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的書法作品什麼樣?到中華藝術宮大開眼界!

2020-12-13 浦東發布

20米長、5米寬,

總計100平方米。

在這樣巨幅的宣紙上

呈現的書法作品,

會擁有怎樣的氣度和神採?

即日起,

走進中華藝術宮,

你便能大開眼界,

一起先睹為快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筆墨共築「大塊文章」

6月20日下午,「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出260件以隸書為主的作品,其中200件為新近專題創作。

出生上海的浙江書協主席鮑賢倫用大體量的書法作品,與書寫下的歷代鴻篇巨製相協調,與中華藝術宮高大宏偉的展示空間相匹配,用筆墨文章共築「大塊文章」的雄渾意象。

此次展覽由「漢地廣大」「筆寄文心」「隸變探微」「丹崖墨痕」「陶寫餘歡」五大部分組成。走進展廳觀眾會發現,每件(組)作品,尤其是一系列大型專題創作,都是根據展覽區塊位置「量身定製」的。

「漢地廣大」區域位於中華藝術宮開闊的0米大廳,你會被眼前作品的尺幅而深深傾倒。

走進「陶寫餘歡」區域,觀眾又仿佛步入了一個昏暗的博物館展廳,陶器上的古拙的書法痕跡,宛如幾千年前的先民遺留下來的刻畫符。

與古為新 別出「新」裁

在內容上,鮑賢倫圍繞展覽主題,既把握歷代詩文主脈,又追求意與古會、與古為新、別出「新」裁。

「千百年來,先人留下了無數經世文章、道德文章、錦繡文章。而中華傳統文章之美的核心,在其思想內涵的深宏博大,攬盡世間萬象。」 鮑賢倫表示,今年年初,他選定《急就章》終篇的63字,作為展覽的開篇作品,只是想用「中國安寧」「百姓承德」等表達對國泰民安的純美祈願。

《急就章》終篇,也是此次展覽中尺幅最大的作品。因為每個字的字徑都有一米,所以對臂力、體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鮑賢倫在書寫過程中顯得凝重又從容,寫一個字要蘸兩三次墨,最終耗費2個半小時完成。

其他展覽作品中,有經世致用,體現歷史責任與文化擔當思想的名篇,如《尚書無逸》、司馬遷《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序》、諸葛亮《出師表》等;體現出思想性及藝術性的詩文,如張衡《歸田賦》、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唐宋八大家」名篇,以及體現中華傳統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講求人生品德修為的文章內容。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展覽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長三角文化和旅遊聯盟推動實現的一次重大文化成果。未來長三角還將趁勢而上,攜手同行,深化合作共贏,最大限度地釋放聯盟協同聚合效果,更好地發揮文化旅遊領域高質量一體化示範引領作用。

展覽信息

展覽名稱: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

展覽地點:中華藝術宮(0米層中廳、20、21號展廳)

