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打吊瓶」人均一年8瓶,輸液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2020-12-13 餘益惠健康資訊

進入冬季,全國各醫院輸液區都人滿為患。不少感冒、發燒、腹瀉的病人都會認為吃藥效果太慢,輸液可以讓病情迅速好轉,把靜脈輸液當成了無所不能的「救命稻草」。

輸液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方式嗎?

2014-2016年,我國大輸液消費量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2016年我國醫療輸液約為113億瓶,創近年新高,隨著各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用藥原則的推行,我國大輸液產品消費量近年來逐步下滑,初步估計,2019年,我國大輸液消費量約下降至105億瓶(袋)左右,雖有下降,但是在我國還是相當於人均輸8瓶液,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到3.5瓶的平均水平。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輸液安全專家共識發起人、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趙志剛說,輸入體內的液體中,都含有不溶性微粒。這種微粒進入到血液後,永遠不會消失,還會隨著血液走遍全身,堵塞毛細血管。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呂媛表示,一般的感冒並不需要輸液,只有在病人吃藥嘔吐,出現發燒不退、脫水的情況下是需要輸液的。她說,「目前其實沒有特別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我們治療一般是一種對症、支持療法。比如高燒,開點退燒藥;頭疼,開點止疼藥。這種對症治療可以讓病人機體不那麼痛苦,抵抗力增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童朝暉表示,「感冒是很複雜的病。從治療上看,一般提倡非藥物療法,像休息,加強營養,物理療法退熱等。如果不見好轉,必須用藥來治療,首選是口服藥,其次是肌注,最後患有合併症方需靜脈點滴。」

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2019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收到新的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47.7萬份,在總報告數佔比31.5%。其中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15.6萬份,佔比10.3%,較上年略有增加。

從報告詳情看,注射劑品種不良反應發生率仍然較高。化學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66.2%與注射劑有關;生物製劑中,這個數字高達97.5%。中藥領域,注射給藥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佔比45.5%,其中靜脈輸注佔到了98%以上。一旦有不良反應,輸液帶來的後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嚴重。口服藥如果有不良反應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都能給急救製造一定的條件。

經常輸液會降低免疫力。輸液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沒有經過胃腸,省略了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環節,如果感冒經常首選輸液,長此以往,必然會降低人體自身免疫力,因此輸液並非那般美好,在國外僅是在極其嚴重情況下的治療手段,在我們這卻成為最常態的治療手段。

輸液的危害總結

1 降低人體免疫力

2 各種不良反應

3 加重心臟負擔

4 損傷肝腎功能

來源:科普中國

為了防止抗生素濫用和過度醫療,國外對門診輸液服務如何規範?我們一起看一下日本是怎麼做的。

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日本觀察員黃學清告訴我們,在日本,感冒發燒如果沒有特別的症狀,醫生不會給患者打針或者輸液。如果患者本人希望病情儘快改善,強烈要求輸液,在認為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部分醫生還是會堅持自己的診療方法,拒絕為患者輸液。

在日本、歐美等國家發燒、感冒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以自身免疫為主,其次是吃藥治療。以日本為例,感冒症狀比較嚴重需要開藥可以先在診所掛號,要是需要特定用藥,需要攜帶醫生處方去藥店買藥。日本根據感冒症狀有多種對症的藥品,在日本和藥是分離的,日本的醫院沒有藥房。

