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內丹中派——古法養生十三則

2021-02-12 尋道

人身一心耳。而其名有三。心之本位曰人心。其神腦注曰天心。其神腹注曰地心。其用有三。天心生精。地心生氣。人心生血。欲收人心。必須握固。握固者何。以兩手大指尖。各掐兩手亥子紋間。而以四指包握大指成拳形是也。蓋心乃至靈之物。但一著想。即住想處。況心具陰陽。其理奇而耦者。本位之心也,稽其奇宮。乃在兩手之心。一經掐夫亥子紋而握固之。則我之人心。得往於本位矣。心居本位。則一身之氣鹹自相拱護。不勞招聚。而自相聚於絳闕上下四傍也。凡夫後天之氣。其質潤而溫。凡其聚處。如雲如霧然。於本位。則其如雲如霧之物。必先化而為液。下滴點心。便化為血。其間時候。諒非頃刻而化而成。是以握固之後。便應冥心。冥心須久。久則方妙。於是知養生家之所以必握固。必冥心也。我言行是功。必須功夫長久些者。一以心靜不易。而欲令其安然而冥。則尤非易。一以心冥而安。斯為真冥。而一身之氣來朝。其朝絳闕也。諒非一朝便能化液。苟非聚之久而周。則如雲如霧之效不現。且必吾心冥而且安也。則其所聚之氣亦始和之極。然後得有變化之機呈焉。此一定之理。奈何可有馬到成功之想乎。聞之師雲。世人中宮痰飲之多。釀成痼疾者。無他。每於食後脾倦。或瞪目呆定。或閉目冥定。其在絳宮上下四傍之氣。亦隨而擁護之。亦有如雲如霧光景。但不到化液而起。或即到化液之後。彼不知內養之訣。而徒知便安一層。則所滴之液。不點入心。而傍落於中脘左右。則成痰。久久積多。則成痰飲症。世之修養家亦多此停飲之症者。無他。於冥心一功上不加功。略行香寸許。或半寸許。即行他功。其靈液未化血而中止之故耳。我深悉此病。故每勸人於此一步功上。著實加功。今故不憚煩而疏說如右。見者幸勿視為常談而忽諸。噫 。行得液滴化血之後。不接行調心之訣。則又將釀駭人病出矣。其說則剖陳於後雲。

夫人一身皆心也。虛處者心之體。實處者心之用。此之體用。乃貼粗淺一邊說。其妙義乃氣血焉。以一心之所主者。故曰一身惟心雲。古先哲教人修養而於閉目冥心後繼以舌抵上顎。一意調心者。旨何在乎。舌為心之苗。舌抵上顎。則心之神便隨而上注。蓋神為氣帥。氣為血將。如是一作用。則我神已上居夫乾元。其中已具有存想泥丸一段妙用在其間矣。此不過略一存想我泥丸。或有明晃晃氣象。我則即用此明晃晃一光。遍將我身前前後後通體一罩。繼即從事下句加功。其所謂加功者。不過先調息。看我氣。息隨此光。自頂自口。自心自腹。次則繼以虛其頭。虛其心腹。是即存虛妙訣。妙訣之妙。在於存其虛意。而步步自裡達外焉。謂之調者。有不虛處。以意虛之。有不通處。以意通之。有欲達外。而若有牆壁緊向裡迫然者。我則以意一散一松。則其中氣象。自能疏暢焉。或若有物兜住我氣機。如被網鎖然。我則以意一放一松一脫。其訣在放心於無何有之鄉而已。此又在行之者之能心領神會焉。此之謂調。此之謂一意調也。聞之師曰。世多染吐絡血。與夫赤濁腸紅赤帶者。其病類由如上所云。飲食睏倦後。得養血化妙矣。無如所化。未行於絡。未藏於肝。未統於脾。蹶然而興起酬應焉。其血橫行而無歸。積而外發。遂成等等症。不勝駭人 。世之養生。初行功時。無不見效。已而忽得等等之症而中止者比比。此非別有故。蓋於調心一功。不加暢行耳。我亦深悉其弊。故不憚煩而詳論之如右。

