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吃雞蛋,也是耍出了十八般武藝,什麼雞蛋羹、愛心煎蛋、單面煎蛋、溏心蛋等等是輪著番的嘗試。尤其是溏心蛋,可以說是很多粑粑麻麻的心頭好。
不過小康君要提醒大家了,溏心蛋口味雖好,但不建議孩子和大人食用!
雞蛋雖好,這種吃法卻會坑娃!
有寶媽告訴小康君,寶寶不喜歡乾乾的蛋黃,但做成溏心蛋寶寶就很喜歡吃。而且聽說溏心蛋營養更高,所以經常給孩子做溏心蛋食用。但小康君並不建議給孩子吃溏心蛋(蛋白凝固,蛋黃可流動)。下面小康君就從安全和營養兩個方面來講講為什麼。
溏心蛋最常見的隱患就是沙門氏菌汙染和大腸桿菌!
沙門氏菌不僅存在於雞蛋表殼,還會直接汙染內部,即使你做溏心蛋之前洗乾淨雞蛋殼依然有風險。
我國雞蛋及蛋製品的沙門氏菌檢出率最高達 43%,而沙門氏菌需要溫度超過70℃才能很快消滅。
溏心蛋屬於7分熟的蛋,仍然存在沙門氏桿菌的可能。一旦感染,輕者腹部絞痛、腹瀉、發燒、噁心,重者則可能因沙門氏菌進入血液而出現菌血症,少數還會合併腦膜炎或骨髓炎。
曾經臺灣一對父母用生蛋液涮肉,給自己的2歲雙胞胎孩子吃,導致孩子感染沙門氏桿菌,引發敗血症,用抗生素治療了兩周才脫離了危險。
(圖片來源:@人民網)
所以不要為了所謂的口感,給孩子吃全生或不熟的雞蛋。
至於寶媽說的溏心蛋營養更高,其實也是誤解。
雖然溏心蛋的做法對保留維生素有利,但煮熟的雞蛋蛋白質更有利於人體吸收,這個有利要遠遠大於維生素的損失。
所以相比較溏心蛋,還是全熟的雞蛋更值得推薦。
當然,也會有寶媽奶爸提出疑問,為啥網上明星、美食博主還有一些地方吃不熟的雞蛋都沒事?
滿足這個條件,才可以生吃雞蛋
在一些動漫或電視劇中,我們總會看到日本人生吃雞蛋,比如生雞蛋拌飯、生雞蛋蘸料。
(圖片來源:網絡)
之前田亮和張亮還在網上曬給孩子做的水波蛋和雲朵蛋,水波蛋和雲朵蛋是什麼新名詞?簡單來講就是凝固程度不同的蛋,具體可以看下面動圖:
上述所說的雞蛋,其實都是採用「達到可生食標準的雞蛋」。
你沒看錯,有種雞蛋,是可以生食的!
可生食雞蛋經過清潔處理和嚴格殺菌等控制措施,已經達到生吃的標準,所以可以拿來做溏心蛋、水波蛋等未熟透的蛋。
如果家長想給孩子嘗試更多的半熟雞蛋做法,建議購買可生食雞蛋(比如無菌蛋)。否則不建議食用半熟雞蛋,孩子大人都一樣。
食用雞蛋一定要注意這三點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要從營養角度講,油炸、油炒、油煎就要稍遜一籌。對於寶寶來講,白煮蛋或蒸蛋羹才是首選,不僅可以儘量保持雞蛋的營養成分,清淡的口味也更適合寶寶食用。
時間是煮雞蛋的靈魂,有時多一分鐘少一分鐘都是另一番口感,所以在時間把握上,如果想要全熟又不太老,推薦水燒開後放入雞蛋煮10分鐘左右,太久口感就會非常幹!
另外,有家長可能會注意到全熟蛋黃外會有一層青色的東西,這是什麼?有沒有毒?
毒倒談不上,就是不太美觀而已。這是雞蛋中的硫化氫和鐵在高溫下反應形成的硫化亞鐵,無毒無害,不要擔心。如果介意,下次可以試試煮熟後用涼水降降溫。
一般寶寶一天攝入一個雞蛋就差不多了,剛添加輔食的寶寶(7~12個月)如果對蛋黃、蛋白不過敏,根據孩子胃口,一整個雞蛋或一個蛋黃都是可以的。
當然,有些喜歡吃雞蛋的大寶寶可能一天不止一個,如果其他蛋白質(比如肉、奶)攝入不多,那孩子多吃一個雞蛋問題也不大。
如果孩子肉、奶攝入足夠,那就不建議攝入過多雞蛋,蛋白質攝入過多可能會加重寶寶的肝腎負擔。
況且雞蛋特別佔肚子,吃太多的雞蛋,也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正常攝入。這種飲食習慣,反而不利於寶寶的正常發育。
所以,要合理給寶寶添加雞蛋和補充蛋白質哦~
網上關於雞蛋的做法非常多,除了今天我們所說的溏心蛋,還有什麼溫泉蛋,其實就是不熟蛋和全熟蛋的區別,除非購買了達到可生食標準的雞蛋,否則你就不要想了,快按住你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相比較所謂的口感、好看,安全才是王道,尤其是寶寶、孕媽和家裡的老人,食物安全要時刻放在心中!
最後,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點「贊」、戳「在看」,鼓勵一下小康君哦~
(文中圖片及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