相關焦點

  • 央視:再迷信輸液,中國下一代就廢了!父母必看
    殊不知——危害是長遠的,甚至是致命的。為何現代人如此多的癌症腫瘤等大病頑疾,為何老一輩或三四十年前沒有這些病的存在?就是因為那時候西醫還沒進入中國,國人看病的首選方式還是中醫,中醫診病方向是治本治根,西醫診病方向只是治療症狀,治的是表面;那兒痛了就來針鎮痛劑、止痛藥,那兒癢了就抹點抗生素殺殺菌。
  • 國家禁止輸液,2020年4月危害全總結!
    1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1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2輸液=小型手術?
  • 4歲女孩低燒,輸液死亡:一生病就輸液,禍害了多少中國孩子
    有人形容,醫院的輸液區總是人滿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遠高於國際標準的2.5至3.3瓶。很多患者都得了「輸液病」,他們過分相信輸液的療效,還因長期的盲目輸液,造成了種種誤區。
  • 今提醒 抗生素對感冒幾乎無效...這53種疾病嚴禁打吊瓶!
    可是大家都知道,現在提倡的是儘量少打,甚至不打抗生素。除了抗生素對身體的危害以外,其實,如頭孢唑林、頭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黴素等抗生素,對80%的感冒沒有效!因此,打吊瓶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  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  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  我國人均輸液8瓶
  • 緊急提醒丨抗生素對感冒幾乎無效...這53種疾病嚴禁打吊瓶!
    可是大家都知道,現在提倡的是儘量少打,甚至不打抗生素。除了抗生素對身體的危害以外,其實,如頭孢唑林、頭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黴素等抗生素,對80%的感冒沒有效!因此,打吊瓶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  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  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  我國人均輸液8瓶
  • 注意:抗生素對感冒幾乎無效,這53種疾病嚴禁打吊瓶!
    可是大家都知道,現在提倡的是儘量少打,甚至不打抗生素。  除了抗生素對身體的危害以外,其實,如頭孢唑林、頭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黴素等抗生素,對80%的感冒沒有效!  因此,打吊瓶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 感冒輸液不會好的更快!反而是給藥方式中危害最大的!
    幾年前,曾有權威數據顯示,我國一年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每人每年輸液8瓶。遠遠高於國際上2.5至3.3瓶的平均水平。  陶曉南回憶,3月8日下午,一位患者提出要開4天門診輸液。根據其症狀和檢查結果,他判斷該患者患有支氣管炎,肺部合併輕微感染。他傾向於選擇口服抗生素治療,但該患者前一天已通過別的醫生開始接受靜脈輸液治療,只因當時沒有拿到足夠的藥,這才找他補開一張處方。考慮到這位患者已經開始輸液治療,在不違反治療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陶曉南教授開出了近3年來唯一一張門診輸液處方。
  • 同樣是抗感冒,一個是輸液插針,一個是吃安利蛋白飲品,一個對身體有傷害,一個沒有副作用
    一些人生病後為了快快好起來,動輒輸液插針。孩子生病了,家長帶去醫院,一般會選擇輸液,因為:見效快好得徹底。殊不知—— 輸液就是一場小手術,帶給你和孩子的危害是長遠的,甚至是致命的。輸液泛濫成災的今天,值得每個父母好好看看這個視頻。
  • 53種疾病不準輸液!
    對80%的感冒沒有效打吊瓶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  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  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  我國人均輸液8瓶,遠高於國際2.5至3.3瓶  每年因注射輸液導致的死亡人數在39萬以上  中國抗菌藥物人均使用量是美國的10倍
  • 醫生說出的真相:輸液的危害多年後你才會有感覺!
    (來源:健康報、健康時報) 有些人一生病為了快點好,就去輸液。其實你不知道,輸液就是一場小手術,帶給你的危害是長遠的,甚至是致命的。
  • 4歲女孩輸液死亡:一生病就打點滴,到底禍害了多少中國人?
    「輸液好的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觀念就一直在人群中蔓延,殊不知,這樣的錯誤觀念症狀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特別是對於兒童。盲目輸液出現的悲劇雖然輸液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但是這個方法也是國際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法。
