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成立全新跨學科學院!

2020-12-26 BestU留學社

同學們注意啦,如果你計劃去新加坡讀本科,也許你們可以了解一下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的全新跨學科學院—人文與理學院,快來看看學院的具體信息吧~

新加坡國立大學

人文與理學院

12月8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正式宣布設立人文與理學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成立,明年開放申請,將於2021/2022學年8月份開課

專業介紹

這個全新的跨學科學院由人文社科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和理學院(Faculty of Science)聯合而成,計劃每年招收2,000多名本科生。

新學院成立後,人文社科學院和理學院仍將繼續存在並獨立運作,在籍學生的課程不受影響。被人文與理學院(下文統一稱"CHS」)錄取的學生可以選擇這兩個學院提供的任何專業和課程,在人文、社會科學、科學和數學等學科課程的選擇上有更大的靈活性。

同時從2021/2022學年開始,將不再有本科生單獨屬於FASS或FOS,他們都將屬於CHS。

雖然目前這個新學院項目針對的是本科生,但是相信未來也將招收研究生,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學位設置

被CHS錄取的本科新生,可以選擇在入學的時候選專業(入學後可以更改)或者先體驗一段時間之後再選專業

CHS的學生可以從人文社科學院或理學院選擇任何專業、第二專業、輔修和雙學位項目,每年有超過1000個模塊可以選擇,也有機會參與實習。

CHS學生可以攻讀以下三種四年榮譽學位課程:

· Bachelor of Arts(文學學士)

· 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s(社會科學學士)

· Bachelor of Science(理學學士)

為了讓學生在跨學科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CHS還設立了一些特別策劃的跨學科學位課程:

· Data Science and Economics

· Environmental Studies

·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NUS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另外七個跨學科學位課程,涵蓋計算機、商業、工程和醫學等領域,很是吸引人!新的課程結構將讓學生更靈活地刻畫自己的課程。

課程設置

CHS學院提供的為期4年的課程中,共同課程(Common Curriculum)佔比三分之一,共13個模塊,包括五個綜合模塊(integrated modules),六個通識教育模塊(General Education modules)以及學生自選的兩個跨學科模塊:

五科新綜合課程單元這五科課程單元分別是亞洲研究、綜合社會科學、綜合人文學和兩個科學探索類課程。亞洲研究將培養學生的「文化多樣性」觀念;綜合社會科學和綜合人文學課程將幫助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等能力;兩個科學探索類課程單元將教會學生如何從科學視角來批判性地看待和評估事物。六科通識教育課程單元這些通識課程將幫助學生在閱讀、寫作、批判性思維和計算能力等方面打下紮實的基礎。而設計思維、人工智慧以及社區參與等三科通識課程單元將培養學生在數位化和聯通世界中生存所需的必備技能。兩科新跨學科課程單元這兩科課程單元的內容來自眾多課程選項,旨在深化培養學生融會貫通多學科知識的能力。

相對於目前的教學模式,CHS的必修課有所減少,給了學生更多時間和機會去修讀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更有可能在4年之內完成雙學位,不再像現在那樣需要延長一學期或者半學期才能修完雙學位。

這所新學院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相信未來還會推出更多的課程項目,為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提供跨學科教育。

學習模式

院方為學生設計三類學習道路,想成為博學通才(Versatilists)深耕專才(Deep Specialists)的學生選一科主修。

「深耕專才」有三分之二的學習內容會圍繞主修科,深入鑽研。「博學通才」則有空間修讀無限制選修單元,這可包括副修。無限制選修單元不限於人文與理學院的學科。

至於另一類屬綜合能手(Integrators)的學生,他們會修讀雙主修,也有一小部分時間選修無限制選修單元。修讀跨學科主修的學生會獲頒雙學位,例如理學和文學士學位。

學院成立初衷

NUS校長陳永財教授(Tan Eng Chye)解釋了將這兩個學院融合在一起的理由,他表示大學必須意識到,目前的工作環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

人文與理學院是建立在國大兩所歷史悠久、規模最大的學院,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更有效地應對未來職場的迅速變化。「越能夠跨學科融匯知識並理解各種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

