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波、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記住了嗎……」這一長串繞口令般的介紹,就在無數80後、90後的記憶深處。1988年我國引入法國動畫片《巴巴爸爸》後,這群軟綿綿的主人公,捕獲了整整一代人的心。而最近,這部動畫片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回來了:借著國內IP主題活動的熱潮,巴巴爸爸主題展首次登陸上海,在虹橋南豐城推出了實體體驗「火星運動會」。
「克利克利,巴巴變!」這是出自巴巴爸爸的百變咒語。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巴巴爸爸究竟是什麼?虹橋南豐城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巴巴爸爸》(Barbapapa)最初是一本少兒繪本,由德魯斯• 泰勒(Talus Taylor)和安娜特•緹森(Annette Tison)夫婦於1970年在法國巴黎共同創作。在法語裡,「Barbe-à-papa」在法語裡的意思為鬆軟的像鬍鬚一樣的棉花糖。該動畫講述了一家人都可以隨意自由變換形狀的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和他們不同顏色、各有愛好的七個孩子的故事。巴巴爸爸是繪本的主角,能夠變形自如,所以可以順利地突破最艱難的障礙;而且因為巴巴爸爸樂於助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巴巴爸爸》的繪本一經問世就受到廣泛好評,很快就在歐洲全面發行。1974年,巴巴爸爸首次被改編成卡通動畫片播出。我國於1988年首次引進巴巴爸爸的動畫片,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著名的動畫片之一。2017年11月,愛奇藝上線了巴巴爸爸動畫片的視頻,三個月內點擊量近5億,再次證明了巴巴爸爸在中國觀眾中的影響力。
算起來,曾經追逐動畫片的男孩女孩,如今不少已經忙著為自己的孩子換尿布、說睡前故事,成為孩子們眼裡像巴巴爸爸、巴巴媽媽那樣無所不能「超級爸媽」。而這一次,通過IP授權,巴巴爸爸和他的家人們變成「火星運動會」中的主角,以暑期親子運動會的形式出現,讓現在的孩子也能了解爸爸媽媽曾經喜歡的動畫片。
與動畫片和繪本相比,巴巴爸爸主題展的互動性大大增強。「太空賽區」、「星際補給站」、「火星區域」、「地球區域」等多個板塊都提供了體驗環節。比如,在「太空賽區」,家長和孩子一起步入「星際之門發電站」,共同完成騎行發電,發電最多的親子家庭將得到巴巴爸爸的獎勵。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的滑雪站可以讓孩子們和巴巴爸爸一起登上冰凍星球,在盛夏去「遠方」看雪;或者在太空沙地,由孩子與父母一起塑造自己的星球。「火星區域」的火星旅館則準備了特別的彩泥,可以捏出各種形狀,讓參與者肆意詮釋心中那個萬能的巴巴爸爸。
其中,最讓80後爸爸媽媽們感興趣的,可能是「地球區域」,因為巴巴爸爸一家正在這裡招呼大家一起去他家裡做客:「巴巴爸爸波波池」還原動畫片裡巴巴爸爸家園的設計,每個房間之間都一個通道,小朋友們可以偷偷鑽進房間給巴巴寶寶們一個驚喜,或者和巴巴爸爸還有小夥伴們一起沉浸在海洋球的世界裡;「星際體育學校」傳授太空知識,探索宇宙和星系以及各種各樣的體育項目;巴巴爸爸的動畫片也在此播放,讓爸爸媽媽們和孩子一起回顧經典。
相關主辦方表示,將平面的巴巴爸爸變身為立體的體驗互動展,得益於上海豐富的IP文化。近年來,上海出現了各種IP周邊活動,也由此形成一批有創意、執行力強的專業團隊。他們不僅熟悉IP授權市場,而且能夠根據不同的IP特色、粉絲群體以及相應的場地條件和消費時令,開發出不同的IP活動。比如這次的巴巴爸爸主題展,除了瞄準80後、90後等群體的「懷舊」消費需要,同時也試圖培養更多的小粉絲。所以,活動的主題設置成孩子們喜歡的星際環境,又根據暑期消費特色,引入運動會等互動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