華已經越過他所揀選的僕人──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而與一個孩童交談了。對以利和他的全家,這乃是一個難堪而該受的譴責。
以利心中沒有起什麼嫉妒或怨恨的思想。他指示撒母耳若是那聲音再呼喚的話,就這樣回答,說:「耶和華啊,請說,僕人敬聽。」果然又聽見那聲音呼喚了,童子就回答說:「請說,僕人敬聽。」他一想到那偉大的上帝竟要與他說話,心中就不禁非常畏懼,甚至連以利所教他講話的方式也記不完全了。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聽見的人都必耳鳴。我指著以利家所說的話,到了時候我必始終應驗在以利身上。我曾告訴他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因他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說:以利家的罪孽,雖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去。」
撒母耳在從上帝領受這一個信息之前,他「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這意思就是說,他那時還不熟悉上帝賜給眾先知的直接顯示。這點是耶和華的旨意,要用這齣其不意的方式顯示自己,叫以利可以從這少年人的驚奇與詢問而得知這個信息。
撒母耳一想到上帝交託他的那麼可怕的信息,便滿心驚惶詫異。到了早晨,他照常執行他的本分,但在他幼稚的心上卻負了一個沉重的擔子。上帝既沒有吩咐他將這可怕的譴責告訴以利,他就保持緘默,並儘可能地避免與以利見面。他戰戰兢兢,惟恐自己被人追問,不得不宣布上帝對他所敬愛之人所定的罪案。以利確知這信息必是預告什麼大災禍,將要臨到他和他的家。所以他把撒母耳叫來,囑咐他忠實地把耶和華所顯示的事告訴他。這個少年人便聽他的話,把一切都告訴了他,於是老人便低頭順服這可怕的判決,他說:「這是出於耶和華,願他憑自己的意旨而行。」
然而以利並沒有顯出真正悔改的實效。他雖然承認了自己的錯,卻沒有棄絕罪惡。年復一年的過去,耶和華延擱未降他所宣布的報應。在那幾年中,以利很可以多多挽救他過去的失敗;但這位老祭司並沒有採取有效的步驟,來矯正那汙穢耶和華聖所,並使以色列千萬人敗亡的罪惡。上帝的寬容竟使何弗尼和非尼哈的心腸更加剛硬,肆無忌憚了。以利曾把那警告並譴責他家的信息通告全國,希望藉此多少抵消他過去疏忽的惡影響。但是百姓和他的兒子都不顧這警告。周圍列國的人也知道以色列中所公開的罪孽,他們也就更加在拜偶像和犯罪的行為上膽大妄為了。他們在罪惡之中知覺已經麻木。如果以色列能保持他們的正直,則列國的人必能感覺到自己的罪惡是何等可憎。但是報應的日子即將來到。上帝的權威已被人撇在一邊,對他的敬拜已被人輕忽藐視,所以他必須親自幹涉,來維護他聖名的榮譽。
「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以色列人這次的戰役,事先並沒有求問上帝,也沒有徵得大祭司或先知的同意。「非利士人以色列人擺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約有四千人。」當這灰心喪膽的隊伍回到營中時,「以色列的長老說,耶和華今日為何使我們敗在非利士人面前呢?」上帝刑罰全國的時機業已成熟了,然而他們卻看不出自己的罪孽正是這次可怕災禍的原因。他們說:「我們不如將耶和華的約櫃,從示羅抬到我們這裡來,好在我們中間救我們脫離敵人的手。」耶和華並沒有命令,也沒有準許他們把約櫃抬到軍營之中;但以色列人卻自信必得勝利,於是當以利的兒子將約櫃抬進營中時,他們就發出大聲的歡呼。
非利士人一向把約櫃看作以色列人的神,把耶和華為他子民所行的一切大能的事,都歸功於約櫃的能力。當他們聽說約櫃來到以色列營中,又聽見眾人所發的大聲歡呼時,他們便說:「在希伯來人營裡大聲歡呼,是什麼緣故呢?隨後就知道耶和華的約櫃到了營中。非利士人就懼怕起來,說:有神到了他們營中;又說:我們有禍了;向來不曾有這樣的事。我們有禍了,誰能救我們脫離這些大能之神的手呢?從前在曠野用各樣災殃擊打埃及人的,就是這些神。非利士人哪,你們要剛強,要作大丈夫,免得作希伯來人的奴僕,如同他們作你們的奴僕一樣;你們要作大丈夫與他們爭戰。」
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猛烈的進攻,結果以色列人大敗,被殺的人甚多。有三萬人死於戰場,上帝的約櫃也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在護衛約櫃時也被殺了。這樣,以色列人的歷史上又留下一個見證,作為將來世世代代的警戒,說明那些自稱為上帝子民的罪孽決不能逃脫刑罰。人越明白上帝的旨意,他們違背他旨意的罪也就越大。
以色列人所能遭遇的最可怕的災禍,從此落到他們頭上了。上帝的約櫃已經被擄,如今已在敵人手中。當耶和華聖顏和能力的表號從他們中間移去的時候,真可以說榮耀已經離開以色列了。上帝真理和能力最奇妙的顯示,是與這神聖的約櫃息息相關的。從前無論在什麼時候,只要約櫃一出現,以色列人就得了神奇的勝利。約櫃之上有金基路伯的翅膀遮蔽著,在至聖所內有言語所不能形容的榮光出現,這就是至高上帝看得見的。但如今約櫃沒有使他們得到勝利,在這一次戰役中並沒有保衛他們,因此以色列人普遍地為之悲哀沮喪。
