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博物院有塊帶字石板,稱為鎮館之寶,誰也不知道寫的是啥字

2020-12-26 歷史店

「秘密」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神秘性。約瑟夫康拉德曾言:「秘密是武器,也是朋友。」在謎底未揭開之前,誰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新加坡國家博物院就有一塊石板,上面擁有著非常神秘的文字,現在它已經成為了鎮館之寶。您想知道上面寫的是啥嗎?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在歷史上,新加坡屬於殖民國家,直到1965年,新加坡才正式獨立。不過,正是因為新加坡曾經有過殖民文化,所以至今為止,新加坡仍然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他們有各種各樣皮膚的人民,豐富多彩的種族文化,賦予了這個島國一絲神秘的色彩。

若是想真正了解一個國家,或一個地方的文化,最先去的地方應該是當地的博物館。而新加坡國家博物院,正是這個國家文化最豐盈的一處寶地。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建於1887年,是新加坡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這裡有大量本地的動植物標本,慕名到博物院去的外國科學家絡繹不絕。1972年以前,人們踏進國家博物院,抬頭便可看到猴子、鹿、犀牛、野熊、老虎、黑豹、大象、鳥類、魚類和蝴蝶等動物的骨骼或標本。

博物院很快,又增設了新加坡歷史收藏部分。類似用肖像、地圖,以及新加坡各地的照片為內容,在博物館內展示各地的風土文化。之後,博物館又展示了人類學、自然考古學等研究方向的文物。1972年之後,博物館又展覽了眾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收藏,直到了1993年,國家博物院歸國家文物局管轄,國家博物院也一分為三,分別為新加坡美術館、亞洲文明博物館和新加坡歷史博物館。

新加坡博物館內容豐富,歷史悠久,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然而,這些都沒辦法掩蓋博物館中,被稱為鎮館之寶——新加坡古石的風採,這塊石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

新加坡古石,是指一塊原本立在新加坡河河口的砂巖石板。古石上有未被破譯的銘文。關於古石,新加坡當地有一個傳說:從小住在新加坡河岸的Badang常常在河邊捕魚,某天,他突然發現自己辛苦捕來的魚都被妖怪吃了,這隻妖怪為了賠罪,賦予他超強神力。就因為這股怪力,讓Badang成為了宮廷武士,享譽帝國。據說,在一場比試中,Badang毫不費力地將一塊巨石扔進海裡,最後落到了新加坡河口附近。後人發現了這塊巨石,猜測就是Badang所丟。不過,之後新加坡為了拓寬河道,而將它炸毀,只留下了一塊殘片。這塊碎石就成了新加坡古石。

傳說賦予了這些文字更多神秘色彩,也令人對古石的秘密更加好奇。它到底寫了什麼?面對疑惑,眾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查閱無數典籍,也沒有人能夠解讀石板上的文字。解讀不出秘密,有人便猜測它是爪哇文,想用另外一種文字去翻譯古石,可惜歲月太長,到現在,古石上的痕跡不清晰,神秘的文字更加模糊了。