  • 「輸液好得快」?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一直以來,有病就打吊瓶輸液,好像已經滲透到一些人的骨子裡,大家都覺得輸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卻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近幾年,隨著輸液的危害被逐步認識,中國多地陸續出臺了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個省、區市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
  • 53種疾病不準輸液
    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高16.2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一半  95%的人不知道輸液的危害  70%以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  我國人均輸液8瓶,遠高於國際2.5至3.3瓶>  每年因注射輸液導致的死亡人數在39萬以上  中國抗菌藥物人均使用量是美國的10倍  據了解,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人看病基本沒有輸液。
  • 4歲女童輸液致死:一句「輸液好得快」,正在摧毀無數中國孩子!
    尤其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輸液成了很多家長公認的「最簡單快捷」的治療方式。  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答案是否定的。  靜脈輸液是國際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只是在許多國人心中,「輸液治病又快又好」的觀念已是根深蒂固,而讓他們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
  • 「輸液好得快」,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一直以來,有病就打吊瓶輸液,好像已經滲透到一些人的骨子裡,大家都覺得輸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卻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近幾年,隨著輸液的危害被逐步認識,中國多地陸續出臺了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
  • 「關注」輸液=自殺?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
    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然而在國內的許多醫院裡,輸液往往成了「最簡單快捷」的首選給藥方式和治療常態。我們只知道輸液「好得快」,卻忽視了輸液的種種危害和隱患。央視新聞:輸液=自殺有數據顯示,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我國還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中國抗生素人均年銷售量達到了138克,而美國只有13克,是美國的10倍。
  • 過度輸液=自殺?遼寧省將叫停門診輸液!遼寧人必須知道的真相...
    因為門診輸液將要逐步被取消了!先來看看央視新聞對於生病輸液的相關報導你會發現這麼多年我們對於輸液都存在著誤區▽央視新聞1+1「輸液,為何泛濫成災?」 4月18日起,湖北黃石市中心醫院取消普通門診成人輸液,成為該省首家取消門診成人輸液的醫院。5月1日起,雲南箇舊市人民醫院除急診科、兒科外,將叫停門診輸液,即停止靜脈輸注抗菌藥物。還有很多省市已經加入到停止門診輸液的隊伍中來,在此就不在列舉。
  • 門診全面停止輸液!河南人必須要知道的真相...
    因為門診輸液將要逐步被取消了!先來看看央視新聞對於生病輸液的相關報導你會發現這麼多年我們對於輸液都存在著誤區▽央視新聞1+1「輸液,為何泛濫成災?」 4月18日起,湖北黃石市中心醫院取消普通門診成人輸液,成為該省首家取消門診成人輸液的醫院。5月1日起,雲南箇舊市人民醫院除急診科、兒科外,將叫停門診輸液,即停止靜脈輸注抗菌藥物。還有很多省市已經加入到停止門診輸液的隊伍中來,在此就不在列舉。
  • 天上下起「鈔票雨」,他舉著輸液瓶衝了過來……
    7萬多元現金不慎撒落,正在對面診所打吊瓶的楊帆忽然看到門口飄起了「百元鈔票」,他和朋友第一時間報警,並且不顧自己正在輸液,拿著吊瓶站在雨中,守著這滿地的鈔票不被撿走。這名男子叫楊帆,正因急性腸胃炎在診所輸液。「趕緊報警,趕緊讓警察來!」他一邊對同行朋友田璐說,一邊用沒有扎著吊針的右手撿拾散落的錢,規整在一起。就在幾分鐘前,飄飄揚揚的百元現金從樓上撒了下來,正在對面診所打吊瓶的楊帆目睹了這一幕,起初他以為是樹葉。朋友田璐出去抓了一把回來:「是錢!全是錢!」
  • 廣東:基層醫院輸液多是患者要求 濫用抗生素或致二重感染
    視覺中國 資料圖數據分析:去年藥品不良反應中靜脈注射給藥佔59.7%「《通知》不會只發不管,輸液並非首選的治療方式,而是下下之選,危害不小。」省衛生計生委基層指導處調研員史明麗指出,醫患雙方都要改變不當用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