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黑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城市是廣州,是迄今為止很多非洲商人湧入的城市,但是廣州依然有中國最大的非洲社區,而廣州正在失去其領導地位,越來越多的黑人迅速轉移到另一個中國城市,這個城市是義烏。
很難得到住在義烏的非洲人的正確人數, 但是當地當局估計每年約有8萬非洲商人來義烏,來自50多個不同的非洲國家,有很多人定居, 這些人可能有數萬人。非洲商人從2001年左右到達義烏, 那一年,義烏開始建設國際商貿城,在巨大的新市場上,努力使自己成為小商品的全球貿易中心, 現在義烏小商品的市場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擁有7.5萬個攤位,銷售180多萬種產品,從橡膠涼鞋到塑料花,從布娃娃動物到鑰匙扣,人們生活所需的各種小商品一應俱全。
許多非洲人認為義烏的商品比廣州更齊全,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從2007年開始,非洲人成群結隊地遷到義烏, 他們的語言能力很強,在短時間內掌握了中文的日常交流用語,曾經的小漁村義烏,現在在中非貿易中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2015年義烏向非洲出口商品的價值達到了482億元,比上年增加了50%, 在義烏內陸港,每天有40多萬個包裹從中國運往世界各地。
走義烏大街,不能忽視非洲人的存在,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戴著圍巾穿著長袍的摩洛哥女性用拙劣的英語和當地店主談判, 奈及利亞商家聚集在物流公司,把內衣放在袋子裡發貨的紙箱裡, 晚上,來自北非的商人在這個城市的許多清真餐廳吃飯休息,一天忙碌的工作後,輕鬆地抽菸。
義烏政府也努力滿足來到當地的批發商的需要,徵求非洲商人對該市的看法,成立了負責涉外糾紛的調停委員會, 委員會一共16個成員,其中6個來自非洲,其他來自阿拉伯、美國、韓國等地,他們大多是在中國做多年生意精通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商人。
當地政府也努力延長籤證期限, 外國商人在義烏可以拿到最長2年的籤證,但迄今為止最長的停留時間是1年, 義烏還開始發行外國公民卡, 相當於專門為外國人設計的身份證, 不需要每天帶護照出門,他們很容易出行。有些非洲商人已經義務大規模,他們僱用翻譯,成立公司,公司數十人,辦公室大多在國際商貿城內, 除了買賣商品,還有人開始學習如何製造,他們計劃學習中國的製造技術,回到本國的工廠, 非洲的勞動力會更便宜。
中國迅速成為非洲商人的海外中心時,很多中國人也支持非洲或在非洲創業, 現在中國的非洲人大約有50萬人,據估計非洲的中國人達到了200萬人,包括商人、學生、教師、外交官和其他許多專家。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法想要跟大家分享呢?評論區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