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尾海妖」星巴克的2018年

2021-01-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星巴克的logo起源於希臘神話傳說故事中的雙尾海妖。星巴克也的確就像「雙尾海妖」一樣,抓住了兩個可能會決定未來命運的尾鰭:被雀巢收購,和阿里戰略合作。

1851年,美國小說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發表了一篇海洋題材的長篇小說,名為《白鯨記》。小說描寫了亞哈船長為了追逐並殺死白鯨莫比·迪克,最終與白鯨同歸於盡的故事。

星巴克的名字就由來於《白鯨記》,其中亞哈船長的大副就叫斯達巴克(Starbuck),他酷愛喝咖啡。大副斯達巴克試圖說服亞哈放棄追殺白鯨,因為他深諳捕鯨的風險,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非常理性。

星巴克的logo起源於自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海上故事——斯堪地那維亞雙尾海妖。她的名字叫塞壬(Sirens),常用歌聲吸引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然後把船員吃掉。

很少有人注意到,星巴克在1971年誕生之初的logo是怎樣的。初代logo上,清清楚楚地畫著半魚半人的女妖抓著自己的兩個尾鰭。

這個logo拿來形容2018年的星巴克可能再合適不過了。

在商業層面,星巴克就像是「雙尾海妖」一樣,一手被雀巢收購,一手和阿里戰略合作,把兩個可能會決定未來命運的尾鰭抓在了自己手裡。

三個挑戰

企業就像是人的身體,它永遠不可能處於「完全健康」的狀態,僅僅只是會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態。星巴克雖然在全世界精品咖啡市場佔據了都保持著霸主地位,在中國市場也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霸主也會有隱憂。

1. 美國同店交易次數開始出現下滑

目前來看,星巴克客單價的提升比例已經明顯超過美國食品飲料CPI同比增速。事實上,星巴克自2014財年開始進入以提價方式推動同店增長的模式。客單價提升快速,可能原因是星巴克的品牌力在不斷增強、新產品或組合產品推出提高客單價等。

不過,客單價的提升同樣導致了用戶流失。2017至2018財年,星巴克在美洲市場同店交易次數開始出現下滑,影響了整體同店銷售增長。這表明美洲市場的滲透率已經接近達到瓶頸,客單價的提升以及滲透率到頂兩者交纏惡化,導致了同店交易次數的下滑。

更重要的是,咖啡這種快消產品幾乎不可能走上降價通道,因此星巴克的美洲市場未來基本處於「守成」狀態,不會有太多擴張空間。

2. 中國同店銷售額9年來首次下滑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經營似乎同樣遭遇了麻煩。從同店銷售增長數據來看,2018年Q3中國區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是9年來第一次下降,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從營業利潤率數據來看,亞太地區營業利潤率自18Q2以來也在顯著下滑。

中國區原本是星巴克在美國市場外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屬於星巴克的基本盤之一。基本盤出現問題,對其警醒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區出現問題,很大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競爭太過激烈。新模式、新門店層出不窮,速溶咖啡、即飲咖啡、咖啡機咖啡、便利店咖啡、外賣咖啡、快餐咖啡以及專業咖啡館咖啡這些不同的模式、產品相互交融。

雖然星巴克處於專業咖啡館咖啡這個模式的頂端,但是架不住競爭對手在其他維度的市場對星巴克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

3. 中小競爭對手扎堆悄然布局市場

大象雖然體態龐大,但依舊忍不了非洲草原上的獅子、鬣狗甚至是昆蟲的頻繁騷擾。在今年8月,可口可樂收購了Costa。Costa作為和星巴克定位重合的競爭對手,在可口可樂的加持下幾乎必然會在全球市場對星巴克產生影響。

在中國市場,瑞幸、連咖啡這類「新零售咖啡」同樣把星巴克作為競爭對手。低價衝擊某種意義上也會影響星巴克的潛在消費人群。霸主如果積極不維護自身地位,應對競爭對手的衝擊,必然會受到衝擊。

兩條尾鰭

星巴克應對市場挑戰的一系列舉措正在積極消除隱憂,為其帶來新的增長動力——雀巢和阿里這兩個尾鰭就是星巴克未來幾年的最大動力來源。

雀巢與星巴克合作之後,星巴克賣出包裝型咖啡的收入將會計入到雀巢的財務數據中,但是會支付星巴克一定的提成,會讓星巴克的營收來源得到豐富。將零售業務賣給雀巢,則是星巴克為扭轉業績頹勢而制定的「精簡戰略」,也會使得利潤率有所扭轉。

