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是道教鼻祖老子認可的理想生活方式,生活在當下的我也奢望過這種生活:疏落籬笆圍成個小院,三間茅屋能遮風擋雨即可,院外遍植桃柳桑榆,再種種菜養幾隻雞,呼吸著沒有霧霾的空氣,喝著沒有汙染的水,吃著不是轉基因的食品,這種生活多愜意。
在貪慾的驅使下,人們為了過的好些更好些,開始互通有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自己發明的火藥,本來是用來慶祝節日的,出去轉了一圈,卻變成了攻打自己國門的艦船利炮。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不光我們明白了,全世界都明白了,於是大家拼命的開採自然資源,努力的製造護國利器,原子彈也就應運而生了。
佛家認為宇宙要經過「生住壞空」四個階段,易經也認為萬物會經過「生老病死」四個階段,人類走到今天,我認為是走到了「病」的階段,再這樣走下去,離滅亡也不遠了。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活著,別說什麼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貢獻啥?到最後誰不是耗了些資源,給地球留了些垃圾而走?!
為了讓人類在這個星球上呆的時間長一些,貪慾少點吧,生活簡單點吧,這恐怕就是老子當年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初衷吧。
==================================
用易經的智慧解讀人生——易經並不神秘,它可以幫助到每一個需要的人,用更好的方式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