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2020-12-21 中國書法平臺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開幕式於12月18日下午在中華藝術宮0米層藝術劇場隆重舉行。展覽開幕式由上海市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潘善助主持。

上海市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潘善助

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本屆大展分兩個展區,中華藝術宮B2展廳中展出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品;上海市書協名譽主席、顧問、主席團成員、常務理事的特邀作品和評委、監委作品57件同期在上海市文聯展廳展出。展品總計244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

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主辦方邀請了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專家參與評審,並設立監審委員會,邀請媒體參與監督,評審中將作者姓名覆蓋,進行匿名評審,所有評委、監委籤署承諾書,嚴守評審紀律,確保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時,書法、篆刻、刻字三個類別分別由相應領域的專家分類評審,更加突顯評審中的專業引領。此外,除了三輪評審之外,還設置了獲獎候選人現場決賽和非上海書協會員現場測試等環節,全面考驗作者的現場書寫和篆刻水平。

可喜的是,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非上海書協會員共84名,佔總數的45%,比上一屆高16個百分點,更多新人新作的湧現說明了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也體現了大展不斷推陳出新,發掘書法人才的理念。相信本屆大展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促進書法人才培養,繁榮書法創作,書寫上海書法藝術的嶄新篇章。

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鄧軍

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鄧軍致歡迎詞,希望今後上海市文聯、上海市書協,能有更多的藝術作品展覽來到中華藝術宮。中華藝術宮也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開拓創新,跨界融合,致力於將藝術融入上海文化發展大潮中。

上海市書協副秘書長章宏偉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章宏偉宣讀獲獎名單。隨後,與會領導向優秀獎作者、提名獎作者頒獎,併合影留念。

獲獎作者代表任行志

獲獎作者代表任行志發表獲獎感言,他表示要敢於嘗試和挑戰,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勇於探索;要走出去,有選擇的參加一些培訓班,學習別人的經驗和方法,獲取新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要積極參與活動。不是因為水平高了才投稿,而是因為投稿才慢慢提高水平,就是大家常說的「以賽代練」,爭取創作出更優秀的書法作品,為海派書法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協主席丁申陽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協主席丁申陽講話,縱觀往屆大展的成果,充分展現了上海書壇的創作風貌和藝術魅力,對振興海派書法、推動書法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疫情的嚴重幹擾了我們正常生活,特別是藝術活動。儘管如此,書協還是在文聯的領導下,在學習前幾屆書協主席團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將本次大展做的更有新意,做的更好。希望上海的廣大書法工作者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書法藝術的創作之中,在發揚海派書法的同時,在規格和水準上向全國書法大展靠攏,充分展示當代上海的書法篆刻藝術水平,為繁榮上海的書法藝術而砥礪奮進。

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

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尤存講話並宣布展覽開幕,他在講話中指出,希望「書法篆刻大展」能夠主動融入文化強國建設的大局,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進一步面向時代、明確定位、優化頂層,團結引導廣大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積極探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徑,創作推出更多面向時代、引領時代、回應人心的書法精品,為唱響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習總書記提出的這一重要理念提示我們,用好用活城市書法藝術資源,不僅能充實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藝術涵養、具有較高審美修養的人民還能更好地接續城市文脈,把城市建設得更有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近年來,上海市書協舉辦的各項活動著力於提升大眾審美水平,吸引觀眾、留住觀眾、涵養觀眾,讓廣大群眾能親近書法藝術,切實感受經典之美。

本屆雙年大展結合了上海書協過去幾年的辦展經驗,在展期內組織專家進行現場導覽,讓觀眾能看懂「門道」,切實提高書法篆刻藝術的鑑賞力;引入傳統文人意趣的展陳布置和互動體驗;同時將在上海文聯展廳分會場開設老中青書法名家對談的抖音直播,通過線上展覽等全媒體手段,推動展覽永不落幕,公共教育功能得以持續,大眾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展體驗能實現多層次的獲得感。展覽持續到2021年1月30日。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

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 尤 存

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秘書長 沈文忠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周志高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顧問 徐正濂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顧問 孫慰祖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丁申陽

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 鄧 軍

上海市文聯協會工作處處長 陸琪雯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張偉生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李 靜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宣家鑫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徐慶華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晁玉奎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張 索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田文惠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張衛東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章宏偉