他指出,在這樣一個不確定、複雜和多變的環境中,工作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新冠疫情的出現更加暴露了當代社會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因此,未來的畢業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新的領域並從多個方面解決複雜的問題。

對NUS這個新學院有興趣的同學,待明年學院申請開放之時可以進行申請哦。研究生們也別灰心,相信NUS以後會推出更多新舉措,讓我們期待該項目儘快招收研究生~

相關焦點

  • NUS成立新學院,提供跨學科專業,明年8月開課!內地生該怎麼申請?
    留不留學乾貨、攻略、案例,關於留學的一切都在這裡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成立了全新跨學科學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人文與理學院CHS),計劃2021/2022學年8月正式開課!
  • 跨學科融合成為高中課堂「新時尚」
    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分析文本、了解極端氣候的英語表達方式……在英語老師高卓群的帶領下,課堂有條不紊地在推進。
  •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
    本報訊 (記者 王李科) 6月29日,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舉行,這標誌著全省首個創新建設方式和運行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該校成立。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由成都市社科聯、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成都職業院校思政課教學研究會、四川絲路職業研究院合作共建。「我們將以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平臺,推進思政創優工程,打造鑄魂育人金課。」
  • 「活動」跨學科競賽大幕開,5000塊錢帶回家|香港大學跨學科競賽引爆Reading Week,盤它!
    沒錯這不是演習,香港大學跨學科競賽2019即將引爆!香港大學跨學科競賽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mpetition) 2019由香港大學研究生堂、研究生會及研究學院主辦,面向全校研究生(研究型/授課型)開放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正式成立
    12月1日,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熊宗輝主持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莊永輝主持理事會成立大會,黨委委員、副院長李強、舒顯奇、劉呂高、彭芳等學校領導以及相關處室負責人、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參加大會。
  • 大學教師科研文化在跨學科研究組織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選擇這樣一個成功的跨學科組織作為案例,有利於發掘促進大學跨學科組織成功發展的教師科研文化特質。教師崇尚交流,自發的跨科合作科研文化特質是影響Bio-X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根基,幾位來自不同學院的教師在提出Bio-X理念之前,都是這種文化的踐行者。這種科研文化不但讓教師根據自身經驗提出建立跨學科組織的理念,還使其在發展中真正實現跨學科研究,而不是流於形式。在Bio-X中心,「更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的心態也是開放的。他們樂於與其他學科的師生交流、分享及合作。
  • 牛津大學Wellbeing研究中心成立,攜手首控集團探究幸福對教育有何...
    9月7日,「牛津大學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香港校友會攜牛津大學Wellbeing研究,成立全球發布會」在香港金鐘港麗酒店隆重舉行。牛津大學副校長、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院長 Jane Shaw教授、牛津大學哈裡斯·曼徹斯特學院副院長、牛津大學跨學科Wellbeing研究,主任、KSI院士Jan-Emmanuel De Neve教授、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首控集團」或「集團」,股份代號:1269.HK)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席春迎博士、聯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朱煥強博士、副行政總裁李民文女士、副行政總裁宗彬先生、財務總監王輝博士,楷思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 招賢榜|中山大學藝術學院
    中山大學藝術學院成立於2018年6月,以藝術學理為中心,立足於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跨學科土壤,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藝術學院和學科
  • 巴黎政治學院新設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歐洲協會
    巴黎,2020年11月19日——巴黎政治學院宣布開設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歐洲協會。該跨學科研究與教學協會重點關注氣候變化、經濟發展及社會包容三大問題,將為致力於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所有組織提供全新洞見。這是巴黎政治學院首個附屬於兩個研究生學院的協會。