展覽時間:6月20日至7月19日

展覽門票:免費

視頻:曹之光

攝影:鄭峰

編輯:吳燕

相關焦點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開幕式於12月18日下午在中華藝術宮0米層藝術劇場隆重舉行。展覽開幕式由上海市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潘善助主持。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起亮相中華藝術宮。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提名獎作品10件、入展作品168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首次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 12 月 18 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品總計 244 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圖說: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今晚中華藝術宮首開夜場 「中國紅」熠熠生輝
    今晚6點至9點,中華藝術宮首個夜場開啟。除了「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觀眾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之外,中華藝術宮的景觀燈也同時亮起,曾經的世博中國館的「中國紅」在夜色中熠熠生輝。
  • 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
    7月18日,中華藝術宮開啟首個夜場活動。本次夜場活動推出了中華藝術宮開放「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和「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剪紙展,帶領大家領略鮑賢倫的書法藝術和欣賞陝北的剪紙藝術。「大塊文章——鮑賢倫書法展」中,開設了「鮑賢倫書法藝術專賞」活動和「專題視聽講座」。針對展覽的五大版塊,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畫院籤約畫師周琦從專業鑑賞的角度帶領觀眾,走進鮑賢倫的書法藝術,感受作者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以及對時代的謳歌和對未來的美好祈願。
  • 「大塊文章」大抒胸臆 鮑賢倫個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他的個人展覽「大塊文章」昨天起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共展出書法作品260件,其中200件為新作。這是1955年出生於上海的鮑賢倫半個多世紀的心緒凝結,寄託了他對父老鄉親和申城這片熱土的深情眷顧。如何用書法語言抒發深沉而複雜的情愫?在鮑賢倫立下展覽計劃後的幾年中,這個問題一直縈繞於胸。
  • 華政人水墨作品現身中華藝術宮!
    在中華藝術宮最近展出的「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上,文伯書院藝術教育中心退休教師王恬創作的抗疫畫作《屏障》引起觀展者的駐足討論;書院藝術教育中心教師王璽創作的抗疫書法作品《田興隆詩聞解放軍三個醫療隊抵武漢增援》也在線上展出。他們將滿腔感情融於濃墨重彩中,獻上對奔赴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們深沉而熱烈的敬意。
  • 閉館中的中華藝術宮|立足上海 豐富線上推介內容
    展覽介紹方面,中華藝術宮並未將館內所有展覽一一進行全面介紹,而是遴選近期重點展覽的重點作品,推出「每日一畫」欄目,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觀眾足不出戶,也能對重點展品一目了然。公教活動方面,中華藝術宮圍繞展覽活動,將以往優秀的藝術講座音頻資料編輯整理,推出了「在線音頻講座」,觀眾可隨時隨手翻閱。
  • 中華藝術宮:2020 上海 你好
    中華藝術宮迎春系列展: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賀友直畫上海、兒童畫上海、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將開幕,展期均為2020年1月18日至3月31日。這五個展覽可以視為五個切面,從不同視角和不同側面構畫當下城市發展脈絡和市民日常生活。在這五個展覽中,有著十分清晰的時間線索。
  • 中國著名書法家鮑賢倫書法展將在中華藝術宮展出
    >主辦單位: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 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單位:中華藝術宮上海市書法家協會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開幕式:2020年6月20日14:30展覽時間:2020年6月20日--7月19日展覽地點:中華藝術宮
  • 中華藝術宮將推《2020—上海—你好》系列展迎新春
    布展間隙,畫家黃阿忠坐在中華藝術宮展廳的長椅上休息
  • 明起都開放:中華藝術宮、歷博、劉海粟美術館、魯迅紀念館
    澎湃新聞獲悉,明天開放的並不僅僅是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以及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等10家市級備案等文化場館,均將於3月13日開放。
  • 中華藝術宮、上海歷史博物館等恢復開放,你的隨申碼準備好了嗎?
    細雨霏霏中,中華藝術宮恢復開放了,從春節之前就開始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展,「你好上海」三個系列展,以及「我的藝術屬於人民——吳冠中作品展」依然在展廳中靜待參觀者。圖說:中華藝術宮恢復開放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胡曉芒 攝今天的參觀者並不密集,門口無人排隊,第一個進入場內的是位來自上海大學的美術教師,他跟隨程序,先測體溫,然後登記身份證號碼,綠色隨申碼,再來到右手邊的洗手,經過鋪著消毒地毯的專門鞋底消毒區域,他一路匆匆,想儘早進入展廳參觀,「我想看的是全國美展,想了很久,這個時刻,
  • 中華藝術宮五一照常開放,大展讓你為人間大愛感動
    五一假日臨近,上海中華藝術宮將照常開放。周到君了解到,五一假日裡,你可以在中華藝術宮欣賞到三個大展。其中,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已經進入到閉展的倒計時;極富上海風情的《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覽,是一個囊括了油畫、雕塑、兒童畫、攝影等多樣式藝術的大型群展;《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是自疫情防控以來,上海全新舉辦的最高規格的美術線下大展。
  • 【中華藝術宮 | 展覽】本位,粹煉,超越!「李錫奇的藝術歷程」5月16日開展
    5月16日起,「本位,粹煉,超越——李錫奇的藝術歷程」展將亮相中華藝術宮。由臺灣地區現代繪畫大師李錫奇創作的版畫、漆畫、水墨畫等共計110件作品將與觀眾見面。這一大型回顧展既是對李錫奇這位現代藝術探險家幾十年創作生命的總檢視,也是其藝術生命的「再出發」。
  • 中華藝術宮新展開幕 見證上海的璀璨與溫情
    2020年8月22日,「璀璨海上溫情城廂:餘慧文龔建華攝影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辦開幕式。開幕式以一段別具一格的旗袍秀拉開帷幕,旗袍上的花紋均為餘慧文作品。 「璀璨海上溫情城廂:餘慧文龔建華攝影作品展」便是立足於上海的城市歷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蘊,向觀眾展示了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 據悉,此次展覽緣起2018年由黃浦區文化館舉辦的「《時空影像》1978—2018餘慧文龔建華攝影展」。2019年,兩位攝影家把這批具有時代意義的經典攝影作品無償捐贈於中華藝術宮。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28日晚上,大雨中的中華藝術宮,「仙樂飄飄」,多了一份與往常不一樣的美麗。0米層的藝術劇場,上海民族樂團帶來的一曲《花好月圓》結束後,舞臺上的LED大屏幕上定格在中華藝術宮的館藏作品——林風眠的《琵琶仕女》《吹笛仕女》上。現場掌聲如雷,「太美了!沒有看夠,也沒有聽夠。」臺下的觀眾說道。
  • 鮑者賢倫 生命書寫 看書法家如何佔領中華藝術宮?
    中華藝術宮碩大深邃的時空通道中,觀眾齊湧,昂頭,環繞,目對,踱步,260件作品構築的雄渾天地文風陣陣,「漢地廣大」、「筆寄文心」、「隸變探微」、「丹崖墨痕」、「陶寫餘歡」五大部分陸續展現,或天地萬物,或光陰百代,皆為浮生若寄耳。置身展廳,文辭爾雅,古意盎然,頗有高可眺、邃可隱、芳可採之古樸豪氣。
  •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活動時間:8月28日第一場19:10-19:25第二場20:00-20:15活動地點:41米層展廳民樂專家將與你一起走進展廳,結合「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策展人導賞活動時間:19:30-20:00兩場展廳現場表演期間,還將穿插一場「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策展人導賞,由中華藝術宮副研究館員武秦瑞講解展覽代表藝術家作品。
  • 中華藝術宮中,有虹口人的「筆跡」等你欣賞
    現在,中華藝術宮5米層的高大展廳裡也能看到川北橙啦!一場名為「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從4月8日起在中華藝術宮內展出,展出的作品中有一組來自川北區域化黨建共建單位——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街道巾幗志願者呂亞蕾老師的畫作,在防控疫情以來,她用畫作歌頌社區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