蓋血為精本。精為氣源。而使之血化精。精化氣者。神不遊夫水府。則水冷而不化。其所積留於下部間者。乃頑液。並不得謂之精也矣。古人有言。腎暖則生精。心涼則生血。味斯二語。則神之遊夫水府也。非惟益乎腎。亦且利乎心矣。其訣惟何。將我目光。內導心氣。從我心後。分注兩腰。各盤旋於左右兩腎之間。則凡所生血。即隨氣降。分注兩腎。經我目神注旋不已。暖氣自生。漸漸大熱。如沸如炙。則隨降之血。立化真液。而色純白焉。此一物。蓋即世人所謂精者。然此一物不經夫兩腎大熱。如沸如炙。以至各於左右大熱。會前升入臍輪。再加非常真火。大煅一場。此物僅隨向所積液。伏於膀胱左右耳。相火一動。則油然走洩。是即世人所患遺精與白濁也。訣惟加功於兩腰腎。使彼腰腎常大熱。則臍輪一關。自得大熱。而精自化氣。其世有赤濁赤帶之症者。由所降心血。達至於腰。未經真火一烘。即隨氣流膀胱。隱伏而滯。後感外邪。一引而出。男曰赤濁。女曰赤帶雲。於斯可悟雙腎之不可不加擦。而神必腎遊之妙義矣。然不標曰神存神運神摩神旋。而曰雙擦腰腎者。以人初學。其神不靈。其氣不吐。其火不足。其一身之關竅脈絡。半有積痰壅阻其間。引之導之。未易領教。則效不可必。而病可因積。故不得已而教之以手擦焉。鳴呼 。此先輩度世不得已之苦心。故立言止此。然有因而薄視之。以為事非內運。有為外功。置之勿行。以為有志。遂有等等病生卒因功廢。惜哉。餘深洞悉其妙。且又洞悉世之流弊。故不憚煩而為縷詳於右。見者幸勿視為常談而忽諸。但凡行是功者。擦勿用力。惟以心隨掌轉。自外達中周而復始。不計擦之多寡。總以大熱為妙。慎毋如俗僧之了誦受生經。虛行故事為戒。何以故。人之一身。血氣旺則無病得染。而神為氣血之主。又以氣血為養神之本。氣血之為一身寶也。人人知之。而不知所以養之。故日就月衰。而回瀾無計也。果能從事夫上所言。而又能實心實力。恆久不廢。何長生之不可逾及哉。

此段工夫。乃為初行上言輩。救弊之法。亦養生家必行之作用也。蓋心者。神之謂也。果如上言而極行之。其真炁自能攻穿尾閭。暖氣衝脊。層層烘升。自達巔頂。原無事乎心注而頻聳也。但彼初學之士。真氣既衰。而神力又薄。其尾閭之關。閉塞而勿開。夾脊之節。二十有四。其間積痰節節有之。苟不仗此有為作用。其穿關也。固不易。而欲節節通升。焉能無阻。然事又不可中止。倘此尾閭不開。則所有精不固。而所降留之氣。豈肯安駐腹間。不變為腹脹肋疼。肛癰痔漏。則變為氣忡心證。小則亦必變為牙疼眼赤頭眩等症。幸而關穿脊達。倘或中住。則有發背對口腦疽等患。是以先哲開此不得已有為作用。以解種種之厄。其訣乃一意神注尾閭。而於糞門作忍大便勢。其氣則縮而提矣。如是行之。尾關必開。我則以頭稍向前面。而又用意自下提上。聳其兩肩。則其氣自從夾脊。節節上升。升一節。則加一提聳之功。直覺此氣已到玉枕骨間。則可從事於下文之所示也矣。此一段工夫。稽即丹經所稱黃河逆流一步玄訣。然其關有三。尾閭一也。夾脊二也。玉枕三也。今猶三關僅通其二雲。我故曰過此關。尚須從事於下所示者。以有玉枕一關耳。

