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出的真相:輸液的危害多年後你才會有感覺!

2020-12-12 騰訊網

(來源:健康報、健康時報)

有些人一生病為了快點好,就去輸液。其實你不知道,輸液就是一場小手術,帶給你的危害是長遠的,甚至是致命的。

危害一導致輸液不良反應,發燒最常見

靜脈滴注的輸液反應包括發熱、肺水腫、靜脈炎、空氣栓塞等。其中發熱是最常見的一種反應,常因輸入致熱物質(如致熱源、死菌等)而引起,多由於輸液瓶清潔滅菌不完善或被汙染、輸入的溶液或藥物製品不純,消毒保存不良等所致。輕者發熱常在38℃左右,停止輸液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燒達40℃~41℃,並有噁心、嘔吐、頭痛、脈搏加快等症狀。

如果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快速增加,心臟負擔過重,還會因循環負荷過重導致肺水腫,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氣促、咳嗽、咯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靜脈炎是由於長期輸注濃度過高、剌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太長,而引起局部靜脈壁的化學炎性反應;輸液過程中若無菌操作不嚴,也會引起局部靜脈感染。

空氣栓塞是輸液時空氣未排盡,橡膠管連接不緊有漏縫或加壓輸液輸血無人在旁看守時,可能發生的危險併發症。進入靜脈的空氣,首先被帶到右心房,再進入右心室,病人會感到胸部異常不適,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嚴重紫紺。

如空氣氣量少,則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並分散到肺小動脈內;空氣氣量多可引起嚴重缺氧,導致立即死亡。

危害二:過敏反應危及生命

輸液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過敏反應主要是過敏原刺激人體肥大細胞產生抗體(IgE),這種抗體如果長時間沒有過敏原的再次刺激會被人體免疫細胞清除,當致敏的IgE再次結合過敏原,抗原與抗體結合激活肥大細胞,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緩激肽等慢反應物質,導致皮膚瘙癢、組織液滲出等血管病變。此時機體需要清除這些有害物質,釋放嗜酸性粒細胞來吞噬清除異物,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危害三:輸液微粒堵塞毛細血管

輸液中的微粒質量控制為限度檢查,也就是說有微粒是肯定的,無微粒是相對的,只是控制在一定的粒徑範圍內。微粒包括空氣中的煙塵、粉塵,生產過程中的玻璃屑,橡膠瓶蓋的橡膠微粒,輸液袋、輸液管中的塑料微粒,藥物結晶及石棉纖維等。當這些微粒被帶入肌體,進入血液循環後,易堵塞毛細血管,造成局部組織栓塞、壞死或引起肉芽腫。微粒超標可直接導致病人在半小時內死亡。

最後,湖南省兒童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蔣志平提醒,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輸液其實也是個小手術。如果患者的腸胃功能正常,口服藥物應是第一選擇,只有在患者出現了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等情況時,才應該選擇靜脈注射治療。

