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伴侶隱瞞愛滋將追責」,是侵犯患者隱私權嗎?

2020-12-21 新京報官微

當夫妻(或者情侶)之間的知情權(來自於忠實義務)和患者個人隱私權發生衝突時,知情權更需要尊重和保護。

文1960字,閱讀約需4分鐘

文/金澤剛(同濟大學法學教授) 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

▲動新聞截圖。

這兩天,「雲南出新規:向性伴侶隱瞞愛滋將構成犯罪」的話題引發輿論關注。

據新京報報導,近日,雲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雲南省愛滋病防治條例》(簡稱《條例》)。這意味著,自2021年3月1日起,雲南將施行新的愛滋病防治條例。

新版《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感染者和病人應當將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事實及時告知其配偶或者性伴侶;本人不告知的,醫療衛生機構有權告知。」第五十七條規定,感染者和病人不及時將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事實告知其配偶、有性關係者等存在暴露風險的人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贊同者有之,「建議全國普及」、「早就應該明確」;但也有些人心存疑慮,認為此舉開創了法律授權醫療衛生機構不經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意向第三方洩露其隱私的先例,涉嫌侵犯患者隱私權,從立法關係來看,這與上位法相衝突。

對於這些疑問,顯然有必要從法律上溯源,條分縷析,釋疑解惑。

━━━━━

保護患者隱私權和伴侶知情權並不矛盾

保護患者隱私權和伴侶的知情權,這二者並不矛盾。

比如,我國《愛滋病防治條例》早就明確規定,有關機構「進行愛滋病流行病學調查時,被調查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同時也規定「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前者是為了公共利益之需,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積極應對和防控愛滋病,並不損害病人個人利益;而後者則是強調對病人個人的私權保護,所以,各種防控愛滋病的宣傳不得暴露,哪怕是間接洩露病人的信息。

對此,新《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也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洩露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同樣是這個道理。

但當夫妻(或者情侶)之間的知情權(來自於忠實義務)和患者個人隱私權發生衝突時,面對一方可能染上嚴重傳染病因而損害其重大身體健康利益時,知情權更需要尊重和保護。

不僅如此,如果有人隱瞞患病事實,與不特定對象發生性關係,還可能影響到公共利益與安全,這就遠遠超越了隱私權保護問題,甚至已逾越法律底線。這也正是立法規定法律責任的基礎。

▲資料圖。圖片來自新京報有理數。

━━━━━

地方特色立法利於精準防治愛滋病

一些人認為《條例》內容與上位法相衝突的看法,也是片面之談。

我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愛滋病防治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其中就包括「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及時告知與其有性關係者」以及「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

第六十二條也規定「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愛滋病病人故意傳播愛滋病的,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而早前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雲南省愛滋病防治條例》也有類似規定,只不過新版《條例》在這些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化,詳細列舉了追究責任的具體情形,進一步明確了向配偶、有性關係等對象隱瞞愛滋的,更有的放矢。

當然追究刑事責任,還必須符合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

具體說來,明知自己患有愛滋病或者感染愛滋病病毒而賣淫嫖娼的,以傳播性病罪從重處罰;致使他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可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對幫助或介紹人員,可以共犯論處。如果以其他途徑惡意傳播,致使他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亦可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雖然使用了「故意」、「明知」、「惡意」等反映主觀心態的限定詞,但除了能夠證明自己確實不知道自己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愛滋病病人」的情況,其他的都屬於應該追責的範疇,包括出於放任、隨意的心態,將愛滋病傳染給他人的行為。

對於尚未確診,並不知道自己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條例》並沒有規定承擔法律責任,也不存在追究刑事責任的問題。

一年一度的世界愛滋病日剛剛過去,新冠疫情之下,愛滋病給世界帶來的禍患也不容忽視。從近年來雲南省愛滋病防治工作情況通報會看,性傳播仍為雲南省愛滋病疫情的主要傳播途徑,2020年1-10月檢測發現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性傳播佔97.5%,經注射吸毒傳播病例數持續下降。

