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勤快一回,三瓶竹葉酊劑開始了第二泡,藍蓮花酊劑也倒出來了。
底部可見,酊劑顏色是很濃鬱厚重的墨綠色。但是生聞少點意思,興致一度十分低迷。第二泡集中倒一個裝酒精的壺裡去了,裡面滿滿當當已經塞好了竹葉。
藍蓮花酊劑的氣味更有點不是意思。之前小夥伴送了她自製的澳檀+藍蓮花酊劑調配的香水,說實話,沒有特別心水。但今次聞了,那個香水倒也可愛起來了。本來沒開封之前還在考慮,要不要買花來第二泡,聞過之後直接否了,別糟蹋錢了。此外泡的雪梨凍幹+雪梨乾也換了第二泡,氣味依舊沒有打動我。
今早收拾書桌,昨晚擦拭瓶子的紙巾沾了點竹葉酊劑,已經幹了,生聞意外地好聞。意象中的竹葉味道出來了,清新,綠感,柔和,完全不同於直接懟瓶口生聞的感覺——於是本來打算直接扔掉的幾瓶泡過的的竹葉(以及藍蓮花),就又決定好好挖一挖,濾一濾,榨取最後一點芳香寶物。
泡過的藍蓮花其實很漂亮,紫色花瓣褪色不完全,帶點泛清幽藍光的白,加上它並不軟塌的質地,有種奇異美感。
花瓣倒出來就有點像浸溼的防水紙張了,又有點乾菜的感覺。拍照苦手,拍不出實物的真實質感。
竹葉泡得稍微複雜一丟丟,首先竹葉選了三種,一種是新鮮的竹芯(長條狀),一種常規意義上的小竹葉片兒,曬乾的,再一個就是稍微大的幹竹葉裁成的小碎片。
長條狀的新鮮竹芯——這個取出來太痛苦了,一根一根地抽出來,手套破了三雙。右邊是新鮮竹芯的細節圖。能看到之前就是捲成一團一團塞進去的。太難取了,以後不是很想再買這個竹葉了。
這個小竹葉直接倒出來就行,很欣慰。
竹葉碎片。左上細節圖有點梅乾菜的意思了。
去年夏天可能吃了有100支鍾薛高的箬葉雪糕——實在是太喜歡那個口味了,連帶著對箬葉好感不停up. 泡酊劑的時候沒忍住,順手塞了幾片箬葉。是新鮮的箬葉,但是放了好幾天,水分應該蒸發了不少。以及,放了幾朵菊花,幾個柑胎,以及幾個小青柑。想著竹葉太青氣味可能會有點薄,就又隨手再加了點調味料。四瓶最後總計過濾出了50ml不到的混合酊劑。是的,藍蓮花和竹葉的直接混合。某合香師傅在群裡說他有個香水,清幽白蓮。我忍不住開腦洞,藍蓮花氣味媚俗,沒準和竹葉懟一懟,能脫俗點。先且這麼著吧。以及一直在糾結泡了一年的沉香酊劑要不要濾了。時間應該是可以了,但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泡完的沉香粉(上面的竹葉和蓮花直接奔赴垃圾桶了),想留覺得佔地方,不留又有點捨不得。繼續糾結吧,沒準明天就想明白了。最後,今天還整理了下某不再出線香的師傅的線香。以前只知道買買買,沒認真品過。今天點一支,感慨一支:早知道就多買點了。簡單提一下,恨綿綿虞美人是建柏底,但細節稍微有不同;柏木枝是純純建柏味兒;帳中香絕了,那個渾厚深遠;楠木香完美還原金絲楠木頭味兒;墨香真的有書香味,感謝龍腦;清遠香瓊心香也很好聞——書桌上還有一堆沒來得及整理的,回頭我認真寫個review.最後的最後,算了,不發牢騷了。簡而言之,人類可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