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禁野令」後,野生動物養殖轉型之困,怎麼破?

2020-12-09 新華社新媒體

蛇不能養了,他盤算著在自家的3畝土地裡種百香果,再種幾畝油茶樹,還想養豬、養雞

養殖戶補償措施應加快落實到位,確保貧困地區養殖戶不因轉產而致貧返貧

結合實際進一步修改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對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活動加強規範,建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動態調整機制,進行區分目的的全方位管理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盧羨婷 楊馳 雷嘉興

2個養蛇房被清空,大大小小近150公斤的滑鼠蛇被稱重、裝進貨車拉走……8月14日,廣西靈山縣望坪村貧困戶葉自軍在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核實登記表上簽字、按下紅色手印,結束了4年的養蛇生涯。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5月公布。目錄有33個品種入列,意味著蛇、竹鼠等未入列品種明確不能再交易和食用。

廣西不少縣把野生動物養殖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點扶持項目,退出轉產、處置補償工作面臨較大經濟壓力和脫貧壓力。但轉產轉型勢在必行。目前,2萬多養殖戶、5萬多從業人員正走在合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轉型的路上。

專家建議,屬于禁養品種的要禁止繼續養殖;有些要改為國家允許的其他人工養殖品種進行養殖;有的現有養殖品種被禁食後,可做其他開發利用。同時,相關部門應從資金、技術等環節,幫助養殖戶特別是貧困養殖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後階段不返貧。

「竹鼠沒了,開始謀劃新產業」

從事竹鼠養殖20多年的貝為慶,是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龍崗村竹鼠養殖大戶。2016年,其任法人代表的竹鼠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多戶貧困戶主動要求加入。半年前還曾有數千隻竹鼠,如今偌大的竹鼠養殖欄舍已改成豬圈。曾為竹鼠食料而種的甘蔗地也改種紅薯作豬食料。「竹鼠全部被收走。欄舍空著,得趕緊轉產。」貝為慶說。

鼠舍變成豬圈,甘蔗地改種紅薯,是貝為慶的選擇,也是很多養殖戶必須邁出的一步。

龍崗村村委會主任周榮華說,該村約90%的農戶養殖竹鼠,幾乎覆蓋所有貧困戶。端午節前後,縣裡的竹鼠綜合處置工作組來到龍崗村,以每隻補償180元的標準集中回收竹鼠。「竹鼠沒了,大家開始謀劃新的產業,比如養雞養豬或種植砂糖橘等經濟作物。」

在蛇存欄量超過400萬條的靈山縣,與蛇相關的從業人員約4萬人。根據《廣西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處置指導意見》,眼鏡蛇、滑鼠蛇等可轉型藥用,也可以每公斤110元的補償價交給政府統一處置。

葉自軍一家6口人,這幾年靠養蛇脫了貧。如今,蛇不能養了,他盤算著在自家的3畝土地裡種百香果,再種幾畝油茶樹,還想養豬、養雞。「好不容易脫了貧,不能再返貧了。」

廣西是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重點省區,蛇類、竹鼠數量分別佔全國的70%、60%。記者了解到,為妥善做好野生動物補償處置工作,確保從事蛇類、竹鼠等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貧困戶不返貧,相關部門已採取政策兜底、綜合利用、轉產轉型、科學放生、無害化處理等措施,推進開展處置工作。

齊心協力 王鵬圖/本刊

 「轉型難,資金、項目無中生有」

補償資金缺口大、轉型轉產難……存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賣不了、殺不得、養不起」,處置工作雖按「時間軸」推進,但也面臨不少困難。

數據顯示,廣西陸生野生動物存欄量4047.9萬條(只)、產值52.2億元,涉及貧困戶8037戶。根據補償標準測算,廣西補償資金需支出逾30億元,扣除轉型藥用的部分蛇類約8億元,仍有較大缺口。

資金缺口大,各級財政籌集補償資金壓力也大。靈山縣蛇類產值約10億元,即使除去轉型藥用部分,政府統一處置部分補償資金也需4億元左右。按照廣西相關補償標準,非貧困縣實際支出的補償資金按照自治區、市、縣3∶3∶4比例分擔,1億多元的補償金讓靈山縣財政感到壓力山大。

如何處置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直接影響養殖戶特別是貧困養殖戶的合法權益。

目前,通過轉產、轉型、務工、救助等方式,廣西已對涉及陸生野生動物養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一戶一案」轉產轉型或納入政府保障。

破解產業發展難題,還得想辦法「騰籠換鳥」。在廣西賀州市昭平縣,記者了解到,在廣東肇慶市鼎湖區的對口幫扶下,當地對竹鼠養殖產業及時進行補償處置,騰出空間引進鷓鴣養殖、綠色生態魚養殖等生態養殖產業。

為避免對存欄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一刀切」「一關了之」「一殺了之」,廣西還將食用蛇轉型升級列入藥用。

