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到2019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大贏家是誰?毋庸置疑是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剪輯的獎項,而導演奉俊昊本人也拿下了最佳導演。更別提其他國際上琳各種各樣的獎項了。這一年的韓國人似乎因為這部電影開掛了一樣,以韓國人的性格來說,這部電影估計能被他們吹一輩子了吧。話說回來,針對這部電影本身質量的呈現來說,確實是一部上佳的商業喜劇片。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十分貧窮的家庭,哥哥基宇、妹妹基婷和爸爸媽媽住在了一個地下室裡頭靠著折披薩紙盒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基宇來到了一位有錢人家做家教,男主人是樸社長,而女主人是位闊綽太太且善良單純,聰明的兄妹二人便出謀劃策使得全家人都來到了這家有錢人家幹活。此時就已經很應這個標題了,四人如同寄生蟲一樣住進了樸社長的家。但是作為窮人的他們卻對著財富有著無限的貪婪,野心在樸社長一家的縱容下肆意生長。而慢慢的,基宇一家卻發現了樸社長家的地下室竟然住著一個男人,他還是保姆的丈夫,靠著保姆每天給他運送這家人的食物為生。看到這裡,小白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而故事的最後,因為貪婪而釀成了一樁慘案。
而耐人尋味的是,宋康昊家人團聚的結局只是兒子腦海中的想像,這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結局,延續了韓國電影一貫的風格。導演將一件殘酷而冷血的事件,用輕鬆和幽默的視角拍出來,觀眾觀看後雖然會捧腹大笑,但也會從中思考這部電影想展現的內容和傳達的思想,通過如此方式,讓觀眾看了不得不讚揚之高級。
其實這部電影最明顯反映的就是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隔閡。這場悲劇的根源到底是因為什麼?社會發展至今出現越來越多我們看不見的制度和規則,但它們確確實實地存在並且束縛著我們。宋康昊一家和住在地下室的一家就如同寄生蟲吸食著富人家的血,但最終樸社長的結局卻並不好,這是富人的錯嗎?並不是,奉俊昊在這部影片中只是反映了這個現象,諷刺了這個社會因財富而引起矛盾的現象。窮人們有錯嗎?他們聰明,也會勞動,但永遠沒有樸社長一個小時賺得多,無論他們怎麼努力總是得不到好的結果,得不到相應的報酬。
此外,導演還引入了「氣味」這一導火索。畢竟電影是視聽藝術,而嗅覺是電影藝術中一個短處,全片多次提到「地下室的氣味」,就宛如這種氣息是宋康昊一家與生俱來的,在電影最後,就是因為富人展現出對這種氣味的厭惡,讓窮人心底裡自然而然產生抗拒。階級壁壘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破,社會歧視也是會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