記住!這些疾病都不需要輸液

謝謝您的觀看

--END--

相關焦點

  • 過度輸液對身體有何影響?醫生坦言:3大危害不容忽視
    過度輸液是現在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有的人是因為快節奏的工作,迫切想快速達到治療的目的,也有的人是習慣了輸液的治療方式,覺得既快速也有效,甚至有的患者去看病的時候,直接要求醫生給他輸液。甚至還有的人會認為,即使沒病,身體不舒服了也是可以輸液的,還能補充營養,這是錯誤的認識,雖然短期內可能沒有任何不適,但長期下去,弊端是會顯現的。過度輸液對身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呢?醫生坦言:以下這3個危害不容忽視,早點了解為好,要對輸液這種治療方式有正確的認識。過度輸液,對身體可能有哪3個危害?
  • 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給全體醫生敲響警鐘!|醫生|輸液|死亡|孩子|...
    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高燒至40.5度。@網友4:不要因為一點點小毛病就打點滴,靜脈輸液的風險太大了。當孩子遇上不靠譜的醫生,父母再沒有基礎醫學知識,結局就悲劇了。
  • 過度輸液=自殺?遼寧省將叫停門診輸液!遼寧人必須知道的真相...
    因為門診輸液將要逐步被取消了!先來看看央視新聞對於生病輸液的相關報導你會發現這麼多年我們對於輸液都存在著誤區▽央視新聞1+1「輸液,為何泛濫成災?」 有統計顯示,輸液過敏反應50%-70%來自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消炎藥。醫生提醒,孩子的家長尤其不要主動要求輸液,避免濫用抗生素,能口服儘量口服。另外,在為孩子輸液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看孩子是否有頭暈、胸悶、噁心嘔吐、呼吸變快變深、精神變差等症狀,問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難或費力,看孩子面色是否變紅或變白,皮膚是否有皮疹。
  • 霧化比吃藥、輸液危害更大?3種藥不可霧化,醫生再權威也要果斷說NO!
    這本是好事,可「輸液叫停」後的影響卻遲遲沒消散。在朋友圈裡有一段話被無限次轉發,至今還有家長諮詢小康君,下面這段話的真實性……(圖片來源:愛兒康粉絲提供)真是傳的有鼻子有眼的,難怪搞得家長們人心惶惶!不少寶媽奶爸看完後不停地自我懷疑:「霧化真的比吃藥、輸液的危害還大嗎?」
  • 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給全體醫生敲響警鐘!
    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高燒至40.5度。 12月6日,再次前往該醫院進行輸液治療,輸液6瓶。晚上患兒出現肚子脹、嘴唇發紫的現象。
  • 霧化比輸液危害還大?減少副作用的小技巧這篇告訴你
    現在醫生要我們做,你幫我問問霧化能不能做啊?第一次被問到「霧化比輸液危害大」,小編也恍惚了一下,尤其是朋友語氣那麼慌張。幸好,理智還是迅速回歸了。首先,霧化藥物是經由氣道黏膜吸收,靜脈輸液是進入血液。其次,霧化藥物是局部用藥,而靜脈輸入藥物是到達全身。
  • 門診全面停止輸液!河南人必須要知道的真相...
    因為門診輸液將要逐步被取消了!先來看看央視新聞對於生病輸液的相關報導你會發現這麼多年我們對於輸液都存在著誤區▽央視新聞1+1「輸液,為何泛濫成災?」 有統計顯示,輸液過敏反應50%-70%來自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消炎藥。醫生提醒,孩子的家長尤其不要主動要求輸液,避免濫用抗生素,能口服儘量口服。另外,在為孩子輸液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看孩子是否有頭暈、胸悶、噁心嘔吐、呼吸變快變深、精神變差等症狀,問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難或費力,看孩子面色是否變紅或變白,皮膚是否有皮疹。
  • 國家禁止輸液,2020年4月危害全總結!
    1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1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2輸液=小型手術?
  • 「輸液好得快」,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按照常規速度,吊瓶至少要1小時才能完成,可餘先生在門診大廳坐著無聊,想早點回家吃飯,便自行調快了輸液速度。半小時後,餘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頭暈。幸好護士及時趕來將輸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鐘後,餘先生身體終於恢復了正常。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輸液過快的危害,甚至認為輸液速度是否調快,完全取決於時間緊不緊。但也有少數人認為輸液應該越慢越好,一般不會自行調節。
  • 1歲男孩輸液後死亡!7種輸液禁用藥,90%家長從未注意!
    有家長反映:除了部分家長主動要求給孩子輸液,一些基層診所,確實存在亂輸液的問題。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具備判斷能力,為孩子把好安全關!娃生病是否輸液,牢記3輸5不輸!當你覺得孩子不需要輸液而醫生又要求輸液時,不妨多問兩句:「有必要輸液嗎?口服不可以嗎?」醫生解釋後確實需要輸液,家長也要配合哦。