  • 解讀:2020最新帕森斯設計學院排名,帕森斯設計學院怎麼樣?
    講完英國藝術學院,我們聊聊美國藝術學院,今天的主角是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gin at The New School,簡稱Parsons),對於很多想去美國藝術留學的藝術留學生來說,帕森斯設計學院qs排名情況是大家首要關心的話題,那麼帕森斯設計學院排名情況是怎麼樣的
  • 綜合類大學藝術系VS專業藝術學院,有什麼不同之處?
    西海岸有許多頂尖的藝術院校,例如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簡稱ACCD)和California College of Arts(加州藝術學院,簡稱CCA),兩所學校都開設了不錯的藝術設計類專業。
  • 我市成立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
    ▲市職工大學(工業學校)校內舉行的時裝秀(資料圖) 李傑 攝本報訊(記者 何春林 通訊員 譚延喜)昨日上午,湖南株洲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揭牌儀式暨株洲市職工大學服飾產教融合基地籤約在蘆淞區舉行。●為什麼成立?上述新媒體服飾產業學院和服飾產教融合基地,由市職工大學(工業學校)與董家塅高科園管委會、株洲新蘆淞集團共同組建。為什麼成立?眾所周知,服飾產業是我市的傳統支柱產業、品牌產業之一。
  • 樓氏文化攜手錢江學院成立(舞美)研究院
    7月3日下午,由浙江樓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錢江學院攜手共建的錢江學院樓氏文化傳播(舞美)研究院舉行成立揭牌受聘儀式。據悉,錢江學院樓氏文化傳播(舞美)研究院是錢江學院與樓氏文化聯合成立的集教學、科研、實訓和市場化運營為一體的產學研一體化運營機構。自去年6月起,樓氏文化就同錢江學院對接校企合作項目,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開啟協作共創模式。
  • 一文讀透復旦新聞學院「研究基地」建設
    以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為主要陣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將自己定位在了以「傳播」為核心的十字路口中央,將「傳播」作為觀察與解釋複雜現實的進入視角,圍繞當下重大國家戰略與社會問題,展開豐富的跨學科對話,構成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的重要力量。
  • 浙大城市學院婦女聯合會成立
    12月4日,浙大城市學院召開婦女聯合會成立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學校婦女聯合會第一屆執委會委員17人,其中包括1位主席、3位副主席。杭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阮英,浙大城市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洪慶華、羅衛東、包迪鴻、葉素、韋巍、張德平、應方彩出席成立大會,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共160餘位師生參加大會。阮主席代表市婦聯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全校女教職工、女大學生們致以誠摯問候。
  • 臺灣清華大學成立「臺北政經學院」參酌倫敦政經學院模式
    臺北政經學院的成立得到臺灣企業家林陳海先生捐款臺幣30億支持,財務自主,將可突破公立大學的經費限制,延聘全球一流師資,培育頂尖政經人才。一手催生臺北政經學院的黃煌雄董事長指出,臺北政經學院由私人捐助,但在清華內以「校中校」的模式運作,將成為臺灣高等教育的一項創舉。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潘文忠今天也出席了籤約典禮。
  • 廣東塗料產業學院將於12月份正式成立
    11月20日,廣東塗料產業學院(籌)聯合共建單位第一次工作會議在順德舉行。會議主要圍繞討論產業學院性質、目標、任務以及章程,以及廣東塗料產業學院成立大會等重大工作展開。據介紹,廣東塗料產業學院是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省塗料行業協會、順德塗料商會、廣東省質檢院共同發起,嘉寶莉、展辰、巴德士、華潤、大寶、集泰、巴德富、擎天、美塗士、同德、科順、科德12家企業共建,廣大塗料企業參與成立的非營利性、非法人共同協作聯合體,旨在為推動廣東塗料行業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產業現有人員技術技能水平提升,深化塗料行業產教融合。
  • 昆明學院亞洲烹飪藝術學院成立 推動中國及亞洲烹飪藝術國際化發展
    圖為成立儀式現場。昆明學院供圖中新網昆明1月9日電 (杜瀟瀟)昆明學院亞洲烹飪藝術學院9日在昆明學院掛牌成立。這是中國國內首家由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與國際最有影響力的中餐業行業組織及國外著名烹飪藝術與管理教育機構合作建立的國際烹飪藝術學院。
  • 中關村電競學院成立培養高質量電競人才
    12月11日,海澱文旅集團與中關村學院、中關村電競產業協會在中關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進一步發揮各自在平臺、技術、市場等方面的資源,建立更加深入的業務合作關係,致力於服務區域多元化文化需求、培養電競領域專業人才。
  •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12月8日,「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次學院雕塑展以「東西南北中」為主題,展出來自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是東西南北中雕塑藝術風格的一次交流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