在廣西各地收儲存欄蛇的某公司法人代表陳燕說,公司已調用南寧市周邊大量冷凍倉庫,用於存欄蛇的收儲。同時,也在推動滑鼠蛇等列入壯瑤民族醫藥藥典,及時辦理相關審批。計劃到廣東等地拓寬銷路,為食用蛇轉藥用創造可持續發展前景。

謀前路仍需護航

農民出身的周文倩不僅通過養蛇致富,還帶領靈山群眾一起養蛇,被評為2015年全國勞動模範。去年底,她投資建設新的養蛇基地,如今4萬多條食用蛇面臨藥用轉型。不想只做被動養蛇人的周文倩,自己著手採用泡酒方法將蛇類轉為藥用。

但周文倩也有顧慮:「希望相關部門制定、完善藥用野生動物利用的審批和檢疫檢驗等規定,引導養殖戶依法合規經營。」

專家認為,有關部門要從物種、檢疫、資金、技術、信息、設施、保管、運輸、加工利用、合理補償等各環節、各渠道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使養殖場戶依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轉型升級,特別是要保證貧困養殖戶不減收不返貧。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張振球說,蛇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周期長,需要項目、資金和技術等多方扶持。廣西正加快引導支持蛇養殖企業轉產轉型,支持蛇產業向藥用發展,在用地、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堅持市場化原則,加快研究制定支持蛇產業發展政策,推動「因養到用」到「以用帶養」的根本性轉變。目前,滑鼠蛇等蛇壯(瑤)藥材質量標準編制項目獲立項。

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於文軒認為,在未來進一步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過程中,可從生態系統保護、物種保護和生物遺傳資源保護等角度,對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活動加強規範,進行區分目的的全方位管理。同時,建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動態調整機制。

蛇、竹鼠等特種養殖,曾被視為貧困地區實現脫貧和鄉村振興的好項目。近年來,許多人返鄉創業從事特種養殖,大部分養殖戶特別是貧困養殖戶處於創業初期,有的投入所有積蓄,不少人還向銀行貸款或找親友借款。

受訪人士呼籲,養殖戶補償措施應加快落實到位,確保貧困地區養殖戶不因轉產而致貧返貧。對貸款養殖戶因「禁令」而無法償還貸款的,應給予轉產信貸支持,不要讓養殖戶因資金問題失去信心。□