  • 在中國「打吊瓶」人均一年8瓶,輸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輸液安全專家共識發起人、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趙志剛說,輸入體內的液體中,都含有不溶性微粒。這種微粒進入到血液後,永遠不會消失,還會隨著血液走遍全身,堵塞毛細血管。其中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5.6萬份,佔比10.3%,較上年略有增加。從報告詳情看,注射劑品種不良反應發生率仍然較高。化學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66.2%與注射劑有關;生物製劑中,這個數字高達97.5%。中藥領域,注射給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佔比45.5%,其中靜脈輸注佔到了98%以上。一旦有不良反應,輸液帶來的後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嚴重。
  • 血管裡有垃圾,定期輸液通血管?醫生:這些做法坑你沒商量……
    每逢秋冬換季,中老年人最熱衷的一件事——輸液,緊跟著開始了。甚至很多年輕人,也鼓勵長輩們去定期輸液,以達到通血管保健康的目的。這不是個例,醫生都紛紛發聲:這種做法真的很坑人。秋冬輸液通血管、預防腦梗死?血管裡面有毒素、垃圾,需要定期清理?
  • 1歲男孩輸液後死亡,7種輸液禁用藥,90%家長從未注意
    毫不誇張地講,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TA主要有以下3大傷害:傷害一:輸液=「小手術」輸液需要對寶寶肌膚和血管進行穿刺,這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損傷,相當於做了一次小手術。當然,家長也要記清什麼情況下確實應該輸液,從而配合醫生的治療。✔ 3種情況,配合輸液➱ 寶寶因腹瀉導致脫水,且無法通過口服來補充電解質時。➱ 細菌引起的嚴重肺炎,醫生要求靜脈輸液抗生素時。➱ 大出血,嚴重感染或休克等口服藥無法緩解需要急救時。
  • 4歲女孩低燒,輸液死亡:一生病就輸液,禍害了多少中國孩子
    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輸液過快的危害,甚至認為輸液速度是否調快,完全取決於時間緊不緊。但也有少數人認為輸液應該越慢越好,一般不會自行調節。實際上,這種做法危害極大,因為每個病人體質不同,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來給這個病人把輸液的速度調成多少。
  • 50歲後血管變窄,每年堅持輸液通血管,真有效嗎?聽醫生的回答
    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血管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變窄,血壓高了還可能連帶著併發症出現,例如危害極大的冠心病、腦梗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很多老年人會有病急亂投醫的舉動,聽xxx說輸液能衝掉血管裡的垃圾,每年堅持兩次對血管很有好處。輸液真的這麼神奇嗎?
  • 老煙槍突然戒菸,對身體有危害嗎?醫生說出大實話!你也該看看
    無論西安的人都抱有什麼樣的想法,都不會改變香菸對身體的危害,其實香菸對身體的危害有多大,大部分人也都心知肚明,只不過因為當時身體並沒有出現這些症狀,都覺得吸菸的危害是危言聳聽罷了。但是一旦這些危害,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後悔也已經晚了,之所以在這裡一直在強調吸菸對身體的危害,主要是起到提示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夠有前車之鑑。要想減少香菸對肺部的傷害,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戒菸。
  •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
    有一學者對一個一生輸過40升「吊瓶」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該屍體僅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及大量微血管塞堵。濫用靜脈輸液 一則多花錢,二則可使你的身體受到傷害,嚴重的甚至斷送性命。那麼,什麼情況才能靜脈輸液給藥呢?專家認為只有3種情況: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的情況。
  • 「輸液好得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半小時後,餘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頭暈。幸好護士及時趕來將輸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鐘後,餘先生身體終於恢復了正常。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輸液過快的危害,甚至認為輸液速度是否調快,完全取決於時間緊不緊。但也有少數人認為輸液應該越慢越好,一般不會自行調節。
  • 長期抽菸的人,突然戒菸,對身體有危害嗎?醫生告訴你真相
    我們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如果想要減輕香菸對身體的危害,那麼最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及早戒菸了。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人突然戒菸之後,身體會感覺到各種各樣的不適,就想生了一場病一樣。那麼長期吸菸的人突然戒菸,相互的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嗎?
  • 輸液好得快、通血管?關於輸液的10個真相
    除此之外,輸液時的『尖叫聲』還有很多:護士,快!我這手回血了!護士,我這手鼓了個包! 護士,你看我這手青了!這些問題究竟是因為什麼?又有沒有危險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輸液時常見的問題~輸液最常遇到的6個問題1、輸液時有『氣泡』進入,有危險嗎?大氣壓一般情況下是小於『血壓』的,所以空氣其實很難真正進入人體。現在都是密閉式輸液,非常安全。即便有氣泡借著液體壓力進入靜脈血管也無需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