曰目視者。非以開眼視之。乃以眼合著。其目則向下。而使其氣上達。有如神在深淵而一意上注之法。如是視則得矣。標曰頂門。要使學者察其氣升已過玉枕與否耳。然其間猶有一段大玄大妙。養生家必行一秘。藏而未之洩。其訣惟何。亦仍在頂門兩字間也。頂者極高之謂。門乃天門。謂當導引此氣。即從玉枕關。直衝上去。存衝到天上。要覺有冥冥。而日月星辰。猶在我神光之下。方謂之足。如是。則我身後天濁氣。化為先天清炁矣。如是後。方從事於叩齒攪口一工。斯無拖泥帶水之弊焉。然我所云天門者。非指上天之門。原是我之頂。而上通天氣之門耳。此一門也。我身天罡真炁之所駐者。其炁下臨。群陰悉化。此關一過。則我身所具三關將勢如破竹。有不待用兵將焉。此修養家至寶之物。而欲得此一炁。非從破關直衝。上接天上之天罡。則此炁凝結於頂門。不為我用。即或世從別法精修。亦乘雲馭空。而神從天目出者尚矣。然猶是神仙一門也。惟得此炁而進修之。自有白日衝舉之妙。我師言之詳矣。故於此關。猶詳述如此。至如叩齒攪口。不過聚神引津之小作用耳。然於養生家。則大有所補雲。陶貞白真誥。載有一夫。不解修煉。而壽逾百歲。獄吏不敢近其所居。察其故。彼有風疾。其齒常自相擊。乃疾使然。然於道。凡人叩齒。則身神畢集者。彼夫之齒。雖因風常擊。而其身神。無敢或離。則其關竅。得護甚固。故身有光焰。鬼不得近。有以夫。真誥所載如此。至夫攪口者。以人舌下有二竅。一通心。一通腎。丹經所稱水火華池是也。以舌攪之。其液自出。且默以引所後升之氣到口。以便吞咽。我故曰。大有所補云爾。

此一段雖為初學說法。然其寓意。亦精玄也。其曰靜運兩目者。所以聚神也。以所升之氣。已過玉枕。或已降注口中。則自有甘露隨下。我必與舌攪得津同咽矣。而有餘氣。尚因叩攪。停駐泥丸。我則從事運目。自得潤而熱而涼。其神光圓白如珠。得懸於目前空際。而下曰頻頻咽氣。不曰咽津。其旨玄矣哉。蓋彼初學陰液多。而陽氣微。慮有他變。咽氣。所以助陽也。令彼下田。得有常熱之妙。而身中水火始均。此補偏救弊之妙秘也。稽之丹書。自明斯理之非妄雲。故我師謂此說。縱已超夫玄境。此段工夫。亦不謂之虛勞焉。況初學乎。何以故。丹道以陽為宗者。補陽即以除陰。經曰。分陽不盡不成鬼。分陰不盡不成仙。即此可悟矣。我願見者循行勿疑是囑。第所咽氣不到下田。不可中止云爾。

此一段。雖為初學而說。而藏有火土相生。三家會聚之妙義也。有補土燥溼之功。有聚氣會神之妙。有五行會宗之用。夫神澄則濁質附土。摩腹則氣運土馴。手攀者必俯其身。則腹貯清炁必自穿尾而達乎泥丸。兩足承攀。故直其脛而外挺其氣。達出必足。既而受攀。則足心陽氣。必自腳背而升。上至尾閭。隨其腹穿之炁而同升夾脊焉。此其中妙義蓋有不勝述者。核諸下文所述。其妙義自知不虛焉。

