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是主管人間財源的神明,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道教封賜的,一種是民間信仰。中國人對財神的崇拜由來已久,時至今日仍有部分人在家中或店鋪中供奉財神爺。其實,「財神」在中國並非特指某一個神仙,而是眾多仙神的統稱。一般情況下人們將財神分為正財神,正財神中又分為文財神、武財神兩類。
正財神——趙公明
財神趙公明在眾多的財神之中影響力最大、最受人敬仰的就是趙公明即玄壇真君。趙公明屬於武財神一類,但人們一般稱呼他為正財神或月財神。月財神與日春神又合成「春福」。日月二神過年時常貼在門上。據說,趙公明法力高強,身為財神卻能呼風喚雨、懲奸除惡、消災解難,因而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擁戴。目前粵港等地民眾對這位正財神的崇拜依舊很虔誠。
在神話故事中,趙公明其實並非財神出身。據傳趙公明本是玉帝麾下的一位武將,其職責與黑白無常相似,主要是負責勾魂取命。隨著時代變遷,神話故事中趙公明的權限也增大了,但他依舊只是一位世人懼怕的兇神惡煞。直到明朝,趙公明才得以擺脫兇神之列,成為享譽後世的一代財神。後人還為他「配」上了兩個侍從即「招財」和「進寶」二童子。 在道教中,趙公明是財神爺的代表。
武財神——關羽
除了趙公明之外,關羽也是受世人敬仰的武財神。關羽作為三國時代的一員猛將,在民間聲譽極高關公甚至被古人附會成一。位全能的神仙,他不僅是武神也是行業神甚至還成了一位武財神。民間傳說關公能夠為人驅禍避災、治病救人,甚至還可以助人金榜題名、保護商賈。因此很多商賈將關公視為忠義、公平的象徵,祭奠關公請求庇佑。有人猜測關羽被奉為財神可能與他生前不因金錢投靠曹操的事跡有關。
文財神——財帛星君、範蠡、比幹
相傳財帛星君又稱增福相公,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有人說其姓李名詭祖,其職責就是掌管世間的增福納財。比起身著戎裝,手持銀鞭,一派威嚴的黑臉武財神,錦衣玉帶,手捧金元寶的財帛星君相貌和藹可親,得到了世人的喜愛。於是,很多人都在家中供奉這位文財神。
世人供奉的文財神眾多,歷史人物範蠡也是其中一位。範蠡又稱陶朱公,是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大夫,同時也是後人稱頌的大商賈。範蠡年輕時曾輔佐越王勾踐,後來他辭官經商。範蠡生財有道,將自己的產業經營得井井有條。他常仗義疏財,從來不做愚蠢的守財奴,於是後人將他也奉為文財神。
與範蠡同為文財神的還有在歷史上被商紂挖心而亡的忠臣比幹。民間傳說比幹在被紂王挖心之前吃了一種神奇的靈藥,因而並沒有死。他離開了殘暴不仁的商紂王,到民間為世人廣布錢財。古人普遍認為由於比乾沒有了心,也就沒有了私情,所以一定公正廉明,就將比幹當成財神世代供奉。此外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天上的眾神憐憫比幹悲慘的遭遇,就冊封他做了人間的文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