在此語境下,對「向性伴侶隱瞞愛滋需要追責」這一條款進行細化,是在法律框架內立法部門基於地方防艾實際情況的特色立法,也是用法律為愛滋病防治精準「號脈」之後開出的「靶向藥方」,程序並不「越位」,效果值得期待。

相關報導:

愛滋病進入我國,這是第35個年頭了

和HIV感染者共處一天

值班編輯 康嘻嘻

相關焦點

  • 「向伴侶隱瞞愛滋將追責」,慎言這是侵犯患者隱私權
    這兩天,「雲南出新規:向性伴侶隱瞞愛滋將構成犯罪」的話題引發輿論關注。據新京報報導,近日,雲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雲南省愛滋病防治條例》(簡稱《條例》)。這意味著,自2021年3月1日起,雲南將施行新的愛滋病防治條例。
  • 隱私權怎麼能大過生命權?愛滋病患者隱私難道是最重要的嗎?
    其中第五十七條規定:感染者不及時將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事實告知其配偶、有性關係者等存在暴露風險的人群,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光做到這些遠遠不夠,相關醫療單位也要有告知義務!必須通知當地派出所嚴格監管。我國愛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方式仍然為性傳播!而且形式嚴峻。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隔離與防治,而不是事後再用法律懲處!事後懲處,能挽救什麼?
  • 違法拍照侵犯隱私權,聽律法律解讀隱私權!
    根據隱私權的特徵,就國內外學者的通說,隱私權有以下四項權利:(1)隱私隱瞞權。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2)隱私利用權。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於自己的隱私權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
  • 女明星質疑醫院侵犯隱私權,怎麼回事?
    如果我的文章讓你覺得我大頭症我願意向你道歉,抱歉讓你有這樣不好的觀感。其實很感謝你的留言,雖然簡短,卻明白地顯示出我們隱私權觀念的不普及,有錢才能有隱私絕對不是正常的。而當時我想提出這個討論無非只是單純的希望自己熱愛的寶島更好,每個人都能擁有醫療隱私,因為它是基本人權中的基本,跟口袋深淺無關,也跟身份地位無關。
  • 多名女子遇搭訕被偷拍傳網上,律師:涉嫌侵犯隱私權
    隨後,小楊給該視頻帳號留言,要求他立刻刪除此視頻,同時向平臺舉報該帳號。幾天後,她發現該帳號被平臺封號了。小楊被搭訕偷拍的經歷並不是個例。去年7月,北京女子小樂在北京三裡屯逛街時也遭搭訕偷拍。 小樂:回家後,朋友發給我,才發現裡邊的視頻有我的照片。
  • 多名女子遇搭訕被偷拍傳網上,律師:涉嫌侵犯隱私權!
    小楊被搭訕偷拍的經歷並不是個例。去年7月,北京女子小樂在北京三裡屯逛街時也遭搭訕偷拍。 目前網上搭訕的視頻帳號很多,法律界人士表示,搭訕並偷拍視頻涉嫌侵犯被攝錄人的隱私權。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這種交往互動,包含了被拍攝者的容貌、語言、聲音及所處場所等方方面面,屬於被拍攝者的社交隱私範疇,從法律意義上應該被認定為隱私權所保護的私密活動。
  • 《愛滋女生日記》:記錄了一位女孩感染愛滋的真實經歷
    男友當時對女孩隱瞞了自己的婚史,後來女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還被傳染了愛滋病。但是在女孩確診以後回想過去和男友交往的經過,她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如果不是男友後來回國治病,女孩還一直被蒙在鼓裡。就在男友離開後的第三天,女孩接到學校通知,讓她去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讓女孩徹底崩潰,因為經過HIV檢測,女孩已經感染愛滋。
  • 洩露確診者個人信息,「發洩式」網絡暴力,檢察官:典型的侵犯隱私權
    資料圖 新華社發 程碩 作資訊時代,大數據越來越重要,個人的隱私也就越來越有價值,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隱私變成他人謀利的工具。我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 法院:侵犯丈夫隱私權
    法院認為進入對方手機取證和錄音侵犯隱私權王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張某的手機截屏、手機中的錄像,以及張某在成都、內蒙古等地旅遊的朋友圈截屏和錄音音頻作為證據。對於王女士提供的證據,法院認為,兩人雖系夫妻關係,但依然在婚姻中享有作為獨立個體的隱私權,被告的手機系承載其個人隱私的載體並設置了密碼,原告採取猜測密碼的方式進入被告手機拍攝所取得的證據,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故其合法性法院不予認可,證據確認無效。原告提供的錄音證據也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其合法性法院也不予認可,並確認無效。
  • 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了!
    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了!▼▼▼據重慶法院網消息,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此前,四川成都男子王某將一張內容涉及「成都疫情及趙某某身份信息、活動軌跡」的圖片在自己的微博轉發,嚴重侵犯他人隱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王某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已被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 錄音筆錄下丈夫裸聊音頻,想離婚被駁回,法院:侵犯丈夫隱私權
