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上海書法篆刻的傳承與創作以其實力一直受到關注,當下的上海書法與篆刻界的最新創作現狀與風格如何?

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展覽分中華藝術宮與上海文聯兩個展區,共展出244件作品,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此次展覽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走進中華藝術宮「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展廳,在悠揚的笛聲中,精心裝點的瓶花,仿古家具、雅致的點茶、焚香與書香墨香相映襯,現場呈現了一幅幅涵蓋真草隸篆行五體的書法作品與篆刻,有清新怡人的小楷或行書,也有古拙蒼勁的篆隸作品。同時展出獲獎作品與特邀作品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本屆大展分兩個展區,中華藝術宮B2展廳中展出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品;上海市書協名譽主席、顧問、主席團成員、常務理事的特邀作品和評委、監委作品57件同期在上海市文聯展廳展出。特邀作品部分包括周慧珺、周志高、韓天衡、張森、劉小晴等的作品,評委作品包括吳雪、丁申陽、張偉生、晁玉奎等,監委作品包括潘善助、章宏偉等。展品總計244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

特邀作品,周慧珺行書對聯

周志高 草書橫幅

丁申陽 草書條屏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主辦方邀請了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專家參與評審,並設立監審委員會,邀請媒體參與監督,評審中將作者姓名覆蓋,進行匿名評審,所有評委、監委籤署承諾書,嚴守評審紀律,確保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時,書法、篆刻、刻字三個類別分別由相應領域的專家分類評審,更加突顯評審中的專業引領。此外,除了三輪評審之外,還設置了獲獎候選人現場決賽和非上海書協會員現場測試等環節,考驗作者的現場書寫和篆刻水平。本屆獲獎作者代表任行志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要敢於嘗試和挑戰,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勇於探索;要走出去,參加一些培訓班,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方法,獲取新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要積極參與活動。不是因為水平高了才投稿,而是因為投稿才慢慢提高水平,就是大家常說的「以賽代練」,爭取創作出更優秀的書法作品。

錢茂生 行草中堂一些學者認為,書法並不只是書法,更是綜合文化素養的呈現,當代的書法家有必要加強理論修養,更要通過讀書涵養文化底蘊,「有經典書論的指導,才能較快提高書法的技能技巧,甚或是改變自己的書法風格或創作方向。有抱負的書家,不僅要有精湛的技能與深厚的學養,更要有學術的高度與科學的態度,不斷審視與調整自己的書法創作,方能有所創新,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優秀獎作品包括任行志(松江區)、杜浩(閔行區)、李曉榮(靜安區)、楊祖柏(嘉定區、篆刻)、陳曉(浦東新區)、胡奇峰(松江區)、徐家來(松江區)、唐建平(金山區)、董漢澤(閔行區、篆刻)。

優秀獎作品 陳曉 草書條屏

優秀獎作品 唐建平 隸書對聯據主辦方介紹,獲獎者中,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非上海書協會員共84名,佔總數的45%,比上一屆高16個百分點,更多新人新作的湧現說明了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也體現了大展不斷推陳出新,發掘書法人才的理念。

展覽現場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協主席丁申陽現場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疫情嚴重幹擾了我們的正常生活,藝術活動更是受到較大影響。與往屆展覽相比,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其中有很多『海漂』,就是到上海發展的書法家這樣的年輕群體都參與進來,展出水平也是各有千秋。此次展出的許多書法篆刻作品在筆墨、書風等方面都呈現出自己的特色,比如這次獲獎作品唐建平的隸書對聯、陳曉的草書條屏、楊祖柏的篆刻以及入展作品池穎華的草書中堂等。從總體來看以前是上海特色體現的比較多,現在更多是融合在全國的書風裡。我個人認為以後還是要加強體現海派的特色。」

優秀獎作品 楊祖柏 篆刻局部

入展作品 池穎華 草書中堂對於當下海上書法篆刻創作在全國的影響力,丁申陽說:「不得不承認的就是當下海派的書法篆刻比二三十年前在全國的地位有所下降的。因為當時的海派書法是名家大家雲集。最近幾年來,這種影響力又在慢慢地恢復,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書法篆刻的傳承清晰,領導重視,參與人數也更多,而且大家比較投入。」