這些文字真正的內容是什麼?也許答案並不盡人意,也許並不符合大家的期待,正是因為它的神秘色彩,反而讓大家對石頭有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希望考古工作者,有一天可以解開這個謎團,而我們一直對這個謎底,都是盼望著,盼望著……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這幅《平安帖》雖然只有4行27個字,但是卻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27個字,王羲之通過這27個字給我們展示了中國書法的精妙之處,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算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呢?那就是要把每個字都寫藝術美,而且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每個字的大小,過渡都要處理得好,而王羲之顯然已經做到了這些,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完美無缺的書法作品,堪稱是書法界的第一國寶。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壺蓋帽為捶揲成型的覆式蓮瓣,頂中心鉚有一個銀環,環內套接了一條長14釐米的銀鏈與提梁相連,壺肩部焊接著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劍形狀的提梁。 壺身是先將一整塊銀板捶打出壺的大致形狀,再以模壓的方法在壺腹兩面模出兩匹相互對應奮首鼓尾、銜杯匐拜的舞馬形象,然後再將兩端黏壓焊接,反覆打磨致平,幾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跡。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由於場地限制,只能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文物展出,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所以按照展品每三個月五千件、每年兩萬件計算,這裡的70萬件藏品,要全部展出一次,需35年。所以其收藏量還是非常巨大。二、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鎮館之寶有哪些?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說這麼多不就是要加珍珠嘛?出來的效果你也看到啦。害,誰不想擁有這麼極致奢華的一個杯呢?04瀋陽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龍虎寶劍「 清太祖努爾哈赤唯一遺物是大明皇帝授予他的…… 」△原諒畫質 瀋陽故宮實在是太神秘了最近有一個文化梗笑話在網上流傳:有一位網友參加漢服活動時,被問到祖上有什麼名人嗎
  • 「瘦金體」真是太美了,宋徽宗這40個字,成了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在古代的書家群體當中,一個人的成就往往取決於他的見識閱歷以及自己的社會地位,對於普通人而言,即便再有藝術天分,在印刷術不太發達的時代,也難以見到古代名家的法帖,也就基本不可能成為書法家!宋徽宗曾經在22歲的時候,就已經將「瘦金體」寫得爐火純青,這一年他寫過一卷楷書《瘦金體千字文》,字字精妙,能夠在20多歲的年紀,有如此功力,實在難能可貴。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是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結構宮殿建築群。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如今,昔日皇宮禁地那佔地78萬平方米的重重宮闕,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寶的巨大寶庫,也是記載明清宮廷歷史的鮮活檔案。
  • 垃圾堆撿的一張「肚子疼」的請假條,如今竟成了鎮館之寶!
    垃圾堆撿的一張「肚子疼」的請假條,如今竟成了鎮館之寶! 上海博物館有一件「鎮館之寶」,內容沒什麼稀奇,是一張「肚子疼」的請假條,還是從垃圾堆撿的。可這字條的主人,卻是大有來頭,他是「書聖」王羲之。
  • 蘇州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其中一個竟然是掏鳥蛋掏出來的
    在中國的博物館中,要說歷史厚重感,必須是首屈一指的故宮博物院;但是要說誰家的博物館設計的最有當地特色,蘇州博物館絕對能進前三。好了,閒話不提,既然本期#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 的主題是聊博物館,那必須提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了。蘇博有四大鎮館之寶,你知道都是哪些寶貝嗎?鎮館之寶:書畫作品《七君子圖》--元代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本文我們約請姜松老師為全國廣大讀者推薦「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圖文很長,不能一口氣讀完,讀者可慢慢品味。  對於熱愛文明史與藝術史的朋友們,利用世界各大博物館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此列出世界最知名的五十家博物館,和每家博物館的一件鎮館之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學技術博物館不在列表之內),隨後在「姜松評寶」中用一句話告訴您選取這一件國寶的原因。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臺北故宮最為人熟知的無疑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了,幾乎成了臺北故宮內名氣最大的藏品,也常常成為遊客眼中的「鎮館之寶」。也就是說,其中只有「毛公鼎」才稱得上重要國寶,它是西周宣王年間鑄造的青銅器,上面刻有銘文500餘字,為傳世青銅器中銘文最多者,且銘文的書法價值也是金文中的上品,故有「抵得一篇《尚書》」、晚清「四大國寶」、「青銅三寶」之譽。
  • 世界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與中國這尊國寶相比,你更喜歡哪個?
    由於是西方媒體評定出來的結果,我們的故宮博物院以及國家博物館沒能在列也說得過去,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世界四大博物館各自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來頭。世界四大博物館之羅浮宮羅浮宮是世界聞名的藝術殿堂,裡面有著多達40萬件的精美藝術品,涵蓋了繪畫、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
  • 世界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從英國大英博物館到法國巴黎羅浮宮,從俄羅斯的冬宮到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館中,哪些是它們的鎮館之寶?   大英博物館:《亞尼的死者之書》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亞尼的死者之書》,創作於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這幅畫作為陪葬品放在亞尼墓中,全長二十四公尺,用長達六十章的篇幅,描繪死者在來世獲得永生所需的咒文和約定事項。埃及死者在通向復活之路時,必須於棺木中置放「死者之書」。死者之書大部分以紙莎草寫成,記錄死者生平好惡,以及奧西裡斯的審判等情節。
  • 福建博物院有啥「鎮館之寶」?隨便說幾件就可以驚呆你!
    為國家一級文物其裙長78釐米下擺寬158釐米裙子由輕薄的絲綢製成透明輕薄、褶紋飄逸猶如摺扇展開在腰帶的兩端還有細長的系帶裙身下半部分印有金小團花看這樣式放在今日也不落伍眾所皆知絲綢並不像青銅器瓷器易保存
  • 臺北故宮10大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墊底,誰是第1?
    《快雪時晴帖》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紙本墨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快雪時晴帖》全文共4行,28字。它是作為一封信札寫就的,其內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時以愉快心情對親朋友人的問候。《快雪時晴帖》被譽為「二十八驪珠」,被古人稱為「天下法書第一」與王獻之《中秋帖》、王洵《伯遠帖》被乾隆合稱為「三希」,且此帖列於首位。  No.7 早春圖
  • 雲夢睡虎地秦簡入選湖北省博物館 十大「鎮館之寶」
    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據悉,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為保證評選的廣泛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本次評選活動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最終產生十大「鎮館之寶」。令人驚喜的是,網絡投票數據顯示的前十名與專家投票結果高度一致。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揭曉!其中一個寶貝來自十堰
    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南京博物院的十八件鎮館之寶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佔地13萬餘平方米,為「一院六館」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中國30 個知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漲知識!
    本文來源於 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視頻來源:央視《鎮館之寶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