    陝西西安的王女士,由於懷疑丈夫出軌,在丈夫張某的臥室床頭櫃放置錄音筆,並猜出丈夫手機密碼取證,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卻被法院以取證方式侵犯丈夫隱私權為由駁回。 法院認為進入對方手機取證 和錄音侵犯隱私權 王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張某的手機截屏、手機中的錄像,以及張某在成都、內蒙古等地旅遊的朋友圈截屏和錄音音頻作為證據。
  • 法院又出糊塗判決:錄音筆錄下丈夫裸聊音頻被認為侵犯隱私權
    陝西西安的王女士,由於懷疑丈夫出軌,在丈夫張某的臥室床頭櫃放置錄音筆,並猜出丈夫手機密碼取證,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卻被法院以取證方式侵犯丈夫隱私權為由駁回。對於王女士提供的證據,法院認為,兩人雖系夫妻關係,但依然在婚姻中享有作為獨立個體的隱私權,被告的手機系承載其個人隱私的載體並設置了密碼,原告採取猜測密碼的方式進入被告手機拍攝所取得的證據,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故其合法性法院不予認可,證據確認無效。原告提供的錄音證據也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其合法性法院也不予認可,並確認無效。
  • 首例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案,賠償1元!
    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 「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女子錄下丈夫疑出軌音頻想離婚被法院駁回:侵犯了丈夫的隱私權
    王女士向法院起訴離婚,請求孩子歸她撫養,要求一處房產歸她所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並向法院提供了張某出軌的證據。但法院認為,兩人雖是夫妻關係,但依然在婚姻中享有作為獨立個體的隱私權,張某手機設有密碼,王女士通過猜測密碼的方式進入張某手機,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證據確認無效,不予離婚。看到這,你是不是一臉問號?
  • 重慶首例涉新冠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
    重慶首例涉新冠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 2020-12-21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學習筆記——新增隱私權制度解讀
    第一千零三十九條 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洩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條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保密。洩露患者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女子錄下丈夫裸聊音頻請求判決離婚被駁回,法院:錄音侵犯了隱私權
    2019年4月,王女士向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和張某離婚,孩子歸她撫養,位於城北的一處房產歸她所有,分割夫妻共有的其他財產等。 王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張某的手機截屏、手機中的錄像、在成都、內蒙等地旅遊的朋友圈截屏以及錄音音頻作為證據。
  • ...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發布購買陽性凍品人員名單公司...
    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原告趙某一紙訴狀將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在案涉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並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家庭中的隱私權是不可觸碰的雷區
    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政府和社會輿論越來越重視人權問題,隱私權也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值得提出的是,在保護隱私權的問題上,家庭不應成為例外。隱私,常常是在家庭中發生的,但隱私權在家庭中卻往往被忽略。
  • 重慶一涉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宣判:發布購買陽性凍品人員名單...
    近日,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原告趙某一紙訴狀將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在案涉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並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