曰俯身。承上法而加以無為一用焉。蓋覺兩足之炁。已從尾關穿上。故放卻兩足。以手捧頭。掌掩兩耳。以指向玉枕下擊之。其聲如鼓。故曰鳴鼓。鳴鼓何。所以致靈也。俯身而鼓。所以召我陽神。自背而達上。所謂乘槎達漢之一法也。逮至數息。則又直身而坐行矣。蓋斯時也。神鹹集於泥丸。將俯而聽政矣。而返行數息。何也。泥丸乃聽政之府。而燕息還在中黃。要知數息之時。我之陽神。業已退休土府矣。其數息也。所以進陽火也。此即息息歸臍之妙。又即所謂安不忘危之道。故其數息之訣。不計數於升際。而著存於將降之候。則能息息歸臍焉。故即繼之以凝神之道。此蓋借數息一法。為凝神作用云爾。

此一段。乃靜極而動之妙用。蓋非淺見一流所能測也。殆以加意凝神之後。我身氣機。有所阻住。故必先行緩步。或十步。或二十步。退而坐擺我腰。或九。或十。或十五。起而灑腿。左右鹹如擺腰數。繼即加以託天。數則或三。或五。其起也緩。其落也如之。總以骨節通暢。而不致氣粗為妙。

此一段。無甚深義。學者但依法循行可也。

此一段。似貼性功一邊。而實煉命家腳踏實地之奇驗焉。如每行功。無此一步。斷無成就之理。其法總如初步行功。加以一塵不染。萬籟皆空之志行去。自得此真實境界。如果到此而時候又久。其去大道也不遠矣。

功夫到此。去仙近矣。然其所以致此者。還從上文來也。蓋非可幸致者。

至此已超出地仙之上。並非水仙境界。其所俟者。牟尼寶珠耳。殆非累行功圓者。所得跂及者矣。

以上十三則。名目尚矣。大約養生家之所宗者。行之者未得其訣。每有弊生。今據師傳。核之丹書。合而發之。名曰闡微。其言粗淺。其義精深。凡夫龍虎坎離。卦爻斤兩之說。概不之採。從事斯道者見之。我知其必不鄙而遐棄也。