他們沒有看出自己的信仰不過是口頭上的信仰,並不能得到上帝的喜悅。約櫃裡面所保存的上帝的律法是上帝同在的象徵;但他們已經侮辱了上帝的誡命,輕視了他的律例,以致使耶和華的靈擔憂。當百姓順從上帝的聖潔律例時,耶和華就與他們同在,用他無窮的能力為他們行事;但當他們依靠約櫃,而沒有把它與上帝結合起來,也沒有順從他的律法,來尊榮他明顯的旨意時,約櫃就如一個普通的箱子一樣,與他們無益了。他們看約櫃如同拜偶像的列國看他們的假神一樣,好象它本身有什麼能力和拯救的因素似的。他們違犯了約櫃中的律法,他們對約櫃的敬拜,正足以使他們走到形式主義,假冒為善,和敬拜偶像的地步。他們的罪已經使自己與上帝隔絕,除非他們悔改,並放棄他們的罪孽,他就不能使他們得到什麼勝利。
單有約櫃和聖所在以色列人中間是不夠的。單有祭司獻祭,百姓得稱為上帝的兒女也是不夠的。那些「心中注重罪孽」的人,耶和華必不聽他們的要求;經上說:「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箴28:9)
當軍隊出去作戰的時候,年邁眼花的以利卻留在示羅。他為感覺前途的不祥而煩悶,他等待著戰爭的消息,因他「為上帝的約櫃心裡擔憂。」他在會幕門口設了一個位子,天天坐在大道旁,焦急地等著有報信的人從戰場上回來。
最後有一個便雅憫人從陣上來,「衣服撕裂,頭蒙灰塵,」急忙向進城的上坡路跑去,他漫不經意地跑過道旁的老人,一直衝進城去,向期待著的人群傳報失敗和喪亡的信息。
呼號哀哭之聲傳到那坐在會幕門口觀望者的耳中。有人把報信的人帶到他面前。那人對以利說:「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民中被殺的甚多;你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死了。」這事雖慘,以利還能忍受得住,因為他早已料到這事。但報信人一說:「並且上帝的約櫃被擄去,」他臉上就現出無法形容的慘痛。他想到自己的罪使上帝受了這樣的侮辱,使他轉離了以色列,便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他毫無氣力的,往後跌倒,「折斷頸項而死。」
非尼哈的妻子雖然有一個不敬虔的丈夫,但她卻是一個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她公公和丈夫的死,尤其是上帝約櫃被擄的可怖消息,竟成了她的死因。她覺得以色列最後的希望已經斷絕;她為這次在遭難的時候所生的孩子起名叫以迦博,就是「沒有榮耀」的意思。她臨死猶再三的悲呼:「榮耀離開以色列,因為上帝的約櫃被擄去了。」
但是耶和華並沒有完全丟棄他的百姓,他也沒有讓異教人長久歡慶。他已用非利士人作為刑罰以色列人的工具,現在還要用約櫃刑罰非利士人。過去上帝的聖顏曾隨著約櫃,作為他順從之民的力量和榮耀。現在那看不見的聖顏仍然隨著這約櫃,給一切違犯他聖潔律法的人帶來了恐慌和毀滅。耶和華往往用他最狠毒的敵人來刑罰那些自稱是他子民之人的不忠。當惡人看到以色列遭受懲罰時,他們固然會暫時得意;但時候將到,他們必要遭到聖潔而恨惡罪惡之上帝的刑罰。無論何處,只要有人懷藏罪孽,那裡必有迅速而毫釐不爽的神聖刑罰隨之而來。
非利士人興高採烈地把約櫃抬到他們五個主要城邑之一亞實突去,放在他們的神大袞的廟中。他們幻想著以前隨著約櫃的能力如今已經屬於他們。並且再加上大袞的能力,他們就舉世無敵了。可是次日他們到了廟裡,看見一個令人非常恐慌的現象。大袞已經僕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面伏於地。祭司們恭恭敬敬地把這偶像扶起來,又立在原處。但到了次日,他們見大袞又僕倒在約櫃之前,不料身體也折斷了。這偶像的上半身是一個人像,而下半身則象一條魚。如今那像人的一部分都折斷了,只剩下那像魚的殘體。祭司和百姓驚慌萬分;他們認為這一件神秘的事乃是一個兇兆,說明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偶像都將在希伯來人的上帝面前被毀滅。於是他們把約櫃從廟中抬出來,單放在另一所房子裡。
亞實突人遭了打擊,居民都患了一種痛苦致命的疾病。他們記得從前以色列的上帝曾降災難在埃及人身上,他們就認為自己所受的災難,必是約櫃在他們中間的緣故。於是他們決定把約櫃運往迦特去。但災難也緊緊地隨著約櫃轉移,所以迦特人把它送往以革倫去。以革倫人接到約櫃,就喊嚷起來,說:「他們將以色列上帝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裡,要害我們和我們的眾民。」他們象迦特人和亞實突人一樣,也祈求他們神的保護;但毀壞的工作仍然繼續進行,直到他們在苦難中「合城呼號,聲音上達於天。」他們再不敢將約櫃放在人的家裡,就把它放在露天之下。於是接著有鼠疫發生,蹂躪全地,毀壞了全地和倉庫裡的土產。這時舉國險些被疾病和饑荒全然毀滅了。