相關焦點

  • 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 12 月 18 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品總計 244 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圖說: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起亮相中華藝術宮。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提名獎作品10件、入展作品168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首次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今天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開啟:獲獎入展者呈年輕化趨勢
    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展覽分中華藝術宮與上海文聯兩個展區,共展出244件作品,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此次展覽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上海書法篆刻的傳承與創作以其實力一直受到關注,當下的上海書法與篆刻界的最新創作現狀與風格如何?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展覽分中華藝術宮與上海文聯兩個展區,共展出244件作品,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此次展覽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 中華藝術宮五一照常開放,大展讓你為人間大愛感動
    五一假日臨近,上海中華藝術宮將照常開放。周到君了解到,五一假日裡,你可以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三個大展。其中,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已經進入到閉展的倒計時;極富上海風情的《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覽,是一個囊括了油畫、雕塑、兒童畫、攝影等多樣式藝術的大型群展;《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是自疫情防控以來,上海全新舉辦的最高規格的美術線下大展。
  • 今晚中華藝術宮首開夜場 「中國紅」熠熠生輝
    今晚6點至9點,中華藝術宮首個夜場開啟。除了「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觀眾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之外,中華藝術宮的景觀燈也同時亮起,曾經的世博中國館的「中國紅」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 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
    7月18日,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本次夜場活動推出了中華藝術宮開放「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大家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中,開設了「鮑賢倫書法藝術專賞」活動和「專題視聽講座」。針對展覽的五大版塊,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籤約畫師周琦從專業鑑賞的角度帶領觀眾,走進鮑賢倫的書法藝術,感受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對時代的謳歌和對未來的美好祈願。
  • 中華藝術宮:2020 上海 你好
    中華藝術宮迎春系列展: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賀友直畫上海、兒童畫上海、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將開幕,展期均為2020年1月18日至3月31日。這五個展覽可以視為五個切面,從不同視角和不同側面構畫當下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在這五個展覽中,有著十分清晰的時間線索。
  • 筆墨頌復興,脫貧奔小康,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今天上午,「復興路上小康生活脫貧攻堅」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南陽美術館開幕,小編為你送上詳細報導。歡迎加關注!也歡迎在文後評論和轉發分享!潑飛墨著華章,灑情懷歌盛世,12月18日,「復興路上小康生活脫貧攻堅」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南陽美術館舉行開幕式,有關領導、嘉賓與社會各界群眾200多人一起見證了這一隆重熱烈的時刻。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
  • 與佛有因——當代佛像印學術提名巡迴展在惠州博物館開幕
    在惠州博物館開幕  流火七月,為了彰顯惠州市深厚的佛教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篆刻藝術,推動當代篆刻佛像印藝術發展,積極營造從善、向上的社會氛圍,由惠州市博物館、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藝術研究院、中國佛像印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與佛有因——2018當代佛像印十三人學術提名巡迴展」7月28日上午在惠州博物館開幕。
  • 「大塊文章」大抒胸臆 鮑賢倫個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他的個人展覽「大塊文章」昨天起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共展出書法作品260件,其中200件為新作。這是1955年出生於上海的鮑賢倫半個多世紀的心緒凝結,寄託了他對父老鄉親和申城這片熱土的深情眷顧。如何用書法語言抒發深沉而複雜的情愫?在鮑賢倫立下展覽計劃後的幾年中,這個問題一直縈繞於胸。
  • 100㎡的書法作品什麼樣?到中華藝術宮大開眼界!
    在這樣巨幅的宣紙上呈現的書法作品,會擁有怎樣的氣度和神採?即日起,走進中華藝術宮,你便能大開眼界,一起先睹為快吧↓↓↓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筆墨共築「大塊文章」6月20日下午,「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出260件以隸書為主的作品
  • 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7月17日,由西泠印社、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內江市委宣傳部、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的「惟彼孤山——郭強捐贈西泠印社作品展暨大研堂師生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張大千美術館開幕,共展出作品151餘件。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劉建剛,省文聯機關黨委一級調研員尹春春,內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文聯主席秦金保出席開幕式。「惟彼孤山,積石巖巖。穆穆先哲,吾齊所瞻。」
  • ...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明日亮相中華藝術宮
    「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將於4月8日亮相中華藝術宮。 展覽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解放日報社共同主辦,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等單位聯合承辦
  • 段玉鵬師生書畫篆刻作品展在市群藝館隆重開幕
    「段玉鵬師生書畫篆刻作品展」吸引了眾多書畫藝術愛好者   濟寧新聞網1月22日訊(記者王立強)段玉鵬師生書畫篆刻作品展今天上午在濟寧市群眾藝術館隆重開幕,市政協副主席陳穎出席開幕儀式並致辭。春節前夕,「段玉鵬師生書畫篆刻作品展」的隆重舉辦,可以說是一次師與生的亮相,因為他們並非單純的「師徒授受」,而是以段玉鵬為代表,在繼承傳統藝術精華的同時,以師生群落的艱辛探索,逐步形成了古雅厚重、清新自然的地域風格。更為可貴之處,是他們並非只有篆刻,他們一直在走向開放,不僅走向書法,走向繪畫;還包括走出濟寧,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
  • 中華藝術宮新展開幕 見證上海的璀璨與溫情
    2020年8月22日,「璀璨海上溫情城廂:餘慧文龔建華攝影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辦開幕式。開幕式以一段別具一格的旗袍秀拉開帷幕,旗袍上的花紋均為餘慧文作品。 這項工作直到展覽開幕前5天才真正完成。 一幅圖像展現一個時代的風貌,回眸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上海的歷史與現實,昔日與今朝,城市的脈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璀璨海上溫情城廂:餘慧文龔建華攝影作品展」便是立足於上海的城市歷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蘊,向觀眾展示了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
  • 83家場館吸引觀眾841萬人次,上海市美術館大數據發布
    近日,上海市美術館運營大數據發布。澎湃新聞獲悉,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共有對外開放的各級各類美術館83家。其中,國有美術館25家,非國有美術館58家。2019年上海市新增美術館11家,其中包括程十髮美術館、西岸美術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