相關焦點

  • 多地已出臺「禁野令」:誰明確禁食貓狗 誰的處罰較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多地已出臺「禁野令」:誰明確禁食貓狗,誰的處罰較重一場從立法上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行動,正在全國越來越多的省市區展開。多個省市已出臺「全面禁野令」3月5日,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公布《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 「禁野令」下的竹鼠養殖:禁售通知突然下發 農戶投入百萬打了水漂
    57歲的楊玲感受到,新冠疫情發生後,人們對竹鼠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未來,只有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才能適用畜牧法管理,不受此「禁野令」限制。
  • 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之爭:禁不禁、禁哪些、怎麼禁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之爭:禁不禁、禁哪些、怎麼禁曾經龐大複雜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產業正迎來一場「大地震」。新冠疫情暴發後,全國各地已排查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153000多處,收繳野生動物39000多隻。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禁食令」:鱷魚鴕鳥梅花鹿這些養殖動物,還能吃嗎?
    這意味著,爭議多年的野生動物禁食令終於出臺了。全國範圍內的食用野生動物市場和交易將可能被取締,從事以食用為目的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許可證也可能被撤銷。 劉興華養殖的鱷魚多是送往餐桌,整條的售價每斤60元左右,鱷魚尾和鱷魚掌是每斤80多元。除自銷外,他還與一家農家樂合作推出特色鱷魚宴,每年盈利能達百萬。 由於疫情,目前他的養殖場被封控隔離,並嚴禁轉運販賣,每天還得清洗消毒。「如果不讓吃,就得考慮轉型做皮子了,但肉的利潤最高。」劉興華說。
  • 小時調查│養的竹鼠和藍孔雀,如今成了燙手山芋……「禁野令」後...
    疫情改寫了很多人的命運,其中也包括野生動物養殖戶。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發下公告,疫情期間嚴禁交易野生動物。一個月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相繼發布「禁野令」,擬全面禁止食用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也包括人工繁育、飼養的野生動物。
  • 高崗鎮摸查處置7家野生動物養殖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縣相關文件精神,今年以來,高崗鎮結合工作職能及工作實際,多措並舉,穩妥做好禁食野生動物摸查處置工作。
  • 全面禁「野」:管不住嘴 就讓法律「掌嘴」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全面禁「野」:管不住嘴,就讓法律「掌嘴」「野味」,不能再吃了。2月24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深圳「禁野令」5月1日起正式實施
    3月31日下午4點鐘左右,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深圳「禁野令」來了!1經過人心難化,遂立法以束之。非典和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目前研究都直指野生動物。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呼聲越來越高,立法也被提上議程。大疫之中,一切舉措,包括立法都在加速。
  • 伴侶動物是否能夠立法禁食?學者:現有劃分不合適|野生動物|養殖|...
    因此,緊要關頭,治病救人往往是草藥,而野生動物藥的功效和作用則往往被商業誇大。有關部門若能順應中藥的未來發展趨勢,早日出臺時間表,引導和支持相關企業轉產轉型,將會有助於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新京報:此前野生動物養殖有哪些潛在的疫病風險和生態安全風險?對野生動物保護造成了哪些破壞?
  • 「禁野令」下除了竹鼠,東北雪蛤養殖業該何去何從?
    2月16日,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在其微信公號上推出一篇題為《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的文章,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批判者認為,在疫情嚴峻之際文章鼓吹養殖、食用野生動物,這種做法不合時宜。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隨後就此發文致歉,並表態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 竹鼠、果子狸…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完整名單來了
    竹鼠、果子狸…45種野生動物年底前停止養殖!刺蝟、豚鼠、眼鏡蛇等19種野生動物允許非食用目的的養殖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今年2月份全國人大出臺禁食野生動物相關決定以來,國家主管部門首次明確劃出禁養的野生動物物種範圍。
  • 1500億產值600多萬個野生動物養戶受影響!業界呼籲建立...
    據了解,2018年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業產值約1494億元,如今受疫情影響,整個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業面臨不同程度損失。而在「最嚴禁食令」面前,很多地方的野生動物養殖產業正面臨轉型和轉產。 全面"禁野"後,特種養殖產業何去何從?補償退出機制或幫助企業加快轉型!
  • 應該像禁毒一樣禁野味,打掉伸向野生動物的槍枝和筷子
    17年後的今天,同樣的質問丟向同樣對野味痴迷和貪婪的饕餮之徒。17年前「非典」的「元兇」病毒源自野生動物。17年後的今天,新型冠狀病毒「元兇」依舊是野生動物。貪吃野味釀下巨大惡果,致使國家付出沉重代價。  然而,這樣的質問有用嗎?
  • 全鏈條「禁食野味」野生動物養殖戶怎麼樣了
    為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修訂草案要求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強化對獵捕、運輸、交易野生動物的全鏈條管理。此次修訂對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禁止非法獵捕交易、加大處罰力度等關鍵問題作出了修改,標誌著我國野生動物保護進入了新時代。
  • 全面「禁野」之下,竟然還走私「穿山甲」鱗片,拿國法當兒戲!
    因此好多人每年都狩獵穿山甲,一年被非法獵殺的穿山甲走私有20噸之多,目前在我國穿山甲屬於二級瀕危物種,可以說是野味中的野味。這次疫情發生的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原罪在哪裡,就是因為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非法販賣的野味,人們接觸吃了帶有感染病毒的野生動物而傳染的病毒。
  • 退出來的致富路:隆回全力推進野生動物禁食退養轉產轉型
    野生動物養殖戶退出後,轉產轉型養殖兔子。紅網時刻11月12日訊(通訊員 楊貴新 袁桂梅 李文球 徐曼章)11月11日,在隆回縣2020年扶貧領導小組第13次會議上,對野生動物禁食退養後續工作進行了部署,據統計,全縣已有35戶野生動物養殖戶退出後成功轉產轉型,走上了致富路。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決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基礎上,聚焦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將禁食範圍拓展到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實現了「應禁全禁、應保盡保」,堪稱史上最嚴。這是一條紅線,必須嚴格執行,切實遵守,推動建立「舌尖上的文明」。
  • 多地發布野生蠍子「禁捕令」 1隻蠍子一年可捕殺1萬多隻害蟲
    加之年初疫情的發生,全國一些地方出臺政策,對捕捉野生蠍子說「不」。「五毒之首」是益蟲也是中藥「五毒」這個詞似乎很多人都聽說過,知道指的是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而蠍子更是被冠以「五毒之首」。養蠍大戶陳超峰在郟縣佔地50畝的養殖基地有著20年蠍子養殖經驗的河南郟縣蠍子養殖基地的陳超峰是當地遠近聞名的養蠍大戶,他說,在20年前的農村,每晚能捉到一斤野生蠍子,現在數量少了,主要是以前農村都是土房子,如今都變成了水泥樓房,蠍子沒有了生存的環境,野生蠍子因此逐漸減少。
  • 存欄野生動物何去何從?專家建議儘快公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3月19日,廣西桂林市全州縣養殖竹鼠的陳小川說。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發布後,廣西林業局3月10日發布消息稱將全面加強野生動物管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 ...蝙蝠100萬隻,10餘種藥用動物滅絕,國家擬百億買斷野生動物養殖業?
    數據顯示,中國人這兩年大概食用了100萬隻穿山甲,它也成為世界上走私最多的哺乳動物2. 2020 年「兩會」關於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提案,被認為與以前真的不一樣,它是中國政府首次承諾從民間全面收購野生動物育種能力,從源頭上控制野生動物養殖3. 野生動物交易之所以無法禁絕,就是因為有合法的商業運營許可證存在,從而衍生出倒賣非法野生動物的利益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