提名獎作品 陳志軒 小楷條幅對於獲獎者趨於年輕化,不少評論家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肯定。也有學者認為,上海一直不乏高水平的青少年書法人才,包括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在書法的高等教育中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上海高校中目前開設書法本科專業的仍然很少,要讓海派書法真正薪火相傳,要需要加強書法本科專業的建設。一些年輕的獲獎者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一直熱愛書法,這次大展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書法之道,不僅靠練技巧,也要靠涵養,今後將通過多讀書、增加閱歷、人生感悟來提高全方位的境界。」

展覽現場本屆雙年大展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結合了上海書協過去幾年的辦展經驗,在展期內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導覽,讓觀眾能看懂「門道」,切實提高書法篆刻藝術的鑑賞力;引入傳統文人意趣的展陳布置和互動體驗;同時將在上海文聯展廳分會場開設老中青書法名家對談的抖音直播,通過線上展覽等全媒體手段,推動展覽永不落幕,公共教育功能得以持續,大眾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展體驗能實現多層次的獲得感。(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開啟:獲獎入展者呈年輕化趨勢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澎湃新聞記者 李梅 2020-12-19 10:17 來源:澎湃新聞
  • 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年輕化趨勢!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開幕
    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 12 月 18 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品總計 244 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圖說: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本屆大展分兩個展區,中華藝術宮B2展廳中展出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品;上海市書協名譽主席、顧問、主席團成員、常務理事的特邀作品和評委、監委作品57件同期在上海市文聯展廳展出。展品總計244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起亮相中華藝術宮。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提名獎作品10件、入展作品168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首次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他即興發揮的楷書,入全國書法大展,作者:有意於佳亦為佳
    在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上,河南鞏義書法家張平均以小楷冊頁入展。張平均是一位很有創作實力的書法家,他不僅在楷書展入展,還曾獲得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最高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在國家級書法大賽中獲獎、入展30餘次。
  • 廣州書法雙年展之「紅棉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作品展
    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2019—2020「紅棉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優秀作品集與大家見面了。嶺南書法,源遠流長,既吸收了中原深厚的書法藝術,又凸現嶺南地方的特色,湧現出「白沙書派」、「竹本派」、「康(有為)體」等嶺南書藝的流派和一批功底深厚的著名書法家。
  • 筆墨頌復興,脫貧奔小康,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今天上午,「復興路上小康生活脫貧攻堅」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南陽美術館開幕,小編為你送上詳細報導。歡迎加關注!也歡迎在文後評論和轉發分享!潑飛墨著華章,灑情懷歌盛世,12月18日,「復興路上小康生活脫貧攻堅」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南陽美術館舉行開幕式,有關領導、嘉賓與社會各界群眾200多人一起見證了這一隆重熱烈的時刻。
  • 全國獲獎書法家五體十家精品展12月18日相約宜春
    入展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二、五屆蘭亭獎作品展,"民族脊梁"全國書法大展,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提名展,現狀與理想——當前書法創作批評展,「源流時代」——以王羲之為中心的歷代法書與當前書法創作展參展書家等40餘次國家級展覽。程志宏:號蟄堂,山西嵐縣人。
  • 「夏日和風」書畫篆刻線上交流展