嘉慶戊寅仲冬月望日。金蓋山人小艮氏纂於婁工工次終

摘自《道藏精華》


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吧~

尋道網公眾號內容在每日清晨9:00發布,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古法養生十三則闡微
    古法養生十三則闡微       一曰。兩手握固。閉目冥心。       人身一心耳。而其名有三。心之本位曰人心。其神腦注曰天心。其神腹注曰地心。其用有三。天心生精。地心生氣。世之養生。初行功時。無不見效。已而忽得等等之症而中止者比比。此非別有故。蓋於調心一功。不加暢行耳。我亦深悉其弊。故不憚煩而詳論之如右。       三曰。神遊水府。雙擦腰腎       蓋血為精本。精為氣源。而使之血化精。精化氣者。神不遊夫水府。則水冷而不化。其所積留於下部間者。乃頑液。並不得謂之精也矣。古人有言。腎暖則生精。心涼則生血。味斯二語。則神之遊夫水府也。
  • 道教內丹、外丹之比較
    南北朝時外丹得到進一步發展,唐時臻於興盛,出現了孫思邈、陳少微、張果等煉丹家,服食外丹亦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然而外丹術難於掌握,多含有毒性,故進入宋代後外丹漸漸衰微。內丹術是指修煉內丹者,以人身為丹鼎,以身中之精氣為藥物,在自己身中燒煉,使精、氣、神不散而成「聖胎」。(來源:中國文物網)南宗白玉蟾說:「自家精自交媾,身裡裡夫妻真妙哉」,所謂聖胎,即是內丹。
  • 道教內丹心理療法!
    其實,人的成長就是「氣質之性」逐漸得以「定」的過程也就是人的意識思維、智力得到開發的過程,所以人最具有靈性,但是這種靈性卻是識神用事,不利全神養生。《青華秘文》還特別提到了心腎起作用的一個重要形式「意」。內丹學中採用《內經》把人的心神(神 魂 魄 意志)活動分屬五臟(心 肝 肺 脾 腎)的觀點,意在髒歸脾,在五行屬土。「意」其實就是心神的功能活動,故又稱「心意」。
  • 煉退藏之心才能金液還丹,附命功訣竅【古傳內丹《九層煉心》04】
    法在崑崙頂上,息心主靜,與氣交融,氣乃化為美液,從上顎落下,捲舌承露,吞而送之。注心於絳宮,注心於黃庭,注心於元海,一路響聲,直送到底,又得玄關之現象焉。此煉心得氣之功夫也。此前"踏火雲",已經心氣相隨,固已入於「泥丸"矣,然在"泥丸宮"或有"識神"作動,則氣不能化為「真水",下入丹田。實際主旨在於如何化"氣」為"水"!
  • 道教養生修練方法十種
    4、內丹周天類 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氣神為「藥物」,而在體內煉「丹」的系統修煉方法。在道教修煉諸法中,內丹的理論最稱精湛,方法最為周密成熟,堪稱道教氣功的代表、精髓。 內丹的流派分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東派、三豐派、青城派;修煉的方法有十多種,但皆以性命二字為綱宗。就修煉的順序來說,有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有先修性後修命及先修命後修性的漸法。
  • 道家內丹:正子時修煉法
    正子時修煉法  閔派丹功補虧築基法正子時修煉法火候功景:前述之活子時坎離交後,心神變得非常虛靜,不知不覺,無人無我中,忽然小腹融融洽洽,周身酥綿快樂,癢生毫竅,身心無主,丹田溫暖,氣機漸漸流動,陽莖勃然興起,頂門有冷氣吹入。
  • 茅山龍虎內景丹法養生培訓啟告
    呂洞賓,張果老,陳摶老祖,張三丰這些婦孺皆知的神仙,正是通過修習道家內丹養生術,不僅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而且還獲得超於常人的能力,成為令人仰慕的神仙。道家內丹養生,是通過對自身精氣神三寶的鍛鍊,打通奇經八脈,補足人體虧損,恢復青春活力;進而活化腦細胞,開發智慧,悟透人生和宇宙真諦,最終達到與道合一的「天仙」之境。
  • 道家混元派內丹功法介紹
    道家內丹養生最早始於5000年聖祖黃帝、老子,是最直接調節身體健康、促進自我精神與宇宙連接體悟的方法。吳雲青老人他常引用一首古丹詩講內丹: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善用三寶可長生,三寶圓滿天地通。
  • 夢幻西遊:任務寶寶內丹攻略 高速須彌和連善寶寶內丹搭配細節
    召喚獸學習內丹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在學習後,召喚獸在戰鬥中就能夠獲得內丹所附加的能力。每個召喚獸可以學習內丹的個數是固定的,並且與其參戰等級相關,具體怎麼樣來搭配呢,本篇攻略帶你了解一下。
  • 古法經絡養生經絡一通渾身輕鬆