如果說和雀巢的合作更多是守成,那麼和阿里的合作則是開疆。

星巴克接二連三組合拳出招:接入餓了麼外賣、與淘寶支付寶打通會員,更早時候則是接入支付寶。這讓星巴克一步步的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打通,有了與客戶深度互動的基礎,並大大擴展了星巴克的用戶群。

星巴克的會員體系,成為非常強大的一個會員體系。伴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消費升級的內在訴求,讓星巴克鞏固了其咖啡霸主地位。這其中的轉型過程值得其他企業學習借鑑。

1. 外賣業務收入短期對星巴克單店營業利潤的提振作用明顯

外賣咖啡在短期內,對星巴克單店營業收入會提振明顯。外賣咖啡至少會使得白領人群能夠隨時在辦公室購買咖啡,甚至可以爭取那些不太考慮價格因素的高淨值人群,侵蝕一部分過去廉價外賣咖啡市場的份額。

根據長江證券估算,當外賣業務為星巴克門店帶來5%的收入增長時,單店營業利潤提升比例將達到16.3%。當外賣業務為星巴克門店帶來15%的收入增長,單店營業利潤提升比例有望接近50%。

短期來看星巴克外賣業務的推廣將有效提升在華經營業績,鞏固龍頭地位。

2. 新零售戰略將優化星巴克單店成本提高同店交易次數及銷售額

長期來看,依託阿里系的新零售生態,星巴克有望提升門店體驗和用戶粘性。

僅第四季度而言,星巴克實現營收63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全球同店銷售增長3%,其中美國市場同店銷售額增長4%,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增長1%。上一季報中,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則是下跌了2%。可以說,和阿里的合作短期內迅速扭轉了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頹勢。

以下是一份星巴克和阿里合作事件以及當日股價的表格。雖然我們不能說這些事件和星巴克當日股價有直接和必然的聯繫,但是它們至少存在某種「親和性」——投資者對星巴克與阿里之間的合作有著相對較高的預期。

3. 阿里商業作業系統對星巴克未來業務拓展及想像空間的影響

從2018年8月開始,星巴克非常聰明及時的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自兩年前阿里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這個中國新零售的創造者和實踐者已經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相比騰訊的永輝、京東的7FRESH零星缺乏突破的嘗試,阿里新零售在過去兩年可謂碩果纍纍:用盒馬鮮生刷新了超市,用餓了麼刷新了外賣,當人們以為新零售只有商超和外賣時,它又和星巴克走到了一起。

當然,阿里和星巴克之間合作最令投資者振奮的還是基於貫通天貓、淘寶、支付寶、餓了麼、盒馬等多個核心業務在內,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對星巴克可能會產生較大影響。

在物流層面、到家層面,餓了麼、盒馬使得星巴克拓展了自身的服務邊界,這帶來了C端看得見、摸得著的服務提升,給星巴克也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業務數據提升。

在零售技術升級層面,貓、淘寶、支付寶則是可以給星巴克更多數位化、供應鏈層面的優化,幫助星巴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星巴克正在甚至橫向打通阿里生態系統,管理多個數位化消費者運營平臺,實現會員權益互聯互通,這還能夠幫助星巴克做好用戶的數位化管理,進一步提高用戶粘性。

星巴克數位化轉型的短期目標、中期規劃以及長期遠景在和阿里的合作中都可以清晰看到。

轉型樣本

近半年來,星巴克的一系列頗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從今年8月初星巴克牽手阿里以來,星巴克的股價呈現上漲趨勢,在雙11前夕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點。尤其是在這一輪傳統零售面向新零售轉型的過程中,星巴克甚至可以被認為是數字轉型的樣本。

星巴克的轉型啟示,主要還是在於公司進退有據,對新模式接受能力較強,對一些「雞肋業務」則是敢於直接捨棄。業務轉型和財務表現兩者也能保持相對較好的平衡,不至於出現失控風險。

1. 對自身能力邊界有清晰自我認識

星巴克的零售業務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早在1988年,星巴克就曾授權卡夫食品公司在美國商店以及海外銷售星巴克品牌的包裝類咖啡產品。