    擅長書畫創作,兼作書畫評論,善於畫龍、魚、鷹、山水,書法以草書見長,作品多次參展並多次獲獎,自創《百壽圖》、蠅頭小草《千字文》入選《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利用網際網路積極傳播正能量,筆名王振西,網名愛我中華、龍羽羊、學習少帥、宇宙正帝等。
  • 「陸維釗獎」第七屆浙江省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開幕通知及獲獎名單
    茲定於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上午10:00在桐廬縣大奇山路519號葉淺予藝術館舉辦「陸維釗獎」第七屆浙江省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開幕式。敬請撥冗參加!展出時間:2016年3月31日—4月25日。註:請入展入選作者憑通知於開幕式當天上午在現場領取作品集一冊(可委託代領)。
  • 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7月17日,由西泠印社、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內江市委宣傳部、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的「惟彼孤山——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張大千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作品151餘件。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劉建剛,省文聯機關黨委一級調研員尹春春,內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文聯主席秦金保出席開幕式。「惟彼孤山,積石巖巖。穆穆先哲,吾齊所瞻。」
  • 十數次在書法大展獲獎入展,他的草書很張揚
    湖北書家李由,在中國書協主辦的蘭亭獎、十屆國展、第三屆草書展中都獲過獎,而且還多次在各項大展中入展,可以稱得上很有創作實力的青年書家了。李由書法之精,尤其草書之精,於書法界乃有目共睹。餘經常在展廳中見到李由之草書作品,反覆觀之,為其書法之精所嘆服。這種精體現在用筆結字、用墨、章法諸方面,表現為用筆之精到,結字之精巧,用墨之精微,布局之精妙。這種精顯然來源於數十年臨摹與創作深厚之功力,源於其對書法藝術本質與意蘊之玩味、體驗與感悟。
  • 「封龍山杯」書法作品展評審揭曉
    由元氏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封龍山杯」書法作品展徵稿活動經過半年的徵稿,共收到來自全國32個省市區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書法作品共計4100餘件,其中楷書作品1142件,隸書作品832件,篆書篆刻626件,(篆刻202件),行書作品955件,草書作品613件。
  • 線上展覽|「浙裡小康——浙江書法篆刻徵評系列大展」之「浙江省...
    9月30日   「浙裡小康——   浙江書法篆刻徵評系列大展」   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是「浙裡小康」浙江省文聯繫列文藝活動之一,分「浙江省農民書法篆刻大展」「浙江省書協基層會員書法篆刻大展」「浙江省公職人員書法篆刻大展」三大部分。
  • 江蘇省書法院引進專業人才書法作品展在林散之紀念館開展
    作品入展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書法展;獲首屆林散之獎書法展優秀獎,首屆江蘇省青年書法展優秀獎;入展當代書壇名家系列工程——中國五百家精品展;全國第七屆、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第五屆楹聯書法展;全國第一屆大字書法藝術展;全國第二屆行草書法展等。榮寶齋出版社出版《郭列平書法集》。《藝術百家》等雜誌發表書法論文十餘篇。
  • 【喜報】第八屆上海市民藝術大展入選名單(金山區)出爐!美術、書法...
    【喜報】第八屆上海市民藝術大展入選名單(金山區)出爐! 「幸福小康·大美海上」第八屆上海市民藝術(美術、書法、攝影)大展自籌備以來經廣泛發動,精心組織迎來了市民們的踴躍投稿
  • 十二屆江蘇省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獲獎行草書作品欣賞品評
    昨天,江蘇省文藝大獎書法獎剛剛塵埃落定,第十二屆江蘇省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又於9月18日下午開幕了。和江蘇省文藝大獎有一定的門檻不同,江蘇省十二屆新人書法展則要求低得多,入展則具有加入省書法的資格。最終有553件作品入展,其中59件被評為優秀作品。還是不唯名聲不唯師承,看下作品,接受群眾檢驗。為了便於大家欣賞,分幾個版塊,本文先看行草書。其他的書體後面陸續欣賞。
  • 2019金蘆葦獎·白洋澱·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大展獲獎、入展名單...
    由河北雄安新區宣傳中心主辦的「2019金蘆葦獎·白洋澱·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大展」(以下簡稱大展),自徵稿啟事公布至作品截稿日止(2019年11月6日-2019年12月31日),收到投稿作品數千件,得到國內廣大書法、繪畫、攝影愛好者的大力支持與積極響應。
  • 與佛有因——當代佛像印學術提名巡迴展在惠州博物館開幕
    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佛像印藝術研究中心理事,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作品多次在國級省級展覽中入展、獲獎並被收藏。曾入展「心心相印——中國首屆佛像印大展」。  著書出版有《中國篆刻藝術精賞——鄧石如》、《中國篆刻藝術精賞——黃牧甫》、《中國篆刻藝術精賞——明清流派印》、《歷代法書善字精賞——十七帖》、《歷代法書善字精賞——大小草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