耶和華的約櫃在非利士地七個月,以色列人在這時期中,並沒有作什麼收復約櫃的努力。但此時非利士人卻急切地要放棄約櫃,象他們過去想把它奪過來一樣。約櫃非但沒有作為他們能力的泉源,反而成了他們的重累和災難。然而他們不知道應採取什麼方針才好;因為約櫃無論運到哪裡,哪裡就遭到上帝的刑罰。於是他們招集國內的首領,祭司和佔卜的,急切問他們說:「我們向耶和華的約櫃應當怎樣行?請指示我們用何法將約櫃送回原處。」他們建議用賠罪的貴重禮物將約櫃送回去。祭司說:「然後你們可得痊癒,並知道他的手為何不離開你們。」
為逃避或免除災難起見,古時異教人的風俗,是要用金子,銀子,或其他材料仿照導致毀滅之物,或身體上特別受災的部分作一個像。然後把它安置在柱子上,或其他容易看見的地方,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保護患者脫離這個像所代表的災禍。現代在有一些異教徒中,這種風俗依然盛行。當一個病人到廟裡向他的神求治時,他要帶著一個他所患之處的像獻與他的神為祭。
非利士的首領便依著這種流行的迷信,指示百姓製造他們的金像,──「他們回答說:當照非利士首領的數目,用五個金痔瘡,五個金老鼠,因為在你們眾人和你們首領的身上,都是一樣的災。」
這些哲士承認約櫃附有神秘的能力,是一種他們無法應付的能力。但他們並沒有勸告百姓離棄偶像去事奉耶和華。他們雖然因難堪的災禍而不得不承認他的威權,但他們仍然仇恨以色列的上帝。照樣,罪人可能因上帝的刑罰而確知抗拒上帝是徒勞無益的。他們可能不得不承認他的能力,可是他們心中還是背了他的管教。這樣的屈服並不能救罪人。人必須將心歸向上帝,必須為上帝的恩典所軟化,然後他的悔改才能蒙悅納。
上帝對惡人的容忍是多麼的寬大啊!敬拜偶像的非利士人和離道叛教的以色列人,一同享受了他的恩賜。上帝向人所表示的憐愛雖然不為人所理會,但仍經常臨到一般忘恩負義和悖逆成性之人的身上。每一樣福惠都向他們提說賜恩的主,但他們對他的愛卻漠不關心。上帝對世人的容忍非常的寬大;但他們若一直頑梗不化,怙惡不悛,他就撤回了他保護的手。他們既不肯在上帝的作為以及他《聖經》的警告,勸戒,和責備上聽從他的聲音,他就不得不借著刑罰教訓他們了。
在非利士人當中,還有一些人反對將約櫃送回原處去;他們認為這樣承認以色列上帝的權能,有損於非利士人的尊嚴。可是「祭司和佔卜的」勸戒百姓,不要效法法老和埃及人剛硬的心,以免他們還要受更大的災難。於是他們提出一個博得眾人贊同的計劃,並立時予以實施。這計劃就是將約櫃和金禮物放在一輛新車上,這樣就可以防止一切汙穢的危險;車上要套兩隻從來未曾負過軛的乳牛,並要把牛犢關在家裡,讓母牛隨意走去。如果母牛拉著約櫃直行大道,到最近的一座利未人的城伯示麥,而回到以色列人那裡去,非利士人就要以此為憑據,證明這大災是以色列的上帝降在他們身上的;他們說:「若不然,便可以知道不是他的手擊打我們,是我們偶然遇見的。」
母牛離開牛犢,拉著車隨意走去,一面走一面叫,直行大道向伯示麥去。雖然沒有人趕車,這荷重的牲畜仍然繼續前行。有上帝與約櫃同在,它就平平安安地到了所指定的地方。
那時正是收割的時候,伯示麥人在平原上收割麥子。他們「舉目看見約櫃,就歡喜了。車到了伯示麥人約書亞的田間,就站住了;在那裡有一塊大磐石,他們把車劈了,將兩隻母牛獻給耶和華為燔祭。」非利士人的首領曾跟在約櫃後面,「直到伯示麥的境界,」他們看見伯示麥人收了約櫃,就回以革倫去了。這時災難已經停止,他們就確信他們所受的災禍乃是以色列的上帝所降的。
伯示麥人將約櫃回到他們中間的消息很快地傳開了,於是眾人從四圍的鄉村裡蜂擁而至歡迎約櫃的回來。這時約櫃放在先前權作祭壇的大磐石上,他們就在約櫃前再獻上許多祭物給耶和華。如果這些敬拜的人真能悔改他們的罪,上帝就必賜福給他們。可是他們沒有忠心順從他的律法;他們固然為約櫃回來而欣喜,並認為這是蒙福的先兆,但他們對約櫃神聖的性質卻沒有真正的體會。他們沒有為它預備一個合適的安放場所,反而讓它留在禾場上。當他們注視著這神聖的約櫃,並談論其歸來的奇妙方式時,他們就想要知道其中的特別能力何在。最後他們為好奇心所驅使,就揭上面遮蓋之物,竟冒昧的把它打開。
全以色列人都曾受過有關敬畏並尊崇約櫃的教訓,從前每當約櫃需要從一地遷移到另一地方時,抬約櫃的利未人連看都不敢。只有一年一次,大祭司才蒙準許觀看上帝的約櫃。連信奉異教的非利士人,也未敢揭開遮在其上的布罩。在它被運送的一切過程中,總有人眼所看不見的天使一直在旁邊護衛著。伯示麥人的膽大和不敬,立時受了刑罰。許多人突然被擊殺而喪命了。
其餘的人並沒有因這次的刑罰而悔改,只是對約櫃存著迷信的懼怕而已。伯示麥人渴望約櫃離開他們,而自己又不敢挪移它,於是就打發人去見基列耶琳的居民,請他們把約櫃接去。這地方的人興高採烈地來歡迎這神聖的約櫃。他們知道這是上帝賜恩給順從和忠心之人的保證。他們以嚴肅的愉快的精神,把約櫃接到他們的城中,放在一個利未人亞比拿達的家中。他派他的兒子以利亞撒看守耶和華的約櫃,從此,約櫃就留在那裡多年。
自從耶和華向哈拿的兒子顯示自己以來,撒母耳被召作上帝的先知已為全國所公認。雖然這本分在他是痛苦難堪的,但他還是忠心地傳達了上帝對以利家的警告。撒母耳已經藉此證明他是耶和華忠心的使者:「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