2010年,星巴克以卡夫沒有充足資金推銷其產品為由,提出終止授權合同。經過3年的仲裁,星巴克以28億美金作為賠償,收回了其包裝類咖啡產品的銷售權。

至今星巴克依舊還有包裝咖啡業務,但是這部分業務收入增長乏力。從2016年開始就在進入收入增長乏力的階段,成為公司雞肋,面臨雀巢等包裝咖啡霸主的衝擊。

被雀巢收購後,將這部分零售業務賣給雀巢,實施業務精簡戰略,對星巴克而言,可以在短期內提升利潤率,這對改善財報而言頗有裨益。

2. 財務短期效益和長期戰略的平衡

無論是在阿里、雀巢的合作中,都可以看到星巴克對當下短期效益和長期戰略的平衡。在「搞大事」之前先給投資者一些甜點,容易讓投資者看到合作的長期遠景,但長期遠景也是需要有短期增長做信心支撐的。

以開拓外賣市場,剝離零售業務為目標,拉動短期數據增長,這對投資者而言能有交代,也可以迅速扭轉星巴克短期內財務報表難看的局面。這就是短時間內給投資和「交卷」的一種手段。

以雀巢的全球戰略支撐以及跟阿里商業作業系統的合作作為長期效益的基礎,則是可以給投資人無盡的想像空間。這部分業務帶來的拉動作用雖然短期內很難看到,但是經過1-2年的磨合,最終會體現在財報之中。

我一直提到,公司要善於控制投資人預期,調整自身發展節奏,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處於恰當的節奏之中,一點一點釋放出後勁。

3. 對中國新零售市場的充分適應挖掘

中國新零售市場的競爭太多激烈。在進入中國的19年裡,星巴克始終不乏挑戰者,但從未被撼動過。無論是英國Costa還是香港太平洋、韓國漫咖啡,都不過是讓星巴克的位置愈發鞏固。但是瑞幸咖啡,半年就全國13個城市布局了809家店,銷售出1800餘萬杯咖啡,而且還帶動了一大批新零售咖啡的誕生。

鬣狗、蚊子太多也會侵蝕大象的身體。截至2018年9月,星巴克亞太地區的門店數量佔比達到20.7%,約為美洲地區的1/3。中國已成為除美國以外門店數最多的國家。

中國市場是星巴克基本盤的情況下,積極適應新零售市場的變化,才是星巴克解決問題的關鍵。過去已經有無數企業證明,忽視中國市場接地氣的打法最終會遭受本土企業的顛覆。星巴克主動去適應外賣市場、到家市場,甚至還展開數位化改造,本土化能力的確有所展現。

當然,至於中國咖啡市場未來競爭局面將是怎樣,依然有待觀察。

對星巴克來說,它猶如在《白鯨記》裡被迫和船長亞哈乘坐「裴廓德號」出海捕鯨的斯巴達卡一樣。雖然他不願意在波詭雲譎的大海中搏鬥,總想維持和平減少對抗,但是總有那些無法控制的因素把他拉入戰場。