    NO.24種表現說明「經絡不通」 生活中,有人感覺渾身不適,但又沒有明顯的疾病症狀,很可能是「經絡不通」惹的禍。中醫專家總結出幾種經絡不通的表現,一測便知。冬季是養生的好時節,冬令養生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養一冬,來年無病痛」。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正是陰陽調補的大好時機。在這個冬天動起來,用千年古法經絡技藝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 感受中華傳統養生文化
    △玄無師父正在教學、學員為記者示範太極內丹功法 曬場上正在進行「九蒸九曬」工序的是武當特產的養生食材「精靈之物」:黃精和野生紫靈芝,可直接食用
  • 5月30日盛大開業 ▏4000㎡+60餘包廂的泰國皇室古法養生
    白天沉迷工作夜晚忙著應酬腰酸背痛,精神不佳是時候來一場泰式「馬殺雞」泰神話·皇室古法養生5月30日盛大開業集泰式古法按摩意境水療SPA+五星自助餐飲彰顯異域風情為一體的高規格、高品質的專業泰式SPA會館泰神話·皇室古法養生粉絲福利158元搶原價336元人在旅途·泰式雙人足浴送:雙人自助餐
  • 內丹功法
    內丹功法  此法以真心為主,以真炁為用,以三寶為其。外三寶(耳目口)不漏,內三寶(精氣神)自合,始得天人(外內)感應,先天一炁自然攝入身中。   仙家妙用,雖著重採取先天一炁以為金丹之母,點化凡軀而成聖體,須知道法自然,非勉強作為可致也。  第一步  神不離氣,氣不離神;呼吸相含,中和在抱。不搬運,不可執著;委志清虛,寂而常照。  第二步  神守坤宮,真炁自動;火入水中,水自化炁。熱氣蒸騰,周流不息;恍恍惚惚,似有形狀。此是藥物初生,不可遽採;倘或絲毫念起,真炁遂喪。
  • 70000+觀看,4000+討論,古法經絡「火」了?
    北京經道堂國際中醫藥研究院用千年古法經絡技藝,助億萬百姓身體健康。 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快速了解、學習古法經絡養生法,達到「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效果,王洪剛老師依據《黃帝內經》身體經絡、腧穴理論,結合華佗扣痧技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經絡養生方法,助力古法經絡的傳承與發展。
  • 清代襄陽鹿門寺、檀溪寺住持——梓舟船禪師
    梓舟船禪師系禪門臨濟宗破庵派第三十七世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秋,梓舟船禪師應請來到鹿門寺弘法,系清代在襄陽最具盛名的高僧。先住持鹿門寺,後重修並住持檀溪寺。因此,佛教史書又稱他為古檀溪梓舟船禪師。
  • 練道家內丹「龍遊功「半年判若兩人,效果奇佳哦!
    練道家內丹功中的動功功法之一——龍遊功,是該功法的典型功法。從外表看來,不過是些扭扭擺擺的動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奇效呢?祝君在龍遊中獲得健美的體魄。  錢學森曾說:「結合科學的觀點,煉功、煉內丹」。
  • 【五店通用·雅濤世家】東方古法美顏養生世家,79元享門市價696元古法泡浴按摩套餐,溫養瑤浴+古法按摩,呵護您的美麗健康~
    的窒息感身體已發出嚴重警告趁現在,給疲憊的身體放個假吧~始於2001年,深耕美業19年擁有自己的產品研發系統,總部管控系統全國已擁有400家技術加盟店以古法養生【60分鐘】溫養瑤浴+古法按摩交通便利,適合隨時前去體驗堅持「以真誠意、行專業術、以感恩心、達自然美」的服務理念獻一份愛心,還一份健康給客戶帶來美麗、健康、自信
  • 內丹小周天修煉方法,一個磨鍊心性的過程!
    功法要領在功法鍛鍊中,隨著意、息的高度協調統一,當思緒已完全平息,身心進入完全松靜的狀態時,忽然會覺得下丹田一動,隨之再動又漸溫熱,仿佛一團模糊之物從中超然而出,身心內外,有一股氤氤氳氳的虛無恍惚氣象。如此情況,即是先天元陽真氣產生,古氣功術語稱作「道自虛無生一氣」。此時,練功者須守住心神,心不攀緣,亦不著相。
  • [轉載]李謹伯老師:道教養生十三步功
    煉精化炁,在我要介紹的十三步功夫中,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一步。對於推遲衰老,延長壽命,能起決定性的作用。但欲想做到藥產神知(這裡所說的藥產是指自家身內之元精欲突關而出,神知是指自己的元神立知),二候一到,便能下手點竅即下手採藥,就必須行有為之法,存無為之心,運用自如,毫無勉強,奪天地之造化於片刻之間。要做到準確無誤,應在用功之餘,加以練習,方不致臨時無所措手足。
  • 古法桂花酸梅湯|熬製一夏天的清涼
    點藍字關注我們 ✎生活美學 | 讀書智慧 |  品質生活有人愛喝「鮮榨」,有人愛喝「可樂」,有人愛喝「拿鐵」,有人愛喝「抹茶」,自古眾口難調。可是,炎炎夏日一到,有一種清涼解暑的飲品幾乎每一個人都不會拒絕——酸梅湯。▼