以色列全國仍處在冷淡和拜偶像的狀況中,上帝的刑罰還在他們身上,他們依然受著非利士人的管轄。在這些年間,撒母耳巡行全地的各城各鄉,企圖挽回百姓的心,歸向他們列祖的上帝;他的努力獲得了美好的效果。以色列人受了仇敵的壓迫二十年之後,他們就「都傾向耶和華。」撒母耳勸告他們說:「你們若一心歸順耶和華,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亞斯他錄,從你們中間除掉,專心歸向耶和華,單單的事奉他;」──在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撒母耳所教導的實際的虔誠和內心的信仰,是與基督在地上時所教導的一樣。若沒有基督的恩典,則信仰的形式對古代的以色列人是毫無價值的,對今日的以色列人也是如此。
今日我們也需要這內心信仰的復興,象古時以色列人所經歷的一樣。凡願意歸順上帝的人,第一步必要的工作乃是悔改。任何人不能代替別人作這工作。我們必須親自在上帝面前謙卑,並除掉我們的偶像。我們什麼時候盡到了我們所有的力量,耶和華就必向我們顯示他的救恩。
撒母耳既有各支派的首領與他合作,就在米斯巴招集了一個大會,並在這裡宣告嚴肅的禁食。百姓都很謙卑地承認了自己的罪;並為證明他們決心服從所聽見的教訓起見,他們就立撒母耳作士師。
非利士人以為以色列人的這一次聚集,乃是作戰會議,所以派出一支勁旅要在以色列人的計劃還沒有成熟之前,驅散他們。非利士軍接近的消息使以色列人大起恐慌。百姓懇請撒母耳說:「願你不住的為我們呼求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
正在撒母耳奉獻一隻羊羔為燔祭的時候,非利士人就前來作戰了。那一位曾在大火,煙雲和雷轟中降臨在西奈山,並為以色列人分開紅海,又在約旦河中開路的全能之主,這時又顯示了他的能力。這前進的軍隊猝遇一陣可怕的暴風雨,傾刻之間遍地都是非利士人有能力的勇士之屍體了。
當時以色列人肅靜敬畏地站在那裡,戰戰兢兢的,一則以喜,一則一懼。以至他們看見仇敵被擊殺,他們就知道上帝已經悅納了他們的悔改。雖然他們沒有準備作戰,但這時他們拿了被殺之非利士人的武器,去追趕逃跑的敵人,直到伯甲。這一次獲得顯著勝利的戰場,正是二十年前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祭司被殺,約櫃被擄的地方。可見,順從上帝乃是安全幸福之道,而違背上帝,則結果總是導致災禍和陷於失敗之途的。這一個真理,無論對國家對個人,都是確切可靠的。這時非利士人既完全被制服,他們就歸還了從以色列人奪去的城邑,而且多年再不敢輕啟戰端了。其他國家也都追隨著非利士人而行,所以在撒母耳單獨治理的時期內,以色列人大享太平。
為令這一次的勝利垂諸永久起見,撒母耳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立了一塊大石作紀念。他給那石題名叫「以便以謝,」意思就是「援助之石,」他對百姓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
往期回顧:
【聽書】第一章 罪惡的起源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章 創造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章 試探與墮落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章 救贖的計劃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章 該隱亞伯的試驗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六章 塞特和以諾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七章 洪水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八章 洪水之後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九章 七日的周期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章 巴別塔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一章 亞伯拉罕蒙召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二章 亞伯拉罕在迦南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三章 信心的試驗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四章 所多瑪的毀滅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五章 以撒的婚姻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六章 雅各與以掃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七章 雅各的逃亡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八章 雅博渡口角力的一夜 ||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十九章 回到迦南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一章 約瑟和他的弟兄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二章 摩西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三章 十大災難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四章 逾越節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五章 出埃及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六章 從紅海到西奈山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七章 頒布律法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八章 金牛犢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二十九章 撒但對律法的仇視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章 聖幕及其崇事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一章 拿答亞比戶的罪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二章 律法與諸約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三章 從西奈山到加低斯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四章 十二個探子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五章 可拉的叛逆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六章 在曠野裡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七章 被擊打的磐石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八章 繞過以東地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三十九章 徵服巴珊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章 巴蘭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一章 約旦河邊的背道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二章 重申律法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三章 摩西的死 ||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四章 過約旦河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五章 耶利哥的傾覆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六章 祝福與咒詛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七章 與基遍人立約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八章 分迦南地為業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四十九章 約書亞的遺囑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十章 十分之一與樂意捐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十一章 上帝對窮人的照顧 ||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十二章 每年的節期 ||先祖與先知
【聽書】 第五十三章 初期的士師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十四章 參孫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十五章 童子撒母耳 ||先祖與先知
【聽書】第五十六章 以利和他的兩個兒子 ||先祖與先知
點「在看」一起傳福音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