#專欄作家#

吳俊宇,微信公眾號「深幾度」。獨立撰稿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數碼家電的產業融合。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星巴克的標誌是一條雙尾美人魚?
    在名字定下後,Terry Heckle 開始研究其古老的海事書籍,後來找到了一幅16 世紀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 的雙尾美人魚木雕(版畫)圖案,於是設計出了星巴克的標誌,也就是美人魚在中間周圍圍繞著STARBUCKS COFFEE TEA SPICES 的字樣。
  • 西方藝術與古希臘神話——英國畫家沃特豪斯的海妖塞壬
    隨著神話流傳和演變,海妖賽壬逐漸幻化成了誘惑男性,與愛欲相關的一種妖女形象。這也如同我國民間神話中的「狐妖」一樣,是一種難以阻擋的誘惑力。海妖賽壬的故事,就曾被多次呈現於螢屏,如電影《加勒比海盜》《美人魚》《指環王》等作品中就會經常出現海妖賽壬的神話原型。
  • 新資本死磕老貴族:面對瑞幸咖啡的戰書,「海妖塞壬」星巴克深度研報
    然而事實上,星巴克logo上的美人魚,卻不是安徒生童話中溫婉柔順的小美人魚,而是希臘神話裡兇狠邪惡的海妖塞壬:希臘神話中,傳說海上住著人頭魚身的女海妖塞壬。塞壬有著美麗動聽的歌喉,經常遊蕩在礁石和孤島之間,過路船舶上的水手一旦聽到海妖歌聲,就會被蠱惑,最終使得船舶觸礁沉沒,喪命於海底。
  • 星巴克Logo上的美人魚到底是誰?
    星巴克Logo上的雙尾美人魚的原型是海妖塞壬(Siren)。海妖塞壬來源於希臘神話。塞壬是河神阿刻羅俄斯的女兒,是從他的血液中誕生的美麗妖精。因為與繆斯比賽音樂落敗而被繆斯拔去雙翅,使之無法飛翔。因此,海妖塞壬最初的體型是半人半鳥,後來演變成雙尾美人魚。因為西方文藝創作者有喜歡借鑑希臘神話的傳統,所以塞壬在後來的文學與繪畫作品中常常出現,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文化符號。
  • 星巴克標誌由來是什麼? 揭神秘雙尾美人魚星巴克標誌由來
    星巴克標誌由來是什麼? 揭神秘雙尾美人魚星巴克標誌由來時間:2016-08-04 15:5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星巴克標誌由來是什麼? 揭神秘雙尾美人魚星巴克標誌由來 星巴克就喝得多啦,但是星巴克標誌由來是什麼呢?很少人說的出來,就連星巴克標這個名字都很少人知道意義。
  • 喝了這麼多星巴克,你知道星巴克LOGO上女女是誰?
    裝B販子們,我問你答啊,星巴克LOGO上的那個長發女子到底是誰呀?星巴克(Starbuck)其實是十九世紀美國經典小說《白鯨記》裡面那條Pequod號捕鯨船的大副的名字。
  • 星巴克的logo價值千萬,至今「TM」標誌還在,難道商標還沒註冊下來?
    初代標誌是根據下圖中的雙尾塞壬版畫創作而成,雙尾海妖是塞壬(Siren)雙尾人魚是單尾人魚的前身,美國大都會藝術館裡的海妖就是如此,手握兩個尾鰭。1971年由西雅圖年輕設計師泰瑞·赫克勒從一幅16世紀斯堪地那維亞的雙尾美人魚木雕圖案中得到靈感,她有赤裸R房和一條清晰可見的雙重魚尾巴。於是將這個圖像加上咖啡色的背景和單詞組成了最早的星巴克logo。
  • 星巴克商標轉型啟示!
    星巴克第一家店是1971年在美國西雅圖成立的,最早只是一家賣咖啡豆的小店。直到1984年,霍華德舒爾茨加入星巴克後,將星巴克締造成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舒爾茨將星巴克打造成為「第三空間」,使得星巴克超越了咖啡本身,最終成為一種休閒文化的代表。提起星巴克,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那件「美人魚」商標。
  • 星巴克上面的綠色長髮女人,到底是誰?
    每次進去星巴克總能看到,她,海草綠的眼睛閃著自信的光芒,頭戴王冠,頭髮像海波翻湧一樣捲起,魅惑地垂在肩上。這是雙尾海妖——塞壬(Siren),並非普通的單尾人魚。是希臘神話中人首鳥身(或鳥首人身、甚至跟美人魚相類)的怪物,經常飛降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又被稱為海妖,擁有著天籟般的歌喉,常用歌聲誘惑過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從2011年起,塞壬便作為星巴克的標誌,被設計得很迷人,吸引你進店點一杯拿鐵或一份點心,她的臉如此完美就像鏡子的兩面,左右兩邊相同。
  • 最公司:最大的咖啡公司——星巴克
    塗哥的夢想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帶著我的筆記本去星巴克碼字。對的,這期我們講述的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公司也是最受歡迎的咖啡品牌——星巴克。星巴克成立在1971年。由一名叫做舒爾茲的年輕人創立的。星巴克咖啡公司是世界最大也是最領先的咖啡零售商,烘焙咖啡和品牌擁有者。星巴克零售30多款不同的全球頂級手磨咖啡豆,手工磨製的濃縮咖啡和市面上多數的咖啡飲料。
  • 標誌設計|Starbucks(星巴克)的logo從何而來?
    星巴克的商標註冊LOGO同樣也有很多的故事,據說名字定下後,設計師泰瑞·赫克勒Terry Heckle開始研究古老的海事書籍,後來找到了一幅15世紀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的雙尾美人魚木雕(版畫)圖案,從而設計出了星巴克的標誌,主色調以棕色為背景,白色為圖案,標誌包含一個圓環,裡面是一隻神話傳說中頭戴王冠坦露雙乳擁有雙尾美人魚。
  • 原來星巴克logo是這麼演變過來的
    星巴克的標誌頗具神秘色彩,據說名字定下後,Terry Heckle開始研究其古老的海事書籍,後來找到了一幅16世紀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的雙尾美人魚木雕(版畫)圖案,於是設計出了星巴克的標誌,商標LOGO的主色調以棕色為背景,白色為圖案,一條頭戴王冠擁有兩條尾巴的美人魚,據查,這個商標
  • 扒一扒星巴克、PINTEREST等著名LOGO的底料
    藥方內含星巴克、Pinterest和Mailchimp的LOGO設計過程,也建議設計師學習一下,這些經典LOGO是如何平衡商業與美感,有過哪些修改的,都是乾貨,收!你是否有過從零開始設計品牌視覺的經歷?如果有,那你一定懂得面對那張空白畫板的恐懼感,各類要求齊聚一堂實屬一門挑戰,然而,當項目圓滿完成後的成就感也是最美好的時刻了。
  • 星巴克的LOGO是怎麼來的?這有一段神奇的歷史
    塞壬標誌的起源設計團隊 Lippincott 並不是星巴克標誌最初的締造者,1971年,在該品牌創立之始塞壬就已經為星巴克代言了。而星巴克創意團隊與品牌機構 Lippincott 合作協力打造新 Logo 的事發生於2011年,那時距最早版本的 Logo 已有20多年了。那麼這個標誌最初是怎麼來的呢?
  • 星巴克的LOGO從何而來?
    但更為廣泛流傳的版本中,星巴克的logo脫胎於後文中將會提及的女海妖塞壬,以歌聲誘惑航行中的船員,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便收藏有一件與logo極為相似的塞壬雕像。三個手持鏡子的雙尾人魚十月末的清晨,狂風在奧特朗多(Otranto)蜿蜒的街道上呼嘯而過。明亮的海面上捲起白浪,拍碎在這座義大利南部城市堅固的堤壩上。
  • 古希臘神話海妖與標誌設計隱喻的魅惑
    星巴克logo大家一定對咖啡品牌星巴克不陌生,提到星巴克,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它logo上那個美女海妖,而看到它的logo,大家勢必又會聯想到星巴克這個品牌。這意味著標誌與品牌之間已經實現了雙向綁定,它logo已經成為星巴克的代言人,從這一點上看這個標誌設計是基本成功的,至少能被大家廣泛接受。當然要成為卓越的設計,僅僅滿足於此是絕對不夠的。卓越的logo是能夠帶來客戶和利潤的,logo的尺寸只有這麼大,不可能像廣告那樣直白地向顧客灌輸品質、承諾以及服務,這就需要藉助隱喻的力量。
  • 星巴克是怎麼來的?步錄帶你領略其中故事
    -經常去星巴克的你了解Logo中那個女孩的起源嗎?從希臘神話到木雕再到現代企業「代言人」,海妖塞壬在設計團隊的精心打造下經歷了幾個版本一步一步展示在顧客面前,本文將帶你領略其中的故事。星巴克(Starbucks)的店名源於美國十九世紀最偉大的小說《白鯨記》中,那位處事冷靜,極具性格魅力,又酷愛咖啡的斯達巴克,星巴克的品牌在剛剛建立階段,大家一致認為《白鯨記》裡的斯達巴克可以讓人感受到浩瀚海洋的浪漫氣息,並體現了早起咖啡商人周遊列國為了尋找優質咖啡豆的文化起源。
  • 深度資訊 | 星巴克Logo進化史:從美人魚到「甜甜圈」
    文 | 36氪每日商業精選 星巴克Logo進化史:從美人魚到「甜甜圈」 Fast Company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梳理了星巴克Logo的進化史。早在1971年星巴克品牌創立之時,塞壬就已經為星巴克代言了,但她最初的形象並非如此。
  • 星巴克咖啡標識logo演變史
    ‍星巴克logo的含義:星巴克咖啡 (Starbucks) 的的商標有2種版本,第一種版本的棕色的商標由來是由一幅16世紀斯堪地那維亞的雙尾美人魚木雕圖案, 她有赤裸乳房和一條充分地可看見的雙重魚尾巴。後來星巴克被霍華德?舒爾茨先生所創立的每日咖啡合併,所以換了新的商標。
  • 雙尾美人魚定居「江北水城」 星巴克山東聊城首店開業
    雙尾美人魚定居「中國北方威尼斯」 星巴克山東聊城首店盛情開業  (2019年10月19日,山東聊城)"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如此獨特的城市景觀造就了聊城別樣的魅力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